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好梦难圆 > 二


          在开门时就听得电话铃响,拿起电话,里边是肥仔懒洋洋的声音。

          肥仔是陶这次来后才认识的朋友,但已想不起是怎么认识的以及他是怎么出现的了,好像他一直就和摄制组在一起,相识多年。他们出门他开车,他们上街他领路,他们拍片忙得忘乎所以,等想到人活着还须吃饭时,肥仔会像变魔术似的,捧出一盆热腾腾的煮饺来,尽管在巴黎吃热饺子不比在北京吃“马克西姆”省事。您或许以为肥仔是个影迷,因为对电影感兴趣才对我们热心。不,他对电影一点兴趣都没有,摄制组中有位老弟,是红遍港台的明星,陶问肥仔对他哪部片最感兴趣?肥仔居然一部也没看过。他们拍外景肥仔义务开车,义务帮助清理场地,等演员一上场就见不到肥仔了,他自己上小酒吧吃点什么去了。在巴黎任何角落他都能找到“吃点什么”的地方,而肚子也永远有地方装点什么。

          这晚上肥仔在电话里就说:“老兄,咱们去吃点什么好不好?”

          陶说:“好好。”

          “我现在就去接你。”

          肥仔有一辆雪铁龙白色轿车,外表很漂亮,但车里总有一股咸鱼味。陶说:“肥仔,不好清理清理,放上个香瓶么。”肥仔说:“我每天要供应几十家中国餐馆的原料,总会留下点味道的啦,不要白费劲啦。”肥仔说一口香港味的普通话,肥仔的上海话和巴黎话都比他的普通话说得好。

          五分钟后,肥仔就到。他仍是那身标准打扮:肥大的上衣,牛仔裤,拖一双后跟磨成月牙形的塑料拖鞋。笑眯眯地问陶吃什么?中餐还是法国菜?去吃鹅肝好不好?然后又自己回答说,还是去吃阿拉伯烧烤店吧,那里衣着随便,我讨厌换衣服。

          他们去了一家阿拉伯烧烤店。这家店开在背街上,不过在前边那条街上有家咖啡馆,叫“澳门人”咖啡馆,是当年雨果、大小仲马常来的地方。屋里有两根柱子上雕刻了两个澳门人,这里就成了巴黎一景,来参观此景的人一转身到了背街,正好吃烤肉,所以这烧烤店沾澳门人的光生意很不错。肥仔把陶领进门,把陶让到位子上,就不见了。这是他的习惯,到任何饭店他都要自己下厨去弄菜,似乎巴黎政府也给了他这个特权,不管是中国馆,法国馆,日本料理,阿拉伯烧烤,对他都不设防线。陶没见有一处阻拦他的。不一会儿他就端了一盘他自己配好的冷盘来,他说:“这是他们菜单上没有的,都是好东西,先吃一点。”

          他们俩喝了不少酒,喝得两人都有点飘飘然。肥仔并不征求同意,把陶拉到了一家中国夜总会。这家夜总会开在一个商场楼上,生意相当清淡,连他俩算上也不超过十个人。乐队和歌手都有点无精打采,虽然唱的是港台歌,可没有在中国大陆唱这些歌那么走红。侍者拿盘子来请肥仔点歌,肥仔随手掏出两百法郎说:“随便唱什么我都爱听。”可等那位女歌星说完客套话唱起为他唱的歌时,他却趴在桌上睡着了,而且打起了呼。陶推他说:“喂!为你唱歌了。”他说:“我知道,没意思,听了一百遍了,不要听。”陶说:“那为什么要点?”他说:“朋友啦,不好意思啦!”就又睡了过去,陶看看那歌星,她冲陶一笑,倒没有气馁的意思。

          陶看着睡熟的肥仔,有点心疼他。肥仔本是到巴黎来上大学的,可他觉得上学太闷气,就做起生意来。他似乎有做生意的天才,不到三两年,他竟然在巴黎华人中成了有名的富人。这几年底子很厚了,光房产有好几处,还开了个专门供应中国料理原料的公司。但不知怎么忽然患起了“懒惰症”,觉得什么也没意思。公司交给经理去经营,买来的房产也在那里空着。他曾在枫丹白露买下一片农田,雇工挖成了湖,说要在那里养中国金鱼,湖挖好几年了,他却不放水。湖底已长出了灌木丛,他还没回中国去买鱼苗。但鬼知道肥仔哪来的好运气,突然间巴黎房地产大涨价,他这湖没动地方就增值了好几倍,这么一来他更懒了。现在他只剩下一件事不懒,就是帮助国内来的同胞。他把一处房子让给中国留学生住,分文不取,还替他们交水电费。每月都去看看房子什么地方要修理。

          过一会儿肥仔醒了,陶对他说:“老弟,听我一句话,你得找个老婆。”

          “是要找的啦,可是没有时间呀。”

          “你忙个鬼,我看闲得要命呢!有坐酒吧的时间就有谈恋爱的时间。”

          “你说是在这里找?不!法国姑娘交交朋友,玩玩可以,找老婆可还要回中国去找的。我走不开,我要料理生意,你别看我在这城没多少事,我走开就不行了。老兄,你能不能帮助在国内替我找一个?你看着好,她同意,你就来信,我把她接到巴黎来就完了。”

          “气星(这是句广东口头语,神经病的意思)老婆有这样找法的吗?”

          “有啦,我的朋友老余就是这么找的,他那个老婆在巴黎华人社会里是出名贤惠能干的啦,法语说得好,车子开得好,绣花绣得好,还会生孩子,从娶了她,老余像变了一个人,资产也增加了好几倍!”

          “谁?怎么回事?我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

          “我没说过吗?对,是没说过,不过你也没问过我是不是?对,你不认识他当然不会问的啦,现在再讲也不迟不是……”

          陶说他无法原样复述肥仔的讲话,因为他上海话,广东话一起说,有时还加一两句法语,连陶也没法全听懂。陶只能说个大概意思。

          这位朋友姓余,原籍山东,一九四九年随学校到了台湾。在台湾当教师,二十年前来到了巴黎,仍然当教师,不过他在台湾是教法文,他来到法国就教中文了,他的中文教得蛮好,当上大学副教授,还入了法国籍……

          说到这儿,陶问肥仔是什么国籍?肥仔说,反正是中国人啦,不必问什么国籍了,实际上连巴黎的警察也弄不清他是什么国籍,因为如果国籍指的是护照,他已换了四次护照。先是柬埔寨,随后是老挝,再以后是越南,总之是哪种护照受免税优待他就用哪个。因为法国规定给他们前殖民地的难民以优待,而这优待对象又常变,所以他就专拿前法国殖民地的护照,而且常换。有个警察,已认识肥仔十几年,跟他说:“朋友,你的国籍变化比我职务变化可快得多,你为什么不加入法国国籍,那对咱们两人不都方便些吗?”肥仔说:“不着急,等我挣够了钱,不计较免税不免税的时候,我就会申请入籍的。”警察说:“当法国人虽然纳税,可将来会有养老金呀。”肥仔说:“是的,我正在算这笔帐,看在什么时候入籍领养老金比免税合算。”警察说:“很好,你如果入了籍,有希望当财政部长。”

          打完这个岔,肥仔继续讲老余的故事:

          余办了入籍手续。他在大学有名望,收入多,年纪轻,人很耿直,追他的姑娘自然不少。有一个时期,每个星期六,他胳臂上都换一个妞儿。胳臂上的姑娘多了,钱袋中的法郎就少了,他自己养活自己,挣那么多钱居然不够花费,总向肥仔借钱。人们就劝他,赶快娶个老婆,他却无动于衷。中法建交后不久,也就是大陆上*****刚完事的时候,他忽然找个出差的机会回中国大陆去了。他去了不过半个月,回来就宣布他要在圣诞节前结婚。人们问他:“新娘在哪里?”他说:“不要慌,到时候自然有。”过了一个月,有个来法国上任的中国外交官,当真给他领来个大姑娘。

          陶问肥仔:“等等,你说清楚,这姑娘怎么和余认识定亲的?是不是一位北京的大学生或是影星歌星,据我所知,中国和国外的人结婚,多半是这些小姐们。”

          肥仔说:“你说的是现在的事,他们是十年前的事呢。”

          “那他们是怎么结合的?”

          肥仔说,我也不太清楚,我问过那位外交官,他说是国内一个什么机关找他,托他把一位侨眷带到巴黎来。他答应后,有两个山东省的女干部就把姑娘送到北京来了。这姑娘除了余给她办好的护照签证,就提着个红包袱,此外什么也没带。女干部就把她交给外交官时只说了句:这位侨眷没出过远门,希望你一路多关照,就告辞了。

          陶问肥仔,一路上外交官就没和这姑娘谈谈?

          肥仔就谈了,外交官问她,去巴黎干什么?她说去找她男人。外交官问你到那地方能过惯吗?她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呗!外交官说法国饭可没咱中国饭是味。姑娘说:还能比谷糠拌榆树叶更难吃吗?俺男人是好人,这比吃啥都强。

          外交官问她,你上过中学还是大学?她说上过二十天扫盲班。外交官叹了口气说,到那边得学法国话,不会法国话没法生活,你得有个思想准备。她说,学法国话比空着肚子挖河,太阳底下打坯还难吗?干过那个的人还能让法国话难住吗?外交官觉得和她谈话跟国际谈判很相像,双方很难找到共识,一路没再多说,就把她带来交给老余了。

          “以后呢?”

          “以后很好啊!十年给老余生了三个儿子。”

          “那老余的经济不是更困难了吗?”

          “怎么会呢?按法国法律,生三个儿子的母亲是有功的,国家除去给每个孩子补助,母亲也领一份补贴。老余呢,从此在法国境内旅行,一切公共交通都只收他半价。这还不算,这位大嫂还无意中当上了艺术家,现在比老余的名气还大。”

          “什么艺术家?烹调?”

          “不是。工艺美术,她没事时就在家中做针线。按他们山东的习惯,买来袜子先从底下剪破,然后把一个布做的袜底缝上去,那袜底是要绣上花的。有一次老余穿着这样的袜子,和朋友一块去吃日本料理。吃日本料理是要脱鞋的,老余就脱了鞋盘腿而坐,恰好有一个法国人是做工艺美术生意的,一看老余的袜子吓呆了,说是老天哪,你是皇帝还是什么,怎么把这么高雅的艺术品穿在脚上?这是哪里来的?老余说是他夫人做的,那人马上叫他打电话回家,把夫人请来,当场订合同,包销这种艺术品。不过不要她再缝在袜子上,而是三个一组,五个一组,摆成梅花形,竹叶形,缝在天鹅绒底板上,镶在镀金的镜框里,每个镜框中的图形花样都不一样,价钱当然也不一样。那商人为此专门开了个展览会,一下子在巴黎就打红了。因为是独家制造,每年都供不应求哟!只这一项她就比她先生收入多。”

          “她学没学法语呢?”

          “她现在法语比我强,在整个巴黎华人中,也数一数二。”

          “她进过学校了?”

          “没有,老余有自己的教育办法。他们结婚三个月后,碰上暑假,他就开车带她到南方去旅行,在那住了一星期,老余推说有事,一个人回了巴黎,到巴黎后给她打个电话,说是那地方一个中国人没有,正好学法语,你什么时候用法国话给我打电话,我什么时候去接你。用钱不用愁,我已经跟旅馆说好,一切记在帐上,他们会跟我结帐。此后三四个月她一直没来过电话,老余向旅馆打听她的情况,旅馆说她正在努力学法语,老余就不再过问。这天老余下班回家,到停车场怎么也找不到他的车子了,急得团团转。最后认定是被人偷走,决定坐地铁回家拿车证去报案。当他拐进他家那条街的时候,忽然发现那车就停在家门口,他心想八成是自己胡涂,今天上班根本没开车去。谁知到家一看,他的新娘子正在那儿包饺子呢。他问:‘喂,车是你开回来的?’她用法语说:‘我不开它会自己回来吗?’老余听了一愣,忍住笑道:‘开车你不说一声,你知道我多着急?’她说:‘你把我一个人扔在那,像个哑巴似的,我不着急?’老余说:‘不这样你的法语能学得这么快?’她说:‘没听说法语是这样学法的。’老余说:‘我就是这么学的,当初我在台湾教法语,我从哪儿学的法语呢?刚到台湾时没职业,我给天主教法国神甫当小听差。那里一个中国人没有,呆了仁月我就满能对付了。’她说:‘看把你能的,你就不怕你老婆急得寻短见?’他笑着把她搂在怀里亲亲她说:‘难为你了,我是为你好。’她笑笑说:‘怎么难为我,也比在乡下受监督改造容易多了。’”

          陶听到这里就问:“什么监督改造?她为什么受监督改造?”肥仔说:“她的爷爷是地主,听说你们*****时候,地主的子女都要被监督改造的。”

          说到这里陶心里豁然一亮说:“好了,我知道了,这个人我见过。”就说起下午的事来,刚一说那身打扮,肥仔就说:“就是她就是她,全巴黎没有第二个人穿这样衣服的。我也听说老余今天要回来,我回去打个电话问一问,如果是她要请你,明天我陪你去,大家一起聊聊有趣得多。”


  https://www.biqivge.cc/book/29298358/2154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