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魔鬼的树三部曲之诓诱执切 > 第九章 得成比目 众靥酡颜 鸾凤皆喜盈眉

第九章 得成比目 众靥酡颜 鸾凤皆喜盈眉


  
高考前,筱竹家在村里举办了隆重的回门酒,筱竹的二姐‘筱萍’出嫁的第三天回门;辛弈和筱竹刚好放假,赶上了这场酒席。她们不知道这场看似与两人无关的酒席,却预示着她们即将要分别。她们要各自踏上人生不同道路的前夕,那一天的场面非常热闹……
辛弈一早就在奶奶的催促下,奶奶要跟他一起去筱竹家帮忙,爷爷跟奶奶说:“让弈俫唧一个人去就行了,你啷咯去做什么?”奶奶凑到爷爷耳边说了,爷爷就让奶奶去了,爷爷交代一定要看好奶奶。其实根本不用交代,自从上次从看守所回来,他跟奶奶爷爷说话更加温和了,在老人前面听话懂事多了;奶奶的教诲他耐心倾听,让奶奶不再为他担心,在家的时候尽力服侍好两位老人。挽着奶奶的臂膀,小心翼翼、慢慢地走,尽量不让奶奶太费力。
筱竹家里的土砖房门口摆满了四方桌和长凳,差点连到路边上;村里人都来给周家道喜,人情分子自然要准备,但不分多少,人到人情到,也从不攀比,来的都是客。这个说筱萍嫁得好,享福了;那个说她老公家里在隔壁村起了漂亮大房子,还在镇上开鞋店……筱竹爸妈乐得合不拢嘴。十点不到,当筱萍穿着大红的旗袍出现在村口时,筱竹爸爸就放起了爆竹,响声不断,辛弈用双手的袖子捂住奶奶的耳朵。穿着讲究礼服的新郎紧随其后,后面新郎的亲友肩挑着一担一担,手里拿着一对一对、大包小包,甚至还抬了两头戴头巾的活猪,这排场让气氛更加浓烈。辛弈偶然间瞥见奶奶的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新郎、新娘首先问候了老人,新郎跟新娘一样称岳父、岳母为爸爸、妈妈,然后向亲友、邻居、乡里乡亲热情问好,为每一位长者递上香烟。辛弈觉得这新郎长相俊美,待人彬彬有礼,羡慕万分。周家把新郎、新娘请到上座入席。
一方水土悠悠乡情,酒席从不奢侈浪费,热情才是本真。村里每逢嫁娶,都要摆酒席;这里的风俗是每桌“十甲碗”,即酒席上每桌十道菜。“十甲碗”,五干五汤,荤素搭配,不油不腻,就地取材,自然简单,不华不奢。简单的食材,却是美味的来源。朴素的酒席,却是情感的维系。有的食材很廉价,也许被城里人瞧不上眼,但经乡里人精心搭配和调理,把这里的特色、文化、心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五干”即桔皮扣肉、红枣桂圆炖土鸡、油炸草鱼、土头碗和炒烟笋。“五汤”就是扒海蛋汤、剁鱼汤、三鲜汤、假羊肉、霉豆渣。
“土头碗”是酒席必上的一道菜,它里面有荤有素,内容丰富,寓意吉祥,也有人文故事。有诗云:“圆圆宝塔七层楼,美味佳肴亘古流;盛宴家筵尊头碗,迎宾待客世情悠。”土头碗形似宝塔,共有七层,最上层为鱼丸、蛋片、猪肝片、猪腰花等,下层是黄雀肉坨坨和糯米锅烧丸子,以及用红薯粉做的“刮丸”,再用圆蛋、红枣、红豆等打底。“黄雀肉”又是土头碗的主料,是用面粉、糯米粉抖红薯丝、土豆丝或南瓜丝,经滚油炸过后,形成有棱有角的坨坨。
“假羊肉”更是历史悠久,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用真羊肉做的。传说宋徽宗年间,徽宗的一名妃子流落民间,来到此处,因一路颠簸,水土不服,患了伤寒,一病不起。一位农家大嫂收留了她,并用红薯荷折皮加猪头肉做了一碗麻辣肉汤给她吃。皇妃吃完后,出了一身大汗,随后,竟然大病痊愈。这道菜虽然不是羊肉,却能吃出羊肉的味道,故称“假羊肉”。其实,食材再简单不过,用红薯荷折皮(红薯粉制成)加上用文火炖得能用手撕成一丝丝一片片的猪头肉,加上花椒、桂皮熬水,再加上本地红辣椒灰,蒜子等佐料,更是一碗经典的土菜,让人吃完感觉不出是真是假,让人吃完热血沸腾、热汗淋漓,大呼小叫,真呼过瘾。
这样巧妙的菜色是这里人心灵手巧的表现。曾经,这里的人们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他们用一双巧手去打造和改善一日三餐。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不但要解决果腹的问题,而且还要千方百计改变味道的搭配。扒海蛋、剁鱼汤、霉豆渣就是人们不甘平庸,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
农家人自给自足,自家养的鸡、鱼,经过自然原生态的加工,便成了经典菜色。把鸡蛋、鸭蛋搅成蛋汁,然后拌以鲜嫩的笋尖丝、木耳丝、香粉丝等辅料,然后上籈文火慢蒸。火候甚为讲究,火急了、火大了、蒸久了,海蛋就会太“老”,就会起“蜂窝”眼,吃起来像咀海绵,枯燥而乏味;火小了、火候不够,海蛋就会难定型不凝固,松松垮垮,既难看,也不好吃。唯有不温不火,不急不燥,恰到好处。待蛋汁凝固后息火冷却,用刀划成均匀的一块块菱形,便是扒海蛋汤的主材料,再调好汤料,佐以葱花、姜米,即成一碗汤清亮、蛋金黄,吃起来酥松爽口、唇齿留香的“扒海蛋汤”。
一碗“剁鱼汤”,可以鲜得让人心脾回转。前两天筱竹的爸爸就用木桶、木盆、木料,搭成一个简易的木筏,放到村里的水塘里,一人撑篙,一人撒网。塘边石级码头上,筱竹跟她妈妈在磨刀等待。刚从水里网上来的草鱼,活蹦乱跳,一到她们手里就服服帖帖。筱竹的妈妈手脚麻利,动作娴熟,将鱼去头去尾,剖肚剁肉。厨房的柴火熊熊,又大又旺。案台上,早已配好了嫩冬瓜、嫩南瓜、嫩丝瓜等时鲜蔬果,一锅滚烫的汤料在滋滋作响。筱竹将剁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食材送到灶台,她妈妈氽进锅中,这里,要猛火,鱼一入锅杀腥,便可起锅上桌。这就是剁鱼汤,鱼肉鲜嫩,鱼汤溢香,瓜果爽口。
“霉豆渣汤”更是神奇,人们的智慧,从这一碗最廉价的豆渣汤可以看出。人们在制作豆腐时,将剩下的豆渣通过发酵,变废为宝,变腐朽为神奇的美味。霉豆渣的制作过程技术含量很高。有人把豆渣比作“妇人”,但她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在温床中的思索,将心事慢慢发酵,由涩变酸,由酸变甜,将颜容渐渐梳妆,由哑白变黝黑,由黝黑变浅黄,由粗糙变细嫩,最终,犹如珠黄变成了佳丽,从而以小家碧玉之仪态,款款地登堂入席,让无数人为之倾倒和沉迷。
一方方四方桌,围坐亲朋好友,聚集左右邻居。拉家常、叙旧情,话故人,办酒席为乡情提供了一个好机会、好场合。说着说着,厨房里一片忙碌之后,跑堂的手托长方形条盆(亦称茶盆),最多的一次可托起六碗菜,不偏不歪,稳稳当当,送到客人桌前,一声吆喝“菜来了”,让客人连忙收起话题,赶忙入席,随吃边聊。辛弈跟奶奶坐在一方,他给奶奶夹着她平时爱吃的菜,可是今天奶奶吃得并不多,他细心照顾,奶奶也劝他吃点,他笑笑点头称:“好”。辛弈悄悄看向筱竹,她与家人、新郎亲友等坐在一起,那边推杯换盏,相谈甚欢;不知什么话题引到了筱竹身上,若得她羞红了脸,低头浅笑。酒过三巡,菜上一半,村长站在禾堂前,开始“邀席”了。“邀席”,就是请主家致“答谢词”,筱竹爸爸代表主家对客人表示感谢之意和祝福之言。新郎、新娘起身,走到门前,感谢天地,三拜过后,感谢父母,走到父母面前三拜,最后感谢今天到场宾客,向大家三拜。以喜糖,酒来表示谢意,场面好不热闹。辛弈给奶奶的酒杯里倒了点白开水,走到辛弈这一桌时,筱萍看辛弈和他奶奶的眼神略带点神气,辛弈不觉,真心祝福这对新人,一饮而尽。
“十甲碗”自然吃不完。主家也想得周到,早已为客人备好了“收菜”打包的荷叶、芋叶等。客人们除自己吃外,总还惦记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在还吃不饱的年代,客人们在吃酒席时,总是自己少吃点,多收点菜回家。辛弈想给爷爷带点菜,奶奶阻止,说着不用、不用,辛弈自然听话。中国的传统孝道和父母牵挂儿女的亲情,从酒席上得以延绵;辛弈在外多年后,常记起家乡的酒席,悠悠梦愿。
酒席结束,新郎陪岳父母聊天,听着岳父母的教诲,不停地点着头,承诺着什么。新娘主动说着新郎的好,给她买了新衣服。看着时间不早,为了赶在日落前回到新郎家,周家父母给这对新人准备了礼物,叮嘱她们原路回家,新郎也邀岳父母常去做客;就这样新郎领着新娘,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30433982/486405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