笔趣阁 > 化宋 > 第247章 万万不可

第247章 万万不可


与辽国联盟的大方向确定了,  剩下的便是一些小节了,在赵士程的体贴下,大宋先向辽国提供了十万石粮食,  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而辽国为此抵押燕云之地的矿产、农税、商税。

        其中的重点是,  等合作持续加深后,在第三年开始,  临近沧州的,原本的这些地方的辽国官员由大宋来发俸禄,并在随后由大宋管辖。

        随后,  便是商讨去辽国的使臣,这个使臣是用来沟通大辽与大宋两边的高层,并且要有一定的自主权,镇得住场子。

        赵士从这个人选无疑是非常合适,  耶律大石自然也不会反对太子殿下提出的人选。

        至于他本人意见,赵士程已经征求过他同意了,没有问题。

        这些条约非常细致,耶律大石虽然对太子殿下十分感激,  但依然竭尽全力为辽国争取利益,赵士程为了让辽国能继续捐命抗金,当然也不会太过苛刻,  毕竟在辽国土地上打仗,总好过金人越过燕京,把整个华北变成战场的好。

        就在宋辽结盟的时候,辽东的消息也断断续续地传来,不得不说,  赵士程弄得信鸽网络虽然掉件率高(鸽子在路上出意外)、费用昂贵(每个月必须带着大批鸽子换区)、使用复杂(需要以特殊药水写,  还要经过不同的站点用鸽子转发),  但在消息传递速度上,却是真的强大无比。

        如果按普通的急件速度,辽东的消息传到东京城,最快也要一个月,来回两个月都是会跑死马的速度,但用鸽子传,便能将速度提高到五到七天一次。

        如今信鸽网络也不是只是他一个人用,各地官府若有急件,也可以用信鸽传递,世家大户有什么急事,也能使用,但那价格达到了一个字五百文,不是真大事,没几个人舍得用。

        辽东传来的消息也是滞后的,毕竟黄龙府离他们也有数百里,让辽国上下松了口气的事情是,在夏天时,金国治下发生了感染牛马的瘟疫,掠来的牛马死了十之七八,无法组织攻势。

        而辽帝以为机会来了,就准备突围,但第一次突围失败了,只能退回城中,然后再突围,再失败,反复又反复,最后龟缩其中,不折腾了。但这几次突围也不是全然没有效果,比如奚王萧遐灵、北府宰相萧德恭、大将耶律余睹等人,都寻着机会逃出来,南下去辽东与耶律雅里会合。

        在这几位离开后,辽国国内已经对这位皇帝完全失望了,都在准备推举魏王耶律淳登基做为辽王,也有不少人聚集在耶律雅里麾下,只是陈行舟对耶律雅里的影响还是十分地大,加上耶律雅里也不愿意当亡国之君,拒绝了这些人的推举。

        另外,晋王耶律敖卢斡也有一些人追随,但他毕竟太年轻,愿意追随他的人是少数,影响不了大局。

        而陈行舟也在信中指出,如果耶律大石带回了利好辽国的盟约,那魏王就能携着这份功劳,压下国中不服,正式登基,坐稳皇位。

        明白陈行舟的意思,赵士程便在盟约上又修改了一条,辽宋继续当兄弟盟国,不需要称臣——不要小看了这一点,这对于辽国来说非常重要,能提高他们政权的合法性,放在战略游戏里就是能提高凝聚力,连带着,耶律大石去西北路当招讨使也会更加顺利。

        ……

        一番折腾后,宋辽的盟约正式签订,赵家老爹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用自己国玺在这盟约上盖印,使它正式生效,然后耶律大石就可以把这份功劳带回去了。

        不过,他不能直接离开,除了大宋给的物资要和他一起走之外,还有一个关键人物,要与他同去。

        赵家大哥虽然奋力挣扎了一番,但又怎么挡得住虎头的要求,只能在河港处含泪挥别妻儿,和耶律大石一起,踏上了去燕京的大船。

        而和他一起去的,是他小舅子刘琦,后者带着数百名装备精良的士兵,做为赵大哥安全的保障。

        刘琦对此激动又兴奋,他终于不用在太子宫里当一个门卫了,这一年多来,可把他憋坏了,太子殿下让他此去辽国,便是要见识辽国风貌,熟悉地形军制,为将来联辽抗金做准备。

        不过他太过快乐的模样很直接地激怒了他的姐姐,以至于出行时,他被姐姐私下上了马车,等回来时,便焉了吧唧地上船,就算有头盔遮掩,也能看到他脸上多了一块瘀青。

        另外,赵家老爹和老娘对虎头残害兄弟一事颇有微词,但赵士程给老爹送了几个比先前更加仿真的极品珊瑚后,赵爹便只能算了算了,毕竟儿子长大了,他也做不了主了。

        至于种皇后,在知道赵虎头答应他本月去三次她精心准备的游园会后,便也不再叨念大儿子不知要走多久这事。

        这事还让两个小孩子十分高兴,他们的父亲走了,没人压着他们读书了!

        ……

        时间就这样缓缓流淌,在一个月后,赵士程收到赵士从顺利到达辽国燕京的消息。

        也正如他所料,在这之后,魏王的地位和威望立刻有了巨大提升,原本还在观望的一些辽国贵族,也开始支持他。

        而赵士从也没有辜负小弟的厚望,为了早点回家,他不再咸鱼,而是飞快翻身进入状态,他先前本就帮弟弟组建过了一个商业情报网络,这次也不过是重来一次,他先是召集了那处煤矿附近的大户和驻军,一起入股,同时从大宋带来开采技术。

        他本就是最早上弟弟贼船的人,虽然对弟弟的一些理论不太赞同,觉得是拆自家台,但一些操作还是懂的。

        而门头沟的矿也不需要什么开采技术,那里煤矿只是掩埋在不到两米的泥土之下,属于露天煤矿,赵士从只需让人用一些火药将煤层炸开,剩下的事情,就是让燕京那些无处可去的流民们,过去用背篓、推车、扁担等物件,将煤运永定河边清洗后,送上南下的大船,而每天的赚的钱,足以维持他们的温饱。

        到后来,一些女子、老人、小孩也加入了挖矿队伍,永定河的船舶吨位还是不够,很快便积压起大量煤炭。

        但赵士从解决得很快,他在河边招人修筑了大量仓库,挖出来的原煤露天堆积,每天让人洗煤、选煤,一些质量差的直接卖给军中,毕竟冬天来了,需要温暖。

        另外就是让大宋这边多调集一些大船,前去运煤。

        这一举动立刻解决了让燕京头痛无比的流民问题,而北上运煤的大船自然也不会是空船前去,而带了大量粮食、布料,一来一回,产生了巨大的贸易额。

        当然,他们带回来的不只是煤炭,还有牛羊和马匹——辽国在金人手中失去了大量优秀牧场,虽然有些部族跑得快,将马匹等贵重物品转移到了燕京,但马匹这东西十分娇贵,在没有牧场的情况下,养起来花钱如流水,只能卖掉一部分。

        而大宋如今工业正蓬勃发展,在没有蒸汽机大规模运用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畜力,这笔交易,两边都很满意。

        而赵士程也去信给兄长,让他把这些流民挑选一些,发展成煤矿的骨干,将来在燕云之地,会很有用。

        他的兄长则表示这不用你说,我已经在做了。

        ……

        时间就这样缓缓过去,一转眼,又到了年关。

        东京城便到了一年最热闹的时节,大大小小的商户、官眷、城郭户都开始为年节准备起来。

        做为大宋最繁华的城市,无论是如今进入千家万户的煤炭,还是各种琉璃灯、碎玻璃窗,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今年的油价便宜了许多,过年时能买更多的膏腴。

        大大小小的工坊在腊月二十时放了年假,约定正月十五再开业。

        而每年的户籍统计也在年底之前完成,让张叔夜和一众文官十二分高兴的事情,就是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今年的小孩多了许多,是前些年的三倍,这是什么,这就是国泰民安啊!

        更让他们高兴的是,虽然减免了身丁钱和杂赋,国库的钱财却并没有因此减少,增加的商税弥补了这个空缺,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这是当年王荆公也没能做到的事情啊!

        他们快乐、激动,感觉必然能与名君一起名留青史。

        但这时,他们的文官聚会里,有一个李纲的发出了不合时宜的感慨:“太子殿下如此年轻,有些老臣,怕是要与今上一起,配享太庙了。”

        配享太庙,就是在皇帝死后,会把近臣牌位带着,一起入太庙祭祀,算是臣子的最高成就了。

        可是,李纲这话一出,不少人就慌了。

        今上可是赵仲湜啊,虽然图章皇帝也是皇帝,他们并没有看不起今上的意思,可跟明君搭档与图章皇帝搭档,那完全是天上地下好吧!

        想想当今太子殿下这些年搞出的腥风血雨,光是脑补一下,就能想到他在后世会被如何推崇,而做为他的臣子,又会被多少后世能臣羡慕嫉妒。

        张叔夜已经六十了,宗泽也快七十了,他们想到这,便止不住焦虑,旁敲侧击地暗示太子殿下,你如今威望有了,天下稳定,是不是,可以登基了?

        咱们选个黄道吉日你看如何?

        赵士程当然一推四五六,声称如今父皇春秋正盛,若做那逼父退位之举,自己岂不是不忠不孝之徒,万万不可!

        而这话,很快传到他父母耳中……


  https://www.biqivge.cc/book/34847853/233903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