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细思极恐,不寒而栗
陈元敏锐的察觉到了大殿之中的气氛,可是他一点都不想缓解这种气氛。
别闹啦,这杨彪都骂自己奸佞小人了,陈元巴不得汉灵帝把拖出去砍了。
况且陈元跟杨家关系已经非常恶劣了。
杨修可是跟自己干过一架的。
再者说了,杨家跟颍川陈氏的关系那可是好的不要不要的。
所以,陈元沉眉低眼,坐等汉灵帝暴怒。
不过,汉灵帝终归是做了几十年皇帝的人,城府还是有的。
汉灵帝看着杨彪:“怎么,卫尉是在教朕做事吗?”
杨彪连忙道:“臣不敢,只不过身为陛下臣子,自然有为陛下分忧,明辨忠奸的职责,还请陛下明察。”
好家伙,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陛下,您可不要不辨忠奸啊。
汉灵帝冷哼一声:“卫尉,朕既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谁忠谁奸自然看的清楚,听的明白,还不需要你们来教,明白吗?”
杨彪被汉灵帝不轻不重的给敲打了一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反正,名声拿到手了,其他的并不重要。
至于得罪陈元?
得罪就得罪了,反正杨家跟荆州的关系早就破裂了。
虽然荆州实力很强,可是杨家倒也不至于怕了。
像他们这样的大豪强世家,哪一家没有一些底蕴。
这里的底蕴是指一品战力,乃至超越一品战力。
杨家有,袁家有,陈家也有,荀家也有。
当然有是一回事,用不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种底蕴用一次就少一次,用一次底蕴就薄一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哪一个家族也不会用的。
杨彪退下,汉灵帝看向陈元:“陈子初,汝忠心体上,竭诚为国,朕特赐你东观看书三日,凡东观藏书皆可阅读,汝觉得如何?”
如何?
当然是好了。
东观是什么地方,这可是朝廷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著述的处所。
其中东观藏有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等各类典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图书馆。
不仅如此,据说东观之中还有修炼典籍,不过想要观看需要天子允许才行。
现在汉灵帝允许陈元在东观看书三日,对其他人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对陈元来说,那可就太对胃口了。
还没等陈元谢恩,汉灵帝似乎觉得这种赏赐轻了一些,便又道:“汝还有何求,一并说来,朕皆可满足与你。”
这大方的都让陈元快感动了。
不过陈元还是记着自己的目的的。
“多谢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不过臣此次来洛阳所为何事,刘使君已经上奏过陛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一听陈元说这个,汉灵帝一点都不在意的挥挥手:“鉴天台那里朕已经打过招呼了,汝尽可调阅相关资料,不过,汝须谨记一点,不可外传,如若发现汝外传其中资料,定斩不赦。”
陈元闻言,眉头不由稍稍跳动。
“陛下,可使刘使君知道否?”
汉灵帝丝毫没有犹豫:“玄德乃是宗亲,自然可知。”
陈元明白了,也就是除了刘家人其他人都不能知道呗。
不过,陈元并不在意,自己拿到手了,到时候让谁知道让谁不知道还不是自己的一个念头的事情。
到时候你想管我也没那个心思了。
因为你活不了太久了。
陈元躬身应是。
汉灵帝似乎累了:“众位臣工还有何事上奏,尽快奏来,无事便退朝吧。”
大朝会实际上并不会处理什么事情,捡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说一说,一般来说大朝会就是让大家看看天子,知道天子还活着呢,没出什么事情,让诸位大臣安心。
真正处理事情的是小朝会。
也就是三公九卿和天子开的会。
有时候,甚至小朝会也不会开,谁有事便上奏天子就是了。
所以,今日已经属于是例外了。
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事情了,于是便退朝了。
陈元领了东观看书和鉴天台的出入令牌,然后便欲出殿。
正好看到杨彪,杨彪冷冷的看着陈元:“陈子初,你这个奸佞小人,蛊惑天子,离间君臣,真乃十恶不赦之辈,我不会放过你的。”
说完,杨彪也不管陈元的反应,直接转身便走了。
颇有一种,骂完你我就跑的感觉。
陈元有点懵逼。
这是装逼装到我身上来了?
我陈大逼王何时被人装逼装一脸过,这老小子有点东西啊。
看到杨彪马上就要消失在大殿门口,陈元大喝一声:“且慢!”
谁料杨彪根本理都不理陈元的呼喊,反而速度更快了。
陈元怎么可能让杨彪在自己面前装完逼就跑呢?
所以,陈元连忙跑了起来,想要截住杨彪。
不是陈元不想动用神魂,而是动用不了。
因为这大殿之中乃是龙气最为强盛的地方,别说陈元这个三品,就算是一个一品神魂高手来了,一样要被压制的不能动用法术。
即便是斗战之道的强者,法相也是放不出来的。
简单来说,那就是这里便是一个禁法区域。
只能动用肉身的力量。
于是在温德殿外面,便出现了一个场景,杨彪在前面跑,陈元在后面追。
本来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可是后来杨彪看到自己可能跑不过陈元,于是便呼朋唤友让人阻拦陈元。
杨彪在朝中的人脉自然强过陈元。
所以,很多人都有意无意的挡在陈元前行的路上,逼得陈元不得转道而行,如此一来就离杨彪越来越远了。
照这个趋势下去,杨彪很快便能出得宫门,驾车而去了。
陈元一看这样怎么能行?
本来还顾忌这些大臣颜面的他,顿时怒了。
将手中令牌高高举起:“天子令牌在此,敢阻我者,撞死无算。”
说着,陈元举起令牌就开始往前冲,再不顾忌这些大臣颜面。
众人一看陈元举起了天子令牌,再看陈元那怒冲冲的神色,思量了一下之后,便全都让开了。
真让这小子给撞飞了,那可不值得。
于是乎,陈元终于在杨彪跑出宫门之前截住了他。
好在两人都是有修为在身的人,这点路还不至于累到,不过两人脸色都不好看就是了。
陈元看着杨彪:“杨文先,汝无端辱我,今日必须分讲明白,不然这宫门你出不去的。”
杨彪根本不想跟陈元辩论,因为他从儿子杨修那里早就知道陈元此人口舌便给,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物,连名家人都被他给说败了,他可不觉得自己比名家人还擅长辩论。
所以,杨彪直接不搭理陈元这个话茬,而是直接言道:“陈子初,汝于宫门之前阻拦大臣,可是想要谋反?”
直接一个谋逆的大帽子甩了过来,手法简直不要太熟练。
陈元被杨彪这种无耻的做法给气笑了。
倒打一耙,戴帽子是吧?
真以为本军师不会?
陈元冷哼一声:“我素来敬佩关西孔子伯起公,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遂累叶载德,继踵宰相。可是今日一看伯起公之后人,我不得不为伯起公怅然而涕下也,其四知之名可谓休矣。”
你给我戴帽子,我直接刨你祖坟,把你太爷爷给你抬出来,我看你接是不接。
此时大臣也陆续都到了宫门处,自然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如果杨彪这个时候再不回应,那杨家名声就要下降了。
杨家能够有如今的声威,杨震居功至伟。
杨震幽魂下北邙,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所以,陈元这一招直接打在了杨赐的软肋之上,逼得杨赐不得不接招了。
杨赐只能愤然道:“陈子初,汝敢辱我先祖?”
陈元看到杨赐接招了,心中便定了下来。
怕的就是你不接招,既然你接招了,今天本军师不把你骂的吐血,怎么能报金殿辱骂之仇呢。
陈元可是个小心眼,可不兴什么君子报仇,有仇当天就报,绝不隔夜。
陈元摇摇头:“我那里辱伯起公了?我不过是在辱你而已。”
“陈元,汝安敢说我先祖四知之名休矣,是要与我杨家不死不休吗?”
杨震最出名的便是四知的故事。
他前往郡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又送给杨震金十斤。
杨震说:“老朋友知道你,你为什么不知道老朋友呢?”
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
王密惭愧地离开。
因为这个事情,杨震名声大震,声名传于海内。
当然,对于这个故事,陈元实际上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因为这种贿赂的事情,一般都是非常隐秘的,大概率当时就他们两个人。
杨震也说了你知我知。
所以,基本可以肯定当时就他们两个人。
王密送钱失败,这种不光彩的事情,他绝对不可能自己说出去。
除非他是个傻逼,或者被人逼迫。
要不然,谁会把自己贿赂而且贿赂失败的事情说出去呢,这不是败坏自己的名声吗?
既然王密不会说,有没有其他人在场,那么这个事情是怎么流传出去呢?
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杨震自己说出去的。
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宣传自己的名声。
事实上,经过这一次的事情之后,杨震后来的确是平步青云,先是担任太仆,又升任太常,最后成为三公之一的司徒。
也就是从他开始,杨家开始了四世三公的路程。
杨震为司徒,他儿子杨秉为太尉,孙子杨赐为太尉,杨彪后来也成为了太尉。
所以,陈元对于杨震这个事情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同样的什么袁安卧雪、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等一些故事,陈元都是抱有怀疑态度的。
因为这些事情都是非常隐秘的事情,怎么会这么迅速就传扬开来呢?
这其中必然有刻意宣扬的成分。
这里面有一个故事,让陈元读了以后不寒而栗的。
那就是郭巨埋儿。
汉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家里穷苦得很。
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
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
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再到母亲那里去进食物。
年迈的母亲总把食物留给儿子,郭巨便要将儿子给埋了。
郭巨说:“你不要惊动了母亲。儿子可以再有的。母亲是不可以再得的。为何不把儿子埋葬了?”
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她丈夫的话,就在地上掘坑。
掘到三尺多深,正要将儿子扔进去,忽然一个霹雳,并且地里有一釜的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这里面透露出来的东西,真让人不寒而栗。
为了让母亲吃饱饭,就把自己儿子给埋了?
这是怎么一个扭曲的三观啊,而且这个故事还被写入了二十四孝,千古流传。
这难道真的是孝吗?
杀子活母?
如果让他母亲知道了,因为自己的缘故而使孙子死了,她又如何活得下去?
即便是活下去,内心又该是如何的痛苦?
这种根本不是孝顺啊,这是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啊。
鲁迅说得好:“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是的,如果都像郭巨学习,那还有什么人愿意去做孝子呢,这不仅违背人伦,更加违背人类繁衍传承的本能啊。
于是,陈元说了一句让杨赐内心震恐的话:“既是四知,缘何众知。”
陈元的意思就是既然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那为什么后来搞得天下人都知道了呢?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真以为大家都是傻子吗?
无非是抬名而已。
这就是汉代的一个陋习,以名而举孝廉。
孝廉孝廉,就是孝和廉。
或许杨震孝之一道没有什么好宣扬的,那就只能宣扬廉了。
所以,杨赐听了陈元这话,瞳孔不由一缩。
陈元这是要刨根啊。
https://www.biqivge.cc/book/34314485/7520450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