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 第656章 令人窒息的赵官家(第二更)

第656章 令人窒息的赵官家(第二更)


在这种极其敏感时期,宗翰抵达燕京,引起了燕京高层的震动。

宗望也知道他来者不善,但有些矛盾是不能当面激化的。

“宗望,我一路过来,这燕京人丁众多,颇为繁华,多亏了你啊!”

“中书令言重了,都是为朝廷效命。”

“对了,高丽一事你可知晓?”

“我接到了来自辽阳的军报。”

宗翰故意问道:“你如何看这件事?”

“中书令是指宋廷向高丽增兵一事?”

“就当是吧。”

“增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增加后勤厢军却极有可能。”宗望保守地说道。

这些个金国创业者们可不是蠢货,他们经历了灭辽伐宋,岂是那么好忽悠的呢?

但宗望说的依然很保守。

因为越是聪明且充满智慧的人,越不会把话说满,更不会随意去断定一件自己没有把握的事。

“你的意思是,宋廷也有增兵的可能?”

“有。”

“赵官家从何增兵?河北?还是河东?”

“都不是。”

“那是?”

“从京畿增兵。”

“增派赵官家的禁卫军?”

“不排除这个可能。”宗望咳嗽了一声,目光中流动着清澈的光泽,“我们除了了解宋廷在河北、河东、陕西以及辽东等地的布防,对其他地方的军防并不了解。”

“陕西、河东、河北、辽东,禁军数量加起来有二十万之众了吧,要养二十万禁军,需要多少厢军?同时在各地修筑城寨,调动军粮物资,且频繁作战,一年又需要多少军费?”宗翰说道,“再加上京畿路禁卫军。”

宗望说道:“一年的军费恐怕在3000万贯以上。”

“那赵官家如何再增三十万大军?”宗翰颇为不屑说道,“我承认赵官家是有那么一些手段策略,总是能将局面化险为夷,但他也别当我们是傻子,如此高的军费开支,他赵官家一直在悬崖边上,他自己心里应该有数。”

宗望沉默不言。

大宋的财政、官僚和军队,是一个谜。

赵官家保持如此庞大的军防,以及官僚体系,财政还没有崩溃,是金国高层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的一件事。

赵官家像是有神奇的变钱术,他的钱仿佛永远用不完。

但是,宗望其实是从去年传递回来的大宋改革情况的文书中,也窥探出一些大宋核心本质。

大宋与金国是不一样的。

应该说,赵官家与金国的当权者所采用的隐形战略是不一样的。

“宗望,你认为宋国的报纸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宗翰继续说道,“那不过是推到台面上来欺骗我们的工具而已。”

“也不尽然。”宗望笑了一下,那笑容中仿佛带着一些复杂的情绪。

“你有何高见,我愿闻其详。”宗翰说道。

宗望知道宗翰这一次来,是他说服他出兵伐宋的,所以才如此有耐心地跟自己探讨大宋内部更深层次的结构。

“中书令怎么看呢?”宗望反问道。

宗翰端起茶杯来,饮了一口茶,平静地说道:“现在的宋国,比宣和年间看似强大了一些,他们打了不少胜仗,但这些年损失也不小。”

宗望点了点头。

“现在表面强大的宋国,其实是一个被赵官家的报纸吹嘘起来的胖子而已。”宗翰继续说道,“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官僚开支,臃肿的军事防线,都是大宋最致命的弱点。”

宗望不点头了。

宗翰继续说道:“之所以还没有崩塌,只是赵官家还在硬撑而已,而这一次高丽之战,随着宋国对高丽倾斜庞大的钱财和人,这个胖子也该原形毕露了。”

“中书令的意思是?”

宗翰说道:“国库枯竭,河北、河东军费还能否发出来是问题。”

宗望摇了摇头,他说道:“中书令,我与你持有不同的看法。”

“哦,愿闻其详。”

“我从去年开始在析津府选了一个地方,效仿宋国推行了他们的新农政,你猜结果是什么?”

“是什么?”

“当地百姓对朝廷感恩戴德,当我派人去那里招募兵丁的时候,每一户人家都非常配合,愿意积极地效命于朝廷,在他们看来,朝廷招募士兵,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家园。”

宗翰神色不变,继续听着宗望说。

“知道他们为何会有这种想法吗?”

“为何?”

“因为他们拿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在招募兵丁的时候,只需要告诉他们,我们是为了保护他们每一个人的家园,无论是族里的族长,还是家里的人,都会从防抗变成积极配合。”

宗望显然察觉到了赵宁对土地改革最至关重要的一点。

土地改革,让大量农民重新分配到土地,减少赋税,大大改善了农民生活现状。

而从古到大宋,中国人都生活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心中的责任感极强,为了家族,每一个人都可能做好随时献身的准备。

而为了维持这种被改善的现状,更多的人愿意从戎。

这其实是国家概念觉醒的第一步。

“难道他们从戎后就不要俸禄?”宗翰笑道,“他们一样会找赵官家要钱,我跟你说的是宋国国库的问题。”

“我要跟你说的正是国库的问题。”宗望说道,“赵官家这几年抄家不在少数,对赵官家不满的官僚也不在少数,为何赵官家能完成新农政,且调整了宋国有史以来的重文轻武之策?”

“为何?”

“我们是依靠贵族、汉人地主来治理地方,而赵官家是通过得到民众支持,拉拢一部分官僚,对另一部分官僚下手,扫除了障碍,一部分官僚之所以愿意帮助赵官家,就是因为有广泛的民众支持,民众之所以会支持,正是因为新农政。”

“抄家不能一直保持国库收入。”

“但是赵官家不仅仅只有新农政,国营商社、银行,中书令可有了解过?”

宗翰沉默。

“我们说说交钞,西夏人在银州之战后,接受了宋国的交钞,这一点中书令是知晓的。”

宗翰点了点头。

“交钞来源何处?”

宗翰说道:“据说是宋廷制作出来的。”

“一张交钞制作成本是多少?”

“具体是多少我不知,但很少。”

“然而,宋廷潜人在西夏走私战马,以交钞结算,以往一匹战马需要几十贯,甚至百贯,现在只需要一张交钞上面印这一百贯,就能买到一匹战马,你觉得赵官家花了多少钱?”

宗翰愣了一下。

政治真的是宗翰的短板。

“据细作回报,陕西一带已经普及交钞,许多军民的俸禄都以交钞结算,你觉得赵官家在军费上会花费多少钱?”

“赵官家不可能一直印钱发俸禄!”宗翰似乎不甘心。

“但他现在确实这么做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21932670/301252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