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非洲创业实录 > 第1147章 贸易繁荣

第1147章 贸易繁荣


类似卡森百货这样图谋比属刚果市场的东非企业不在少数,卡宾达市和金沙萨市的不少企业都参与进去,甚至连更远的罗安达,洛比托,本格拉等城市的企业和资本也插了一脚进来。

    这显然会在小小的比属刚果引发一场波澜,最后还要看谁技高一筹,成为最后的赢家。

    当然,比属刚果归咎到底也不过人口几十万的殖民地市场,东非人口超过比属刚果人口的城市就有好几座,所以比属刚果发生的竞争对东非政府而言只是小打小闹。

    如今,欧洲才是东非最重视的全球市场,除此外,亚非拉很多地方也同样不差,与之相比,比利时的刚果殖民地市场只能算开胃菜之一。

    ……

    莱茵市。

    东非的交通运输部门最近可以说忙昏了头,铁路,公路,水路以及海运全面发力。

    源源不断的物资从东非内陆向沿海地区输入,再通过东非的港口,向欧洲等地区输送,最后再火急火燎的返回东非本土。

    光是,欧洲的需求,就已经让东非政府感觉吃力,更何况东非不仅要照顾欧洲,还要兼顾亚非拉等众多市场的庞大野心。

    东非的海事局局长约翰李尔汇报道:“目前我国注册商船总吨位已经超过五百万吨,其中三百万多吨负责欧洲市场的货物运输,同时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商船也在为我们服务,算上其他国家,全球大约有一千三万吨商船直接或者间接为我国贸易服务。”

    从三五计划开始,东非民用造船业可以说开足了马力生产远洋船舶,硬生生将东非商船总吨位从三百多万吨提升到五百多万吨。

    这还要受益于当时东非和英国和解条约的影响,在两国和解的第一年东非确实按照英国的安排,没有在海军上有太大动作,这使得当时东非能够集中力量扩大民用造船业。

    “目前我们和德意志地区的贸易量极大,可以说德意志地区的大量商船都在为我们和德意志地区之间服务,我们本国商船作为第三方国家,承担了主要任务。”

    目前德意志三国的商业船舶中,就有大约七百万吨为东非和德意志地区之间服务,这个规模可以说十分庞大。

    毕竟德意志三国,也就是德国,东非和奥匈帝国登记商船总量才一千多万吨,其中东非第一,德国第二大,奥匈帝国排在最后,而德国的商船几乎大部分都要跑东非的业务。

    主要原因在于英国,俄国和法国威慑下,许多欧洲国家被迫和限制了和德国间的贸易。

    就比如小麦,德国虽然粮食勉强自给自足,但是这是包括小麦,大麦,土豆等粮食作物的情况下。

    而小麦作为德国重要的口粮之一,在战前德国自给率也只有百分之八十,每年有百分之二十的缺口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而这百分之二十的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沙俄,但是现在俄国已经断绝了和德国的贸易。

    这种情况下,质量偏差的东非小麦就了机会,如何质量上肯定不如东欧平原,但是量大管饱还便宜。

    东非的小麦产区面积本来就不小,这些年水利设施和农业技术应用,使得东非小麦收获达到一年两季以上,并且单位产量也大大提高,完全可以满足德国全国的需求。

    而德国连小麦这种主粮都需要进口,其他诸如肉蛋奶,瓜果蔬菜等等非口粮农作物缺口自然也很大。    
    交战双方动辄百万大军,这种情况下,大量劳动力人口都投入战场,反之,农业和工业人口自然出现大量缺口,而且军队的消耗量比平常明显增加,所以德国小麦进口肯定比战前还要高,根据东非政府的推算应该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好在小麦虽然是德国人重要的口粮作物,但不是唯一选择,当年拿破仑就是借助欧洲农夫的土豆来供养军队。

    当然,作为面包的主要原料,所以小麦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小麦肯定优先保证军队供应,这也是德国迫切需要从东非进口大量小麦的主要原因。

    毕竟这个时代欧洲人对面包的追求基本和生活质量划等号,某二战狂人上台就是拿面包作为口号,而苏联更是以黑面包作为前线苏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甚至因为粮食短缺问题,无奈增加锯末来增加饱腹感,一战俄国政府垮台也是民众打着要面包,不要战争的口号。

    约翰李尔接着说道:“全国港口运营的压力都比较大,这些年我们新建和改造完成了二十多座现代化集装箱港口,但是,欧洲却不缺乏相关设施,给货物调度增加了麻烦。”

    集装箱也是东非运输业的大杀器,从1908年开始,东非开始推进统一标准集装箱在全国货物运输中的推广工作。

    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和海路之间的联运,这就需要对东非现有港口进行升级改造,毕竟集装箱虽然方便,但是也需要大型设备来实现吊装。

    如今东非主要港口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是东非以外的国家就不同了,比如德国,一些小港口根本没有大型设备来装卸集装箱,不过这也不是东非该考虑的事情,东非只需要把货物运到即可。

    而集装箱的一大优势就是方便铁路运输,很多物资只要通过港区的铁路就能直接运输到前线,所以德国对于集装箱还是比较满意的。

    战争开始初期,东非很多出口军用品就是成箱直接输送到前线,满足德军的需求,比如药品,医用棉花等等。

    在这一点上,德军对东非产品还是十分满意的,不仅量大,而且质量也相当高,这也是必然的,东非可没有因为战争突然爆发,就以次充好,毕竟恩斯特为了这场大战早就开始了筹备。

    反观,美国就不一样,美国企业没有做好准备,而战争突然爆发后,很多美国企业拿到订单后,也来不及生产,所以很多战场产品质量堪忧。

    结果就导致如今欧洲交战各国,在一些重要军用品上选择东非,尤其是医用产品,这可是事关士兵生死的东西,容不得马虎。

    而美国的“黑心棉”和东非生产的战场专用“医用棉花”,只需要简单的前线反馈,正常情况下各国后方的采购部门就应该知道怎么选择。

    总而言之,在战争初期,东非和美国的商业竞争中,东非取得了先手优势,而美国企业连生产线都还没有铺开,只能看着大量资金流入东非人的口袋。

    当然,后面美国肯定能补齐这些缺口,但是,一战中欧洲市场利益最丰厚,可欧洲外的市场也同样重要,等美国在欧洲获得成绩的时候,东非在其他区域也取得优势了,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

    虽然战前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体,但是东非现在也不逊色美国多少,尤其是在工业领域,东非和美国之间已经处在同一水平,超过了德国。

    这一点从钢铁产量上就可以有最直观的反应,目前东非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三千多万吨,而美国因为战前经济危机的原因,即便现在临时扩产也才刚刚恢复到三千万吨出头,单以钢铁产量来看,东非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

    东非和美国的钢铁产量都在三千万吨以上,而排在第三的德国只有一千三百万吨,连东非和美国的一半都不到,其他国家更是无法和三国相比。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27084942/932955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