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566章 2.5寸山炮

第566章 2.5寸山炮


  当天上午,四个信差便踩着冰椴离开盖州。

  冰椴滑行的速度极快,比骑马还快一大截,只要路上不遇到冰窟窿掉海里,当天就能横跨北海到达登州及大沽口。

  当天中午,大沽口的阎应元还有登州的王家彦就都接到急递。

  王家彦接到急递之后,又吩咐胡心水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南京。

  两天之后,风尘仆仆的信差便从太平门进了南京城,结果崇祯却不在城里,也没在清凉山格物科工坊,而是带着朱慈烺跑去了兵工厂。

  崇祯很忙,搞完了蒸汽机之后又接着开始搞山地炮。

  接报之前,崇祯正在跟詹仰之和卜加劳讲解他设想中的3寸炮。

  卜加劳现在变聪明了,不再想着恃技而骄,成了一位勤勤恳恳的总工程师。

  所以说人性其实都是一样的,没有真本事,你就得不到别人的真正的尊重,也不可能真正的让人信服。

  但是如果你有真本事,就必然能获得尊重。

  比如说卜加劳,现在对崇祯那是一口一个您的仆人,比瞿纱微都还要狗腿,一副恨不得跪下来舔崇祯脚趾的架势。

  看得詹仰之都感慨不已,

  说到拍马屁,还得是佛郎机人。

  “总之呢,朕设想中的这个3寸山地炮,”

  “分拆开来之后,每个部件的重量不得超过200斤。”

  “只要不超过200斤重,不仅驮马可以轻松驮走,情势危急时,甚至可以由炮兵抬着行军,这样的话,这款山地炮的机动性就能极大的提高。”

  “那么即便是在川黔滇诸省的崇山峻岭,也可以伴随步兵行军。”

  说此一顿,崇祯又说道:“朕的要求就只有这几点,是否能办到?”

  “能办到!”不等詹仰之说话,卜加劳就抢着说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无论您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您的仆人卜加劳,都一定会想办法替您办到。”

  “好。”崇祯欣然点头道,“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詹仰之却摇头说:“圣上,此事办不到的,属实无法办到。”

  崇祯目光看过来,詹仰之便又接着解释说:“这个3寸山地炮的车轮、车架、炮座以及调节机构就暂且不说,只是炮管的重量就已经远远不只200斤。”

  “就按4寸炮的重量来估算,3寸炮的最小外径至少5寸,身管长度约8尺,那么只是炮管的重量便至少得有500斤重,所以无论如何做不到200斤。”

  这两年多的时间,詹仰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扑在了兵工厂,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明的兵器学专家。

  崇祯闻言微微蹙紧眉头。

  因为他知道詹仰之并没有瞎说。

  既便按最小外径5寸算,炮管就有500斤重。

  但事实上,大炮都是纺锤形的,膛底的外径绝不只5寸,6寸都不止,所以炮身的重量绝不止500斤,甚至600斤都不止。

  沉吟片刻,崇祯又说道:“那就把此炮口径减小到2.5寸。”

  2.5寸口径也就是80毫米口径,跟后世的75山炮差不多。

  詹仰之听了却还是摇头:“纵然将此炮的口径减到两寸半,炮身仍有将近400斤,与圣上要求的200斤还相差一半,奈何?”

  这个时候卜加劳反驳道:“通过减小炮管之壁厚,至少可再减100斤。”

  “不可能。”詹仰之断然反对道,“两寸半的口径,最小的身管外径也得有四寸半,再小的话就会承受不住膛压炸膛。”

  “可以用加强筋强化身管之强度。”

  卜加劳道:“这样至少可以再减重100斤。”

  “加强筋。”詹仰之眉头一下蹙紧,这个倒是真有可能办到。

  “对,加强筋。”卜加劳画十字道,“我以上帝的名义保证,不会炸膛。”

  詹仰之摇头道:“可即便如此,炮身仍有300斤重,离圣上要求的200斤仍然还相差了100斤,如之奈何?”

  这下卜加劳也不吭声了。

  300斤真的已经是减重的极限。

  “300斤就300斤吧。”崇祯只能接受现实。

  “但是炮架的重量必须控制在200斤以内,还有车轮组件也不能超过200斤,这样总体的重量就不会超过700斤。”

  700斤的2.5寸山炮,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注:早期大炮自重主要在炮管,现代火炮自重主要在炮架,所以在炮架复杂度及精密度较低的前提下,相同口径的早期大炮重量相对要轻得多】

  有了2.5寸山地炮,不仅可以填补虎蹲炮与4寸野战炮之间的火力空白,而且其射程以及杀伤力也要远超过佛郎机炮或者骆驼回旋炮。

  而且300斤重的炮身,骡马就能驮着行军。

  如果担心骡马太吃力,配骆驼也可以考虑。

  所以只要造出来,这必定是款优秀的山炮。

  顿了顿,崇祯又说道:“那你们就加紧试制。”

  “领旨。”卜加劳领了圣旨,屁颠屁颠的离开。

  詹仰之却是欲言又止,身为大明兵工厂的东翁,他需要考虑的东西就比较多,比如说这个2.5寸山地炮量产之后,价钱定为多少?

  还有这个山地炮的产能又该怎么安排?

  毕竟大明兵工厂的熟练炮匠就那么些人。

  产能给了2.5寸山地炮,4寸野炮就少了。

  崇祯却似能猜到詹仰之心中所想般,说道:“价钱你不用担心,绝不会让大明兵工厂吃亏就是,至于产能怎么分配,到时再说。”

  “如此,臣且告退。”这下詹仰之也没问题了。

  打发走詹仰之和卜加劳,崇祯又问朱慈烺道:“烺儿,这几天有朝鲜发来的急递吗?炯儿那边的事处理得怎么样了?朝鲜的工匠何时能动身过来?”

  兵工厂想要爆产能,就离不开铁匠,朝鲜的铁匠也不能够放过。

  “父皇,给三弟的旨意早就发出去,想必这几天就该有回复了。”

  朱慈烺话音才刚落,一个小太监就急匆匆跑进来,喘息着说道:“万岁爷,急急急,有辽东来的急递,有急递!”

  高起潜伸手接过急递。

  又拿出匕首将火漆划开。

  看完书信,崇祯的脸色瞬间垮下来。

  “真该死!”崇祯恨声道,“朕好像漏算了一个事。”

  “什么事?”朱慈烺忙道,“父皇,辽东出何事了?”

  高起潜也是暗自担心,心说辽东那边该不会吃败仗了吧?

  崇祯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朱慈烺。

  “建奴也开始修铳台?”朱慈烺看完书信之后也是一愣。

  “建奴不只是修铳台而已。”崇祯沉声道,“烺儿你可还记得宋仁宗时,范文正公用来对付西夏的国策?”

  “儿臣记得。”朱慈烺答道,“浅攻进筑!”

  “是啊,浅攻进筑。”崇祯皱着眉头说道,“朕早该想到的,早该想到。”

  “父皇,情况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这或许只是建奴无意为之,并非意味着建奴的整体战术做出了革新。”朱慈烺小声的劝慰道。

  崇祯摇了摇头说道:“烺儿,这话你自己信吗?”

  朱慈烺顿时沉默了,可不是,这话连他自己都不信。

  高起潜被崇祯父子俩说得一头雾水,想问又不敢问,急得一个劲挠腮。

  崇祯轻叹一声又道:“说起来还是朕太过一厢情愿了,只想到我大明的军队可以采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却忘了建奴也有可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会效仿我大明采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这下朕却是作茧自缚了。”

  实话实说,建奴会改弦易辙采用“浅攻进筑”战术,是崇祯没想到的。

  因为建奴从老奴起兵那天起,就一直在进攻、进攻,再进攻,从老奴到黄台吉,再从黄台吉到多尔衮,就没有停止过攻势。

  从始至终,建奴就一直压着明军打,没停过。

  可现在建奴突然之间学宋军,玩起浅攻进筑,就让崇祯有些猝不及防。

  建奴学不到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却可以学范仲淹的“浅攻进筑”,而这两种战术的本质其实是相通的。

  而更麻烦的是,崇祯还把这一战术做了升级。

  曾国藩只是搭建普通的营寨,范仲淹也只是修筑常规的寨堡,但是崇祯却将普通营寨还有常规寨堡升级为棱堡!

  结硬寨、打呆仗再结合棱堡,明军采用这一战略来对付建奴,自然是极好的。

  可是现在建奴冷不丁也用这一战略对付明军,那就麻烦大了,那就意味着明军需要牺牲多得多的人,属实失策。

  只不过话又说回来,崇祯也是没有别的选择。

  当初他如果不采用这一战略,根本守不住黄淮防线,大明也早就亡了。

  所以说,事已至此,懊恼悔恨已经于事无补,还是想想怎么破解此局。

  朱慈烺也小声劝道:“父皇,建奴未必懂得‘结硬寨、打呆仗’的精髓,就算是学,顶多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于我大明其实构不成太大的威胁。”

  “不然。”崇祯摆摆手说道,“我们必须做好最坏打算。”

  朱慈烺便不再多说,因为崇祯常说料敌以宽。

  对敌人的估计,还是要尽可能的往高了估计。


  https://www.biqivge.com/book/26690615/298427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