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该报不报,时辰不到。
唐局长看我不说话,又说:“小李,要把心思用到工作上,那天在省里开会领导给我说过,你很有长处,你又很年轻-------”。
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康素贞的话,我来到教育局工作,真的是玲玲给她管教育的亲戚打了招呼的。
我看唐局长对我没有排斥的心理,我就把事情的背景,按照我的理解给他说了一遍,最后我说:“唐局长,我并没有任何的非分企图和希望,我也是站在咱县教育的最高度给咱县教育上物色品质和能力最优秀教师的------”。
唐局长听后,非常欣赏地看着我说:“小李呀,你说的事都可以写成一部《康素贞和苏老二》的小说了呀”,他笑了一下又说:“你做的对,对公对私都应该,我就喜欢你这种直脾气的人,不要说你骂她了,你就是弄她两‘耳巴子’我也不会处分你,下周人事都该调整了,你就先当个副科长吧-------”。
后来我常想,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有这个意思。
·······
我回家见到苏老二和康素贞的时候,给他俩说起了这件事,苏老二说:这种‘井底之蛙’一直都在装腔作势,他们从骨子里是看不起我的,我从骨子里也看不起他们,究竟是谁应该看不起谁?这很难说-------”,停了一下他又说:“他们这些人,有的时候会把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当做他们的‘苏家屯’,他们想做什么随时都可以做什么······”。
苏老二停了好长时间,又说:“我总觉得中国真的好,但不是法制社会真的不好。什么事情都没有一个标准,一个农村的队长都会扒掉老百姓的户口,使你一眨眼的功夫成为‘黑人’,都可以用绳子任意的绑人,像分宅基地、上大学、招工、招干等,就凭某一个人临时说了算。皇帝都不再世袭了,可干部,工人,老师······,他们都还在吃着“社会粮”,一代人是“社会粮”,代代人都是“社会粮”。你看见没有?在咱苏家屯,那些轻活儿,体面的活儿,挣工分多的活儿也是世袭的,这真的是我们这一种人永世不得翻身的原因了。其实这样做,短时间可以,时间长了国家都前进不了了”。
我从来没有从这样的高度想过这样的问题,苏老二的话顿时吸引了我。他说的这些现象,无外乎就是长达2315年的封建社会的残余,对现代社会前进的影响和制约。
原来,我听老年人说过,很早的时候,有一个穷人要在一块田地里“解手”,这时,一个富人过来,说:“这是我的地,不叫”。
那穷人掂起裤子不服气地朝另一块儿地跑·······。一块儿地是这富人的,十块儿还是这富人的······,直到把这个穷人蹩死了,也没跑出那富人的地块儿。
我时常想,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特点,一种与土地占有权和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低级社会形式。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因素根深蒂固,封建主义的存在,致使国人的开拓创造思想受到严重的束缚,社会生产力低下,我们的民族受尽了帝国主义的侮辱和欺凌。
从甲午战争,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日本侵华,国人生灵涂炭,山河破碎。要解放中华民族,我们的目标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富强。
解决这个民族问题,历史上曾有过很多的仁人志士,他们都在尝试着救国救民之策,但都因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子而以失败告终。
当代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探索和艰苦卓绝的斗争,首先打起了推翻“三座大山”之伟大旗帜,顺应我民族思想之大潮流,方向和路子走的正确了,终于推翻了长期压迫在我们民族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我们的民族从此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外国列强长期奴役我们民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个功德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的,是我们每一个国人最大的福祉,是中国人民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上都朝着文明、民主、和谐和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从“打土豪,分田地”这样豪迈、自信、坚定、目标明确的口号中,可以理解到中国的革命是前所未有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要强大国家,要社会进步,要民族独立,就要进一步解决中国的封建主义残留问题,就是要解决广大农村像康大功和薛老喜这样的人占“山”为王,天下老子第一,飞扬跋扈的问题。只有人民当家做主共同富裕了,国家才能更加强大,老百姓才会真正地享受到新社会的幸福。
·······
这时,苏老二又把目光转向我,他说:“我是见过报纸上有考试法律函授班广告的,我对这个特敏感,看了一些这样的东西,只是人家报考的人是需要学历限制的”,说到这里他一脸的神伤。
我对苏老二更加刮目相看了,他是那一种对新文化,新思想努力追求的一种人,这一种人一旦大的形势适合了,一夜之间他都会在新文化,新思想的推动下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暗暗的下着劲儿,一旦有机会,我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
······
中国有句俗话叫“该报不报,时辰不到”,是说该来的事情一定要来,俗话并不俗,俗话里包含很多哲理,它是很有生命力的,
一切来到的事情绝不是偶然的,往往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酝酿,当一切因素达到一定量,就是要“质变”产生一个飞跃了。
好的事情是这样,不好的事情也是这样,善事是这样,恶事也是这样。
好的事情都是平常有很多很多小的“好事”积累成的,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自然来一个大的“好事”,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无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只白眼儿和黑手,都无法阻止康素贞和苏老二相互的“待见”往前发展,只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忽视了这种无声地“积累”,一旦“惊雷”来临,他们便一个个目瞪口呆的样子。
https://www.biqivge.cc/book/25328/6111208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