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着神龙回娘家 > 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鹏的传说(一)

第一百二十九章 毛鹏的传说(一)


毛鹏,字汝南,别号双渠,棘津州后王常村人。汉族。生于明代嘉靖元年,卒于嘉靖四十四年。

        资料记载:毛鹏幼年入县学,考试屡居榜首。明朝嘉靖二十五年乡试中举,继之殿试中进士,被任为江阴知县。

        毛鹏到任后减免杂税,节财赈灾,强化治安,振兴教育,修筑城池,抵御倭寇,被誉为廉明有为之官,升为御史。

        随之奉旨巡察宣化、大同一带边关。嘉靖三十四年巡察山东,兴利除弊又有作为。嘉靖三十六年,毛鹏升任太仆寺少卿、佥都御史,巡抚宁夏。

        在宁夏期间,毛鹏指挥筑横城亭镇墙堑一万八千五百丈,还修缮了镇城河东诸营堡,并在指挥抵御外倭入侵清水营战斗中俘敌甚多。

        战后,又带百姓疏浚河道,发展农田灌溉。嘉靖四十三年升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巡抚山西河南。

        次年,也就是嘉靖四十四年,毛鹏因积劳成疾不治而逝。在他的老家,至今还流传着一些关于他的传说。

        杨六郎转世

        毛鹏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父亲毛泽,在枣强县衙当过小官,懂阴阳学说。

        那时,在后王常的村前有一条大道,东通清凉江,西至清凉江的西支流。在大道的南面,有一个大圆坑,与大道相连。从高空看,大道和园坑,组成了一个状如倒放着的纱帽。

        俗话说:“纱帽底下无穷汉”。毛泽看出这是块风水宝地,就花钱买了下来,计划为儿子建处宅院。

        风水虽好,如果命薄的人住进去了,反会丧身丢命。为了试探三个儿子的福气,毛泽对三个儿子说:“你们三人分别到咱才买的那块宅基地上去睡一夜。夜里遇见什么事,或是做了什么梦,回来对我说。”

        头一天晚上,是大儿子去的。当他睡到半夜时,忽然刮起了大风,暴土扬场的,几乎要把人刮走。老大看看实在睡不下去了,抱起铺盖回了家。

        第二天晚上,老二去了。他睡到半夜时,也遇上了和老大一样的情景,他也没睡到天明。

        第三天晚上,轮到老三——毛鹏了。当时,毛鹏才十来岁。他母亲怕他受到惊吓,说什么也舍不得让他一个人去。

        毛泽说:“常言说,一福压百祸,他如果有那个福气,就能安安稳稳地在那里睡一夜;没有,自然会受一些。可是,现在受点惊吓还不要紧,如果房子盖成了,谁也住不进去,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毛鹏的母亲见丈夫说的在理,也只好答应了。

        于是,年幼的毛鹏,只身睡在了村外的空场地里。这一夜,风不动,树不摇。,毛鹏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二天一早,毛泽来到毛鹏睡觉的地方,抚摸着毛鹏的小脑袋问道:“鹏儿,你昨天夜里听到什么了没有?”

        毛鹏揉揉惺忪的眼睛,认认真真地说:“没有啊。”

        “你做梦了没有?”

        “做了。”

        “梦见什么了?快给爹说说。”

        “我梦见一个大姐姐把我领到一座好高好高的山上,指着一个白头发老太太对我说:‘这是你亲娘佘太君,你们母子见一面不容易,有什么话就快说吧。’

        “那个老太太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的七个儿郎当中,数你精忠报国时间最长,功劳最大。如今,又赶上玉皇大帝选忠良贤臣下凡,辅助大明皇帝。

        “我儿当报这知遇之恩。我们忠义人家,讲的是一身报国!我也没别的送你,你就把我脱落的牙拿几颗去吧’。那老太太说着,打开她随身带的一个小红匣,里头仅是一颗颗的牙齿。”

        “你拿了没有?”毛泽问。

        “我看她保管的这么好,知道这一定是她心爱之物,就没好意思拿。可那老太太非让我拿不可。旁边那个大姐也劝我说:‘拿吧,多拿几颗,对你有好处。’我就拿了一颗。”

        “嗯,那后来呢?”

        “后来,那个大姐姐就送我出了门。还让我坐在一台八人抬的大轿里。那个大姐姐对抬轿的人说‘这是毛老爷,你们要小心侍候。’我觉得好笑,一笑,就给笑醒了。”

        毛泽迷惑不解,不知这梦是兆福还是兆祸。但三儿子能在风水宝宅上安安稳稳睡了一夜,说明他有福气。于是,就在那上面盖了房子,指名让毛鹏住。

        人们说,毛鹏是杨六郎转世。佘太君的牙是宝牙,一颗牙主凡间一代官。因为杨六郎心疼母亲,只拿了一颗。所以,毛鹏坐了八府巡按以后,毛家再没出出过做大官的。

        替父对对联

        毛鹏自幼聪明过人。在他的故乡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他替父对对联的故事。

        毛鹏的父亲毛泽,在县衙里当了个文书一类的小官。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毛泽陪县太爷观看走马灯。走马灯停后,县太爷一时高兴,即兴吟了个上联,要求毛泽对出下联。其上联是:

        “  走马灯灯息马歇”

        毛泽苦苦思索了一夜,也没对出来。觉得有失体面,就告假回了家。因为心里有事,回家后也整日里闷闷不乐。

        毛鹏的母亲见状,就追问道:“你这样愁眉苦脸的,难道在外面被人欺负了?”

        毛泽“咳”了一声说道:“倒是没人敢欺负我。是我自己文采不济,对不出县太爷的对子,故此烦恼。”

        夫妻二人的对话,被在一旁读书的毛鹏听进耳朵里。他放下书,对父亲说:“爹,是什么样的对子,说与孩儿,也许孩儿能替你对出来。”

        毛泽说:“县太爷出的那上联,是见景生情即兴而吟,堪称绝句。就像唐朝的戴叔伦陪先生到郊外游玩,走到一个叫白店的地方正巧遇见一只白公鸡在叫,那先生吟了句‘白店白鸡啼白昼’一个样。”

        “这有何难,”毛鹏不以为然地说,“戴叔伦不是和了句‘黄村黄狗吠黄昏’嘛。只要有上联,就能对出下联来。”

        “唉!你小孩子家不知高低。你知道戴叔伦的下联是怎么对出来的吗?那是他思索了一天,一直思索到太阳偏西,当走到一个名叫黄村的地方,恰巧碰见一只黄狗窜出来对着他们狂叫,那戴叔伦才触景生情对出下联来的。可是,像这样巧合的机会又有多少?”

        “可是,到现在你还没有告诉我上联是什么呢?”毛鹏不高兴地撅起了小嘴儿。

        毛泽见状,就把县太爷出的上联说给了他。毛鹏听了,也觉得这上联把灯节写绝了。沉思一会儿,问父亲说:“灯会上除了走马灯,还打没打旗子?”

        “打了!县衙的走马灯队就打着旗子。”毛泽回答。

        “旗子上有画吗?”毛鹏问。

        “有。上面画着一只大老虎。”

        毛鹏想了一会儿,忽然高兴地说:“有了,下联可以对成‘飞虎旗旗卷虎藏。’灯会散了,灯息了马歇了,旗卷起来,旗上的老虎也就藏起来了。

        “这样,飞对走,虎对马,旗对灯,卷对息,藏对歇。平仄相对,县太爷保准满意。”

        听了儿子的下联,毛泽心里可乐开了花:想不到这么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这么高深的文化!就鼓励了毛鹏几句,立马回县衙把此联说给县太爷。

        县太爷也是个惜才的人。见毛泽的下联对的如此巧妙,就追问他推敲句子的经过。毛泽照实说了。

        县太爷听说如此绝妙的下联竟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对出来的,赞道:“真是神童啊!”立时就叫毛泽回家把毛鹏接进县城并送县学堂读书。

        毛鹏非常聪颖,每次考试都拿第一。每有闲暇,县太爷还断不了叫毛鹏进县衙,和他讲诗作对,相得益彰。

        赶考遇严嵩

        毛鹏中举以后,坐了个知县。一来和同窗冯连仕赌了一口气,二来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就辞去了知县的职位,回家苦读,以图大志。

        三年过后,又逢朝廷开科考试。当时,毛鹏家里穷,就骑了头小毛驴进京赶考。

        路上,遇见了同去赶考的田伦、顾渎、刘题。四人话语投机,都对官场的腐败愤愤不平。

        一个说:“我如果考中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暴安良,兴国安邦。”

        一个说:“我如果考中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贪官污吏,惩治行贿受贿。”

        一个说:“我如果考中了,要做的第一件就是消除天下不平事,解救地上受难人。”

        毛鹏见状,十分高兴地说:“三位年兄,既然我们四人如此志同道合,何不结拜为知己好友,日后也好有个互相帮助,互相监督。”

        那三人听了,也都一致赞同。于是,四人一同走进双塔寺,一同跪在佛像面前盟誓说:

        “中与不中,朋友间不准嫌贫爱富;考中的,不准贪赃枉法。谁贪赃枉法,棺材一口,仰面回家。”拜后四人开怀大饮,一醉方休。

        四人当中,别人骑的都是高头大马,撒个欢儿几十里路也就赶出来了。

        可毛鹏骑的是小毛驴,经这么一耽搁,等赶到考场,考生们都进去了,考场的门也关了,但还未上门闩。

        毛鹏见状,急急忙忙就要推门往里闯。门卫说什么也不让进。

        正在这时,主考官严嵩过来了。毛鹏赶紧上前施礼,央求严嵩放他进去。

        严嵩见毛鹏眯着眼瞧人,知他眼神儿不好。心想,那明媚大眼的人都挤破脑袋,你一个半瞎子来凑什么热闹!就随口吟了句:

        “此木为柴山山出,”

        意思是说,你这样的人就像山里的木柴,遍地都是。不要上这里来充栋为梁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26804/168958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