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九流闲人 > 第七十六章 火车站台

第七十六章 火车站台


第七十六章  火车站台

        保定的这个火车站史建于光绪末年,后来铁轨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撬走熔炼成了兵器,直到数年前才因为袁世凯提出的北兵南下构想,而修复起来。只不过后来袁世凯被罢免了职务,软禁在京师,这条铁路也就修复到了保定,而没有继续向下修到石家庄。由于从石家庄到保定这段道路上,大部分的行商都知道土匪山贼众多,不愿意走这边,所以也使得火车站变得萧条不少。

        同其他的北方大城镇一样,保定也开始逐渐变得西化起来,走在保定的大街上,到处都有穿着西装、打领带的西派新人,其中还有不少早已抛却深闺梦藏思想的进步女青年。虽然保定的火车站比起以前萧条了不少,但毕竟这里还是整个保定人气最旺的地方,特别是今天有一班开往天津的火车要始发,这个更是人满为患,纵然算不上人山人海,但也可以被称为人头攒动。

        靠近火车站站台的地方,一大片人的视线都在看着铁路两边,猜测着火车什么时候到,而就在站台外围的边上,人们却空出了一片空地,在这个人挤人的地方显得格外突兀。在空地中间,四个男女学生似乎正在排演他们的爱国话剧,周围的人正好等车等得无聊,看这四人表演也可以缓解精神困乏。这四名学生也算是了得,将李鸿章签署卖国条约这样一件严肃的事情,演成了喜闹剧,其中对于满清朝廷官员的讥讽活灵活现展现了出来,引得周围的百姓不断拍手叫好。

        然而就在观看人群的最里面,则有两个人显得非常突出。一个身材壮硕、脸庞威武的年青人打扮得像是一个游方道人模样,身上脸上都是灰尘,一脸不感兴趣的看着话剧,仿佛这些事情都与他无关似的。而在他旁边则站了一个身穿素黄袈裟,打着赤脚、相貌清雅的和尚,与年青人相反的是,和尚浑身干干净净,就算是赤脚站在布满泥的土地面上,脚部也极为干净,感觉像是不沾尘土一般。比起那个年青人,和尚从头到尾都在看着这出话剧,但是他却一点都没有笑,始终都是面无表情,只有从眼中的视线可以微微察觉到浓浓的轻蔑和不屑之情。

        对于这两个气质行为和周围环境截然相反的看客,四名学生早就已经注意到了,特别是和尚眼中那轻蔑不屑之情,更是让其中一个女学生轻易的便察觉到了,并且告诉给了其他的同伴听。由于正在演出,不能够中途停下来,四人都只是将注意力稍微放在了这一道一僧的身上,等表演结束了再去质问他们为何会有如此表情。

        “车来了!”在一声汽笛响起之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缓缓开入站台的火车上,四名学生也毫不例外的在这一刻将注意力放在了火车上面。等他们回过头来的时候,却发现刚才那一道一僧已经不见了踪影,虽然想要再寻找,但密密麻麻向站台推挤的人群,堵住了所有人的视线。

        “该死,这样都让人给丢了!都是你们也不注意一下。”那个注意到和尚不屑目光的女学生不悦的埋怨了一下身旁的同学们,然后眼睛四处搜索,并恼怒的说道:“竟然用那种不屑的眼神来看我们的话剧,如果不找他问清楚,本小姐绝对咽不下这口气。”

        站在他身边的一个男学生讨好的说道:“干脆你站在行李上,居高临下一定能够看到他们。”

        “也对!”那女学生点点头,连忙将几个人的行李箱垒到了一起,然后在同伴的搀扶下,站在上面,伸长了脖子向周围环视了一周,很快便找到了她的目标。然而映入她眼睛的一幕却令她瞬间目瞪口呆,只见那一道一僧犹如闲庭信步一般在人海中穿梭自如。在他们向前移动的时候,身体周围等待上车的人们会莫明其妙的自动让开一条路,并跟他们隔开一段距离,而当他们走开以后又重新的挤在了一起,这时前面的人又会如刚才一样自动的让开一条道路。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他们周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壁似的,将他们与世俗隔开,显得非常的诡异。

        两人走的并不快,但是却比那些全力向前挤的火车乘客却要更加快的到达他们要上的车厢,当他们上车之时,那个和尚仿佛感觉到了女学生的目光,朝这边看了看,并笑着摇了摇头,仿佛在嘲笑女学生的幼稚心态。

        “怎么样?素娟,找到了没有?”在下面的另外一个女学生见到同伴目瞪口呆的样子,焦急的问道。

        “找到了!”同伴的声音令女学生清醒过来,从行礼上跳下来,皱着眉头说道:“不过他们上的是四号车厢。”

        “啊?四号车厢!”其他人不约而同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其中一名男学生更是嫉妒的说道:“他们是不是出家人呀,竟然能够上四号车厢?”

        清廷的铁路局为了方便来往南北的洋人和富商,专门为他们在每辆列车上都开设了几节车厢,将其和穷人、普通百姓分隔开来,四号车厢就成了这几节车厢的统称。这几节车厢的车票非常贵,几乎是一般老百姓一年的家用,不但普通人根本买不起,就连一般的洋人也买不起这种车票,能够乘坐这几节车厢的人都是非富则贵的豪商和权贵,要不就是洋人商行的总经理等颇有钱财的洋人。

        对于这样两个出家人竟然能够上四号车厢,众人表现的惊讶表情也是在情理之中。那个为首的女学生似乎有点不甘心就这样放过那个和尚,特别是最后那个和尚冲她轻蔑的摇头,这在心高气傲的女学生心中更认为是种挑衅,不能就此放过,于是一咬牙,说道:“走,我们也上四号车厢。”

        “什么?”其余三人全都一惊,身旁的女同伴立刻拉着她的手说道:“素娟,你别发疯了,我们可没有那么多钱坐这样的豪华车厢。”

        “怕什么?不要你们出一分钱,我身上还有一张徽州商会宝祥钱庄的庄票,足够我们四个坐四号车厢了,”为首的女学生瞪了同伴一眼,说道:“那些满清的腐败官员能坐,腐败的商人能坐,异族洋人也能坐,就连那两个出家人都能够坐,我们这些思想开明的进步学生为什么不能坐?”

        说着,便一把提起手中的行礼,气冲冲的朝四号车厢走了过去,她的同伴们则相互看了看,最终还是提着行李追了上去。

        等上四号车厢的那一僧一道正是徐长青和关正两人,由于两人都专注于比试脚上的功夫,他们不知不觉中跑错了方向,迷了路,到了高阳才弄清楚了自己的位置,最终花了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才来到了保定。两人都是修行中人,一天一夜不睡不眠不会有任何影响,全都保持着焕发的精神,只不过比起精神来,两人外形却有着天差地别。徐长青的避尘之法已经运用得炉火纯青,即便不刻意用神,九流大道都能自行施展避尘之法,就算是在满是尘土烂泥的山里行走,依旧半点尘埃不沾身,一身洁净如新。而关正则一路在地上直追,虽然有神行之法的保护,但是总免不了灰头土脸,这一身的尘土令他就像是从地下爬出来似的。

        正是由于这一身风尘的样子,使得关正坐在这个装饰极为豪华的车厢里感到非常的不自在,而且周围那些衣着华贵的有钱人和西装笔挺的洋人看过来的目光更是让他如坐针毡。他神色有点拘谨的向坐在对面的徐长青,问道:“大师,我们是不是上错车厢了?坐这样车厢的车票好像非常贵。”

        “关兄对付那些妖魔鬼怪没有紧张,面对这些俗人俗事竟然紧张起来了,看来关兄的道心还要多加修炼呀!”徐长青笑了笑,说道:“车票的事情你不用在意,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贵,这条火车线路是贫僧认识的一个人包下的,上这节车厢和普通车厢的票价一样。”

        在来保定之前,徐长青就已经从其他途径知道了陈家四子陈章平在一年前,就已经从掌控这条铁路的北洋新军手中包下了这条火车线路,并且在保定附近还建了一个俱乐部,专供天津租界的洋人和富商娱乐之用。这也是徐长青没有走沧州而行保定的最主要原因,虽然眼下玄罡天魔气运旺盛,四处派人截杀北上的下九流旁门中人,但是即便他再猖狂,也不敢贸然插手北洋新军的产业和租界洋人的事物,相对于其他地方,这列列车就显得要安稳得多。

        到了火车站的售票点,徐长青立刻就亮出了陈家的客卿玉牌,主持保定火车站的主管也是陈家的老人,见到徐长青,立刻认出他来。陈家老人也很清楚他的身份在陈家是何等的高,就连主持天津周边事物的陈家四少爷见了他也要毕恭毕敬。于是立刻安排他和关正坐最高等的四号车厢,并且派专人上车伺候,务求让其心满意足。

        “这我就放心了!”听到徐长青的话,关正长舒了口气,小声的说道:“不怕你笑话,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还真有点稀罕。”

        “彼此彼此,贫僧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徐长青笑了笑,然后招了招手,叫来服务生,指着关正说道:“麻烦带这位先生去梳洗间,梳洗一下。另外给我把那这些天所有新出的报纸全都取过来。”

        “是!”听过火车站长吩咐的侍应生非常恭敬的行礼后,领着关正朝车厢中间的梳洗间走去。没过多久又拿来了一大叠整理好的报纸,放在徐长青面前的桌子上,然后问道:“大师,想要喝些什么吗?”

        “来杯清茶吧!”徐长青脸上的表情恢复了平常的冷淡,吩咐了一声,便抽出一张天津日报看了起来。

        眼前的报纸虽多,而且还有洋人的报纸,但内容大致上都是一样,差不多都是新皇登基,摄政王执政,清廷颁布的一系列措施。唯一引起徐长青注意的报纸由四份,其中只有一份是本土报纸。在四份报纸中,日本和法国的报纸在不太醒目的地方,有一项声明表示不会介入中国内政,并且拒绝孙先生的入境请求。另外一份报纸是纽约时报,在第二版的位置以极其醒目的标题,打出了《中国是在前进?还是在倒退?》等字样,其中就主要提到了袁世凯被革职返乡、软禁起来,以及清廷要求日本政府协助他们管制留学日本的学子这两件事情。

        至于中国的这份本土报纸则是上海时报一名匿名撰稿人发表的社论,讲述了一下现如今清廷的一些形势、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方法。有趣的是文章中,认为袁世凯被罢免职务是一件好事,清廷应该趁此机会掌握北洋新军,然后南下平定南方革命党的乱事。从文章中可以轻易的看出撰稿人的思想,是绝对的保皇派,崇尚君主立宪制,极度的反对孙黄二人所主持的革命党,认为革命党才是一切动乱的源头,认为清廷应该以雷霆之势,将革命党连根拔起。

        这篇文章所表露的思想,让徐长青想起了一个不愿意想起的人,当看在文章末尾的撰稿人名字是素山人后,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冷笑。当年维新变法之时,陈德尚便为其出资出力,当时几名变法事物的主持者全都在陈家冲居住过一段时间,也曾和徐长青有过一番促膝长谈。对于六人的学识,徐长青的确十分佩服,对于他们的思想和行事手法,却认为全都不可取,而对于他们的品性,徐长青则始终只佩服那一两人。

        素山人也是当时在陈家冲的几人之一,更是变法之时叫得最凶,出事之后逃得最快的一人,如今此人还在因为当年之事,正在海外游荡,不敢踏入中土一步。素山人则是他曾经用过的一个笔名,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做为当年当事人之一的醇亲王载沣却对其笔名和文章都知至甚详,如此一来,此人在这个时候发表一篇这样的文章就值得玩味了,颇为有点讨好之意。

        就在徐长青脑海里浮现出一条人面犬在朝主人摇尾巴的有趣画面时,身后的车厢连接处,突然传来了一阵争吵声,转头一看,只见在车站上表演爱国话剧的学生正在和这节车厢的洋人总管,争吵着什么。不过那名洋人总管说的是法语,而学生说的是英语,感觉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双方都不明白对方的意思,虽然车厢内有中国侍应,但碍于车厢内的规矩都不敢开口,事情就这样僵持了下来,周围的有钱商人和洋人则像是看戏一样看着他们。


  https://www.biqivge.com/book/218/1903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