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成功法则,必胜之术
此章有些深奥,任何人参透此章,必成人生赢家。
==============================================================================================================================
观音婢听说李世民和长孙顺德他们,要去城南庄园,就去找高秋娘,说她也想去。
高秋娘笑着问,“你不是在安心读书吗?为何会想起去城南庄园?”
观音婢也不知避讳,直接说出心里想法,“好长时间没见世民阿兄,心中很是想念。”
高秋娘笑着挖苦观音婢,“这么大的女孩子,也不知害羞。”
“就是因为想念世民阿兄,你才不能去。如果让外人知道,还未成婚就整日和郎子在一起,会惹人说闲话的。”
观音婢无奈,只好重新静下心来安心读书。
------
一心研读《本经阴符七术》的观音婢,慢慢进入痴迷状态。
本来天真活泼,爱说爱笑的她,变得少言寡语,不苟言笑。
她的全部精神似乎都在书上,吃饭在想,睡觉在想,走起路来也是呆呆发愣,心思好像没有从书中走出来。
丁娘子对观音婢当前的状态很是担心,私下里和高秋娘谈起此事,心中颇有些忧虑。
高秋娘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笑着对丁娘子道:“不必忧心,我年轻时读书,有时也曾这样,待过一段时日,自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接着她又交代,“只是要奉书、执棋她们小心一些,别让她走路时磕着碰着,更要提防不要让她掉进湖里。”
丁娘子听高秋娘如此说,对观音婢也就放了心。
对高秋娘的交代她丝毫不敢大意,回去特别安排奉书等人要照顾好观音婢的安全。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半年有余,观音婢的神情慢慢变得正常起来。
------
一日,观音婢兴高采烈地到东耳房,来见高秋娘。
刚一进屋,就脱下鞋子,爬到罗汉床上,趴在高秋娘后背,搂着她的脖子就腻歪起来。
高秋娘奇怪地问,“怎么不当书虫了?竟然有时间来找阿娘。”
观音婢嘻嘻笑道:“以后不再读书了,天天陪阿娘说话。”
高秋娘故作吃惊,“这怎么可以,岂不耽误了你的大事?”
观音婢贴在高秋娘耳边,神秘地小声说道:“我已将《本经阴符七术》看完。”
高秋娘已经料到,观音婢肯定是在研读《本经阴符七术》时有了收获,要不然也不会如此高兴。
她故作漫不经心地道:“把《本经阴符七术》读完,有什么好炫耀的?那么薄的一本书,我半个时辰用不了,就能读完。”
观音婢见母亲故意和自己打叉,搂着高秋娘的脖子,摇着身子不愿道:“阿娘……”
高秋娘道:“有什么高兴的事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观音婢又将小嘴贴近高秋娘的耳朵,悄声道:“我已将《本经阴符七术》完全读懂。”
-------
高秋娘本来料到,观音婢这半年研读《本经阴符七术》,会有所收获。
听她说已经完全读懂,高秋娘还是有点不信。
她急于想知道观音婢所说是否属实,对观音婢道:
“你搂着阿娘的脖子,这哪是鸿学大儒谈经论道的样子?”
“去坐到几案对面,好好和阿娘说话。”
观音婢松开高秋娘,下了罗汉床,趿着鞋走到罗汉床的另一端,重新上去,坐到几案的对面。
------
两人隔着几案坐好,高秋娘问,
“你可曾将书带来?不看着书,我都忘记书上讲些什么了。”
观音婢懊悔道:“心里只顾高兴,竟然忘了将书带来。”
转首央求门口的墨竹,“墨竹娘子,你去告诉奉书,让她将我平时看的那本书拿来。”
墨竹应了一声,出门去找奉书。
------
过了一会儿,奉书将《本经阴符七术》拿来交与墨竹。
墨竹进屋,将书递给观音婢,“三娘,看是不是这本?”
观音婢接过来点点头,“就是这本。”
然后,隔着几案,将《本经阴符七术》递给高秋娘。
高秋娘翻开书,对观音婢道:“你说吧。”
观音婢坐直身子,认真地道:
“《本经阴符七术》,是成功者的基石,是干大事者必须遵循的法则。”
高秋娘将目光,从书上移开,慢声细语反问,
“难道成功者,都看过此书?未看此书者,就不能成功?”
观音婢已经成竹在胸,不假思索答道:
“成功者,都在无意之中遵循书中所说的法则,只是不自知而已。”
------
高秋娘微微点头,又将目光移到书上,低头问观音婢,
“你说下,书中所说走向成功的法则是什么?”
观音婢正襟危坐,双手交迭置于腿上,思如潮涌,侃侃而谈。
“《本经阴符七术》共有七篇,前三篇谈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是内修之法。”
“后四篇,谈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是修以致用。”
------
高秋娘翻看着书页,点头道:
“确是如此。一个人的气质和内涵,只有修炼到更高的境界,才可以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胸中有丘壑,腹中有乾坤。”
“这样的人,观天下之事,看芸芸众生,如我等观蝼蚁。”
“我知蝼蚁难撼树,蝼蚁却不知它们所做的一切,我等可轻易掌控。”
------
观音婢见自己的见解,得到母亲的肯定,说起来更加有信心。
她接着道:“前三篇。”
“第一盛神。心静,方能全神贯注。”
“第二是养志。寡欲,才能凝志如一。”
“第三是实意。心安,才能思虑深远。”
最后,她对前三篇进行总结,“总之,就是一句话。”
“一个人如想成就大事,必须清心寡欲,一门心思只思考、去做一件事情。”
“这样,才能够深思熟虑,才能把如何做好此事,想深、想透、考虑得周全。”
------
高秋娘边听观音婢说,边陷入了沉思。
她没有想到的是,观音婢通过半年时间的苦读,竟对《本经阴符七术》理解如此深刻。
她只所以取得如此的收获,不正用自身的行动,印证了她现在所说的观点吗?
这半年来,观音婢的所有心神,都用在了这本书上。
她沉迷其中,如痴如醉,一心苦读,心无旁鹜,这不正合了:清心寡欲,一门心思,只思考一件事的说法吗?
------
人世间诱惑太多,人们的欲望太多。
又有几人能抵御身边纷纷扰扰的诱惑,专心去思考、去做一件事情呢?
她又想到了长孙晟,她的夫君,穷其一生基本上都在平定突厥,几十年做这样一件事情。
放弃了家的舒适与温暖,将自己放逐到苦寒之地的北疆。
他用自己的奋斗挣得了妻儿家人的富贵荣华,捍卫了国家的繁荣与安宁,而自己却独自承受着孤独与风险。
------
观音婢见高秋娘愣愣出神,以为母亲不同意自己的说法,问道:“阿娘,阿婢说的是否有不对之处?”
高秋娘回过神来,连忙答道:“对,很对。就是因为你说的太对,我才会想到,现实之中许多事情,和你说的正好相符。”
她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女儿,眼中充满了温柔。
她觉得不可思议,眼前这个扎着总角的女孩,见解竟如此深刻。
------
高秋娘将书翻到后面几章,说道:“你接着往下讲。”
观音婢得到母亲赞许,又将身子挺了挺,接着道:
“后面四篇。是如何运用修来的至精、至纯的内在精神。”
“第四篇分威。讲静意固志,才能使内心强大。经过内心修炼,使人保持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
“不为外物所扰,不为纷扰所动。威势内敛,如帝王俯视臣子,如家主之对奴仆。虽不发一言,臣子瑟瑟,奴仆躬行。”
高秋娘道:“此譬如庖丁解牛,闭目而知牛之结构,了然于胸,下刀之时方能游刃有余。”
------
观音婢继续道:
“第五篇散势。”
“即是审时度势,静待时机,寻间而动。”
“如挽弓而不发,持剑而不击。如将士临阵,静候待机。”
------
“第六篇转圆。”
“即是临机制变,据事设谋。”
“天下万事,无一相同。不同之事,应对不同。事出突然,不能贸然应对,必深思熟虑筹划对策,预知每种对策的成败吉凶。”
------
“第七篇损悦。”
“谋定后动,势如雷霆。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一发不可收,势无可当,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
观音婢一口气,将后面四篇讲完,兴致满满,意犹未尽。
高秋娘放下手中《本经阴符七术》,击掌喝彩。
她双目含笑,注视着观音婢,无限欣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阿婢真让阿娘骄傲!半年苦读,着实收获甚丰。些生如能践行书中所说,必将心想事成,成就阿娘一生的荣耀。”
观音婢见母亲夸奖,并未显出骄妄之色,对高秋娘道:
“阿娘,阿婢以为,认识到成功的法则,未必就意味着能够成功。”
------
“成功关键是践行。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拥有强大的力量,用这种强大的力量去实现所思、所想。”
“三岁孩童,击不倒七尺壮汉。锈钝之刃,刺不破精钢盔甲。”
“无论干何事,不仅要在精神上做好准备,还要在智慧、技能和才干上做好准备。”
“打猎先要箭术精湛,弹琴要先懂音律和技法,打仗先要有高超武艺和谋略。”
“苏秦最后只所以成功,是因为以前,曾跟鬼谷先生习得了谋略和才干。”
“还有最后一点,阿婢认为才是最重要的。”
“做任何大事,都不是单打独斗,必须学会支配和运用,自身之外,能够调动的一切力量。”
------
到了此时,高秋娘已无法描述自己的心情。
观音婢才刚刚九岁,实在是过于早慧,也太过出类拔萃。
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有了《本经阴符七术》作为信仰指引,以后的人生路程中,她认定了追求目标,必将义无反顾。
高秋娘不知是喜是忧,女儿的性格过于执着,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执着之人,就不会轻言放弃,就会拼尽全力去挑战困难和挫折。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选择,就会有所放弃。
在舒适和艰难之间,必将二选其一。
观音婢该选择哪个?
高秋娘宁愿自己的女儿,选择的是享受舒适,而不是艰难。
https://www.biqivge.com/book/21220350/841331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