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朱棣之子 > 第一百七十七章:两个坏消息

第一百七十七章:两个坏消息


  永乐三年,十一月十九。

  早朝结束后。

  武英殿。

  “启奏陛下,兵部刚才收到历城侯八百里加急派人从南方呈递来的奏本。”

  兵部尚书金忠躬身把奏本呈上,同时恭声说道。

  李兴弓着腰,行至金忠面前,接过奏本,  然后疾步将奏本转呈给了端坐在御桌后的朱棣。

  朱棣打开奏本,阅览完之后,气得将奏本往桌上一丢,冷声道:“李兴,去把魏国公、曹国公,还有诚意伯请来议事。”

  “陛下,要不要叫太子?”

  李兴试探着问道。

  朱棣道:“太子此时正与郑和商议出海事务,  暂时先不喊他。”

  “奴婢领命。”

  李兴恭声领旨,  接着躬身退了下去。

  朱棣望着殿内的金忠,问道:“金卿,历城侯派人上的这道奏本你看了么?”

  “回陛下,臣看了。”金忠躬身道:“正因此事干系重大,臣这才急着来求见陛下。”

  九月初四,朱棣加封历城侯盛庸为“征夷将军”,配印信。

  九月下旬,大明南征军正式出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那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一个月后,历城侯盛庸与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  分兵两路,开进安南,  并在白鹤江会师。

  大明官兵一边向安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安南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以使民心动摇。

  果然,不少安南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

  十一月十一日,胡氏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于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于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氏军象兵。

  之后,  明军攻入安南国的东都升龙城,  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但是,随着明军大肆掠夺,之前投降的安南人之中,有不少人觉得明军残暴,应当反抗,于是有多股势力在明军占领之地趁机作乱,放火烧城。

  最可怕的是,由于有胡氏敌军联合安南人奸细故意在水中投毒,导致许多大明官兵染上了疫病,盛庸等将领不得不停下进攻的兵峰。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明军之中出现疫病不久后,安南国内也大范围出现了疫病,包括胡氏军中。

  于是,大明军中响起了两种声音。

  一是选择固守升龙城,待疫病过去之后,再继续追击下去,直捣安南国国都清化城。

  另一个是趁着敌人也有疫病,继续打下去,直到打下清化城。

  “臣徐辉祖(李景隆、刘璟),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徐辉祖、李景隆、刘璟躬身入殿,作揖行礼道。

  由于散朝时间不长,因此曹国公、魏国公、诚意伯都还没有走远,李兴去喊三人过来没有花多少时间。

  “都平身罢。”朱棣抬手道。

  “谢陛下。”徐、李二人异口同声道。

  朱棣给了李兴一个眼色,后者会意,躬身行至御桌前,从桌面上拿起盛庸的奏本,然后将其转呈给了徐辉祖。

  徐辉祖快速看完奏本,又将其递给了李景隆。

  待两人看完奏本,朱棣问道:“两位卿家觉得安南战事,是战是停?”

  “陛下,安南战事不利,并不是我大明将士不用命,而是胡氏狡诈,投毒所致。因此,臣认为可派医官送去药材,为我官兵诊治,同时传令盛将军,固守升龙,择机再战。”

  徐辉祖躬身行礼,恭声答道。

  李景隆道:“陛下,臣觉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大明官兵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局面,不能就这样被疫情耽搁,可以再派援兵,从侧翼攻击胡氏军。此时胡氏军中也有疫病,我援军一到,届时一鼓作气,拿下清化城,抓住胡氏伪王便轻而易举。”

  “诚意伯,你怎么不说话?”

  朱棣望着刘璟问道。

  “陛下,臣在想,我大明火器比之洪武初期犀利了不下于十倍,短短数月便攻下了升龙城,可强盛的兵峰却因疫病而停下。臣注意到,盛将军在奏本里说攻破升龙城之后,我军‘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刘璟躬身道:“陛下,我军南征安南胡氏伪王乃是为了‘吊安南百姓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并不是去大肆掠夺的啊!我大明官兵为王者正义之师,攻破城池之后却掳掠女子玉帛,实为不该啊!”

  “荒谬!”

  李景隆反驳道:“诚意伯是说我军将士在掠夺安南么?”

  “曹国公勿怒,在下并不是这个意思。”

  刘璟解释道:“因为依照盛将军所言,我军将士破城之后,掳掠女子玉帛,实则与强盗无异啊。”

  他说到这里,抱拳向朱棣作揖道:“臣请陛下明鉴。”

  “都不要吵了。”

  朱棣抬手制止了李景隆与刘璟的争论。

  “传旨,命惠民医馆派出一队医官,赶赴安南。另外,从福建、广州各地惠民药局转运药材,送去安南前线,为我军将士治疗疫病。”

  朱棣思索片刻,沉声吩咐道:“至于是战是停,命盛庸与诸将商议,择机而动,不必再请旨。”

  “微臣领旨。”

  金忠躬身作揖道。

  就在此时,李兴入殿禀告道:“陛下,兵部侍郎齐泰求见。”

  朱棣闻言,面无表情道:“传他进来。”

  “臣齐泰拜见陛下。”

  齐泰入殿之后,当即作揖行礼道。

  “平身。”朱棣道。

  齐泰道:“启禀陛下,臣刚刚接到甘肃总兵官宋晟将军派人加急送来的军报,请陛下过目。”

  他说着话,从袖袋之中掏出了那一份军报。

  李兴上前从齐泰手中接过军报,躬着腰行至御桌前,将其呈给了朱棣。

  “古圣先贤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朱棣看完军报,感叹道:“这坏消息当真是一个接一个!”

  他放下军报,递给李兴道:“都看看吧。”

  于是,李兴将这份军报交给了魏国公徐辉祖。

  徐辉祖看完后,军报依次传给了李景隆、刘璟、金忠等人阅览。

  宋晟在军报上说西北战事不利。

  亦力把里的边将那拿哈实际被阿鲁台所杀,但阿鲁台却派那拿哈的心腹将领向亦力把里送去消息,声称明军杀死了那拿哈,阿鲁台想祸水西引,调拨大明与亦力把里对战。

  明军收复哈密之后,扩建城池,亦力把里察觉到了明军西进的意图。

  虽然经过调查后亦力把里知道那拿哈死于阿鲁台之手,但当权者为了让麾下士卒卖命抵抗大明,自然声称是明军杀死了那拿哈。

  尽管亦力把里的边军抵不过大明官兵的火器,但他们生长在马背上,逃跑得非常快。

  往往明军刚要追击,他们就一溜烟跑回了本国境内的城内。

  由于明军还未准备好大举进兵西域,所以宋晟并没有下令进攻亦力把里治下的城池。

  可亦力把里在阿鲁台的鼓动与唇亡齿寒的劝说之下,派出了多股吐鲁番的部落势力阻止明军在哈密与亦力把里的边境之地筑城。

  亦力把里大概是在阿鲁台的指点之下,改进了投石车,为投石车装上了轮子。

  那些骚扰明军的吐鲁番部落势力,竟然用马拉着带轮子的投石车轰击明军在哈密边境修建的城墙。

  一旦明军不堪其扰,派出骑兵进攻,吐鲁番则以战兵掩护辅兵拉走投石车,然后逃窜到他们的边境城池之中,而宋晟认为大举进攻亦力把里的时机未到,不准边军攻打吐鲁番的城池。

  明军官兵只好在夜里筑城,但天亮之后,城墙还未坚固时,吐鲁番的部落又用投石车轰击城墙。

  于是,哈密边境的明军与吐鲁番的部落势力就这样僵持不下,从而导致哈密边境城池修建的进度特别缓慢。

  “诸卿可有应对之策?”

  朱棣见众臣面面相觑,无人说话,便只好发问道:“魏国公可有建言?”

  “陛下,臣暂时没有想到对策。”

  徐辉祖躬身直言道。

  “曹国公足智多谋,可有良策?”朱棣看向李景隆问道。

  李景隆躬身道:“陛下,臣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对策,毕竟出兵西域的时机未到,北疆七大要塞还未修建完毕,而且哈密刚刚克复,百废待兴。于哈密边境修建城池之事,只能缓缓图之了。”

  一时间,群臣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众人耳边响起一声巨响,听着像是重型火炮的声音。

  “诸卿勿惊,昨日太子禀告朕说,今日墨巧司会进行一次炮轰石室的实验,此轰隆声,听着应该是火炮声。”

  朱棣稳如泰山,安抚殿内不知所措的众人道。

  南北朝时期,为了修建坚固的城墙抵御外敌,人们总结前代经验,发明出了一种叫做糯米石灰浆的建筑材料。

  即把糯米汤掺入石灰砂浆中,便可以混合形成一种新的复合砂浆。

  这种糯米石灰浆的强度远远大于纯石灰砂浆,非常的坚固。

  后世人发现,明代修建的城墙上还有一种现代人都不愿意,或者说不舍得使用的材料,那就是糯米。

  虽然明代没有水泥混凝土,但却有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即由糯米、熟石灰和石灰石混合而成的糯米石灰浆。

  这种混合物非常粘稠,可以作为耐用的粘结材料。

  也正因为有这种材料,历史上明代城墙上的砖块和石头才可以历经数百年而未变质和损坏。

  因此,历史上的明清时期,有很多建筑的砖墙是用糯米石灰浆所砌,历经百年而屹立不倒,如长城以及各地的明城墙等等。

  其中有些城墙的坚硬程度,甚至超过现代的建筑,即使用推土机也很难将其推倒。

  但朱高煦却明白,制作糯米石灰浆需要消耗大量的糯米,成本代价太大了。

  而水泥则不一样,制作普通水泥的材料特别简单,只有三种,即石头与黏土,还有铁矿粉。

  其制作流程也不复杂,大体上只有三步,第一步制作生料,第二步制作熟料,第三步研磨成粉。

  第一步,把石灰石、粘土以及铁矿粉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磨细混合,这时候的混合物就叫生料。

  第二步,对生料进行煅烧,通常情况下煅烧的温度在一千四百多度左右,煅烧后的产物就叫熟料。

  第三步,将熟料和石膏一起磨细,按比例混合,即后世常见的普通水泥,也叫普通硅酸盐水泥。

  因烧制水泥需要高温煅烧,一般木材燃烧很难达到这种温度,故而需要用到煤。

  而华夏古代受限于开采工具及技术手段,所以对煤的使用极少,通常靠开采露天煤矿。

  由于露天煤矿是比较少见的,因此这大概可能是华夏古代人没有研制出水泥的一个原因。

  不过有朱高煦在,墨巧司早就在数月前成功烧出了普通水泥。

  水泥一般分普通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和特殊水泥。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是在普通硅酸盐水泥里按比例和一定的加工程序,加入其他物质,以达到特殊效果,如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等等。

  这些水泥的原料就比原来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要多一些活性混合材料或非活性混合材料。

  不同原料做出来的水泥,其特性也不同,适用的建筑范围也不一样。

  目前,墨巧司已经有研究室在研制混合材料的水泥。

  “原来如此。”

  “恐怕不明真相者,刚才定被吓了一跳。”

  殿内众人听到朱棣解释之后,纷纷发声道。

  “李兴?”

  朱棣看着侍立在门口的李兴道。

  “奴婢在。”李兴躬身道。

  “你派人去一趟墨巧司,问问刚才的轰隆声是不是炮轰石室发出的。”

  朱棣朗声道。

  他在心中估算了一下时间,朱高煦与郑和应该商议的差不多了,便又补充了一句道:“去传太子来此议事。”

  “奴婢领旨。”

  李兴恭声领命,接着躬身退了下去。

  PS:感谢老大,安华信,夜雨洛城,jesse168-hk,我是王宠等老铁投的推荐票、月票!感谢安骏的打赏!


  https://www.biqivge.cc/book/31748085/7138150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