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郭泰
与此同时,王动则在代郡开始了走动,现在他还是军人身份,做事很方便,只要出示自己的腰牌,根本没人敢阻拦他。
王动虽说是驻守代郡,可是鲜卑人已经全部撤离,刚遭过兵祸的代郡,十室九空,可以说是万里无人烟,除了城内还算有点人气,其他地方都是破败不堪。
他平时更多的是剿灭附近为了生计落草为寇的山贼,说是山贼,其实也只是一些走投无路才聚众占山头的平民百姓罢了。
代郡原来的郡治在桑干县,东汉之后移到了高柳县,下辖代、当城、平合、平舒、桑干等十个县。
代郡这里没什么名人,但是代郡旁边的太原郡,那可是名人辈出,就东汉末年来说,郭泰就是太原郡最出名的一个。
郭泰是太原郡介休县人,不熟悉历史的人或许对郭泰并不了解,但是与他齐名的就是许邵,那个对曹操说,“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
郭泰在太原郡,而许邵则是汝南郡人,故时人常说:“难有许邵,北有郭泰。”,将他们并称为“许郭”。
郭泰出身贫寒,年轻时师从屈伯彦,他博览群书,对于历史和儒家学说有非常深入的见解。
他在洛阳被太学生们推举为领袖,东汉的第一次党锢之祸后,他就退居幕后,闭门教学,不再议论时事。
甚至汉灵帝多次征辟他,他都拒绝出山。
他门下的学生过千人,可以说在东汉非常有影响力,王动想着能不能把他拐到孙府,让他给孙家撑门面。
“请向郭先生通禀,都邮王动求见。”王动谦逊地行了一礼,对门童说道。
“等着。”门童看了他一眼,转身将消息传了进去。
“这小门童还挺横的。”孙策跟在王动后面笑着说道,其他几个将领都没有来,只有他跟着王动,代郡虽然平息了兵戈,但为了防止有不开眼的小毛贼找麻烦,孙策亲自跟着来了。
本来孙策是要过几天就赶回江南,向父亲孙坚做陈词总结的,他立了那么大的功劳,朝廷的嘉奖和任命书都已经在路上了,可把他得意坏了,正偷乐着。
王动就顺手给他拽到了太原郡。
“你先跟我去转转,过几天他们打完云中你再回去。”王动跟他如是说道,所以孙策只好苦着脸跟来了。
“据说你以前听过郭先生讲学?”王动问道。
“那是,郭泰怎么说也是名士,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我去求见过他了。”孙策得意地点了点头。
王动问道:“郭先生跟你教的可是儒家经典?”
孙策难得地红了脸,尴尬地说道:“那个,年岁久了,早就忘了教了什么。”
王动以手扶额,无语地看着孙策,他本来还想靠着这层关系跟郭泰套一套近乎,看来这大舅子是指望不上了。
他之前曾在下邳做过几首诗,因此得到了老儒生的赞赏,把他的诗文都传播了出去,在东汉文人阶层,他也算是有些名气。
为了见郭泰,王动特地找了一身文士的衣服打扮。
一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走了出来,抱拳行了一礼,说道:“王大人,我家先生有请。”
“多谢,烦请带个路。”王动惊喜地说道。
“等等,家师说若是王大人所来是为官府之事,那么他只能马上送客,如果是来探讨学问,那么你们可以进去。”那儒生对王动说道。
“当然,我等此次前来,并不是为了官府之事,只是来向先生请教些问题。你将我的这副作品带去,看看郭先生怎么说。”
王动拿出了一幅诗作,正是那首春江花月夜,优美的诗词搭配上蔡文姬绝美的手书让这幅真迹显得更加的珍贵。
王动一直将真迹收藏在自己的书房中,这一次为了见郭泰,也是下了血本。
“明白了,那您请跟我来吧。”儒生说着一手拿着书作,一手将王动一行人迎了进去。
到了大厅中,此时还未见到郭泰,儒生道:“几位请稍坐,家师正在内堂教学。”
王动几人闻言坐了下来,他和孙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注意力都被内堂里讲学的郭泰吸引过去了。
半天之后,儒生从后面急匆匆的回来,说道:“大人,家师同意见您了,您且跟我来。”
王动理了理衣服,将上面的皱褶抹平,他第一次见郭泰,不知道对方是什么脾气,听说古代这些文人的脾气一个比一个古怪。
刘备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都吃了两次闭门羹,可见这些文人对于气节的在意。
东汉对读书人来说非常的友好,凡是读书的士子都能够免去赋税。
正是因为如此,大多数世家大族的子弟都会选择成为读书人,这样的话,他们的家族就可以免除很大一部分的赋税。
正是有这样的规定,东汉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在后期是逐渐下滑的。
税额锐减,皇帝只能不断加税,这些赋税最后都转嫁到了百姓头上,世家大族则继续家财万贯,挥霍无度。
即使到了东汉末年,世家兼并的局面也没有改变,大量的读书人,靠着租户和佃户的劳动生存,他们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但是却可以享受远超农民和商人的待遇。
这个现象在现实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因为东汉朝廷的一些政策,使得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特权。
“春江花朝秋月夜,春江花月夜,好诗啊,真的是一首好诗。”
一个留着长长的胡须的男子走了出来,他的两鬓已经斑白,头上却还扎着一个冲天冠,发髻牢牢地束在冠内,面容整肃,一看就是久居高堂锻炼出来的气质。
郭泰身高不高,但是被众学生簇拥在中间,走起路来不疾不徐,很有教书先生的样子。
他的身后跟着一群门生弟子,“不知王大人今日来,有何见教?”
“久闻郭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如传闻所言,目光如炬,内里有春秋锦绣。”王动赞扬道,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动挑好话说,郭泰即使再脾气古怪,也不会一见面就给脸色。
“这还用你说,我家先生那可是太傅陈蕃大人的故交,又有‘三俊’之名,你区区一个都邮,有何资格来见先生?”一个面如素玉,一身白袍的书生在一旁轻蔑地说道。
“不得无礼,退下!”郭泰大声斥责道,他没想到自己的学生这么傲慢,身为老师的他还没有说话,竟然就要把客人得罪。
这也是平日里郭泰对于他们太过于严苛,造成了他们都变得心高气傲,视外人如蝼蚁,不仅没有尊重,还时常觉得高人一等。
“我平日里是怎么教导你们的?对人不可自满,对己不可自低,外而刚直,内而聚敛,方为君子之行也。”
“老师,是我错了。”那个学生见老师震怒,只能拱拱手向王动赔了一礼,退了下去。
“不知大人所来有何指教?”训斥完了学生,郭泰转身对王动问道,他确实对于王动的到来有疑惑。
王动的大名其实他早就知道,代郡大战的时候,王动曾经向周边郡县寻求帮助,太原郡也派出了支援的部队,虽然没能赶得上左贤王的崩溃速度,但是对于王动他还是心里佩服的。
今日见到王动年纪不大,但是待人接物进退有度,实际郭泰已经在暗地里对王动有了一个比较高的评价。
王动躬身行了一礼,说道:“郭先生,您先请坐下,容我与您细说。”
郭泰命人重新上了一道茶,这是他府中颇为名贵的茶叶,自江南的学生孝敬而来,是千金难买的毛尖儿。
王动细细抿了一口,砸了咂嘴,仿佛在回味口中的甘甜。
“郭先生,如今十常侍专权,欺上瞒下,造成民不聊生。而郭先生眼见如此,却是否有重新出山,为国为百姓分忧的打算呢?”王动问道。
“我不过是一介读书人罢了,除了闭门苦读,教化世人,我还能做些什么呢?”郭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
不是他不想出山,而是他凭借以前的名声,还能维护自己的清誉,如果重回朝堂,那必然要与十常侍进行斗争。
胜败暂且不提,他对于掌控朝堂的另一派世家一系,其实也没什么好感,不想和他们为一丘之貉。
“孔子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您随避世,但天下人正在受苦难,您能一心求己之道吗?”王动反驳道。
“我知道您有经世之才,但是正所谓箱中之霞,无人知其光耀,如您不弃,我愿为您前马,只要当朝诸公联名,您可以直入朝中为官。”
郭泰笑着说道:“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世人自有评判,王公子,老夫早就不参与朝政了,又何必多劝。”
郭泰也是经历过朝局的老江湖,早年曾遇到“党锢之祸”,自此才心灰意冷,避世不出,王动这几句话想要说动他,就几乎不可能。
“不如这样,”王动说着站了起来,“我是厨子出身,本身也没什么本事,我看您这里有厨房,不如我给您做道菜吧!”
郭泰笑道:“想不到王大人也是个妙人,居然还精通膳食之道。”
“不过小技耳。”王动也笑起来。
https://www.biqivge.cc/book/25253701/490775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