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古墓摸金那些年项云峰宋老板 > 第139章 光天化日探古坟

第139章 光天化日探古坟


“来,鱼哥,咱们把这穿上。”

    我打开后备箱拿出两件棉大衣,随手扔过去一件。

    鱼哥问穿这个做什么?

    我系上大衣扣子道:“不能让人一眼看出来咱们是外地的,待会儿去村里转一转,在去附近山上转一转。”

    乔装打扮一番后,我们装做本地人样子进了村。

    晌午前后,不少老人坐在村里晒太阳,有些妇女端着碗饭坐在自家门口吃饭唠嗑,对于我们这两张生面孔的到来,村里人并无多大反应。

    很快,我在巷子中看到三名脸上脏兮兮的小孩子趴在地上玩玻璃球,在旁看了会儿,我忍不住捡起玻璃球打了下。

    一击命中。

    我又捡起两颗玻璃球趴趴打了两下,三发三中。

    “你好厉害啊!真准!”

    一个小孩儿满眼崇拜道。

    我笑道:“这才哪到哪儿?我百年百中,当年号称打遍东北三省无对手。”

    看我玩的挺好,鱼哥一时童心未泯,捡起来随手一弹,他弹出去的玻璃球像炮弹一样,在撞到另一颗的瞬间四分五裂!只听啪的一声脆响!

    我说不是这样打,要小点劲儿。

    鱼哥不服,他又打了几次,结果剩下几颗全打碎了。

    小孩儿顿时哇的哭了,哭着说你们赔我弹珠!

    我说别哭,哥去给你买几个。

    小时候我玩儿的弹珠子一毛钱五个,现在一块钱才买七个,物价飞涨了。

    记得上五年级那阵同学们都开始流行打牌赌弹珠,手里没有了就瞎喊数量先欠着,这导致我那时候欠下了六千多颗,那几个孩子说不要弹珠了,给我折算成钱,要让我赔三十块钱。

    那阵子吓的我天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我甚至都想给他们下跪,从那以后我便深刻了解到了赌博的危害性。

    村里小卖部老板是个驼背老大娘,我给了钱后她冲我道:“后生,我看你眼生的很,从哪里来的?”

    “大娘,我是从活水村过来走亲戚的,我爸爸叫张平顺,你小时候还抱过我,你忘了?”

    “我还抱过你?不记得了。”

    “那都是很久前的事儿,我们家搬出去都有二十来年了。”我说。

    “哦,原来这样,我说怎么看着后生你有点儿眼熟。”

    “对了大娘,我记得我小时候在咱们村后山上看到过一个石头马,那附近还能捡到一些陶片儿什么的,怎么这次我没看到?”

    “你记错了吧?咱们村山上可从没过什么石头马,不过山上有个庙,庙后头的竹林里埋着个石老爷。”

    “对,大娘,是我记错了!不是石马,就是石老爷!我记得明明有一个的,走了大娘,过两天来看你。”

    从小卖部出来,我和鱼哥背着包往山上走,找那个小庙。

    鱼哥问我怎么知道山上有石雕类东西的?毕竟我今天第一次来这里。

    “望闻问切”,这就是行业中“问”的门道。

    从进村那一刻开始,我看似一直漫不经心,实际上我看了周围所有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包括脚下踩的石板路和路边墙角堆的一些砖头。

    其中有半块儿砖头引起了我注意,那是块儿南宋的青砖。

    砖头不好断代,但看多了也能认出来,每个朝代的砖都不太一样。

    隋以前的砖颜色发黑,四个角比较规整,一面上有绳纹痕迹,这是因为当时烧砖时怕烧连,在一面垫着东西烧的。

    到了唐代,砖厚度开始变薄,四角不太直,略带弧度,双面有条状纹痕迹,有的深,有的浅。

    到了宋代,绳纹砖和条纹砖都比较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印模砖”,印模砖宽度宽,长度短,颜色焦黄,并且出现了几何图案。

    辽金时期的砖最好认,上头有一条条凹槽,每一条凹槽大概有筷子那么粗。

    不久我和鱼哥找到了山中小庙,荒废了,但庙中还保留有一尊泥像,泥像整张脸刷了红漆,手持木棍,竖眉瞪眼,身披破烂黄袍。

    “这供的什么神?”鱼哥问。

    我道:“这应该是个淳安本地神,叫路神七老爷,相传以前是个武艺高强的大侠,后来在和土匪拼斗过程中被杀了,以前来往淳安的客商都拜一拜他,希望自己路上平安。”八壹中文網

    到了庙后竹林,我很快发现了一尊石人埋在土里,只露出半个脑袋在地表。

    看石头表面风化程度饱经沧桑了,额头以下全看不见,周围杂草丛生。

    我踢了踢石人脑袋说:“这是南宋中晚期的石像生,如果没猜错,他底下应该是这个姿势。”

    我左手压右手,横放于胸前,学了个姿势。

    “奇怪....怎么就一个石像生?应该还有别的一些东西才对。”

    “是不是被人破坏了或者盗了?”鱼哥说。

    “我怕的就是这个,石像生这么明显,怕早就是个空锅儿。”

    我在竹林周围仔细看了看,没发现有盗洞,但我隐隐觉得,这里可能已经被同行捷足先登了,盗洞也回填了。

    鱼哥说道:“也不一定,咱们先下几铲试试,先确定是不是有古墓。”

    “鱼哥,不用探,百分百有,大概五到六深,估计是个双室墓,可能是夫妻合葬墓,墓主是南宋中晚期一个武将,大概三四品那样子。”

    我看了眼天色,灵机一动说:“你说咱们现在敢不敢挖?”

    “那怎么行!这大白天!万一村里有人过来怎么办?”

    “不,我觉得可以,你看,这里背靠山,周围没田,前头又有一片竹林挡着,谁吃饱了没事儿干会来这里?”

    “鱼哥你放风,我一个人干,要是把人都叫过来最后发现是个空锅儿,那不纯浪费咱们时间?”

    商量了几分钟,我们决定干。

    组装好铲子后,我绕着石像生,用棍子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圈,然后我走到圈中间,开始面朝着石像生倒退着走。

    心里默数步子,数到第十七步时我停下来,就从这里往下挖。

    鱼哥在不远处放风,原本我预估六米深,当盗洞挖到五米深时土层仍不见有明显变化。

    我想了想,不在继续向下,而是蜷在洞内改向左侧挖,

    这次有了发现,看到“花土了”!

    由于紧张,我出了不少汗,土沙混着汗水黏在身上十分不舒服。

    不多时,铲子碰到了白色的硬状物,这东西表面全是白泥,我知道这不是白膏泥,这是三合土常年泡水后软化成了这种稠黏泥。

    清了半天土,我便看到一个体长超长可能超过了五米的大型石顶砖椁露了出来,

    看到这东西的第一眼我极其意外,心脏砰砰跳个不停!因为,我原先以为是普通砖室家族合葬墓。

    这个砖椁整体完整,似乎没被盗过,没亲眼见过这种东西的,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它在当年是这样的。

    先用青砖砌一个规整长方形,然后将木制棺材放到砖椁之中,里头在砌上一层砖,将木棺封死,在然后,用三合土加粘稠的糯米汁浇灌到砖椁和木棺之间的缝隙中,最后,在顶上盖上一块儿重达千斤的巨型石条。

    碰上这种,想从正上方打开非常困难,因为石条板厚度接近四十公分了。

    我用铲子敲门了几下最外层砖椁,上头连个白点儿都没留下,无比坚硬。

    上来后让鱼哥在这里看着,我回车里找到钢锯,然后跑回村里小卖部买了五瓶醋加一个炒锅,老太太还问我一次买这么多醋做什么。

    下午四点多,我生火将醋加热至沸腾,然后倒入几个水杯中,又拿上钢锯和拐子针钻进了盗洞中。


  https://www.biqivge.com/book/26579636/159587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