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汉往事 > 第40章 ?第40章

第40章 ?第40章


黎元洪认识赵春丽,一看到她,自然放下了戒心,说道:"原来是赵队长。你追到这来,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吗?"

        赵春丽说道:"武昌城里,民心不安,军心不稳,正需要都督坐镇军政府,以维系民心军心。都督怎么能听信小人之言,跑到这里来了呢?请都督不要做瑞澂,快点回去军政府;否则,不仅敌人会嗤笑你,民众也会唾弃你。"

        黎元洪说道:"赵队长没有去过军政府吧?军政府已经遭到清军的炮击,不能办公了。我要到葛店去,在那儿才能指挥全体民军,跟清军作最后的战斗。"

        赵春丽气得眼睛冒火,说道:"军政府虽说挨了敌人一发炮弹,起火了,却并不要紧。要是都督觉得在军政府安全没有保障,可以在刘家祠堂办公,为什么一定要去跑去葛店?"

        黎元洪还想分辨。赵春丽眼见得黎元洪是不可能听从自己的劝告了,心里想道:我们一直在前线出生入死,敌人的炮弹就在身边开花,也从来就没有退缩过,一发炮弹就把你吓成这样子,哪有一点都督的气魄?不准备再劝说他,也把余瑞祥和蒋翊武的叮嘱抛之脑后,手一伸,就要把黎元洪从轿子里面抓出来。跟随她一块前来拦截黎元洪的参谋人员大惊失色,敢上前来,只说了一句蒋总司令和余副司令正等着我们回去回话,她满腔的怒火就缓缓地消失了。

        她收回了刚刚伸出去的手,说道:"希望黎都督还是回去军政府。"

        黎元洪一见赵春丽伸出手来,不由脸色微变,自知呵斥不了她,又不能伸手阻拦,卫兵都被赵春丽率领的人马挡在了外层,心想一场难堪是避免不了的了。跟她一块回去,自然有失都督的威严;却不回去,赵春丽一旦动手,就更失威严。所幸的是,跟随赵春丽一块追来的参谋人员只说了一句话,就令她收回了已经伸出来的手。黎元洪浑身冒出一阵冷汗,暗自庆幸蒋翊武和余瑞祥思虑周详。

        赵春丽虽说不准备动手,却也不会退让,说完那句话,就摆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一动不动地挡在轿子门口。

        黎元洪尴尬不已,过了好一会儿,终于说道:"赵队长一片苦心,我心领了。我已经来到了王家店,再要回去,人马也很劳顿,不如请赵队长回去告诉蒋翊武司令和余瑞祥副司令,我暂时就在王家店办公。等过几天,武昌城里局势稍有好转,我一定会回去武昌。"

        蒋翊武、余瑞祥再三交代过,不能强迫黎元洪都督。既然黎元洪无论如何不愿意回到军政府,赵春丽不能强行把他带回去,只能顺坡下驴,说道:"既然如此,希望黎都督不要继续朝前面逃跑了。我得到了蒋司令和余副司令的命令,就到这里来找你。"

        说罢,留下了参谋人员,自己率领几个妇女队员,赶紧打马朝宝通寺奔去。

        黎元洪从赵春丽语气里听出了威胁的味道,联想到自从被架上军政府都督的宝座以来,动辄受到革命党人的戏弄,一切都是革命党人说了算,自己只不过是傀儡,就倒抽了一口凉气。他实在不敢招惹赵春丽,只好命令人马就在王家店安营扎寨。

        赵春丽很快就回到了宝通寺司令部。

        其时,余瑞祥已经完全了,不过精神仍然很差,只能半依在椅子上,处理各处发送来的急电。

        赵春丽人还没有进入司令部,声音就传进了蒋翊武和余瑞祥的耳朵:"黎都督真是贪生怕死。要不是你们有言在先,我真恨不得把他抓回来。"

        余瑞祥和蒋翊武放眼望去:赵春丽已经走进来了,噘着嘴巴,气咻咻的,脸色很红润。两人对视了一眼,心里不由得涌出了不可名状的哀伤。可是,他们不能不深深地隐藏自己的感情,询问赵春丽到底带回了黎都督的什么话。黎元洪已经在王家店安顿下来,不会再跑到葛店去了,多少让他们心里好受了一些。

        "人人都说黎都督在海战的时候,是如何如何不惧枪林弹雨,可见是故意神话他了。他就是一个胆小鬼。"赵春丽大发牢骚。

        "不得胡说。"不等赵春丽说完,余瑞祥就呵斥道。赵春丽微微一惊,果然不再说话了。余瑞祥似乎觉得这样对待赵春丽有些不近人情,补充道:"黎都督一身事关军政府的安危,他就在王家店办公也好。"

        "是呀,他真要留在军政府,万一失事,也不好交代。"蒋翊武帮衬道。

        赵春丽心知他们这样说,都是为了平息自己心里的怒气。算了,黄兴走了,不是也没有对民军产生多大影响吗?当初,黄兴要是听从了余瑞祥的,不去反攻汉口,而是派兵先攻占谌家矶,攻占三道桥,切断敌人的后,整个战局或许就完全两样。黎元洪走了,也不可能影响得了民军;真正的革命党人,是不会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何况,黎元洪并没有走远,还在王家店,有事情向他汇报,只不过多跑几步而已。脑子接连转了好几圈,赵春丽心头的怒火终于完全平息了。

        这时候,一个卫兵前来报告:有一个外国人在王俊财的陪同下,求见司令和副司令。

        余瑞祥不由得满面狐疑。蒋翊武却心头一喜,赶紧对余瑞祥耳语一阵,就与余瑞祥一道走出司令部,亲自前去迎接客人。

        赵春丽准备立即退出去。朝外面一退,她一眼看到余瑞祥、蒋翊武正陪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男人走向了司令部。在他们的身侧,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王俊财。

        原来,外国人是汉口万国商会会长,奉了英国政府的命令,在各国政府私下里跟袁世凯达成了协议之后,前来找革命党履行停火协议。

        革命党起事不久,军政府就向驻汉各国的领事发出了照会。照会要点是:希望各国严守中立,不要支持清廷,革命党可以保证其在华的既得利益;却一旦发现其在暗中支持清廷,就以敌国对待之。

        能够继续享有在华既得利益,自然会博得各国驻汉领事的欢心。不过,他们得采取更为实际的态度,希望趁机找到并且推出新的代理人,以便获得更大的利益。于是,在民军跟清军作战期间,他们虽说名义上严守中立,却事实上一直在向清廷施压,迫使清廷放虎归山,让袁世凯出来收拾残局。袁世凯则左手残酷镇压民军,右手逼迫清廷将军政大权全都托付给了他,心中进一步讨好各国。于是,各大国纷纷跟袁世凯暗中接洽,以把大清江山交给袁世凯为条件,跟袁世凯单方面达成了停伙协议。紧接着,他们希望革命党人签字画押,以便协议立马生效,却不能以政府的名义出面,就找到了万国商会会长。

        万国商会会长跟王翔宇关系密切,进而熟悉王氏家族每一个成员。

        王翔宇自杀身亡,王翔东一病不起,王俊财承担起支撑王氏家族的全部重任。汉口的战火停歇了,因为王俊林率领清军在阳夏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冯国璋饶是对王氏家族恨之入骨,也不得不安抚他们,希望他们支持清军。王俊财并没有因为清廷的安抚就改变对革命党人的态度,继续暗中支持革命党人,为退守汉阳的革命党人提供粮草和有关清军的情报。

        在清点王氏家族的产业时,王俊财赫然发现弟弟王俊喜在代管期间,有许许多多账目整得不明不白。伯父死了,父亲不能再受惊骇,他私下里把弟弟叫到一边,询问那些产业的去向;却王俊喜一口咬定他不会出任何差错。王俊财追得一紧,王俊喜的母亲王周氏就出面了,准备在府上大闹天空。王俊财不得不收手;要不然,惊动了父亲,父亲一气一急,万一有个好歹,他真的难以交待。

        伯母一样对王氏家族的产业很上心。王俊林在清军里面当着协统。丈夫在世的时候,没有支持清军,让清军对王氏家族很有怨言,她可不想让儿子受到任何影响。于是,一天天催逼王俊财快一点将账目交代清楚,这样的话,她就可以拿出一些财产,送给冯国璋,让儿子谋一个更好的前程。

        汉口最繁华的地段都被王俊林烧毁了,伯母不去救助那些因此生活不下去的商户和百姓,却说出这种话来了!王俊财很想告诉伯母,伯伯就是因为清军而死,怎么能拿钱送给清军呢?却一样说不出口。毕竟,伯母是一个女人,为了儿子,纵使做出再错误的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只有一天一天地拖下去。

        王俊喜却不愿意了,说道:"哥哥,你总说我管理账目有问题。就是有问题,也是我的能力不够,我本来就不是做生意的料,是你和伯伯硬让我接手的嘛。却王氏家族被王俊林烧毁了那么多产业,你还要听从伯母的话,想把财产交给王俊林。你这是干什么呀?"

        王俊喜不仅自己跟王俊财胡搅蛮缠,还动员母亲跟着起哄。这样一来,王俊财的日子也就越来越不好过。更让他不好过的是,从汉阳那边传来了消息,是说姐姐王芝英已经发了疯。

        汉阳已经落到清军手里。王俊财去了一趟赵府,探望姐姐。姐姐的确疯了,不过,是间歇性发疯。亲眼看到姐姐发疯,他当场就流出了眼泪。姐姐的时候,总是询王府的事情,并一定要跟他一块回去王府。他绞尽脑汁推脱,姐姐依旧不依不饶。

        赵嘉勋重新回到知府任上,礼貌地向王俊财询问过王翔宇、王翔东的现状之后,一头扎到稳定民心,为清军打过长江、扫平武昌做准备的工作中去了。

        赵承彦一直很想陪夫人去王府探亲,却没有成行。现在,大舅子过来了,他私下里劝说王俊财把夫人带回娘家看一看。

        "伯父已死,父亲一病不起,为了财产,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姐姐要是看到这些情况,病情会更加恶化。"王俊财说道。

        赵承彦叹息一声,准备把王芝英送到外国人开设的医院里去治疗一段时间。

        王俊财回家之后,亲生母亲王陈氏和王俊喜母亲王周氏问他赵府怎么样了,他说一切都好着呢。

        赵府一切都好,王府却遭殃。王俊林的母亲王刘氏听到音讯,不由得责怪丈夫太死心眼,只知道帮助革命党人,落得这个下场。为了儿子的前途,她不停地逼迫王俊财快一点把王家的财产理清。

        在这样的下,王俊财只能一个人独立承担着一切责任,默默地忍受。

        此时,汉口商务总会已经处于瘫痪状态,没有一个人能够理事了。当万国商会会长接到命令,要去武昌跟革命党交涉的时候,就要寻找一个带人。王翔宇已死,王翔东病倒了,王俊财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王俊财的确很希望这场战争快一点停止下来。那样,他就会得到解脱。就这样,他欣然陪同万国商会会长来到了武昌。

        见到了余瑞祥,也见到了赵春丽,王俊财心头抑制不住一阵激动,马上就想跟他们相认,就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都告诉给他们。可是,他清楚自己的使命,只有强压下心头的激动。

        王俊财为双方做了介绍以后,万国商会会长笑道:"蒋司令,余副司令,鄙人深感荣幸,能够在这里见到你们。希望我的到来,能够为你们送来一丝福音。"

        寒暄过后,余瑞祥、蒋翊武殷勤地请客人坐了下来。

        万国商会会长拿出了那纸协议,一边朝蒋翊武手里递,一边说:"这是各国领事不愿意看到贵国继续交战,跟袁世凯大人交换意见,达成的协议。只要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黎元洪都督的大印往上面一盖,明天一早就可以生效。你们就有三天的停火期。不过,停火期间,不能做与备战相关的任何事情。"

        蒋翊武、余瑞祥相互打量了一眼,接过那纸协议,仔细看了,上面已经盖上了袁世凯的大印,只等黎元洪的大印一盖,就能生效。他们不由心花怒放:自跟清军开展以来,民军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的确需要休整,需要休息,就是不扩军,不备战,也要利用这宝贵的三天时间,让民军将士好好休息。

        可是,黎元洪已经跑到王家店去了,此去王家店途遥远,把黎元洪叫回来,或者把黎元洪的大印取过来,老外就是愿意等待,也无疑会暴露出军政府主要领头人已经胆怯了的马脚。

        余瑞祥反应很快,说道:"既然会长先生不辞辛苦,来到了武昌,我们应该略尽地主之谊,准备一些便餐,先吃了饭再办事不迟。再说,黎都督目前在刘家祠堂,离这里有十几里地,通知黎都督来到这里,也得一段时间。等会长吃完饭,黎都督就会来到这里亲自盖上他的大印了。"

        万国商会会长在中国经年,深知中国人的礼节,果然准备留驻一会儿,吃顿便餐。余瑞祥立即通知下去,准备晚饭。

        "人是留下来了,可是,怎么把黎都督的大印拿过来?"赵春丽私下里问道。

        蒋翊武笑道:"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更不能让老外知道黎都督已经逃跑了。我们还是通知正在军政府临时负责一切事务的孙武部长,让他火速找人刻一个黎都督的大印吧。"

        说完,蒋翊武亲自给军政府打了电话。

        菜肴很快就准备妥当。蒋翊武忙着督促孙武刻印及处理各项军务,余瑞祥、赵春丽陪同万国商会会长和王俊财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说起了汉口、汉阳、武昌方面的局势、民军的情形,以及社会各界对战争的态度。说着吃着,不知不觉,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承蒙余副司令盛情款待,鄙人已经吃饱喝足,不知道黎都督是不是很快就会来到这里呢?"万国商会会长仍然忘不了他的使命。

        这时候,蒋翊武面带笑容地走了过来,说道:"黎都督带人检查沿线的防御阵地去了,还没有赶回来。我跟他联系上了,他说大印仍然留在军政府,已经跟军务部孙武部长联系妥当,他会全力办成此事。请会长先生去军政府一行。"

        "如此甚好。从明天起,你们就可以停火三天。"万国商会会长说道。


  https://www.biqivge.cc/book/21284133/251875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