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平取陇右正谋和子午谷奇策(求追)
“称帝?”
曹丕的表情多了惊讶,但很快又由惊讶变成狂笑:
“刘备这厮,竟然真的敢称帝!”
“哈哈!真是乐死朕了!”
“老兵革一个,竟然也敢染指帝王权柄!”
“校事府曾有密报,部分忠于刘协的汉室余孽,想密谋勾结刘备营救刘协,妄图复汉。”
“朕本来还有些在意,正欲设法将这群反贼一网打尽,没想到还未等朕出手镇压,刘备就替朕解决了。”
“刘备称了帝,那群汉室余孽,还如何敢去勾结刘备?”
“蛇鼠两端的蠢货,真以为刘备会对刘协效忠吗?”
“刘备老兵革一个,先帝在时,高官厚禄都喂不饱他,又岂会是久居人下之辈?”
“忠于刘协的汉室余孽不敢勾结刘备,就只是一群手无寸铁的鼠辈书生,如何能颠覆朕的大魏?”
“朕,无忧了!”
曹丕心中大悦。
笑声中既有对忠于刘协的汉室余孽的鄙夷,也有对刘备称帝的鄙夷。
司马懿不似曹丕这般轻狂,忧心道:“陛下,刘备麾下不乏智谋之士,定然也有人能料到北方会有汉室余孽想要里应外合。”
“即便如此,刘备依然决定称帝!这其中有刘备不愿久居人下的原因在,也有刘备对大势军争的利弊权衡因素。”
“放弃跟汉室余孽里应外合的优势,就意味着刘备笃信他可以效仿前朝刘秀,直接用个人威望来兴复汉室。”
“刘备前年在汉中和襄樊结连取胜,去年又在汉中拜诸葛亮为北伐主将,威望正盛。”
“诸葛亮又在汉中故弄玄虚,用虚实之计来迷惑我等,让我等军力略显疲敝。”
“兵法虚虚实实,如今刘备登基称帝,我料诸葛亮近期必然会兴兵北伐。”
曹丕不以为意:“长安有孟达潘濬,都督雍凉十万之众,再加上各地县兵青壮,何止二十万?洛阳又有朕以及子丹等将在,宛城亦有大将军坐镇,何惧那诸葛亮?”
“诸葛亮那村夫,也就会来偷袭下南乡郡让朕不得不重兵驻守,他要真有本事取关中,早就去打长安了,又何须等到现在?”
司马懿谨慎道:“话虽如此,但也不可大意。如今去江东的探子尚未返回,孙权的态度也需要谨慎考虑。”
曹丕对孙权更是不屑:“孙仲谋那小儿,除了龟缩在扬州,还能有何作为?先帝南征的时候,刘备仅有夏口和樊城,而孙权却是横行江东。”
“如今十余年过去了,刘备已经横跨荆益两州,孙权依旧只敢在江东称雄。十余年间没半点儿长进,若不是继承了父兄的基业,这小儿早就如吕布等人湮灭于众了。”
“仲达啊,自先帝去世后,朕发现你是越来越谨慎了。”
司马懿见曹丕志得意满,逐渐有不将孙权刘备当回事的趋势,不由暗叹。
先帝征战南北,我献策往往只是为了印证先帝心中的猜想,你真以为先帝需要我献策啊。
可如今。
司马懿眼角扫了一眼曹丕,颇感无奈。
论用兵明势,曹丕不及曹操十分之一,更是骄矜不听劝。
是称了帝,就觉得天下无敌了吗?
叹息间。
人报陈群求见。
司马懿眉头一蹙:“看来江东有信报送回来了。”
在来见曹丕前,司马懿就跟陈群聊过刘备称帝后江东的反应,如今陈群急急求见,司马懿料其必是跟江东有关。
曹丕见司马懿眉头紧锁,更是大笑:“仲达啊,你别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既然江东有信报,那就让朕也看看,孙权小儿又在江东生什么事了。”
“莫非又想来打合肥吗?哈哈!有张文远在,合肥固若金汤啊!”
不多时,陈群到来。
“陛下,江东急报。孙权受刘备九锡,被刘备册封为吴王、领扬州牧、节督徐、扬、交三州诸军事。”
“数日前,孙权又委任了一个叫徐琼的名仕去广陵郡当徐州牧,自称要接管徐州。”
曹丕顿时愣住:“孙权受刘备九锡?长文你莫不是在戏言?”
孙权会向刘备称臣?
曹丕还不如相信孙权会称帝!
陈群不答,只是将信报递给曹丕。
曹丕连忙抢过信报,快速的扫了一遍,随后将信报往地上一扔,怒骂道:“孙权小儿,岂敢如此!刘备老兵革,竟敢觊觎徐州!”
若只是孙权受封吴王,曹丕不会太愤怒,最多是嘲讽孙权竟然堕落到向刘备称臣。
令曹丕愤怒的是:
刘备不仅来了个让孙权“节督徐、扬、交三州诸军事”,更给了孙权徐州牧的印绶和空白任命书,孙权还真的就派人去接管徐州了。
徐州在曹丕手中待得好好的,孙权也就得了半个广陵郡,刘备更是对徐州没半点控制权。
结果:刘备一个敢给孙权一个敢要,甚至那个自称名仕的徐琼,曹丕听都没听过。
什么人都敢自称名仕了?
这不就是纯粹在恶心人吗?
“仲达,立即给臧霸下令,让他引兵南下,去将那个叫徐琼的首级取来!”曹丕窝火不已。
刚在司马懿面前装了波“朕为天子,威加四海,汉室已灭,唯魏独存”,孙权就来啪啪啪的打脸了。
这让曹丕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司马懿捡起信报,仔细的看了一遍,沉吟道:“陛下,我以为,暂时不用去理会孙权。”
“孙权割据江东,又岂会平白无故的受刘备九锡?要么是刘备许诺了好处,要么就是孙权想效仿勾践。”
“我不认为刘备给的好处可以让孙权心甘情愿的俯首称臣;由此可以猜测,孙权是想故意示弱,静看刘备和陛下军争,他好在江东当渔翁。”
“这也证明了我的猜测,诸葛亮近期极有可能对关中用兵,陛下需遣使者去长安,提醒孟达戒备。”
曹丕怒气未消:“仲达何以判断,诸葛亮要对关中用兵而不是对宛城用兵?或许刘备许诺了好处给孙权,让孙权不要再在荆州生事。”
“别忘了,诸葛亮可是走汉水南下,一路奇袭了南乡郡;在汉中屯兵未必就得对关中用兵。”
司马懿摇头,断言道:“关羽在荆州的决策错误,我料诸葛亮不会再犯。”
“若是走宛城用兵,诸葛亮就得时刻担心孙权会再偷荆州。故而,诸葛亮只能走关中用兵,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陈群也道:“陛下,我认同仲达的推断。倘若诸葛亮要对宛城用兵,必然会先令关羽修复樊城,配合出兵。可如今樊城被大将军焚烧后,关羽一直未有理会。”
“关羽一直都在提防孙权,如今孙权又示弱向刘备称臣,关羽就更不可能大意。故而荆州不会是诸葛亮的用兵之地,诸葛亮要北进中原就一定会先取关中。”
见司马懿和陈群都断定诸葛亮要在近期对关中用兵,曹丕的怒气也渐渐消失,眼神多了几分深邃:“既如此,仲达可速速遣人,让孟达小心行事。”
洛阳距离长安八百里,中途又有曹丕下令修的驿道,快马一日一夜就抵达了长安城。
得知刘备称帝孙权受封吴王、诸葛亮可能近期对关中用兵,孟达的语气颇有不屑:“江东小儿,也就会玩这种鼠辈阴谋,这是想看陛下和刘备军争,他好渔翁得利。”
潘濬的语气中也有对孙权的轻蔑:“孙仲谋本就不善征战,江陵城一战又损兵折将,威望大损。”
“陛下代汉立魏,刘备又称帝续汉,孙权想要稳住江东人心,要么向陛下称臣,要么向刘备称臣。”
“如今孙权选择了向刘备称臣,必然是想效仿昔日勾践向夫差称臣旧事,我料其早晚必会再反刘备。”
孟达仗剑走向雍凉山川地势图:“那司马懿倒也有几分本事,竟然只从刘备称帝事上就猜出了诸葛亮近期要对关中用兵。”
“只可惜,诸葛亮注定是徒劳的!这关中之地,已经固若金汤。那诸葛亮若是早些来打关中,我或许还会因为军中威望不足而让他三分。”
“如今我在关中经营已久,连杨秋都不敢对我不敬,他又如何能再来破我关中。”
潘濬亦是仗剑来到地势图旁:“子敬准备如何应对?是据守险要采取守势,还是主动出击,斩将夺旗?”
孟达傲然大笑:“尉缭子有言,但凡防守者,进不能出城越境迎敌,退不能固守险关要塞,就不能称之为好的防守者。”
“如今我都督雍凉十万大军,加上各地县兵青壮更是不止二十万。若是面对一个兵少将寡的诸葛亮都要采取守势,岂不是让人误以为我孟达怕了他诸葛亮?”
“我不但要守住关中,还要彻底击败诸葛亮,反夺汉中!”
“先遣人通知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四处,严加戒备,多派斥候打探。”
潘濬目光放在了祁山道上:“是否要通知祁山道陇右诸郡防范?”
孟达摇头:“诸葛亮不可能走祁山道去取陇右诸郡!”
“陇山虽然多有险地,但先帝平凉州后,认为凉人反复,又有陇山阻隔,极难震慑。”
“倘若陇右出现如汉初隗嚣一般的大族势力割据一方,将会对关中构成极大威胁。”
“故而,先帝在平定凉州后就烧毁了陇山各处险关坚城,又修缮了关陇大道,让长安到陇右一路畅通无阻。”
“苏则能在极端的时间内平定麴演张进的叛乱,就是因为陇山没了险要,苏则在短时间内引兵入凉州,打了麴演张进一个措手不及。”
“倘若麴演张进等人还在,我或许还会担心诸葛亮跟麴演张进等人里应外合,如今叛乱已平,诸葛亮孤军北伐,又如何能成事?”
“诸葛亮若是不走祁山道便罢,若走祁山道,我大军十日内就能抵达陇右。”
“故而,只要我守住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四处,关中就万无一失!”
“诸葛亮一介书生,如何能知晓兵法之妙!”
“更何况,郭淮正在陇右督巡,若真有紧急情况,郭淮也会遣人通传。”
潘濬仔细想了想,也认同了孟达的判断。
关陇之间最大的障碍就是陇山,若是陇山的险关坚城还在,孟达就必然要重兵把守祁山道。
可如今关陇大道险关坚城全都被焚毁,诸葛亮又是远道而来,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构筑坚城险关来阻挡关中的大军入陇右?
南郑。
诸葛乔引无当飞军到来。
“伯松,你来得可真慢啊!就等你了!”张苞热情的迎上,拳头在诸葛乔的铠甲上敲得砰砰作响。
诸葛乔笑道:“兴国兄远在阆中,竟会比我先来,真是令我汗颜啊。”
张苞大笑:“伯松你这在说反话呢,走阆中入南郑本就比成都入南郑近。”
让王平等将安营,诸葛乔则与张苞联袂入帅帐。
帅帐中。
张飞、马超、赵云、魏延等将分立左右,诸葛亮静坐主位,参军马谡则是立在诸葛亮身侧。
“辅汉将军诸葛乔,引无当飞军五部,前来应命。”诸葛乔近前一礼。
军中不称父子,诸葛乔亦是以官职称呼诸葛亮。
诸葛亮的眼神多了几分欣赏:“伯松一路辛苦。正好,我等方才商议出兵方案时,有一些分歧,伯松可一同参详。”
“幼常,你跟伯松简要说说目前的情况。”
马谡自被调离越嶲郡后,就一直死皮赖脸的跟着诸葛亮。
看往日情谊,诸葛亮也不好真的将马谡撵走,于是就将马谡带着了汉中。
虽说马谡在越嶲当太守缺乏胆识和应变,但替诸葛亮参议军政事务,当个策划还是挺合适的。
在南郑期间,诸葛亮制定的北伐任何方案,都会与马谡商讨。
自然也包括了这次的出兵方案。
得了授意,马谡面有些得意,颇有些狐假虎威的模样。
只见马谡拉出雍凉地形简图,在地图上指划道:“出兵北伐的方案,目前有两个。”
“一个是魏镇北制定的子午谷奇袭。一个是丞相制定的平取陇右正谋。”
马谡在“奇袭”和“正谋”两个词上加重了语气,听得魏延有些蹙眉。
“魏镇北的子午谷奇策,一路由丞相统主力大军,走褒斜道入郿县城,强攻郿县杨秋,孟达闻讯必会轻离长安。”
“一路由魏正北统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出褒中,沿着秦岭往东,然后再走子午谷北行,十日内抵达长安,以迅雷之势奇袭长安城。”
“此时郿县遭到强攻,而孟达又未回军,城内官吏必定惊惧,魏镇北就可虚张声势,诈开长安城。”
“届时,孟达进不能击败丞相之兵,退不能回守长安城,就只能奔逃潼关。”
“但丞相认为,魏镇北此计虽有奇效,然而极大的依赖丞相在褒斜道的主力大军配合以及长安城官吏的惧战之心。”
“倘若褒斜道的大军配合不及时亦或者长安城的官吏死守不出,魏镇北这五千精兵就成了孤军。”
马谡的语气中,隐隐有鄙夷之意,尤其是在“依赖”和“孤军”两个词上加重了语气。
再配合马谡的眼神,就差没直接说魏延这子午谷奇策就是去故意送死,听得魏延更是蹙眉。
魏延忍住了怒气。
魏延如今是镇北将军,然而这镇北将军升迁太快,一直惹人非议。
这两年魏延一直憋着气,要立下大功为刘备长脸,要让众将都知道这镇北将军是实至名归,并非刘备胡乱封赏。
因此。
魏延在汉中的时候,派遣了不少斥候绘制子午谷的地理地形图,又针对方案进行了多次的推演,只等机会来了,对长安来一次奇袭。
却不料,这次的奇袭却被诸葛亮否掉了。
被诸葛亮否掉,魏延其实也是有心理准备的,毕竟这子午谷奇策本就凶险,诸葛亮会拒绝也是很正常的。
然而。
魏延却看不惯马谡这狐假虎威的模样。
丞相质疑就算了,伱马谡算个什么东西?
马谡瞥了一眼魏延那恼怒又奈何不得的模样,内心不屑的嘁了一声,又介绍诸葛亮的战略:
“丞相的平取陇右正谋,全称为‘平取陇右,蚕食雍凉,徐图关中’。”
“曹丕在雍凉部署了十万可以随时调动的兵马,再算上各地的县兵青壮,总兵力不会低于二十万。”
“不仅如此,曹丕如今又定都洛阳,在洛阳至潼关一带也部署了大量的兵马。”
“我军虽然骁勇善战,但人数上有极大的劣势,故而取关中不能急躁。”
马谡顿了顿,语气多了几分骄傲。
“若直接去取关中,我军不仅得面临雍凉十万兵的围追堵截,还得担心曹丕走洛阳增兵。”
“即便侥幸拿下了长安城,我军也守不住长安城!”
“故而,丞相提出了‘平取陇右,蚕食雍凉,徐图关中’的战略,先得陇右,再据陇山险要,切断关中跟凉州的联系。”
“陇山险要,易守难攻,即便是十万人也难以通过。”
“如此,丞相则可以陇右为基,屯田积粮,安抚士民,再西连凉州诸郡,逐步蚕食掉陇山以西的郡县,就可以达到‘联陇制关’的奇效。”
“我亦对丞相说,对陇右用兵的原则应该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不可轻易弄险。”
“丞相亦是深以为然,欲在褒斜道设疑兵牵制郿县的杨秋,然后以迅雷之势奇袭陇右。”
“陇右驻兵,多为县兵,若是听闻我大军到来,必会望风而降。”
“如此用兵,陇西尽在我军掌控!”
在提及诸葛亮的战略时,马谡的语气中有得意。
显然。
这战略方案跟马谡应该是有不少牵扯的,亦或者马谡直接参与了这份战略方案的制定。
而事实上,马谡也的确参与了平取陇右战略的制定,这也是马谡瞧不起魏延子午谷奇策的原因。
在马谡眼中,魏延就一个没怎么读过书的武夫,如何能懂得兵法的奥妙?
瞥了一眼魏延,马谡的语气中又多了几分不屑:“魏镇北却说,丞相此策太缓。”
“更是妄言,长安的孟达若是听闻陇右欲袭,十日内就能抵达陇右。”
“可长安至陇右近千里,即便是最近的陈仓张郃,距离街亭也有四百余里。”
“中间又有陇山阻隔,我军只需扼守陇山险关街亭,魏军就无法寸进,别说十日,一百日都过不去!”
魏延实在是忍不住马谡的冷嘲热讽,反驳道:“去年魏将苏则平麴演张进的叛乱,亦是千里奔袭,十余日就抵达了凉州,败张进斩麹演降黄华。”
“张进等人既然叛乱,又怎会不知道把守陇山要道?我等皆不知街亭地势和城关详情,如何能肯定街亭就一定能挡住魏军?”
马谡见魏延又在反驳自己,心中恼怒,喝道:“魏镇北,你守不住街亭不代表别人守不住街亭。”
“你反驳丞相的平取陇右正谋,不外乎想让丞相采纳你的子午谷奇策。”
“且不说你能不能拿下长安,若那孟达在子午谷外部署兵马,你连子午谷都出不去,更遑论取长安!”
“你以为就你知道子午谷可以用奇策吗?”
眼见魏延和马谡再起争执,诸葛亮连忙喝止两人:“幼常,文长,不可相争!”
“我等商议,不是为了争个高下优劣,而是讨论如何才能更稳妥的达成取关中的目的。”
魏延冷哼一声,不再理会马谡。
马谡则是微有得意的看向诸葛乔:“伯松,你认为,丞相和镇北将军的用兵方案,谁更胜一筹?”
诸葛乔低头沉吟。
若是两年前,诸葛乔必定简单而直接的回答诸葛亮的战略比魏延的战略更胜一筹。
但经历了襄樊之战和江陵守卫战后,诸葛乔对军争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历史的记载了。
更何况。
如今的敌我双方势力对比及兵力驻扎情况,跟历史的记载已经截然不同了。
不同的情况就要不同的分析。
水淹七军的运气,不会每次都眷顾诸葛乔。
想赢,就得脚踏实地。
不能理论跟实践相结合,就是纸上谈兵。
“魏镇北。”诸葛乔向魏延拱手一礼:“我想仔细听听你对街亭的看法。”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22075159/303028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