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Light Paris酒吧
余泽就住在蒙马特高地的一家精致的青年旅舍边,每天晚上在享受过一顿美味的法餐后,他都会沿着塞纳河散步到位于巴黎圣母院边上的一家叫Light Paris中国人开的小酒吧里喝上一杯。
Light Paris 的营业时间是晚上7点到凌晨6点,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人,有落魄的街头画家、爱尔兰的诗人,作家、巴黎的公务员,又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们,每个人都会在酒精的催化下,不断倾述或重复着自己的那段故事,有时候面对灯红酒绿的氛围,恍惚间,余泽仿佛回到了十年前他在拉萨八廊街的玛吉阿米酒吧,传说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约会情人的地方。同样有来自形形色色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背包客们,都在迫不急待地倾述着自己的故事,记得有个干瘦的年轻人,一路从北京徒步走到了川藏公路,然后一路从川藏公路一路向拉萨走来的,足足走了3个月,一路上肉体的困苦与孤独几乎把自己逼疯,也许早就让他暂时忘却了人生外在的诸多不如意了,后来他在路旁捡到了一只老鹰的尸体,于是,他把鹰背在了肩上,撑起两只翅膀,一路向前似乎觉得自己能飞起来,于是凭借这股神奇的信念,奇迹般地走到了拉萨……很多近似这种近乎疯狂的故事,别样的人生,不同的生存状态,就在那时那刻,似乎孤独与故事都找到了温暖的归属。每次走进Light Paris,他都会跟较为熟悉的面孔打招呼,这些人都会友善地邀请他一起喝上一杯,他们会用不是很纯熟的英语闲聊,会讲述自己的故事。酒吧的老板叫SAM,中文名叫“老三”,一个四十多岁的四川男人,穿着一身中国风宽大的T恤,扎着个小马尾,皮肤粗糙但较白,留着络腮胡,谈吐中还是透露出四川人的乐观与风趣,也因为酒量了得,有人给他取个外号“酒精”。老三很健谈,也是因为健谈好客,所以较之法国本地较为沉闷的清吧生意要好很多。也吸引了很多短住在巴黎的自由行背包客经常驻足,也逐渐成了传播到国内来巴黎必到的网红酒吧。老三原来是来法国学音乐的,后来觉得正统古典音乐太难出头,要进入顶级乐团确实不容易,于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巴黎十年多,缀学以后在协和广场街头卖过艺,在卢浮宫前倒过温州的小商品卖,做过川菜馆子赚了点钱,后来总觉着饭店这买卖缺乏点内涵和趣味,于是跟两老乡倒腾弄了这个酒吧,由他自己负责经营。
老三每次见余泽来,都会热情打招呼,有一种对中国老乡特殊的亲近感,会经常介绍当地一些好吃的好玩的给余泽,余泽往吧台一座,就会给他倒上一杯他常点薄荷朗姆酒,随便的聊几句,再去招呼其他客人。这个酒吧不算特别大,楼上楼下加起来400平方左右,后工业风的设计,墙上贴满了各种经典的黑胶唱片和歌舞剧、古典歌剧海报,当然还有很多中国传统窗格装饰,背景音乐播的确实迷幻摇滚乐。风格混搭,就跟这个酒吧的人一样,各式各样的风格,确实欢声笑语,和谐共处,犹如一个小世界。余泽有时候也会拿出速写本描绘这里的各式各样的面孔和情绪,在酒精和音乐的映衬下,绘画和这个环境瞬间融为了一体,似乎是最美妙的时光。而且,有别于他在深圳,周围的人都在埋头赚钱,埋头钻营,似乎很难对于这种消磨时间又不产生效益的事情有认同,而在这里,无论是什么人,他们是尊重余泽创作的,与其说是尊重余泽不如说是尊重艺术和艺术家,认同精神归属的终极价值,这点,让余泽内心充满了归属和鼓励。也许巴黎,不只是地名,不只是座世界级古老的城市,还是包容艺术与不同价值观的乌托邦。在这里,每个人似乎是从容的,内心是平和有爱的,对于不同的人群和生活方式是包容的,对于艺术与美好是向往而又追逐的......想到这些,余泽恍然间回到了巴黎在艺术上最辉煌的年代,每个夜晚,红磨坊附近的酒吧烟雾缭绕,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像劳德累克、德加、毕沙罗哪些印象派早期画家,会在酒后,叼着烟斗,用画笔肆意地描绘着舞女、酒保、政客、醉汉等各色各样的人物,留下了记录巴黎生活的印象派作品。
https://www.biqivge.cc/book/34845784/6960777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