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第468章 核心圈子
嘉定二年(公元1208年)九月二十一日,天子銮驾,抵达长安,辛弃疾、陆游、耶律楚材、元格、元好问、高汝砺等留守在长安城的大小官员出城迎驾。
旅途劳累,加上离开江南故地,赵扩的心情显然不怎么好,在城门口勉励了辛弃疾等人一番之后,就丢下一句“朝廷诸事,咸由丞相处决”,然后就催促着銮驾,往太液池边新修建的皇宫而去。
好在建立在隋唐故宫基础上的宫殿群,还是让赵扩的心情好了许多。
事实上这也是顾同为了安慰赵扩特意让辛弃疾等人在一年多前就开始着手兴建的宫殿群,虽说没有隋唐皇宫的气势,可是比起临安城的大内却是好了不少。
毕竟临安城的皇宫是建立在一座寺庙的基础上的,而长安皇宫可是真正切切用黄金白银修建起来的。
就为了这座皇宫,当时管理财政的高汝砺差点还和顾同掀了桌子,无他,修一座皇宫,花费实在是太大了。
好在顾同强势的将这件事情还是确定了下来,在顾同看来,修建皇宫固然要花费不少,可是必知其所能带来的利益,实在是可以忽略不及。先不说区区一座皇宫,就能将赵扩给稳住,只说通过皇宫的建设,长安城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建设阶段,有了皇城的气息,往来商旅,乃至迁到长安城的富户明显增加了许多,而这些人为长安城带来的赋税收入,明显就能将在建设上的花费回报回来。
“怎么,稼轩还觉得我当初一力主张在长安兴建宫殿不合适?”看着赵扩的銮驾终于进了皇宫,顾同这才有空和辛弃疾说话,不过看着辛弃疾一脸的愤愤,他还是忍不住打趣起了这个老倔强。
本来就对修建这座宫殿有气,现在顾同又当面问起,辛弃疾当即就没有好脸色的揶揄道:“如果是主公入主,臣自然没有什么说辞,可是给这样的尸位素餐的家伙用,臣能顺心吗?”
辛弃疾以前是坚定的保皇派,甚至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缓和顾同对赵宋皇室的不满,可是经过了这么久,他才发现赵扩这个皇帝和顾同之间真正的差距有多么的大。
赵扩昏庸无比,顾同聪慧明智。
赵扩犹豫,顾同果断。
赵扩软弱,顾同强势。
赵扩当国,天下凋敝,民力衰弱;顾同执政,江山一统,百姓幸福。
如此一番明显的对比下来,如果他还将希望放在赵扩身上的话,那么他可就真的成了只知愚忠的书呆子。可是,他并不是那样的一个人,年少时的经历,让他明白,这个国家想要昌盛,必须的要有顾同这样的强人执政。
辛弃疾赤`裸`裸的话语,几乎是挑明了赵宋皇室和顾同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也是顾同麾下文武众人的想法。
底下人的心思,顾同焉能不明白,可是他知道,现在并不是最佳的该朝换代的时机,赵宋皇室固然无能,可是在士子心中,却依旧是正统,就像是灵帝之后的大汉王朝一样,尽管走到了末路,可是在天下读书人的心中,刘家依旧代表正统。
实力固然重要,可是想要称帝,民意更加重要。
顾同可以依靠手中的军队、麾下文武以及北方地区百姓的支持当皇帝,可是比之代表着国家经济重心的江南地区,这些显然不足够。江南依旧是重中之重,哪怕是北方地区发展的最好的三晋也不能和太湖地区的发展相比。在刚刚结束宋金之战之后,如果朝廷继续动荡不安,可以想象,女真人说不定就能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卷土重来。
将心中的这些想法,顾同原原本本的对众人说了一遍,然后沉声道:“不管怎样,只要他一日是皇帝,我们就都要尊重,我相信他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主公说的对,目前的重点还是尽快恢复北方经济,同时加强对江南各州府的控制,其他的相信只要时机合适,都不是困难。”从晋地赶到长安中枢的何方,随之附和道。
谈开了心结,陆游见气氛有些沉闷,连忙笑着说道:“主公也不要烦恼什么,其实稼轩对这些都懂,就像你说的要建皇宫,重新规划长安城这些事,别看他嘴上说的不满意,其实心里面乐着呢。”
高汝砺也跟着帮腔道:“说来还是主公看得远,当初我只觉得那么多的战事,还要自己掏腰袋给别人修皇宫,不划算,可是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这长安城翻天覆地的一番变化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目光有些短浅了。”
“哦?岩夫(高汝砺字)倒要给我细细说说,怎么就有这样的感悟了?”顾同几人,索性就绕着太液池,一边走,一边闲谈。
秋风阵阵,吹起无限波涛,尽管秋意逼人,可是却依旧难以抵挡高汝砺内心的激动。
高汝砺说道:“以前总觉得,修宫殿、修城池、修市坊,都是在花钱,可是在主公的点拨下,我才明白,原来花钱才是为了更好的赚钱。就比如这修皇宫吧,征调了关中各府十几万民夫,单是这些人,每月领了工钱和粮食之后,不仅会带回家中,富裕家庭,而且在城市里,也会产生一些开销,比如给家里面的孩子买点糕点、玩具,给妻子买只钗子等等,单只这些下来,其实就能发现,咱们支付出去的钱,转来一个圈之后,又从商人手中征收的商税之中拿了回来。以前倒没怎么觉得,可是自从上次主公说了这个道理之后,我老高细细的顶了几个月之后,刚发现确实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高汝砺的话,也让不怎么懂经济的陈季常、赵枢这些人起了兴趣,至于作为转运使也就是财相的路伯达和掌管朝廷财政的户部尚书张嘉贞两个人更是悉心向高汝砺讨教了起来。
高汝砺也不遮掩,相反,当着顾同的面,他将自己这一年多来的收获讲给诸人,也算是一场很是生动的经济课。
等着高汝砺说完话,顾同止住脚步,回身看着众人,半是点拨半是启迪的对陈季常等人说道:“岩夫的话,说的很在理,这些话我也给留守临安的叶适说过,我也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些个道理,下一步发展是重任,怎么样尽快恢复国力,尽快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你们和我要努力的一个重头戏了,我希望下来之后,你们都能多多想一想。”
“主公英明,我等必当好生努力。”诸人肃然答道。
顾同也不想大家心情太沉重,于是换了一个话题,又询问起陆游和高汝砺二人在长安书院的情况,鉴于两人年岁已高,是以这次封赐大臣,两人并未册封什么职位,倒是二人毛遂自荐,一个在长安书院当了文学院的教谕,一个在商学院做着夫子,倒也算是落了一个清静。
说起书院的事情,二人又连忙说了一大推,总而言之,现在的长安书院,大有执天下文人之牛耳的架势,书院里面兼容并济的教育思想,让各大思想学派在这里面融会贯通,加之又有赵秉文、郝天挺这样的学界泰斗,想要投奔到书院中学习的人每天都有。
“哈哈,过得踏实就好,后面等我抽出时间,一定要去书院里面好好看看,记住,你们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要放下门派之见,允许学子们不断学习不同事物,只有见识越丰富,我们的下一代,才能走得更加高远啊!”听完陆游、高汝砺两人的感受,顾同也即兴做了一下总结,并且对长安书院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高汝砺二人点头表示会将顾同的话,带回去给赵秉文听,同时也表示,一定会努力奉献自己的余力,为国家、为朝廷、为顾同教育出优秀的人才。
对于两人思想之中依旧留存的忠君思想,顾同没有说什么,毕竟人家强调的是忠诚于他,他难道还能说什么不对吗?
这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社会,在经济基础没有建立好的情况下,妄谈什么民主之类的东西,显然是扯淡。
顾同倒是觉得自己一手建立下的这个国家,正在想着后世德意志帝国那样的国家模式在发展,皇权作为中枢,然后尽可能的培育一批国家主义者,并且奉行铁血强硬的国家政策,在国民思想上,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同时又不希望太唯心,向永嘉事功学派的这种现实主义的思想流派靠近。
不得不说顾同碰上的这个时代,是个比较好的时代,国家分离,思想众多,也正是那么多的思想流派以及两宋之人开阔、开放的心态,才让他很多看似异端的想法,一点点的落实了下来。
将朝廷中的大小事情,和陈季常等人交代了一下之后,顾同就言明,要给自己放半个月的假,好生的休息休息,陪一陪家人,同时也思考思考下一步的打算。
陈季常等人对于朝政已经上手,加上他们都知道顾同从去年到此时都没有归家,是以纷纷向顾同表示这半个月中,一定会代替顾同,将朝廷中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就此,回到长安之后,顾同和他的心腹嫡系们的第一个不算是会议的会议就这样结束了,当然,这也标志着以顾同为核心的执政力量,已然形成。
https://www.biqivge.cc/book/22191/143068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