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九十四章 陈群府中会

第九十四章 陈群府中会


  帝都洛阳城中,司空.陈长文(陈群,子长文)的府衙之内,此时满座宾朋。

  司空.陈群向来是一个喜静的人,平日里深居简出的,没什么事情也不喜欢与朝臣们怎么来往。只有那么几个关系特别要好的朋友,有时他才会拜访一二,而那几人自然也就是曹魏四友了。

  如今随着时光的流逝,曹魏四友已去其二。

  当年的世子.曹丕现如今也变成了大魏朝的皇帝,正所谓天子无私事,所以一般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陈群也不会进宫去拜访曹丕,毕竟君臣有别了。

  数年前,由于政见的不统一,为数不多的密友司马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也逐渐疏远了自己。再加上年事已高,已然看惯了太多的世态炎凉,所以陈群也就更加的不想再耗费心力与他人相交了。

  现如今的陈群只想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子孙能够平平安安的就好。至于子孙他们的前途,陈群是完全不担心的,毕竟自己长子现如今已经是封疆大吏征北将军了,而且那些个军功都是实打实的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这几年,随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即便是有所空闲,陈群也只是自己待在府中,安安稳稳的看看书,喝喝茶而已,不再去为了其它的什么而折腾了。甚至每年自己的生辰,也只是将自己的几个子女叫回家,简简单单的吃个家宴罢了,不会在大张旗鼓的办什么寿宴。

  像今日这般府中高朋满座的情况,已经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了。那坐在主位的,赫然正是陈群本人。而其余宾客,依序坐在堂内的两侧。

  只见那左侧为首的一人,已经有着一头花白的头发了,干练的眼神,微薄的嘴唇,无不透漏着这个男人的精明。此人也正是司空.陈群曾经最好的好友之一,司马懿.司马仲达。

  这也是数年来,司马懿第一次登门拜访陈群,当然堂内其余的众人,也都是第一次登门拜访,而且也是第一次被司空.陈群所同意进府。在司马懿的身后,分别依次坐着的是户部左侍郎.赵俨,少府.辛毗刑部尚书.崔琰,京兆尹.钟会等人。

  那右侧为首一人,头发洁白,甚至整个人看起来都特别的老态龙钟,正是那数年前在推行三省六部制之时,就率先提出反对的工部尚书.董昭。

  在他的身后分别坐着的是进京年拜的扬州刺史.贾充,冀州刺史.崔昶,扬州別驾.诸葛恪,徐州刺史.王凌,青州刺史领兵部左侍郎衔的诸葛诞等人。

  当然,能够进入今天这次堂会的,无一不是出身名门望族的。

  例如:颍川陈氏、颍川钟氏、河内司马氏、博陵崔氏、琅琊诸葛氏、太原王氏、陇西辛氏等等。

  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陈群府上最为热闹的一次,在座的除了出身名门意外,大部分还都是六部重臣,或者州郡的封疆大吏。

  也可以说,朝中大臣和天下一十三州的封疆大吏,有一半都在这里了。

  待众人就进入座位之后,作为主人的司空.陈群扫视了一圈之后,终于缓缓开口了,“诸位臣公,诸位同僚,今日能够来到老朽的府上,着实令寒舍蓬荜生辉啊。诸位能来,也是看得起我陈群,在这里陈群首先拜谢了。”

  说着站起身来,朝着众人就是深深一躬。

  主家而且又是三公之一的陈群都站起身了,堂内的众人,自然也不能再坐着了。随即也纷纷起身回礼,并恭维道,“哪里那里,老大人您谦逊了。”

  可就在这时,有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传了出来,在众人恭维的声音之中,显得是那么的突兀和刺耳。

  “长文,你就别这样磨磨唧唧的了,如今的事态都已经火烧眉毛了,你还是这样不急不慢的,你呀你,这么多年了,这个性子还是一直没变。”

  如果是其他人这么说陈群的话,即便是他不怎么说话,恐怕堂内其余的众人就要为他鸣不平了。

  可是待众人看到说此话的人之后,纷纷捋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即便是被“嘲讽”了的陈群听了此话,也并没有反驳,而是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的附和着笑了两声。

  因为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坐在左侧宾客之首的,也是司空.陈群最为要好的朋友,御史中丞兼礼部尚书司马懿。

  随即,陈群悻悻的开口说道,“仲达呀仲达,你呀你,几十年了也还是这个性子。你和诸位臣僚来我府上的意图,我又怎会不知呢。只是即便急,也不急在这一时吧?”

  司马懿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刚刚多少有些说话过甚了,不过恐怕也只有像陈群这样的老友,他才会如此的“放肆”吧。这也是自从三省六部制二人“分道扬镳”之后,第一次如此亲密的讲话。

  当时恐怕二人谁也不会想到,自己和对方还能够重新站在一起。但是二人谁也不会想到,自己对立面的竟然是当初自己一心所想要辅佐的那个人。

  每每想到这里,总有一种世事难料的感觉。

  司马懿微微晃了晃脑袋,将这些凡人的事情甩将出去,随后缓缓开口说道,“好了在座的诸位都是朝廷股肱之臣,要么就是各州的封疆大吏。既然大家都在这,我就做一次强宾当仁不让了。

  现如今朝堂上的局面,想必你们也都已经看到了。那邓士载的科举制,是要将我所有名门望族的后路全部切断啊。这些年我们这些个氏族,为了朝廷,为了天下所作的事情还少嘛?

  在座你我当中,哪一个不是立下汗马之功劳才有的如今的地位。你我是享受过了,可是咱们的子孙后代呢?咱们奉献了那么多,稍微享受一下,或者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难道不应该嘛?33ýqxsś.ćőm

  再说了,在座的诸位,又有哪个不是兢兢业业的在位朝廷效劳,可现如今呢。

  不瞒诸位,当初朝廷推行‘三省六部制’之时,我就察觉到了有丝丝的不对劲。只是不知是什么事情,所以才没有言语,但是也正是因为我察觉到了不对劲,所以我才会拒绝太快改革和推行那三省六部。

  止到今天,我才明白,原来当初他们所推行的兴学、开市、造纸、印刷以及三省六部等等,都是为今天所作准备的。如今才过了几年啊?不过区区五年的光景而已,他们又要推行这科举一制。这是要将我等子孙后代的权力,砍去一半啊。关于这些,我司马懿自然是忍不了的,这也是我的意思,就看在座诸位你们了。”

  义愤填膺的说完,司马懿想要表达的意思也已经表达出来了,随即便又缓缓的坐了回去,不再言语。

  他的话音方落,堂中坐在他对过的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便又站了起来,附和着说道,“仲达此意,也正是老朽我的意思。我也在这里表个态,朝廷这次所想要推行的科举制,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

  如果陛下真的要强行推广,那老朽便致仕还乡养老去了。当然跟着我一块儿走的,还要老朽全家数百口。从此,我董氏一族,再也不会出世,为大魏之臣了。就让邓艾这些个寒门贱吏们,自己折腾去吧。”

  此人便是堂中年龄最大,资历最老,也是三公之一的司徒兼工部尚书的董昭.董公仁了。这董昭出身名门,他年轻的时候在前朝曾经被举为孝廉,后来又在袁绍帐下担任参军。数年后,他与太祖武皇帝.曹操相见,并建议曹操将献帝迎往许昌,自此成为了曹操非常重要的谋士之一。

  再后来,他历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职,多有功劳,深受曹操器重。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谋划都是出自他董昭之手。

  曹丕代汉称帝之后,在北方设立北庭都护府。那乌梁素海旁,闻名塞外的瀚海双城更是出自于他的双手。也正是因为种种这些,即便是他上次领头反对推行三省六部制,可皇帝最后依旧将六部尚书之一的工部尚书给了他。

  而他也正是因为当年凭借着家族的力量,被推举成为了孝廉,才渐渐地有了现如今的这个地位,所以他对家族的势力自然是更加的看重了。

  如今,朝廷要推行科举,欲将家族之力从此剥夺出去,他又怎么可能会甘心呢。自己家族经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才有了现如今的地步,恐怕试试额也不会甘心吧。

  当然,在场的众人,心中的想法也都跟他差不多,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相约来到司空.陈群的府中,一同商议对策。

  其一是因为,在座的诸位当中,陈群作为三公之一的司空,是地位仅次于江陵王.太傅.曹植的人物了;其二,陈群的长子如今作为征北将军,镇守长安和并州,其中深意不言而语;其三,那便是因为他还有着皇帝四友之一的身份。

  ————————


  https://www.biqivge.cc/book/21348397/808258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