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一百零一章 孟浪的顾荣

第一百零一章 孟浪的顾荣


  “诸位大人倒是也不必太过于惊讶,以我对那两位大人的了解,他们赞成科举制推行,绝对是必然的。如果他们真不同意的话,今日早朝陛下在承明殿上问他们的时候,他们或多或少就会表现出一些反对的意思来了。

  上一次,我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之时,司马仲达大人(司马懿,字仲达)即便是在朝中大臣大部分都持赞成意见的情况下,依旧表示了自己反对的态度。可这一次,这两位大人竟然支支吾吾的推诿了,没有表达出任何反对的意见来。

  刚刚在下所说的关于科举制的好处,这两位大人肯定也不会想不到。所以,即便是他们的家族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他们依旧会选择捏着鼻子认下这件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要是反对,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除了氏族之外,其它所有的百姓都会反对他们的。

  但是,这也不代表他们就会这么妥协了。

  以我对他们的看法,他们会分成两个阵营,演一场戏给我们看。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无非也就是想着在推行科举之后,能够尽量的为他们的家族多讨得一些利益罢了。”

  说到这里,邓艾突然停顿了下来,将目光看向了坐在主位的江陵王.太傅.曹植,随即眉头微微一皱冲着他说道,“太傅大人,下官这里有一事还请大人准允。”

  突兀的来了这么一句,即便是江陵王.曹植都蒙了,不知道邓艾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样。

  “还请邓尚书先说一说是何事,只要是对朝廷对百姓有利的,我曹植绝无不允。”

  看到了曹植的态度,邓艾随即接着说道,“这件事情,艾也是在今日下朝之后才想起来的,所以是事先并没有像陛下汇报,也没有跟太傅大人和大司马大人您两位说。

  是这样的,自从朝会结束之后,在下便断定这科举制一事,是肯定会顺利推行了,但是其中绝对会有一些阻力的,不过相对而言,那都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也就是在那时,下官突然想起来,如果我朝廷要举行科举的话,就必然需要有人负责这个事情。下官在承明殿上也曾经说过,想要司马仲达大人(司马懿,字仲达)的礼部来负责这件事情。

  下官这么说,并不是胡乱说,也不是为了向氏族出身的公卿大臣表示妥协,更不是为了报答仲达大人的知遇之恩,而是在昨晚经过了深思熟虑才决定的。

  太傅大人和诸位不妨想一想,我吏部作为六部之首,本就已经节制了朝廷中枢和天下一十三州所有官员的升迁、调任、委派、考核等所有的事宜,如今如果把这掌管天下士子和想要为朝廷效力的百姓命运的任务,再揽到我吏部手中,就说不过去了。

  可下官思来想去,也就礼部比较合适,并不是因为司马仲达大人是礼部尚书的原因,下官在这里也跟诸位分析一下。

  这户部,通俗点儿来说就是我大魏国的钱袋子,节掌天下一十三州所有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财神爷管科举,似乎有点儿不太恰当。

  再来说说刑部,就不更不行了。刑部主掌天下之刑法,要是作为明法科目的考官还行,但要是让他去统筹,恐怕他们也只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接着我们说说兵部,呵呵,大司马大人,您别介意啊,下官只是就事论事,如有冒犯之处还请您见谅。”

  可还不等邓艾为众人解析兵部,这兼任兵部尚书的曹彰,却已经接着邓艾的话头说开了,“咳,邓尚书一心为公,我曹彰要是再有其它的心思,成什么人了。不过也不用邓尚书你说,我兵部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些个大老粗,要是让他们带兵打仗还行,可是让他们管这些个事情,那是万万不成的。”

  看着曹彰那挥舞的双手,邓艾微微一笑,双手朝着任城王.大司马兼兵部尚书的曹彰一拱,接着说道,“多谢大司马大人的见谅。

  那好,我们再来说一说工部。这工部节掌天下一十三州所有的山川山河以及城池的营造事宜,其能力也仅仅只限于作为科举考试中某一科目的监考官,让他们统筹,也是不行的。

  所以这思来想去,也就只有礼部比较合适了。

  第一是因为,礼部现如今只番邦属国来朝事宜,可每月以及定期朝廷的拜天等事宜,在六部中相对而言比较轻松。另外,这礼部的人即便是节掌了科举,在日后这些登科的人入仕为官之后,他们之间也不会有太多的牵连。

  嗯么......说白了,也就是他们不会形成党派,对我朝廷有太大之威胁。

  至于具体由那个礼部四司中哪个司来全权负责,我看那仪制清吏司就比较合适。现如今仪制清吏司节掌嘉礼、军礼事宜,让他们再管上这些个学务和考试之类的事情,也刚刚好。”

  听得邓艾有洋洋洒洒的说了这么大一堆,可是江陵王.曹植心中还是有一些糊涂。他自然是认可刚刚邓艾所说的这些的,而且他也绝对会支持,只是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吧。

  “邓尚书,你刚刚所说的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本王自然会准允,只是这似乎.......”

  堂中刚刚一直没有说话的某人,在听了邓艾的一番解说之后,好像明白邓艾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了,随即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邓尚书莫非......”

  可话一出口,他便察觉到了自己的鲁莽,随即又闭上了嘴巴。毕竟是江陵王在与一部尚书说话,自己突然这么打断,着实有些失仪。好在江陵王.曹植和吏部尚书.邓艾为人比较亲和,也不在乎这些细节,也就没怎着他。

  可他这么一打断,江陵王.曹植反而起了兴趣,微微一笑对着他说道,“彦先既然已经猜出了邓尚书话中之深意,不妨为我等解惑。”

  这个有些失语孟浪的人,正是顾荣,顾彦先,现任吏部文选清吏司堂官郎中。虽说他今年只有三十六岁,便已经是四品京官了。可是在今天,这个满堂除了他和步阐,最次都是封疆大吏的场合,他作为官职最低的,自然是不适合太过于张扬的,因此他刚刚在角落里,也仅仅只是不吭不响的听其余众人的说话罢了。

  见到江陵王.曹植点名,甚至太子.曹睿和其余众人都把目光抛向了他,顾荣随即也不再啰嗦,大大方方的站起身来,朝着众人行了一礼,然后沉稳有度的说道,“回太子殿下、两位王爷和诸位大人的话,既然太傅大人有令,那么下官就斗胆猜测了。

  下官以为,刚刚邓尚书说了这么多,其主意是想表明,如果朝廷要推行科举的话,除了要由六部之中一个府衙专门负责之外,还要有一些公卿大臣出来担任科举的主考官、副考官以及各科的监考官才是。

  而邓尚书刚刚所想要太傅大人您准允的事情,应该是想要您担任我朝开科以来的第一任主考官。”

  此话一出,邓艾的脸上顿时堆满了微笑,情不自禁的哈哈说道,“哈哈哈,知我者,彦先也。”随即又转头朝着江陵王.太傅曹植说道,“太傅大人,不知道下官的这个请求,您是否能够准允呢?”

  可是江陵王.曹植在闻言之后,并没有众人想象中那般爽利的答应,反而还皱起了眉头。这并不是江陵王.曹植年龄大了,不想再过于操劳了,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这里与众人一同商议国事了。

  只是他觉得,自己已然位极人臣,而且还是朝廷唯二的异姓王之一,该有的都已经有了。这主考官一职极其荣耀,应该让他人担任才是,自己不宜再出风头了。

  刚刚失言的顾荣似乎看出了江陵王.曹植的顾忌,可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允许他再藏拙了,随即便不管不顾的出言劝慰道,“太傅大人,为了我大魏江山,为了我天下一十三州的黎民百姓,还请您务必要应允才是啊。

  这科举制一事,事关我大魏江山社稷的千秋永固,更涉及到了天下所有想要为朝廷效力的士子和百姓。这主考官一职,虽说极其荣耀,但是也必须得有一名德高望重,且没有任何私心的人来担任才是。

  我朝廷中德高望重且有资历的人是不少,诸如司空.陈群、御史中丞.司马懿、刑部尚书.崔琰等等,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出自名门氏族,他们难保不会有私心啊。

  他们如果有私心,到时候受损的必将是我大魏朝廷,心寒的也必然是那些想要为朝廷效力,却无门路的寒门子弟啊。

  再说了氏族出身的大臣担任主考官,寒门子弟和普通百姓们必然会不服气的;寒门出身的大臣担任,那些氏族和他的子弟们又会不服气。

  只有太傅大人您来担任,才会让所有的人都心悦诚服,万望太傅大人三思才是啊。”

  ————————


  https://www.biqivge.cc/book/21348397/807835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