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财道通天李博海秦桑桑 > 第43章 紫木投资(四)

第43章 紫木投资(四)


“这是王建国叔叔,他将带我们去做招牌的地方!”博海向李多福(李佛耳)介绍王建国。“你好!我是李多福。”李多福伸过手要与王建国握手。王建国握住李多福的手,厚重而有力。“你好!”

        “桂芳,我带他们去建材市场了。”王建国对周桂芳说,“那好,你们去吧,我也要回家了。”周桂芳说。“你们跟我来吧。”王建国对博海和李多福说。

        两人跟着王建国来到一辆小轿车前,那是一辆奥迪,有些年头了,车身黑色,显旧!“上来吧。”已经坐在驾驶座的王建国要他俩上车,博海和李多福就上了后座,车里面很干净,座垫也是新换的,车前窗挂着毛主席的装饰物,车发动了,毛主席摇摆起来。

        车行驶起来,速度45码,王建国又打开音乐,里面传来,“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李多福打开话茬,“王叔也喜欢邓丽君?”

        “嗯,听好多年了,邓丽君的甜美声音,伴随着我走过大江南北。你呢?也喜欢听邓丽君的歌?”王建国说,“是的,邓丽君的甜美,无人能超越!只可惜死的有点早!”李多福说。

        “嗯,有些美好的东西,都是那么容易消失,就像烟花,灿烂美丽,绽放在漆黑的天空,给人留下美好,然后转瞬就逝,却又给人留有遗憾。”王建国感叹道。李多福嗯了一声。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邓丽君的歌开始风靡大陆,一盒正版录音带难求,一时间各类盗版翻录的录音带盛行,最火的时候,连盗版的邓丽君歌带,都买不到。”王建国又接着说道,博海不知道王建国所说的,他对歌星没什么了解,李多福也只是听着,那时他生活在苔琬,他要买个邓丽君的录音带,直接去音像店就可以买到,“为什么这么流行,而又这样出现供不应求,甚至断供的情况?”,李多福问道。

        “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别说音像店,什么店都没有,有也很少,其他的东西也供不应求,但是邓丽君的录影带却是断供的最厉害。北方有很多倒爷,带上些北方的产物,然后坐火车来南都,把特产在南都卖掉,然后用卖的钱,又以低价买进些劣质的,盗版的邓丽君录音带,再坐火车回北方,又以高价将录音带卖掉,反正不用担心销路。”王建国接着说。博海只是静静地听着他俩的对话。

        “哦,这邓丽君的录音带,也可以用来炒啊!哈。”听完王建国说的话,李多福笑了,王建国转过头来看了下李多福,反问李多福,“你也是倒爷?”李多福说,“那倒不是,我只是觉得这录音带也可以像股票一样炒卖,邓丽君还真是厉害。”

        “哦,也只有七十年代的邓丽君,有这个魅力!”王建国又说,“王叔,为什么是七十年代,又为什么是邓丽君?”李多福问。

        “两个问题都到了点上,一是时间,七十年代末,大陆改革开放刚开始,半封闭的大陆,需要新的东西来补充,来丰富,大陆人急切盼望物质和精神的补给,这时候就有了邓丽君,同时流进大陆市场的音乐,七十年代末屈指可数,邓丽君就出了头,成了流行榜状元;二是邓丽君本身,歌确实好听,耐听,甜美动人,可以说是七八十年代的神曲。出现时间恰到好处,歌本身也是无可挑剔的好,两个因素一结合,就造就了邓丽君一时风靡大陆,席卷神州。”王建国又是一番严谨的分析,言语中充满了对邓丽君的偏爱、喜爱、热爱。

        “有道理,王叔分析的也恰到好处!”李多福笑着说,王建国一听,大笑了起来,“哈”,而这时的车里传来邓丽君的另一首歌,漫步人生路,“毋用计较,快欣赏身边,美丽每一天,还愿确信,美景良辰在脚边……”一如既往的甜美。

        车行到转弯处,王建国熟练地打着转向盘,车行到正道上时,“诶,还没问你们打算做什么招牌?”王建国问李多福,“我们要做个股民休闲交流室,名字叫紫木股票聊天室。”李多福说。

        “哦,我也炒股的。你们选在什么地方?”王建国说,“举人坡8号,就在居委会旁边。”李多福说,“那蛮好的,我肯定会去看看的,我也是老股民了,可以说是最早的那批股民,91年就入市了,呵。”王建国笑着说。

        “哦,A股开启第二年就进入了市场,确实是元老级的老股民。”李多福感叹,“嗯,算是吧。”王建国回了声,“有时间,我会去看看你们弄的股票聊天室。李多福笑着说,“我们聊天室,有王叔的光顾,一定会办的越来越好。”

        “快到建材市场了,我去买个莲蓬头和水龙头,建材市场对面的那条街就是广告招牌一条街。你们自己去吧,我就不送了。”王建国说。不多久,老旧的奥迪车在建材市场门前,找到了车位,车停了下来。

        “谢谢王叔。”李多福下了车说,博海也谢过王建国,三人就分开了,王建国进了建材市场,博海李多福走上人行天桥,要去马路对面的招牌一条街。

        两人行到天桥中间,便看到那铺天盖地的广告招牌,“红橙黄绿青蓝紫,各打招牌当街舞”,“志远广告”,“中山广告”,“第一广告”,“诚告天下”……各色各样,各种名字,各种招牌。

        两人下了人行桥,李多福扫了一眼这排排的广告招牌,就带着博海走进了诚告天下,一个中年男子接待了他俩。中年男子,戴着副眼镜,蓝格子衬衫,黑色西裤,穿着整齐,文质彬彬。

        “两位是要做广告招牌吗?”中年男子问他俩,“是的,我们要做个招牌,要快,最好就这两天给我们做好送过去。”李多福回答男子。

        “你们要做什么样的招牌?”中年男子又问,“要做两块招牌,一个是店面大门正面的大招牌,还有一个是挂着店面大门一侧的灯箱。”李多福说,看来李多福已经把招牌的事想得很清楚了。

        “那大招牌什么尺寸,灯箱又是什么尺寸?”男子接着问,李多福看了看博海,“你量了没?”博海摇了摇头,“做徒弟的要多为师傅担待,这些事情你都要搞清楚的啊。”李多福就在中年男子和他的徒弟们面前指责起博海,“是的,下回一定多留心的。”博海不敢还嘴,只得道歉。心理嘀咕,“你自己也没量啊。”

        “没关系的,我可以派人去给你们量下尺寸,再说,我们还有很多细节要谈,两位先坐下吧。”男子带着李多福两人进了后面的接待室,又招呼一个年轻男子端来了两杯茶。

        “招呼不周啊,小店就这个茶,老家带来的土茶叶,两位慢慢喝。”男子又递了张名片给李多福,“我姓刘,名诚,诚告天下,就是取了我名字的诚字。”

        “哦。”李多福接过名片,喝了口茶,说。“这茶也不错。”李多福又说。

        “那你们是要什么样材质的广告布?”中年刘又问,“这个我也不懂,你给我介绍下。”李多福说。

        中年刘带着两人看了他们的工作间,找来了几样不同材质的广告布,一番介绍之后,李多福决定,正门的大招牌用普通材质,十块钱一平米,灯箱用耐热材质,三十五块钱一平米。

        双方就细节谈好后,又谈妥了价钱,中年刘便要李多福交大部分押金,李多福付了钱,收到了他开的收据,收据上抬头便是招牌店的名字,行书黑字,诚告天下。

        中年刘老板,叫来了手下的一个徒弟,“你骑电动车去他们的店里,量量尺寸,顺便送他俩回去。”徒弟答应了。中年刘又说,“回去了,加名片上的企鹅号,我们会向你发布制作图,您满意了,我们再动手制作招牌。”

        “那拜托了!”李多福谢过老板,那徒弟便用电动摩托,带着两人回到了举人坡8号。

        徒弟量过之后,在笔记本上记下尺寸,“我量好了,你们一定要加企鹅号,明天定图,估计后天就能给你们安装了。”徒弟又说。

        “好的。谢谢了。”李多福说,那徒弟嗯了一声,启动摩托,驶离了举人坡。


  https://www.biqivge.com/book/34599415/69855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