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三百七十三章:布局沃洲

第三百七十三章:布局沃洲


  乾熙八年,十二月初五。

  皇城地安门外,真武庙二进院正殿之中。

  神像供桌前,朱棣身穿淡蓝色道袍,盘膝坐在蒲团上闭着双目在修玄。

  殿门左侧,朱高煦恭敬的侍立在那里静静等待着。

  至于郑和、王景弘、庆耀三人,则领着一众护卫守在二进院的大门口。

  “真武”本为“玄武”,乃北方之神,其后被道教奉为玄武大帝,到了宋朝时,为避宋圣祖赵玄朗名讳,改玄为真。

  永乐初年,朱棣打算迁都北平之际,考虑到真武大帝为北方之神,而他又是坐镇北方最后登基为皇的一代帝王,于是便向历史上那样宣称他本人是真武大帝转世之身。

  他一方面加封真武大帝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

  另一方面把传说中真武大帝的修炼之所武当山赐名为“大岳太和山”,下令在武当山修金殿、造金像,大兴土木,费资百万,历时七年,把武当山修得犹如地上天宫、真武大帝的人间道场。

  随后,天下各地的真武庙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计其数。

  而且,朱棣下令在紫禁城内御花园边上,修建了一座叫钦安殿的地方,专祀真武。

  钦安殿两侧东西各七个小院落,称“东七所”和“西七所”,代表的是“玄武七宿”。

  就连紫禁城奉天殿两壁斗拱中间也绘有真武像。

  朱棣还曾亲自谱曲,名“御制大明玄教乐章”,专为祭祀真武大帝仪式上演奏。

  从此,假亦真来真亦假,宫中处处流传真武显圣的传说。

  如此一来,盲目迷信的民间百姓在潜移默化下,逐渐相信了这个传说,把朱棣当成了天命加身的帝王。

  永乐十六年,朱棣第三次亲征大漠凯旋而归后,下令在皇城地安门海子桥边原庙址营造皇家道观真武庙,并定为京城九庙之一,由官方祀祭。

  这座真武庙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东侧(即后世万宁桥东侧),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奉祀玄武大帝的宫观。

  真武庙的核心,在宫观的二进院之内,乃是一座重檐庑殿顶,面阔五间的正殿,其内供奉真武大帝像。

  历史上,明正德二年改真武庙名为灵明显佑宫,一直到清末,朝廷对真武大帝的祭奉也没有断过。

  “扶我起来。”

  朱棣睁开双眼,慢悠悠的说了一句话。

  朱高煦眼疾手快,连忙上前,俯身蹲下,搀住朱棣的右臂,将后者缓缓扶起。

  “今日让你来真武庙见我,除了祭祀真武大帝之外,还有一件要紧的事,与你分说。”

  朱棣起身后,抬左手拍了拍朱高煦的胳膊,神态老练且严肃的说道:“你不要多想,我之所以选择在此处静养,乃是为了图个清静。”

  他看似随意之言的“图个清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离开长春宫,不愿意睹物思人(徐皇后)的想法。

  朱高煦当然明白这一点,因此他当即点头附和道:“爹说的对,这里清静,正适合清修。”

  父子俩简单交流了两句,便绕过神像,行至正殿后堂。

  刚一进入后堂,朱高煦就看见堂内左侧靠窗的地方,摆着一架巨大的屏风,而屏风上画不是山水花鸟,而是一幅舆图。

  他仔细瞅了一眼,发现此图竟然是东华沃洲(北美洲)的舆图。

  “刚才我跟你提及的要紧之事,正是与沃洲有关。”

  朱棣坐下后,望着舆图缓缓说道:“我估摸着,数百年之后,大明的敌人极可能来自海外。”

  他见朱高煦面露沉思之色,郑重且认真的解释了一番。

  “草原铺设铁轨火车之后,折磨历代中原王朝数千年之久的游牧部落将彻底成为过去。待西北、东北、西南、东南也铺上铁轨,届时朝廷对华夏本土的掌控,便会达到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可即便如此,历代王朝传承两百年之后,总会因为天灾人祸,吏治腐败等缘由,致使百姓活不下去。这种情况,咱老朱家也必定在所难免。”

  “然而,大明国势之盛,非历朝所能比,超越汉唐绝非虚言,稳定传承两三百年不在话下。”

  “若在四、五百年之后,真有大明国势彻底衰落的那一天,届时百姓在华夏本土难以为计的话,还可以选择出海投靠亲藩谋生。”

  “毕竟我大明在海外有诸多亲藩封国,总会有那么几个传承下来且实力越来越强的存在。此时,海外亲藩也好,外夷之国也好,见大明朝廷微弱不堪,定会生出取代之心。”

  “虽然如今的泰西诸国之间争斗频繁,但各国为谋发展,定会积极学习我大明先进的技术,并加以改良。假以时日,不说能超越大明,起码在面对朝廷天兵时会有一战之力。”

  “好在泰西诸国互有仇怨,人种语言习俗各异,难以一统,以分化纵横之策,便可对付。”

  “我未出海之前,听郑和说,沃洲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境内有广阔平原,是一处富饶之地。”

  朱棣说到这里,抬起右臂,遥指舆图,接着道:“当年,我与你娘抵达沃洲之后,发现那里果真有着广阔无垠的肥沃土地,而且气候温和宜居,当地土著长相与我华夏人几乎一样。”

  “我观大九洲诸地,唯有沃洲最可能诞生出一个实力足以抗衡大明,甚至取代大明天朝上国地位的强国。”

  他的双眼似乎穿越了时间长河,看到了原来历史上数百年后那个合众国的崛起。

  “咱爷俩得想法子阻止此事的发生,再不济,也不能让外族人在沃洲建立强国。”

  朱棣言至此处,扭头看向朱高煦,问道:“针对我的这个顾虑,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爹的这个顾虑,儿子其实早就想过,只是觉得太过遥远。不过今日爹既然提及,那儿子就趁此机会,说说心里的想法。”

  朱高煦先是对朱棣的担忧表示赞同,然后缓缓说了一番话。

  “上策乃是将沃洲完全郡县化,如此沃洲便归大明所有,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过,若要实现这个目标,没有一百多年、五六代人的努力,恐怕极难见到成效。”

  “而且沃洲远离大明本土,两者之间隔着茫茫无际的大东洋,就算是用如今可日行千里的蒸汽快船,昼夜不息的跑一趟也要两个月。若有守将拥兵自重,便会令朝廷陷入战争泥潭。”

  “中策是分封与郡县相结合,在沃洲关键之地设立郡县或实土卫所,周边广建亲藩封国,既能令地方守将与诸藩相互制衡,又可震慑外夷窥探或侵扰。”

  “下策则是完全对沃洲施行分封之策。”

  朱棣听到这里,抚须点头道:“中策甚好,若百年之后,朝廷实力足够强大,可以进行削藩,再对沃洲施行郡县。”

  “爹言之有理。”

  朱高煦接话道:“儿子准备让人抄录八套《大典》(《永乐大典》),送给埈儿、堂儿他们每人一套,同时按计划移民及举办吏员考试,为他们输送人才,让他们尽快在沃洲站住脚。”

  “可以。”

  朱棣再次将目光移向舆图,缓声道:“图上被我用朱笔圈出来的几十个点,是郑和之前奏请我在那里设置卫所的地方。这些朝廷设在沃洲及大东洋上的据点你以前也看过,现在再好生看一看,若无异议,将来就以这些卫所为基本据点,向周边扩展,对沃洲进行下一步的布局。”

  “是。”

  朱高煦恭声道。

  永乐三年十二月,郑和率领船队第二次出海,肩负着围绕大地航行一圈的使命。

  永乐十年九月秋,郑和率领船队回到大明,完成了绕地航行一圈的壮举。

  永乐十一年夏,郑和第三次率领大明船队出海,负责开辟一条从大明往返沃洲横跨北大东洋的新航线,并在三年后成功完成任务,率领船队回航。

  当时,大明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出发,搭乘北大东洋暖流一路向东,飘摇渡过了茫茫无边的北大东洋。

  郑和船队的阴阳官根据牵星术的指引,安稳平静的驶向大洋东方。

  不过,这种好运只持续了半年之久,便被突如其来的海上风暴所打破。

  眼看恐怖无比的滔天巨浪,将一艘艘海船打翻,乘坐在天元号宝船内的郑和等明军将领在尽最大努力指挥调度之后,唯有祈求神灵庇佑。

  或许是郑和等人诚心礼拜起了作用,以至于得到了天妃娘娘妈祖等诸神的护佑,让他们在更大的风暴来临之前,偏航驶入了一处海岛边形成的天然海港之中,避开了此次极具毁灭性的海上飓风。

  为了获取淡水以及维修被暴风巨浪击坏的海船,郑和率领官兵水手下船登岛。

  他们在岛上停留了数日,后来从海中救出了不少被巨浪冲击到海港边的船员水手。

  由于这个海港的存在,让大明船队躲过了一次劫难,因此许多水师将领建议大明船队统帅郑和给此海港起一个美丽的名字,并在岛上选一处合适的地方,派人修建一座天妃庙。

  郑和认为众将言之有理,便带人巡视了整个海岛,并在海港向东十余里之外发现一座山。

  他见山上有许多檀香木,于是将此山命名为檀香山,同时将脚下的海岛命名为檀香山岛(瓦胡岛),简称檀岛。

  郑和走遍檀岛之后,发现此岛东北部有一条山岭,从西北延伸至东南,形成了一条高脊,使此岛看起来就像半边海贝,而海港的所在之处,好似贝之产珠,故而他为此海港起名叫“珍珠港”。

  就在郑和巡视檀岛的同时,被他派出去勘探周边水域情况的水手们,发现檀岛附近还有七个大小不一的海岛,周边更有一百二十多个小岛,很显然船队停在了一片群岛之中。

  大明船队在珍珠港休整半月后再次启程,郑和率领船队使出这片群岛,继续向东航行。

  当他回首眺望檀香山之时,见这片群岛在海雾之中,犹如传说之中的海上仙岛,便与同行的众将商议之后,为这片群岛取名为八仙群岛。

  从西到东依次为钟离岛、果老岛、湘子岛(檀岛)、玄岛(铁拐李叫李玄)、纯阳岛(吕洞宾又叫吕纯阳)、仙姑岛、采和岛、国舅岛。

  由于檀岛位于八仙群岛靠近中央的位置,且考虑到八仙群岛相当于大东洋上的一处中转休息之所在,因此郑和后来奏请朱棣在此岛上修建一座卫城,并设立八仙卫,负责驻守八仙群岛。

  永乐十五年夏,一座外形好似身披蓑笠的老翁的高山率先进入了郑和等人的视线,紧接着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陆地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

  郑和率领大明船队,历时一年之久,终于再次到达了大荒东洲。

  水手们寻了一处风平浪静的海滩,即后来被命名为长滩的地方,从这里正式登陆被大明朝廷官方称为东华沃洲的大陆。

  第二次到达东华沃洲,对郑和而言意义非凡,于是他把登陆前看见的那座外形似身披蓑笠的老翁的高山命名为仙翁山(内华达山)。

  他觉得,这座山就像天上仙翁的落入凡间所化,特地为大海上的船只指引方向。

  数日后,登陆后的水师官兵们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休息时,忽然有一群土著人手执长矛喊着口号向他们冲来。

  好在这群土著并无恶意,只是做出一副动武的样子,想把大明官兵赶走。

  因为上次郑和登陆沃洲是从东海岸,认识的沃洲土著也多居住在东海岸,所以只学习了东海岸土著语言的随行通译官并没有掌握西海岸土著的语言。

  幸好沃洲土著的语言,多有相通之处,于是通译官口舌与手脚并用,终于弄明白了土著意思。

  原来这片开阔的原野,是土著人放牧的地方,所以土著们才会驱赶在此处安营扎寨的大明官兵。

  通译官拿出与沃洲土著交易的硬通货——食盐、罐头、菜刀三宝之后,土著们立即表示愿意让出这片土地,条件是补偿他们十把菜刀、十坛腌肉罐头、十斤粗盐。

  郑和得到通译官的禀告之后,不仅答应了这笔交易,还送了一件百户、两件总旗的武官官服,以及对应的令牌给这个叫恩咖塔部落的酋长。

  通译官转告恩咖塔部落酋长说,只要接受了这些看起来威武霸气的华丽衣服与令牌,从今以后将会得到上天之子、人间真神、大明皇帝陛下的保佑,而酋长本人则会成为代替天子管理手下部众的牧原卫千户所百户。

  由于考虑到这片开阔的草地及周边地区位置特殊,距离长滩边的港口又近,于是郑和后来奏请朱棣在此处设立了一个卫,名为“牧原”,意义是放牧的原野之地。

  大明船队在牧野卫(洛杉矶)修整数日后,郑和派出数支船队,沿着海岸线向南北及周边继续航行,探查与绘制舆图。

  其中一支向南的勘探队后来发现了一个小国,当地土著把他们生活的这片地方叫“墨思可”(墨西哥),郑和留下一个百户所的兵力在此小国附近择地修建城池后,取名墨思可百户所城,简称墨城。

  当这支勘探队抵达原历史上后世的安第斯山中部时,发现高山上存在着层层叠叠的玉米梯田,感到十分震撼,于是急忙回去禀告郑和。

  等郑和亲自赶到这里的时候,恰恰是傍晚,恰好看见日月同时出现在山上空中。

  他便按照《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虚,日月所出”的记载,将此山命名为合虚山。

  由于“乌拉圭”是“彩鸟栖息之河”,音译就是乌水,所以船队把乌拉圭(以及巴西)以南的地方称为乌阳,郑和之后奏请朱棣在此处设置了乌阳卫。

  因巴西之地因存在大量红木林,而被官兵们叫做赤林,后来郑和奏请朱棣在此处设置了赤林卫。

  至于智利之地,则以当地土著部落名命名为智里,之后郑和也奏请朱棣在此处设置了智里卫。

  再后来,这支勘探船队到达了大荒南洲(南美洲)最南端的一片群岛(火地岛),他们发现这里的土著特别喜欢燃烧篝火,再加上此处位于大陆最南方,于是便把此处命名为离火岛。

  之后,郑和奏请朱棣在此岛上设置了离火卫。

  另外一支向北的勘探船队,先是发现了河滩里金沙的地方,即后来郑和奏请朱棣设立西金卫(旧金山)的地方。

  登陆勘探的官兵还在西金卫以东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与一个大的盐湖,于是郑和根据《山海经》记载将大峡谷命名为“大壑”,把大盐湖命名为“汤谷”。

  之后,郑和奏请朱棣在盐湖旁边设置了汤谷卫,此卫以紧靠盐湖汤谷而得名。

  同时,官兵们对大壑东边的巨大山脉(落基山脉)进行了简单的勘探,以当地土著洛基部落的名字,把这座山脉音译命名为洛基山脉。

  再向北,勘探队寻到一处巨大的天然港口,临近港口的陆地上有一个常居于此名叫西雅涂的土著部落。

  郑和获知此地的存在后,考虑到此地极具战略意义,适合海船休整停泊,于是在回航后奏请朱棣于此设立了西雅卫(西雅图)。

  此外,郑和在巡视这片海港时,发现北方还有一座面积不小,高山林立的海岛。

  他率领勘探队登岛巡视,发现岛上有海滩、高山、湖泊、溪流和河谷,岛内沟谷纵横,森林茂密,有好几座直入云霄的山峰,更是遇到了三个居住在岛上的土著部落。

  由于此岛上存在着丰富的毛皮与木材资源,郑和后来奏请朱棣与岛隔海相望的东岸陆地上设立了一个卫,名叫常青卫(温哥华)。

  之所以取名常青,是因为这里背靠海岸山脉,面朝海峡,冬季少雪,港口几乎不结冰,山脚下的海湾处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几乎四季常青,故此得名。

  后来,那个存在着丰富皮毛与木材资源的海岛,被驻守在常青卫的官兵们称为常青岛(温哥华岛)。

  PS:本章应该是本书开建以来,截止到目前字数最多的一章,计有五千四百多字。


  https://www.biqivge.cc/book/31748085/7467536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