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二章:老王?小王?
向南扩张,主要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以魔都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一个则是以羊城为中心的粤省地区。
秦浩任命郑桐作为江南地区负责人,而他则是亲自带队前往羊城。
77年,鹏城还只是一个小渔村,粤省的中心在羊城,作为靠近香江的沿海城市,虽然政策上依旧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过羊城的社会风气已经有了开放的迹象。
就拿最明显的一点来说,在羊城只要有钱,在饭馆吃饭可以不需要粮票,直接掏钱就行了。
可别小看这一点,很多地方一直到93年才开始逐渐取消粮票,这中间差的可不仅仅是时间。
当然,秦浩真正看中的不仅仅只是羊城这点商机,他瞄准的大鱼恰恰是还处于小渔村状态的鹏城,这次来羊城顶多只能算是打前站,两年后才是他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
“这就是羊城火车站?我滴个乖乖,这人也太多了吧?”秘书小邹站在羊城火车站出站口,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
其他人的表情也都差不多,就连秦岭也是一副震惊的模样。
其实也难怪他们惊讶,羊城火车站可是全国吞吐量最大的站点,即便是京城也只能甘拜下风。
秦浩笑骂:“瞧你们这点出息,都把口水擦擦,这就是咱们的商机!”
羊城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必然会造成粮食紧缺,而北大荒有得是粮食,而且价格十分便宜。
众人闻言眼里都开始冒金光,此刻在他们眼里,这些外来人口完全就是行走的钞票。
随后一行人出了火车站,找了一间招待所先安顿下来。
放下行李之后,秦浩把人召集到自己房间,开了个小会。
“这样,下午小邹跟我去跑办事处的手续,你们可以先休息一下,或者是到附近转转,也了解一下羊城这边的市场环境。”
大家哪里还坐得住,当即表示要出去逛逛。
之所以只是设立办事处,而不是开设分公司,主要是因为办事处的手续相对比较简单,毕竟这年头光是一个工商注册就能让人跑断腿。
后来姜昆还专门编了个相声【电梯奇遇】,来讽刺当时的社会风气,那会儿可是已经88年了,更何况是现在。
不过还好,羊城这边工商部门的态度比秦浩想象中要好一些,或许跟这边相对比较开放的市场环境有关系,在出示了各种证明之后,终于给了秘书小邹一张登记表。
当然,这仅仅只是开始,光是一个营业地点就需要从街道办到派出所的各种证明,预计这手续没有半个月肯定是跑不下来的。
这倒也在秦浩的预料之中,这些年他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办事效率,总体来说羊城这边算是比较好的了。
回到招待所,外出“考察”的众人也都回来了,找了附近一间饭店,秦岭她们兴致不减的聊着今天的见闻。
“你们发现没有,羊城这边自行车好多啊,他们哪来这么多自行车票?”
“还有我看好多妇女身上的衣服都好鲜艳啊,不像咱们千篇一律的,要么是蓝色,要么是军绿色。”
“我还看到好几个老外呢,头发都是金色的,皮肤好白啊,就跟得了病似的。”
秦浩没有笑话他们,事实上重新站在这一代人的角度,谁又能相信,仅仅三十年内地就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晚上,秦浩带着秦岭去了附近的服装市场,给她挑了几件衣服,还带她去做了头发,虽然他始终觉得黑长直才是最美的,但秦岭却对大波浪情有独钟,说是像画报里的女明星。
没办法,就只能随她开心了,做完头发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了。
结账的时候,秦岭有些傻眼,就做个头发居然要三十块钱,都顶得上一个正式工一个月的工资了。
好在秦浩这些年还是有一些积蓄,这点钱对他来说倒是不算什么。
只是回到招待所,就在秦浩跟秦岭进行深入交流的时候,秦岭总是担心太激烈会把刚做好的头发弄散,始终有些放不开,弄得秦浩不是很尽兴。
转过天,小邹负责去找房子,秦浩则是带着秦岭前往羊城的农贸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繁荣的景象也让秦岭感到震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挑担子的小贩,有直接用卡车运货的老板,还有许多图便宜,骑着自行车来买菜的市民。
越过前面买卖蔬菜的区域,后面的粮油市场,人就相对要少一些,不过依旧是吵吵嚷嚷。
秦浩来到一个比较大的店面前询问:“老板,你们这儿有新粮吗?”
老板一听就知道来了懂行的,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的粮食都会由国家统一收购,这种制度有利有弊。
有利的地方在于,粮食的价格相对稳定。
不好的地方在于,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储存粮食来稳定物价,新米进仓之后才会把陈米投入市场,所以市面上流通的粮食80%都是两年前的陈粮。
再加上这么多粮食一些地方并不能当年消化完,很多时候,看似挺好的粮食,其实已经放了好几年。
“新粮可要比陈粮贵。”老板笑着给秦浩递了根烟。
秦浩接了过来却没有抽,直接别再耳朵上:“贵多少?”
“一斤贵个两分钱吧,你如果要得多,倒是还能再便宜点,不过我们这儿都是五十斤起步。”老板回答道。
秦浩不动声色的道:“我能看看成色吗?”
“没问题。”
说着老板就招呼伙计扛来一袋五十斤的大米,秦浩拆开缝线抓了一把,在鼻子底下闻了闻,就是眉头一皱。
“老板,你这米,怕是也在仓库里待了一年以上了吧?”
老板竖起大拇指:“行家啊。”
“没办法,这就是我们最新的米了,你也知道这新米那都要先进粮站滚一圈,再出来就不知道是哪一年的了,就这还是我们托关系弄来的。”
秦浩放下手里的米,对老板道:“我这有新米,老板你收不收?”
老板嘿嘿一笑:“嗨,你早说啊,我就说你这样不像是来买米的,小兄弟怎么称呼?”
秦浩直接递给老板一张名片。
“青蓝集团总经理?青蓝牌豆油是你们的产品?你们还卖粮食?”老板一看名片就愣了。
青蓝集团是几年前改的名字,主要是为了打响品牌,毕竟知青工厂这名字有点太LOW了,没有品牌效应,不利于在全国范围的推广。
秦浩笑着点点头:“当然,除了豆油、花生油,我们还经营大米、小麦、玉米这些农产品。”
“新米什么价格?”老板来了兴致。
“一毛七一斤。”
“贵了。”
老板一听就直摇头:“我们这儿品质最好的大米,最多也就卖一毛七。”
秦浩不慌不忙的道:“那是陈米的价格,新米卖个两毛绰绰有余。”
“可是顾客不认可,他们怎么知道我们卖的是新米。”老板还是摇头。
秦浩正色道:“我们青蓝集团不卖陈米。”
“要粮票吗?”
“当然,计划外可不是这价格。”
老板犹豫了一下:“一毛五,最高了。”
“一毛六,少一分都不行,新粮我们不愁卖。”秦浩态度坚决的道。
“好吧,一毛六就一毛六,不过你可别拿陈粮糊弄我。”老板道。
“放心,我们这又不是一锤子买卖,货到了你随便抽检,假一赔十!”秦浩拍胸脯保证。
“那行,先给我来二十吨的大米.......你们的豆油跟花生油什么价?”
又是一番讨价还价,老板最终订了二十吨大米,十吨豆油,五吨花生油,也算是开了个好头。
之后,秦浩跟秦岭把粮油市场所有的摊位都跑了一遍,拿下了五百吨大米,一百吨豆油,七十吨豆油以及两百吨面粉的订单。
主要是秦浩作为生面孔,这些老板都还不太信任他,有的甚至觉得秦浩就是个骗子,要不是他没有提前收取定金,说不定就有老板要把他扭送到派出所了。
跑了一天,回到招待所,小邹也已经找到了几处门店。
得知秦浩一天就跑下来这么多订单之后,众人也都有些兴奋。
“果然还是南方城市富裕啊,咱们那儿大米能卖到一毛一斤就不错了。”
秦浩摆摆手:“这不一样,毕竟咱们那是原产地,羊城跟咱们那儿可是隔了两千多公里,光是把粮食运到这边来就得费不少工夫。”
果然,秦浩这边给厂里拨去电话,销售科那边却犯了难。
“秦厂长,其他地方都还好说,可是粤省这边有点难办啊,从东北到粤省的铁路就只有一条,咱们在那边没关系啊!”
秦浩闻言微微皱眉:“这样,你先把报告打上去,如果那边给打回来,咱们再想办法。”
销售科长也只能按照秦浩说的办,结果也不出意外,报告直接被打了回来,理由是运力不足。
运力不足倒也是个实情,毕竟七十年代铁路的建设还不完善,不过这年头运谁的货,不运谁的货,完全看关系,关系到位了,就不存在运力不足。
这倒是个麻烦事,如果不解决运输问题,往后这生意就没法做了,两千多公里,要是靠货车来运,得赔死。
秦浩思索片刻后问:“你打听一下,浏州铁路局这边谁说话比较管用。”
“已经打听过了,这边的一把手属于挂职,说话算数的是一个姓王的副局长。”销售科长道。
“行,我知道了,你那边让工厂备货,其他的我来搞定。”秦浩说着就挂断了电话。
“王副局长?”秦浩脑海里忽然想到一个人,浏州铁路局,姓王?
秦浩依稀记得,这位王副局长的儿子,小王现在貌似就在羊城铁路局工作。
想到这里,秦浩给秦一鸣打了个电话,便宜老爹可是个宝库,这年头很多地方上的官员都是从部队转业复原的。
“羊城铁路局?我帮你问问吧。”
说完就把电话给挂了,果然是军人的办事风格,差不多一刻钟后,秦一鸣的电话就打到了招待所。
“你打这个电话去找宋文斌,他之前在我手底下当过排长,现在在羊城铁路局当处长,应该能说得上话。”
秦浩电话打过去,对方一听是老首长的儿子,语气很客气。
“没问题,这样吧,咱们明天找个地方吃个饭,坐下来聊一聊,实在不行我托托关系,都是兄弟单位,多少也卖我点面子。”
“好的,那就多谢宋叔叔了。”
“嗨,多大点事,以后有需要随时来找我。”
挂断电话,宋文斌就把秘书叫来:“我们局里是不是有个叫王时的小伙子?你把他叫到办公室来一趟。”
秘书出去之后没多久,就把王时带来了。
王时有些忐忑,还以为是自己最近摸鱼被人给举报了。
当听说宋处长明天让他跟着赴宴,顿时松了口气,不过他也很清楚,这宋处长平日里跟自己没什么交际,忽然让他一起赴宴,显然是冲着他老爹的关系。
对此,王时倒也没有拒绝,从小在干部家庭环境下长大,对于这种事早就司空见惯了,大家心照不宣。
转过天,王时就跟着宋处长来到陶陶居,这家据说是创办于清光绪六年,后来还因为特殊时期改名为“东风楼”,一直到73年才重新改回原名,也算是羊城比较上得了档次的饭店了。
“您就是宋叔叔吧,我是秦浩,老听我爸提请您。”
包厢门被推开,秦浩立即迎了上去。
宋文斌打量着秦浩,热情的在他胸口锤了一下:“嗯,不愧是老首长的儿子,这身板就是结实。”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王时,这位是.......”
还没等宋文斌说完,就听王时一声惊叫:“秦浩,你是秦浩?”
秦浩有些疑惑:“你认识我?”
王时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不过还是掩藏不住激动的神色:“那是自然,我可是不止一次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事迹,牛,太牛了!”
说着就把秦浩两次上内参,多次上全国性质的报纸,还有带领知青自给自足创办工厂的事情说了一遍,把宋文斌都给说懵了。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https://www.biqivge.cc/book/32712317/7524717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