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次日。
散朝后。
武英殿。
朱高煦把太子朱瞻域招呼到御桌前,然后抬手递出去一道奏疏。
“这是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等十余名朝廷重臣联名上的奏疏。”
朱瞻域恭敬的接过奏疏,并没有急着打开,而是躬身退到旁边的案几后面,稳稳落座之后,才一脸认真的将其翻开。
大概是为了遵从朱高煦去年新推行的奏疏制度,夏原吉等人联名递呈的奏疏内容十分精练,去掉开篇及落款、时间,正文不过七、八百字,朱瞻域很快就看了一遍。
“就算夏原吉等人不上书建言朝廷在草原上修建道路,鼓励商贾贸易,朕也会这么做。”
朱高煦见朱瞻域读完奏疏后,神情严肃,于是开口把他治理草原的两个策略,简明扼要的作了一番介绍。
说到最后,他总结道:“屯兵修路与设置实土都司,并无先后顺序。而且,修路、修筑各地卫城及千户所城、建造驿站、修建罐头及奶制品等加工厂之事,皆要同步推进。”
“当各条道路、各处驿站、卫城、千户所城修好之时,便是大明实土都司真正在草原落地扎根之日。”
“父皇高瞻远瞩,儿臣钦佩万分!”
朱瞻域欠身施礼道。
朱高煦摆手示意朱瞻域不要多礼,待其落座之后,方才问道:“朕吩咐你的事,办的怎样了?”
他在数日前命令朱瞻域想办法调查草原的气候情况,并寻找一些适合在草原上种植的农作物。
“回父皇,此事儿臣已经办妥。”
朱瞻域恭声答道。
朱高煦道:“且说来听听。”
“是。”
朱瞻域领命道:“儿臣先说气候。”
“草原上的冬季长达五六个月,寒冷又漫长,并伴有大风雪。冬季若遭遇寒潮、暴雪,牧民们蓄养的牲畜会被大量冻死,甚至牧民也会被冻死。”
“因此,雪灾被当地牧民称为白灾,属于草原两大灾害之一。另一个灾害是黑灾,也就是沙尘暴。”
“草原上的春秋两季加在一起才四个月,十分短促,且天气变化多端。如秋季,刚才还是秋高气爽,下一刻很可能就会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甚至有时会突降大雪。”
“夏季短,仅有两个月,且昼夜温差大,中午阳光强烈,气温可与江南酷夏相当。总而言之,风大、天气变化快是草原气候的最大特点。”
“漠北水系发达,纵横交错,据儿臣多方打探估算,那里的河流至少有三千条,湖泊数量也在三千座以上。”
“燕然山与狼居胥山北部,雨量较为充沛,水草充足。而两座山脉的西南部,降水稀少,非常干旱,气温相对较高,夏秋季节容易出现沙尘暴。”
朱高煦听到这里,认真点了点头,同时“嗯”了一声。
随即,他给侍立在侧的康平使了一个眼色。
康平会意,急忙退下,然后很快就端上来两壶热气腾腾的茶水,把朱高煦父子俩面前已经没有多少热气的茶壶换了下去。
“禀父皇,由于草原气候寒冷,因此适合在草原上种植的作物并不多。”
朱瞻域恭声道:“蔬菜方面,芹菜、白菜、萝卜等都在冬季收货,耐寒性强。作物方面,有油菜、粟(sù)、黍(shǔ),以及郑和从海外带回来的冬薯(马铃薯、土豆)。”
粟又称谷子,小米,狗尾粟,古称粟为粱,糯性粟为秫。
华夏是粟的起源中心,种粟历史悠久,农谚有“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见地上旱死粟”,可见其抗旱能力超强。
它既耐干旱,贫瘠,又不怕酸碱,所以在干旱地区,贫瘠山区都可以种植。
糜(méi)子,又名稷、黍,是一种不粘的黍。
在水稻传入华夏之前,与粟米、小麦、大豆、麻子并称为五谷。
这种作物是一年生栽培草本,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种植,八月中秋前完成收割。
在《诗经·黍离》之中,商朝灭亡后,其国都已成废墟,长满了黍这种植物,显得格外荒凉。
华夏先民之所以偏爱黍,在于当时农业技术落后,而黍的生命力较强,且成熟周期短,自然被重视。
秦汉以后,在小麦培育和加工技术逐渐成熟的背景下,黍慢慢被边缘化。
再往后,随着各种水稻的问世,黍一步步脱离了华夏人的餐桌。
实际上,后世华夏人食用的大米,和古代大米并不一样。
后世水稻是杂交技术培育而来,那些东北地区抗寒水稻在古代同样也不存在。
粟、黍产量虽然不高,但好在适应性强,在草原上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干旱地区也能尝试开垦一些田地,种植这两种作物。
至于马铃薯,性喜寒凉,本就原产于高寒地区。
而草原正属于高寒地区,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很适合种植马铃薯。
特别是漠北大部分的降雨量都集中在夏季,与马铃薯的需水高峰期基本吻合。
而且马铃薯的存储也不复杂,挖深坑像储藏粮食那样,避光、干燥、尽量隔绝空气进行窖藏即可。
因此,在朱高煦的规划之中,马铃薯将会是未来草原百姓的第一主食。
漠北地域广阔,水系又发达,有太多地方可以种植马铃薯。
如此一来,定居在漠北的大明百姓就可以通过大量外销马铃薯及马铃薯的加工品获利。
再配合牛羊肉以及奶制品加工厂,将来在草原上养活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大明子民完全不是问题。
“除了早在洪武、永乐年间就已经内附汉化的蒙元人之外,如今的草原上,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加在一起,总计还有多少部众?”
朱高煦沉默了一会儿,随即问道。
瓦剌、鞑靼覆灭之后,他就已经对草原上还剩的游牧部众做了一次估算,回京后他又通过阅读陈懋、朱能等将领递交的战报,以及大都督府军法部、军勋司等武官做的统计,对草原人口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此时询问朱瞻域,一方面是临时起意,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朱瞻域通过这几天的努力,对草原的认识到了什么程度。
朱瞻域略作思考,然后用不太自信的语气答道:“据儿臣从多方探知,眼下的漠北部众(原鞑靼诸部)接近十二万人,漠西部众(原瓦剌诸部)要多一些,算上之前依附绰罗斯部,但和林之战后投降朝廷的大大小小各部落在内,约有三十八万人。”
朱高煦眼前一亮,有些惊喜的问道:“漠北、漠西的游牧部众人数,你从何处探知?”
“儿臣调取了此次随驾北征有功将领的军报,又结合大都督府军情司战前收集到的情报,通过加减后推算出来的。”
朱瞻域老老实实的解释道:“马哈木、脱欢父子俩领导的绰罗斯部经过近十余年的对外兼并,麾下部众倒是增加了十余万,可瓦剌诸部的总人数却是逐年递减。”
洪武年间,大明攻占漠南之后,元顺帝北逃的太仓促,跟着他和王保保逃回漠北的,只有三、四万人,曾经内迁中原的蒙古、色目人,都做了大明的子民。
为了统治这些投降的前朝子民,朱元璋禁胡语、胡服、胡姓,禁止蒙古、色目人之间通婚,推行强制汉化的政策。
历史上,经过大明王朝两、三百年的统治和同化之后,中原已无蒙古、色目人存在。
即便是现在的乾熙初期,经过洪武、永乐两朝五十余年的强制汉化,定居在大明腹地的蒙古、色目人早就与本地人没多大差别。
当年蒙元退回漠北之后,早年依附蒙古自称卫拉特人的瓦剌人趁势崛起,在洪武后期完全占领了漠西之地,与退守漠北的残元(鞑靼)不断争夺草原的统治权。
永乐五年六月,朱棣第一次亲征大漠,一举击败阿鲁台所部,先后斩杀鞑靼兵一万六千余人,俘获牛羊马匹十万余头。
永乐十年四月,朱棣第二次亲征大漠,击败以马哈木为首的瓦剌三大部,前后斩杀瓦剌兵两万三千余人,俘获牛羊马匹二十余万头,迫使马哈木当年冬季派遣使臣向大明进贡马匹,表示臣服。
永乐十六年四月,朱棣第三次亲征大漠,一路打到了阿鲁台的老巢,剿灭了鞑靼汗庭主力八千骑兵,并封狼居胥,俘获牛羊马匹十二万余头,阿鲁台不得不向朱棣称臣。
朱棣的每一次亲征,都让瓦剌、鞑靼大伤元气,进而导致各部人口锐减。
再加上从永乐年间开始,大明一方面严格控制各种作物及粮食物资流入草原,另一方面又积极派遣高僧去草原传法。
草原各部首领为了加强统治,强制牧民信教,导致大量男丁选择出家,造成男丁缺乏。
物资的匮乏,使得牧民们日子生活艰苦,促使更多人逃避现实,选择出家。
男丁的缺乏,使得男性劳动力减少,以至生产凋敝,进一步加剧了草原各部人口的下降。
以至于,当和林城之战结束后,整个草原上大大小小各部落加在一起,总的人数才不过五十多万。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朱高煦郑重的看向朱瞻域道:“太子,在草原上设置实土都司,以及修建道路、城池等事宜,朕决定全权交给你去做。”
“父皇,儿臣怕能力不足,误了您治理草原的大事。”
朱瞻域内心无比激动,脸上却表现的十分平静。
可他充满期待的眼神,暴露出了他大脑里的真实想法。
https://www.biqivge.cc/book/31748085/7505459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