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铁水成钢
午饭很简单,只有四菜一汤。杨烜定有规矩,要求各级奉行勤俭节约,把有限的银钱用在刀刃上。钢铁厂经费有限,唐廷枢也只能精打细算。
伍菡不避外人,坐在杨烜一旁吃饭。这一路来,她只接触到刘旻虎、唐廷枢、徐作新三人。刘旻虎是总司令部军械处长,唐廷枢是钢铁厂厂长,徐作新是近卫营营长。
这三人都很年轻,尤其是唐廷枢和徐作新,刚刚二十岁。他们出身都很卑微,刘旻虎是天地会党,唐廷枢是洋行底层职员,徐作新原是贫苦无依之人。
在满清治下,他们都是社会底层,吃不饱、穿不暖。但在杨烜手里,他们却焕发出勃勃生机,前途无量。
有句古话说得很好,“橘生淮南则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这三个人身上,伍菡看到了暨南军政府的潜力。
假以时日,军政府必能推翻满清,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权。
饭后,杨烜与唐廷枢闲聊。唐廷枢原以为他要聊钢铁厂的事,为此做了一番准备。没想到,杨烜却问他:
“景星,钢铁厂投产后,咱们新宁公司就能站稳脚跟,逐渐走上正轨。下一步,我们必定要增建其他工厂,补齐产业链条。
“新宁公司是黑旗军最重要的工厂,肩负着工业化的重任。下一步,我们新建工厂,仍要依托新宁公司,以子公司的形式设置分厂。依你看,新宁公司应该新建什么工厂?”
唐廷枢号景星,少时在香港马礼逊教会学堂接受过6年(1842~1848年)的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思路开阔,对“产业链条”等新概念理解很透。
不过,杨烜刚才提问的问题,似乎应该由新兴公司董事长廖坤回答。唐廷枢是钢铁厂的厂长,似乎不应好高骛远,思考自己身份以外的东西。
但杨烜此问,实则在考量唐廷枢。在他看来,唐廷枢才是新宁公司董事长的最佳人选。只因他资历尚浅,只能让他先担任钢铁厂厂长。
果然,唐廷枢才思敏捷,稍作思索便说道:“大元帅,愚以为,下一步要办工厂,就得办机床厂。西方工业多采用机器,故商品产量大、质量优。
“机器源于何处?是为机床。机器为子机,机床为母机。有了机床,我们也能制造机器,小到机械模具,大到蒸汽机、采矿机,皆能自造,不必处处受制于洋人。”
这个思路与杨烜不谋而合。
之前,为了加快生产火枪火炮,新宁公司枪炮厂从德国引进了一条枪械生产线。
此时的德国仍旧四分五裂,但境内工商业发达。和英法强国一样,德国也发明了后装线膛枪。譬如普鲁士人德莱塞发明的德莱塞步枪,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
为了提高线膛枪的可靠性,各国争相采用钻削法制造枪管,枪械寿命、威力得到极大提高。
枪炮厂引进的这条枪械生产线,虽不是最先进的生产线,却可以生产后装线膛枪,拥有蒸汽机、钻床、膛床、铣床等成套设备。
当然,这条生产线价格也极其昂贵,高达两万两白银。这还是一条二手的、落时的生产线。德国商人估计,如果华人可以像德国工匠那样熟练操作机床,每月最多可生产两百支线膛枪。
尽管这样,这条生产线来之不易,被枪炮厂视作宝贝。当时,华夏枪炮都有铸造法制造,把铁水注入模具里,待其冷却后一体成型。
洋人已在枪械领域普及了“切削法”,即使用机床钻削实心铁柱,得到无缝枪管。英法军工大国甚至已经开始探索使用切削法制造火炮炮管。
黑旗军有了这条生产线,就能自造线膛枪,在清军面前取得火器优势。
杨烜认同唐廷枢的看法,说道:
“景星远见卓识,深合我意。我正有筹建机床厂的意向,等钢铁厂投产后,咱们就可以试办机床厂了。这件事,我想拜托你来办,如何?”
唐廷枢受宠若惊,却也当仁不让,说道:“大元帅如此厚爱,唐某一定全力以赴。”
杨烜又说:“华夏落后太久,咱们要想追赶洋人,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事情得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能好高骛远。
“但办事以得人才为要,人才来之不易,特别是技术人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暨南大学堂、实务学堂已经开始招生办学,为军政府储蓄人才。
“新宁公司虽是企业,却集中了军政两方面的人才,理应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你做钢铁厂厂长,也要向黑旗军学习,大力支持工厂夜校,加快培养技术工人。”
才半年功夫,南宁府、太平府地区已经兴办起许多学校。即便是工厂、黑旗军、军政府,也都办有夜校,利用晚上时间培养骨干、扫除文盲。
时人认为,桂南地区兴起夜校,是千百年来未有之大事。
历来,桂南官绅一到晚上,无非是喝酒应酬、听戏抽烟。普通人无钱点油灯,往往早早睡觉。黑旗军带来夜校,意义堪比秦朝赵佗带来中原农耕文明。
唐廷枢笑道:“大元帅无需担心。夜校除了可以培养人才,也能凝聚人心。我很关注夜校工作,平时也在夜校上英语课,教工人认识英语常用词汇。
“如今华夏尚无汉英字典,我正在编绎一本《英译集全》,准备拿它广为刊印,帮更多华人学习英语。”
杨烜闻之一动,唐廷枢为人好学,英语极好。他年轻时曾编纂六卷《英译集全》,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部汉英词典。
杨烜笑道:“景星编写《英译集全》,方便国人学习英语,这是一件大功德。古人言,做人要立德、立功、立言。景星有这部《英译集全》,足以名留青史矣。”
正在这时,钢铁厂派人传递消息,说试验炉竖炉生铁即将冶炼成功。
于是,杨烜等人重新来到钢铁厂试验炉前,亲眼见证铁水变钢。
工人先把转炉平倒,又打开竖炉底部的阀门。竖炉内的铁水迅速流入转炉。此时的铁水含炭量很高,只能炼成生铁。
待铁水流得差不多了,工人再旋转转炉,使之竖直,并往转炉内倒入生石灰。
紧接着,一台大马力蒸汽鼓风机运转起来,从转炉底部源源不断地吹入空气。在鼓风机作用下,铁水温度会迅速升高,达到1600摄氏度。
在这种高温下,铁水中的杂质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形成气体逸出。譬如,硅杂质会被氧化成褐色烟雾逸出,碳杂质也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由于氧化物均为气体,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逸出,不会残存在铁水中。
转炉使用碱性炉衬,又在炉内加入生石灰,使炉内反应在碱性高温条件下进行。铁水中的磷杂质在高温条件下被氧化,与石灰结合起来,形成炉渣沉淀在炉底,脱磷问题也得以完美解决,铁水也就变成了钢水。
唐廷枢紧盯怀表。鼓风机只运作了十分钟,唐廷枢便下令停止鼓风。
枪炮厂厂长周锋早已准备好两个炮模,准备用这炉钢水铸造火炮。
周锋出身于火炮工匠世家,之前染上了鸦片,差点被黑旗军裁撤。杨烜知道他是个人才,以请他铸炮为由,激励他戒烟。
他不负众望,果然戒掉鸦片,负责为黑旗军维修火炮。两年来,周锋已成为黑旗军中有名的火炮专家。令他遗憾的是,黑旗军一直没有根据地,他也没机会为黑旗军铸造火炮。
如今,黑旗军成立枪炮厂。周锋顺理成章成为厂长,一身本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在众人的注视下,工人操作转炉,把钢水倒入两具炮模中。这两个火炮铁模乃是复合铁模,最开始出现于1841年,由华夏铸炮专家龚振麟发明。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廷曾广为印发龚振麟的《铸炮铁模图说》,指导沿海各地照章仿制。但战后,清廷不思进取,无意提升火炮技术,各地也将之束之高阁。
实际上,铁模复合铸炮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铸炮技术。西方直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掌握了这种技术。
在十九世纪中期,洋人已经开始使用切削法制造火炮,即在实心铁柱上使用钻刀,硬生生钻出炮管。但这项技术过于先进,洋人生产工艺不行,只能用于制造小型火炮。
在众人的注视下,钢水逐渐冷却,露出精钢特有的银白色。
大家欣喜若狂。仅用十分钟,仅用空气,就能把生铁水炼成钢水,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创举!
https://www.biqivge.com/book/21515238/1115584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