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警告与提醒
“云姑娘?”
云莞这段时间一直忙碌着,好不容易出现在城里的人间至味,却碰上了姚青山。
陵阳城的人间至味如此有名,尤其,这段时间洪灾发生,不论城里还是镇上,人间至味捐米捐物,开放善粥,都是富商里排得上名号的人家。
姚青山自然也晓得人间至味的名号,以及云家两兄妹的名字,再加上千山酿如今在京城颇受年轻人的喜爱,而云莞当初还与恩国公府发生了那样的矛盾,姚青山便是想不记得这个名字都有些难。
在此处见到云莞,意外之中,又觉得在情理之内。
云莞闻声转回头,便瞧见独身一人来人间至味的年轻人。
她弯了弯唇角:“原来是姚大人。”
距离云莞上次去京城,已将近一年,对于亲近的人而言,一年的变化并不算大,但对于仅有几面之缘的人而言,一个少女一年的变化,也是极大的。
若是一年前的云莞,在姚青山的眼里,还只是个有些不肯吃亏的小姑娘,今次见到云莞,便已能隐约觉察出一个颇有手腕的商人的气度。
姚青山环视了一圈人间至味里的场景,感叹道:“陵阳城受灾严重,云姑娘的酒楼里,却依旧生意兴隆。”
云莞闻言,笑了一下。
姚青山莫名觉得这笑意,有些意味深长:“云姑娘笑什么?”
云莞道:“大人说我的人间至味生意兴隆,我便觉得有些好笑罢了,大人之所以这样说,大约是因为未曾见过人间至味生意最兴隆的时候。”
姚青山皱眉不语。
云莞环视了一圈人间至味,道:“人间至味上下三层,一共六十六张桌子,十二个雅间,在六月十五之前,每日午时,申时至酉时期间,日日座无虚席,真正忙碌之时,食客还需至少提前一个时辰预定位置,但大人如今看到的是什么呢,仅仅这一楼二十五张桌子,如今正当午时,却只有十张桌子的客人。”
姚青山显然想不到云莞会与自己说这些,眉头轻蹙,不知在想着什么。
云莞似乎也不在意,只面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大人说这样的生意,便是生意兴隆,那一定是姚大人未曾见过,陵阳集市,行人摩肩接踵,游人如织,车马如流的景象,江上货船往来不断,码头喧闹喧嚣不止,集市摊贩吆喝不歇,那样的景象,才是真正的繁华与兴盛,如今这般,大约已是陵阳最沉寂的时候。”
姚青山总算反应了过来,眉目清淡地盯着云莞:“云姑娘不仅是做生意的好手,对时事倒也非常关心。”
云莞瞧着姚青山,神色颇为意味深长,眼眸里渐渐也生了些许失望和冷意:“那么,对于姚大人而言,东澜国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关心生存,不关心生活,不关心己相关的一切,该关心什么呢?”
冷不防被云莞讽了一声,姚青山面上不太高兴,便听云莞半点也不客气地道:“百姓不关心能不能活下去,难道要关心,京城卖的食物,好不好吃?”
对上少女略显讥诮的神色,姚青山有一瞬的脸颊发热,沉吟了半晌之后,沉声道:“是本官思虑不齐。”
云莞面上早已兴趣缺缺,瞧着姚青山的模样,对这次前来陵阳的钦差,越发没有好脸色:“姚大人若是为了陵阳百姓而来,不如多在别处走走,我虽自诩人间至味佳酿美味难得,但实在不太适合招待大人,恕不奉陪。”
云莞说完,转身便走了。
店里的伙计在旁边瞧着这一幕,着实有些胆颤心惊,不晓得阿莞怎的就敢跟京城来的钦差大人这般不客气。
只云莞离开了之后,伙计的小心翼翼地上前:“大人可要上座?”
姚青山站在原地,负手看着少女离开的背影,眉头深深皱着,拒绝了伙计的要求:“不必了。”
说罢,便寻一楼的一个角落坐了下来。
人间至味的客人确实不算多,姚青山坐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几桌客人进入人间至味。
他来陵阳已经有些时日了,今日进入人间至味,也是无意之间。
虽名为钦差,但此番前来陵阳,他着实没有权利做什么事情,只是得了陛下的命令,视察陵阳灾后治理之事,以及,是否如张恩亮大人所言,南方各处堤坝皆有问题。
但他能做的,也只有视察。
陛下的意思,他很明白,查而不修。
朝中的形势,他也再明白不过,南方暴雨、堤坝崩溃的消息传回朝中,太子便开始慌张了,那一日张恩亮在朝堂上提及南方堤坝的事情,太子面如土色,几乎只差将“畏罪”两字写在了脸上。
铭王想揪着这点打压太子,但两人在这件事里,谁也不干净,只是谁比谁脏一点罢了。
而陛下,显然也不想让太子就此失势。
离京的前一日,父亲将他叫进了书房,叮嘱了将近一个时辰,而方才,云莞的话,亦在耳边回响。
一杯苦酒入肚,浸了百回千肠,苦得姚青山不禁苦笑了一声。
是啊,他不是为陵阳百姓而来。
沉默地喝完了一壶酒,姚青山方沉默地离开了人间至味。
*
转眼间,七月已经过去。
自从周修文提议陵阳不抑制米价以来,陵阳的粮商,从别处大肆进购粮食,临近的商人,将各地的粮食,运往陵阳城,导致陵阳城内,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从一开始,米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涨,到后来,粮商汇聚,粮食泛滥,价格渐渐跌落,但却随着官府总定时定量地放出部分粮食,至少解决流民温饱的问题,粮商手里的粮食,渐渐成为囤积难卖的贱货。
粮商与官府拉扯僵持的半个月之后,终于在八月上旬,米价掉回洪灾发生之前的价格,又隔两日之后,为尽快将库存清理完成,米价大跌,比洪灾之前还低一些的价格。
最后,这场粮食的拉锯战,以粮商的失败告终,也结束了灾难之中,商户与官府之间对峙的局面。
米价回落。
而至今,因为陵阳城大肆修建官府学舍,学宫,随着大水退去,陵阳三江的河面、湖面、江面渐渐趋于平缓,不少水上游船、游湖、一些盛会,也渐渐开展起来,百姓的生活,正在有序地恢复。
郭敬山不得不承认周修文的治理是有效的。
“周大人年纪轻轻,却才智出彩,灾后治理能有这般成效,还是周大人防治及时,本官会递折子回京,向陛下言明周大人的功绩。”
与先前的咄咄逼人不一样,此次,郭敬山非常客气地肯定了周修文的治理。
其余的钦差也一改先前反对的态度,纷纷夸赞周修文:“周大人年轻有为啊。”
“是啊是啊,这次,江南的百姓多亏周大人反应迅速和及时,才能免掉许多灾难。”
溢美之词虽多,但这并不是周修文想要听的。
他始终宠辱不惊,清淡的眉目显着十分清醒:“各位大人已来陵阳多日,不知对本次南方水灾的看法如何?”
本次来的钦差有七八个人,如今朝中分为三派,有专衷于惠帝的臣子,有忠于太子的,也有站在铭王一方的,虽然为首的钦差是惠帝的人,但另外的也混了太子与铭王的人。
周修文当然知道,来了陵阳这样久,这些钦差的心态如何。
而他此话问出来,一众钦差的口径,竟然是相似的。
不管,他们是谁的人。
“南方已经三十年未曾发生过这样重大的灾害,本官和陛下都晓得,此事错不在周大人,天灾之祸,不达人为。”
“是啊,我等都知道,周大人放心,我等与陛下都是公断是非之人,届时,必定如实禀告陵阳水灾状况,以及周大人的功绩。”
周修文听此,冷淡道:“那么,诸位大人觉得,应当由谁来为本次水患负责?”
“这……”郭敬山皱眉:“周大人,如今水患尚未治理好,岂是追责的时候,陵阳几十万百姓还等着周大人安置安抚,等着周大人替他们恢复生机。”
“正是如此,天灾如何追责,错不在周大人,也不在百姓,百姓皆是受灾之人,何来追责之说。”
“正是,治灾为先。”
周修文此次难得强硬:“大人觉得何时方是追责之时?”
“追责追责!周大人,水患本是天灾,你这般强调一定要追责?一场水患,如何追责?是要骂那老天爷不开眼下了大水,还是怨河伯发怒淹了庄家?”郭敬山原本还有好脸色对待周修文,可周修文这般“不识好歹”一定要说什么追责的话,他的脾气也被磨灭了不少。
“周大人还是太年轻了,殊不知这世上有些天灾,本就无法深究,天上的事儿,我们凡人如何管得?”
另一位官员也意有所指地开口,提醒着周修文目前,大家的意思,是天上那位的意思,不是小官小吏们可以左右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周修文如何能忍得?
手一扬起,外间便有人拿着两堆卷宗进来,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周修文道:“诸位大人,此是陵阳城衙署保留的五年前和十年前桃花江堤坝修筑的相关记录,诸位大人比修文在朝为官的时间更久一些,当年南方堤坝防修之事,朝廷极为重视,想必诸位大人比下官更清楚,既然陛下派了诸位大人来陵阳视察,想必也当清楚当年之事,近几日,诸位大人繁忙未曾翻过卷宗,下官只好亲自将卷宗拿来给诸位大人看看,以免诸位大人有不察之失。”
在场的钦差大臣都愣住了。
不察当年的卷宗是故意而为之,却不想,周修文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竟然将卷宗拿到他们眼前。
当下,他们是又气又对周修文无可奈何,只心中暗骂周修文不知变通。
周修文垂手朝着诸位钦差拱手到:“诸位大人请。”
他这般态度强硬,包括郭敬山在内的七八位钦差见此,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
郭敬山等即便不想看这些卷宗,可惜,卷宗自己跑到了他的跟前,他便不能不当做一回事。
可是,看完了之后,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表示。
甚至,还私底下暗示周修文,陛下不希望在本次南方水灾上大做文章。
如此一来,朝中必定牵连出一系列的问题,一番大换血,不说会让如今维持着的平衡被打破,各党各派的人马也许重新洗牌,这是已经年迈的惠帝,并不希望见到的局面。
“周大人,我知道如你这样的年轻人,胸中自有一腔孤勇,但咱们身为臣子,便要替陛下排忧解难,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郭敬山暗示道。
周修文沉默不语,青年县丞的面上,带着毫不妥协的坚毅。
郭敬山本次来的目的,与其说是代天子督促治理南方水患,不如说奉了惠帝的密令,将南方水患的事情压下去,不要掀起风浪,让朝中不得安生,见周修文这般油盐不进,好脾气早就没有了。
“周大人,你别怪本官没有提醒你,这水患,是天灾,上天的意思,谁也不能左右。”
周修文又问了一遍:“郭大人,下官只问一遍,南方几十万亩良田,几万百姓,无数房屋庄稼,没了便没了?”
“人死不能复生,难道周大人说那堤坝有问题,死去的百姓,淹没的庄稼,便能安然无恙恢复如初?”
毫无道理的反问,周修文垂在身侧的拳头捏得紧紧的,面色坚毅,亦有不服之色。
郭敬山道:“周大人治灾有功,本官和陛下都知道,你心系百姓,相信陵阳的百姓在周大人的治理下,很快便会过上好日子,周大人也必定能拥得百姓的爱戴。”
“所以,为何一定要去揪住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徒惹烦恼,让民间不得安生?周大人,你我在朝为官,你是个可造之材,本次治理了南方的水患,乃诸州之中功绩最大的一位官员,为何要自毁长城?”
“周大人,我劝你一句,好好想本官的话,莫要冲动行事。”
周修文终于沉眸不语,好似被郭敬山说动了一般。
郭敬山见此,终于满意了一些,又说了几句暗示敲打的话,再夸赞了周修文一番,道他一定会在陛下面前对他治灾有方之事进言,陵阳大水之后,只要他能安抚百姓,来年回京升值,必定是板上钉钉之事。
在郭敬山的眼里,这朝中的人,不论是谁,都不会拿自己的前程来堵。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相信周修文会知道如何做选择。
果然,接下来的几日,周修文都不在郭敬山的跟前提起任何关于当年堤坝修筑的事情,也不再提为死难的百姓求公道之类的话,一心一意修复桃花江的堤坝,一门心思放在了灾民新村的修建上,粮价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周修文又当机立断地放出消息,要在城里的江面上举行大型的划船比赛,让百姓以团体的名义参赛,分为几个分组,书生组、士族组、商贾组,以及白衣百姓组,每一组获得名次的,皆有相应的奖励。
而那头筹,是周大人拿出的自己库房里的私物。
而百废待兴的陵阳,也确实需要一件盛大的事情来让老百姓们恢复生机,不知周修文如何劝说的,此划船大赛的消息一出,便有不少府上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玩意作为奖励之物。
便是云莞,也拿了几样东西出来。
如此这般,百姓们兴造船只的热情空前高涨,普通百姓自然只能自己造船,连木头都只是山上砍下的老木,但士族商贾有钱财者,便雇佣工人造船,选用商号的木头,精雕细琢,人人皆想造出既好看速度又快的船只,一时间,大量在农忙之后赋闲的百姓,为了即将到来的划船大赛,又获得了一份生计。
而此时,距离六月二十四那一日发大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萧浮生也终于从西甸回来。
https://www.biqivge.cc/book/30760825/1212112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