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准备
将这一切都谈好之后,裘盛和张邈居然还成了忘年交,张邈要裘盛不要叫他张大人,要叫张叔叔。一开始裘盛当然不敢逾越规矩,但是在张邈几番要求之下,裘盛只好遵从。 如此因祸得福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故而裘盛对张邈满怀感激之情。
包间之内其乐融融,包间之外焦躁不堪,其中当然以张小蓉为最。这位张大小姐可没那么好的耐性,不能容忍自己父亲对‘轻薄’、‘欺负’过她的人如此亲近,尤其还与之把酒言欢。所以等了近三刻钟还没见里面的人出来,她就再也忍不住跑去敲门催促。这正符合其他六个人的意愿,故而他们也只是假模假式的阻拦一下便任这大小姐胡来了。
这一敲裘盛和张邈才意识到他们这酒‘喝’得够久,外面的人都等急了。反正事情已经谈妥,二人自然出来。
见二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张小蓉立刻怒不可遏,气冲冲的问道:“父亲,你怎么这么久才出来,跟这混小子有那么多话说吗?”接着还狠狠的白了裘盛一眼,仿佛要生吃了他。
“小蓉,要礼貌,我与小盛是忘年交,自然有很多话说。”张邈笑道,“他以后就是你兄长,明白吗?”
这个话不仅让张小蓉意外,也让包括裘盛在内的其他人都非常意外,能被陈留郡守,一个大特务头子认做侄子可谓一飞冲天,有铁一样的靠山。
张小蓉虽然素来刁蛮无礼,但是也并非愚昧无知,生长在官宦之家还是知道一些东西的,明白张邈这么做自然有他的深意。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她憋着气‘嗯’了一声,明显是万分的不愿意。
“张叔叔,请放心,小侄一定办好您交代的事情。”
正要分道扬镳,看到巧儿时,裘盛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自己去了雁门郡,巧儿怎么办?她继续留在这里还是跟自己去雁门?其实这个想法很荒谬,哪里有一个去男子从军还带丫鬟的?故而石斌立刻不再想这可笑的问题。
原本打算将这消息回家后再告诉巧儿,但天帮裘盛,因为张邈开口道:“世侄,叔父看你这丫鬟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有胆有识,对你也是忠心耿耿,愿不愿意让她随你一起去雁门?放心,我会让人给她安排一个合适的身份谋生活,你们能时不时的见个面应该挺不错。当然,若是巧儿也能帮忙打探些情报那是再好不过。”
巧儿一听裘盛要去雁门从军,她当然不万分愿意,于是在裘盛还没表态之前,她就抢先表态可以,只要让她去就好,生计问题她自己会想办法解决。
这话让裘盛听得有些心疼,虽然巧儿是他的丫鬟,但实际上他一直将她当妹妹看。裘盛可不想这么一个柔弱的小女孩去边郡跟着他一起担惊受怕。
一眼就看出了裘盛的担心,张邈表示巧儿不会只有一个人,周围至少有四五个人保护她的安全,如果有问题,她可以提前撤出,她要做的就是凭借她的聪明才智仔细观察。
还在犹豫不决时,巧儿说道:“少爷,你不会真认为我手无缚鸡之力吧?难道忘了平日里我们对练吗?巧儿是打不过你,但是不代表打不过别人啊。”
一边是张邈的‘提议’,一边是巧儿的执着,裘盛最终只好妥协,表示同意巧儿也去雁门郡当绣衣使者。只不过给张邈提了小要求:巧儿要在驿站附近工作。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给巧儿准备马匹,方便她随时逃命。张小蓉一脸不屑,张邈一脸欣赏,其他五人则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好,就让巧儿在驿站附近开个裁缝店,如何?”
“多谢张叔父。”
如此折腾,一天就过了大半,太阳都已西斜,是到各回各家的时候了。
在回家的路上,裘盛一边赶着猪和牛,一边抱怨巧儿太不知道轻重,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虽然被裘盛训斥,但巧儿没有半点受委屈的样子,反而还哼起了儿歌。仿佛去雁门不是当特工而是游玩。
既然训斥无效,裘盛也没辙,只好变训斥为嘱咐,要巧儿万事小心,不要逞强,首先要做的就是隐藏和保护好自己,那些拼杀的事情交给别人做···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
听够了裘盛的唠叨,巧儿忽然开口道:“少爷,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接近郡中的高官,尤其是那个苏长史?”
怎么接近苏仁德?刚刚脑中充满了各种信息,裘盛压根就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认为这种事情不必着急,就连巧儿都有别人支持和保护,他这个张邈的‘世侄’又怎么会孤军奋战?有张邈的支持一切好办,何况车到山前必有路。
“少爷是不是认为有张大人的赏识就一切好办?就可以高枕无忧?”
当然不会有如此幼稚的想法,但是裘盛也不是很明白巧儿的言下之意,于是说道:“少爷我当然不会认为靠上张邈这棵大树就万事无忧,但是巧儿,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少爷,并非巧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张大人对你当然是真的赏识,但是如此赏识如何不引来嫉恨?若是少爷不能一开始以一己之力漂亮的完成几个任务,恐怕难以服众。若无法服众,恐怕立刻就会有人在张大人面前进谗言,说少爷的坏话。到那时,少爷可就太危险了。”
巧儿的这番话点醒了裘盛,让他意识到即使靠上了张邈这棵大树也不能一开始就依靠,还是得先展现出足够的能力来,否则肯定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言之有理,我有不得半点懈怠,是要好好的思考一番。”首先出现在裘盛脑子的就是‘立功’,然后就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他开口道:“当然是先立功引起苏长史的重视,然后再徐徐图之。你的话让我意识到不能一切都靠张大人,我也得有自己的人。呆瓜这个明显不适合当官但又非常忠实勇武的家伙做我的铁杆跟班似乎不错。若是运气不错,他说不定也能混个官当。”
“少爷真是聪明,就要呆瓜跟着!”
故而在回家的路上裘盛又转了道,去了呆瓜家。见裘盛前来,呆瓜一家都很高兴,因为裘家一直对呆瓜一家都很好,尤其最近呆瓜还天天吃到一年难吃一次的糕点。
“裘贤侄,你怎么来了,快进来坐!”呆瓜父亲满脸笑容的招呼道。
“叔叔,今天小侄前来是有事与你商议。”
“贤侄请说,你要说的肯定都会对我家好,叔叔对这个绝不怀疑。”
去边疆和匈奴作战是危险与机遇并存的事情,虽然可能裂土封王,但是一个不小心就要命丧九泉,所以裘盛话到嘴边反而有些说不出来。让人等着当然不好,更不能让人觉得他裘盛心怀不轨,稍稍踌躇一会后裘盛就开口道:“这两日我的伯爷爷来了,说要送我去从军当个什长。小侄感觉一个好汉三个帮,呆瓜不仅与我关系好也非常勇武,所以我想他与我一起去从军。”
从军?呆瓜的父母对此感觉非常的排斥。虽然汉朝没有‘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但是当时儿子最重要的责任就是传宗接代,所以没人愿意送自己的儿子去从军。
早已料到呆瓜的父母会是这个反应,于是裘盛又将自己是奉陈留郡守之命去从军,巧儿也去的事说了出来。并表示不会安排呆瓜当排头兵冲锋陷阵,多半只是当个军中的驿卒。更强调好男儿当志在四方,光宗耀祖。
这么一说,呆瓜的父母就没了多少担心,也认同‘好男儿志在四方和光宗耀祖’,他们也不想呆瓜一辈子当农夫,最终同意了下来,呆瓜更是满心欢喜。一个劲的感谢父母和裘盛。表示立刻就去准备,随时准备出发。
没想到呆瓜对离开这个小村长有如此大的渴望,裘盛便答应一定尽力让呆瓜立功当官。只要呆瓜平日里和巧儿多联系互相帮扶就好。
这种事情如何不肯?呆瓜立刻同意,并拍拍胸脯表示就是他丢了性命也绝不让巧儿掉一根头发。呆瓜从来就是说道说道的人,有他的这个态度,裘盛更是放心不少。于是约定三日后离开裘村,北上雁门郡。
正要离开时,裘盛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自己带走了呆瓜,是不是要留下些什么的?接着便毫不犹豫的将一头种猪和一头种牛给留了下来。这让呆瓜父母更是感觉到了裘盛的情义,对他感激涕零。
裘盛可受不了这些,飞也似的离开了。
回到家中,裘盛直接去了裘文涛的房中。看到裘盛的样子,身为父亲的裘文涛立刻知道自己的儿子在外面又惹事了,于是冷着脸询问起来。
“父亲,孩儿这里有两件事,一件是好事,一件也不算是坏事。”
什么叫做‘也不算是坏事’?裘文涛不解,“给我说清楚,不要这么含糊其辞!”
“好事是我带回来了两头种猪两头种牛,以及几十亩田的田契。”裘盛接着说道,“孩儿还碰到了陈留郡守张邈,他认我做侄子。”
知道自己儿子成了郡守的干侄子,裘文涛如何不高兴,立刻喜笑颜开:“盛儿,你命不错啊,连这好事都碰得到。那你说说坏事,看你的意思仿佛也不是很坏。”
“张大人其实就是伯爷爷的上司,张大人要我从军当什长,尽力监视雁门郡的各个官员。也答应我可以升迁,而且不会一辈子做绣衣使者。这拼命的事情有些坏,所以儿子认为不算好。”
“盛儿,父亲更想一个光耀祖宗的儿子,而非一个胸无大志的孩子,从来忠孝难以两全,你放心去干,不必在乎我与你妈。有绣衣使者的身份,在这陈留县还没有人敢欺负我们。”
有了父亲的这些话,裘盛完全放了心,表示会兢兢业业做事,早日功成名就,成为人上人。
裘盛的母亲也很快就知道这消息,立刻热泪盈眶,既有高兴又有担心,不过也是鼓励他积极向上,不要辜负了众人对他的期望。
说完了这些,也算做完了准备,心情有些复杂裘盛就回屋休息去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26176532/902589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