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乾藏往穆知来
第58章、乾藏往穆知来
通通看着辛无痕与小曦合作,脱离马鹿星之事,想到了一个英文词。这个词就是compass,懒瓜哥创造出来新的记忆这个单词的方法。与此一起涌入她心神的还有2012以及41012这些数字。通通默念道,“一起通过,compass。司路仪的英文以后就叫compass吧,这个是我通通定义的。”
天道周而复始,未来不可知。通通观天自始至今,亿万载变化似无常,却有规。她心中想,“易为圆,观古知未,也不无道理。只是,想真正理解此道很难呀。”
在懒瓜哥研究古之中文时,通通又一次想到了德和诚。自己给他起的名字,是越想越有道理。乾易穆和,藏往知来。德为乾,为神。诚为正,为圆。中英皆同用。有一篇《和气生财新解》,感应至通神。通通记录下来,给自己的懒瓜哥(羽德诚)到时候研究。下面是原文:
今与友论道,及康健。
她表示,牙龈肿痛之病,因善之故善,说的有些玄乎。后来,她问及是否看过或者听过“水结晶”试验?事实上,吾还真知晓。便问她曰,“那应该是江博士的水结晶试验吧?”
归,细思。
人的意念或者言行,如若是好的、善良的,周围的物体,会因受到好及善的影响,而变得美好和有序;反之,周围事物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变得糟糕、杂乱。而人的意念影响最大的事物,就是人自己的身体。
后来,思她之风水一说。谈曰,“人都想到风水好的地方。”
由水推论,吾思,得一论。风水也会随着人心而改变。有云: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命由己造。心好,即使在风水不好的地方,那的风水也会变好。心不好,就是到了风水宝地,风水宝地也会变成凶恶之地。
再后来,复谈到人之得病。究其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心情,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情绪”决定的;也可以说,是人的意念善恶决定。
有感,整理思,作一文。名为《和气生财新解》。
以前总以为“和气生财”是经商之理念。现在,新理解为:和气就会健康,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首先,何为财。是金钱、房子等一切物质的财产吗?有物质的财,就是真有财吗?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而今,我在思考,我们一生最大的、最重要的财是什么呢?
“健康”,我认为健康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财,物质财只是财的一部分。健康仅仅是不生病吗?世卫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圆),而不只是身体无病和不虚弱。因此,健康应该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和,而后者应该更重要。心里即为神,神为天(乾),身体为人。二者合一,为天人合。和气,为天人合(心里和身体)之气象。
那和气(天人合气象)如何影响健康这个真正的财呢?无和气,又是如何有损健康的呢?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和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
和,是一种境界。天地之和、阴阳之和、心境之和、关系之和等,皆指为和。
气,中医学中指构成人体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微细的物质,同时也具有生理机能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人的生机与精神。平时常说气色不好,也是失了神和造成的。
和气放在一起,就是让人的生机与精神达到一种和的境界。可以理解为五脏六腑之和,不生身体之疾病。遇到烦事、乐事、悲事等诸多事情的心境之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宽容、谅解、协调等关系之和,做好事、行善事的良心之和等。有了这些和气,才会使我们达到世卫组织所说的健康。
而不和气呢?就是与和气相反的行为。我感觉与戾气相近。表现的行为可能是遇到不顺之事就心生怨恨之气,由怨恨而生的怒气等。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往死里骂。或对一些小的不如意事偏向于非常严厉的批评和惩罚等。
我总结了一句话,和气胜灵药,戾气毒于毒。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总是心平气和的话,我们就好像时时刻刻在吃灵药、补药,一步步走向身心健康。反过来,如果总是心生戾气,就好像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喝毒药,生一次气、动一次怒,动一丝邪念,就喝一次毒药。
现在想想,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喝了多少毒药呢?我们的身体能健康的了吗?也许,我们所生的病,诸如癌症等不治之症,皆由此戾气而生,并非不治呀。
一心向善,心生和气,远离戾气。我们所受的一切诸多苦难,也许,都会得到解脱,我们会拥有所有的财。当然,最大的财——健康更会对你不离不弃。
度有云,山西小院,启世人。绝症者、重病恶病者,渐康复;意外者、不幸灾祸者,顿消解。
而从现代医学和科学的角度说,心静气平与心烦气躁,爱心与恨心,宽容与动怒等相对的心气促使人体产生的荷尔蒙也是不一样的,好的情绪产生有益荷尔蒙,对身体的免疫系统等都有好的帮助。比如,人快乐笑时,兴奋、愉悦产生的荷尔蒙,就可以阻断疼痛,即使有些疼痛,也传递不到大脑,使人感觉不到。而坏的情绪产生有害荷尔蒙,比如人动怒时产生的荷尔蒙。提取后,可以直接毒死人和动物。
每当想发脾气时,我就想想此章内容,尽量使自己心境平和下来。
天之道,只要有和气,健康和好的风水,就不会离人而去。和气就会生财。
也只有和气,人才能更加的有才智,进而更生智慧。才也是财的一种。
良性循环形成。
有才后,作文言文22字。
劝人,莫生气。
见反思感悟卷,《六、不怨人》。
子观易,乾穆和,藏往知来。故曰:“温故而知新。”
https://www.biqivge.cc/book/32997/203584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