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唐家
昏迷中的唐小西正在整理原主的记忆。
这里是一个和华夏古代差不多的地方。只不过从唐朝以后不大一样,唐朝的灭亡和华夏历史上并不相同。在这里的时空中,安史之乱是被一个皇室旁枝的王爷所了结。之后登基改了国号。
思及此,唐小西不由得猜测那个王爷会不会是某个穿越男。
不论是不是,看来自己都要小心行事,不可自作聪明。
原主所在唐家村,从天气等情况初步判断应该是在北方。原主家算是一个大家庭。
唐爷爷唐奶奶一生仅育有两子,当然生了多少不知道,总之长成的就唐爹和唐大伯两人。
两家虽然已经分了家,但实际上还住在一个院子里。唐大伯家住在东厢院,唐小西家住在西箱院。因双亲俱在,原本分的几间房不够住了,就往外边扩建几间屋子即可,是不往外搬的。
唐爷爷唐奶奶算是古代少有的公正父母,分家之时是兄弟两人平分,并偏向哪一方,老两口也没分说分给哪家,而是自己单过。
家中留得的五亩地是两个一起给种的,家务活自有两个儿媳帮着干,还有孙子孙女孝敬着。因此老两口虽然单独过,日子却比谁都舒心。
唐小西家当初人家分得有十亩地,三间房。这在村里看来不算少了,但也不多。因为她娘能生。
她娘总共生了七个孩子。除开老大和老幺中间一溜五个全是儿子。
仔细算来她家算是阳盛阴衰了,因为唐家这几辈据说姑娘都少。到她家他们这一辈就她大姐和她两个姑娘。大伯家是两个堂哥。
而在古代夭折率这么高的情况下,她家能把他们兄弟姐妹七人全养活还多亏了能干的爹娘。
原身娘亲钱氏是外来户,钱氏爷爷是个郎中,医术很不错,也不知怎么流落到这地界。
唐老爹偶然一次在山上救了钱爷爷一回,加上识文断字的,慢慢就和钱爷爷学着识了草药。
这下不得了,钱爷爷竟发现这小子很有几分学医的天赋,加之秉性上佳,因此靠教了两年便收作了学生。再后来又将孙女钱明嘉许给了他,也就是唐老娘钱氏。
唐老爹是个争气的,医术学的好,还去府城考了医科试,得了医师证。这可是全国承认国家级证书,含金量高着呢!
考了证,唐老爹便在县里坐起了馆,每月能领三两银子,加上一家老小挖的草药也还能得些,多的时候能有一二两,少的时候也能有三五百文。毕竟不是专门采药人,得多的少,贵重的还是寻常的,也看些运气。
唐老娘钱氏也是个厉害的,不仅识文断字,性格也是温婉贤淑,却也是个能做主的,加上一手绣活活灵活现的,每月也能整些钱补贴家用。
家里条件不错,唐老爹唐老娘都是有远见的人物,家里的孩子个个都识了字。
五个儿子六岁开始在家和姐妹一样由钱氏启蒙,八岁送学堂,家里能给读到十五岁,十五岁前过得了童生试就继续读,过不了的就另外寻出路。
唐二郎唐正忠就是读到十四就去老爹在的医馆做了学徒,至今有六个年头了,但他资质一般,前年去府城没过得了医科试。但在乡下地界,做个赤脚大夫也还是够格的。
唐三郎唐正义和唐四郎唐正信是一对双胞胎,两兄弟长相并不十分相似,一个像了老爹一个像了老娘。但是性子却比较相似,都要跳脱些,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学医,从小喜欢跟着村里的唐五叔舞刀弄棒。16岁时,唐老爹找了关系把两人弄进了镖局做事,也算有个照应。
唐五郎唐正诚和唐六郎唐正兴只差一岁,两人自小却是爱读书的,去年唐五哥15岁考过了童生试,可把家里高兴坏了。
这也刺激的唐六郎更加发奋,因为他比五郎晚一年进学堂,先生建议多读一年再考。一来考试费用较高,不宜浪费。二来六郎自幼聪慧,过早崭露头角,先生恐他沉迷于他人给予的种种光环,左了心性。
而她大姐,15岁时许了县里的何秀才。她大姐夫这个秀才可不是常说的穷酸秀才,她大姐夫家算是个耕读之家,家里有百来亩田地,县里也有个铺子。家里条件不错,加上还有个走商的弟弟,偶尔孝敬些,因此日子过得很滋润。唐大姐进了何家门七年,生下了三个儿子,从此在婆家的地位更是无可撼动。
而她,唐纯熙刚满9岁,是父母的幺女,唐老娘生唐五郎和六郎的时间隔得近,伤了身子,因此之后五年都没再有孕。都以为这辈子就这六个子女了,其实也很不错了毕竟五个儿子一个女儿个个都站住了。
哪知大女儿都要说人家了,还能再有一个小乖乖来。彼时老两口心里正满是对大女儿要许人家的失落,就来了这么个小女儿,加上又是老幺,全家都是喜得不行。她大姐和几个大些的哥哥都爱的跟什么似的。两个小哥哥更是欣喜有这么个乖乖的小妹妹。
https://www.biqivge.cc/book/21321267/6282628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