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权衡利益
高秋娘为观音婢的婚事焦虑。
唐国公府窦氏夫人心中更急。
在她的计划中,明年府中要办两宗喜事。
李建成二十有四,李世民将要十五。
这是数年前定下的时间,两人到了这个年龄,当年都要婚娶。
李世民十五成婚还算正常。
李建成二十三岁尚未成婚,对外人来说是一个不解之迷。
------
为何唐国公府不娶则已,一娶就是两个儿妇?
李渊夫妇有不可对外人说的原因。
窦氏夫人极为相信占卜,十年之前对几个儿子的婚姻都卜了卦。
李建成为“鼎”卦,李世民为“乾”卦。
卜卦的方士解卦说:
------
李建成,其卦为“鼎”,卦爻“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李建成至贵之相,早婚克妻,如果所娶之女才德不配,必将早亡。
理由是女方才德不配位,其足不牢,必致翻覆,无福消受至尊、至贵之位,故必早亡。
象辞曰:君子以正位凝命。
因此,李建成需守成固本,要等到本命之年方可成婚。
明年,李建成就要二十四周岁,正是本命之年,所以要于此年成婚。
-------
李世民,其卦为“乾”,卦爻“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吉。
李世民是纯阳之体,过刚则折,当易早婚。
理由是纯阳之体,需以阴补阳,当能阴阳相济。见龙在田,即是人之年少之时。
象辞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男子奋发有为,内室坤德载厚,阴阳相济方能龙翔无咎。成婚当于舞象之年,就是男子达到十五岁。
到年底李世民刚好十四周岁,民间来说就是十五岁。
因为李建成是长子,需要先成婚。然后,李世民才能成婚。
所以,李世民的婚期要放到李建成之后。
-------
本来,窦氏夫人对方士的占卜还不是十分笃信,心想世族之家哪有男子二十四周岁成婚之事?
她也想早早抱上孙子。
在半信半疑之下,李建成十六岁那年,窦氏夫人就给他安排了一个侍婢作为通房。
没想到,不到半年,这位通房的侍婢竟然因病而亡。
经过这事,窦氏夫人对方士之言,不敢再有半点猜疑,一切都按他所说行事。
------
看看快到了年底,李渊捎信回来,说已随驾回到东都洛阳,但皇上仍在盛怒之中,他也不敢告假回家。
对于两个儿子的婚事,李渊让窦氏夫人和李建成全权安排,届时他会回去参加婚礼。
至于婚礼的吉期,他建议都定到下年年初。
听皇上的口气,明年春天还会次亲征辽东,攻打高丽。
有内臣已传出风声,为稳军心,明年随驾出征官员都要家属随行,在涿州安排府邸。
因此,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婚期要定在正月、二月,过了这个时间,李渊和窦氏夫人都要随驾前往涿州,再选时间不知要推到何时。
------
接到李渊的来信,窦氏夫人心中稍宽。
她让李建成给父亲回信,说是将照李渊交代办理。
李建成则另有考虑。
在父母的教育下,作为国公府嫡长子,他自小便有大志,既然父亲将承天命,他将来也必将是未来的皇帝。
李建成在远大志向的激励下,兼习文武,刻苦用功不下于李世民。
他如今二十多岁,已是文武全才,正当雄姿英发之时,心中有大事,胸中有全局。
------
李建成对于朝局之事极为关注,做每一件事都会权衡利弊得失。
自杨广征讨辽东以来,民怨四起,乱象已生,李建成与父亲商议,认为举事时机将到。
他已开始笼络贤能,收纳亡命之徒,为将来成就大业作准备。
辽东兵败,更让他坚定了在隋将要灭亡的信念。
李建成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培植势力,到时才能一呼百应。
因此他把几个兄弟的婚姻,都当作笼络世族大家的筹码。
想用联姻的方式,稳住一方势力。
------
对李世民与观音婢的婚事,他已不再看好。
李建成认为,长孙晟和长孙炽去世以后,长孙家族在朝中已不是重要力量。
这桩婚姻已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
他在给李渊的信中,建议为李世民再选良配,女方最好是朝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世族大家。
至于说违背婚约之事,李建成在信中对父亲言道,我等父子为成大业已拼上身家性命,又何必看重一纸婚约,一旦事成,将来把长孙氏纳为世民侧室,天下谁人又敢置喙?
写好书信,李建成招来最为信任之人,将写给李渊的书信缝于袍内夹层,再三交代要小心从事,然后乘快马驰奔东都洛阳。
------
李世民听说父亲随驾返回东都洛阳,让人捎回了书信,即到上房去见母亲。
窦氏夫人正坐在罗汉床上,和贴身侍婢唠闲话,见李世民来到,知他要打听父亲的消息,就让婢女们退下,守在门外。
李世民进屋之后向母亲行礼问安,窦氏夫人让他在罗汉床下首坐下。
他脱鞋上了罗汉床,跽坐于几案对面,问母亲窦氏夫人,
“阿娘,听说阿爷已回东都洛阳,让人捎回了书信,不知所说为何?”
窦氏夫人眼中放出光彩,微笑看着儿子,似有所指地道:
“看你和大郎一个比一个操心,也不知是惦记你阿爷,还是想着其它事情?”
------
李世民和李建成明年要成婚的事,在家长之中已不是秘密。
窦氏夫人暗指两人都在关心成婚的事情。
窦氏夫人猜测并没有错,李世民惦记父亲是真,关心婚事也并不假。
被母亲说中了心事,李世民稍显腼腆,笑着掩饰,
“世民哪里会关心其它事情,心中惦记的自然是阿爷。”
窦氏夫人撇撇嘴笑道:“言不由心。”
------
说着,窦氏夫人从案头匣中,拿出李渊送回的书信,递给李世民,“你自己看吧。”
李世民接过书信,打开仔细观看。
李渊信中说道,辽东虽败,但李渊职责是督运粮草,并未参战。
将帅、士卒虽然损失惨重,李渊却安然无恙。
看到父亲无事,李世民对李渊的安危才算放心。
再往下,就是说起大兄和自己的婚事。
李渊交代,要两人于明年二月之前成亲。
李世民看李渊如此安排,心中暗自欢喜。
------
他想到,观音婢如今暂住舅家,虽是至亲,李世民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将近三年没见,观音婢肯定长大了很多。
经过这许多变故,也不知是不是还如往日一般机智、刁蛮、可爱?
李世民生出怜爱之心,真想尽快将这个与自己无话不谈的小阿妹,接到自己的身边。
在他的想像中,总觉着观音婢离开长孙将军府,就如同是流落在外。
对于当前处境的观音婢,李世民是又爱又怜。
因为两人早就定下了名分,在他心中早已将观音婢当作自己的另一半。
他不忍心看着她生活在不快乐之中。
------
窦氏夫人见李世民走了心神,笑道:“是不是想起来阿婢了?”
母亲天生睿智,李世民想什么,从来逃不过窦氏夫人的眼睛。
见心思又被母亲猜中,李世民讷讷道:“正是。”
------
自从在城南庄园见过观音婢之后,窦氏夫人对观音婢极是喜爱。
她当场决定订下李世民和观音婢两人的婚事。
当时,李世民与观音婢仍是两小无猜。
经过多年相处,至今感情深厚,情同兄妹。
窦氏夫人看到,心中甚是欣慰。
她似乎对往日的想法有所触动,心有所感地缓缓说道:
“当时想到结下这门亲事,一是观音婢确实聪慧,善解人意,于你是最佳良配。”
“二是想着,长孙家族将来会对国公府有所襄助。”
“今日想来,看来有没有襄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来日是否幸福。”
“现如今,长孙家族虽没了往日的兴盛,我能为你娶到这样一个妻子,也觉得心满意足。”
------
李世民听母亲所言,似乎对长孙家族有轻视之意,就对窦氏夫人道:
“阿娘恕罪,世民觉得你说的不完全对。”
“你看到的只是长孙家族的表面,我在长孙将军府长住,却能感觉到它表面下隐藏的力量。”
窦氏夫人见李世民不同意自己的看法,知道他有话要说。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说道:
“从你的角度,说来让阿娘听听。”
------
李世民坐直身子,认真说道:
“长孙家族历来重视人才培养,代代皆是人才辈出。”
“从目前来说,文武之才皆不可小觑。”
“高俭和长孙无忌都饱读经史,满腹经纶,有经纬天地之才。”
“在职武将,虽然职位不高,却掌管要害。”
“长孙敞分管宫中禁卫;长孙无逸任京畿鹰扬郎将,掌管京畿府兵;长孙晟生死之交丁战魁现任河东郡府兵大都督。”
“青年才俊之中,长孙顺德有万夫不挡之勇,长孙湛、丁记坎也是骁勇无比,将来都是征战杀场的猛将。”
------
“长孙家族在洛阳、长安深耕上百年。”
“一旦有变,长安安危,很大程度上在长孙家族的巨大影响之中。”
“阿娘,你说,在长安周边,除了我们国公府,还有哪家能与长孙家族相比?”
窦氏夫人听完李世民的分析,不禁频频点头。
从李世民的介绍中,她看到了原来不曾掌握的信息。
在她的心中,又重新掂了掂长孙家族的分量。
窦氏夫人感叹,“看来还是你掌握得全面,但愿以后你能够好好经营,充分利用这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世民点头,“阿娘放心,这些我心中早有打算。”
接下来,母子两人又说了些它事,李世民方才离去。
在他的内心深处,正在憧憬着不久将要到来的婚期。
------
河东郡离洛阳并不太远,快马一日可到,两日即可往返。
第二日,信使即返回河东,将李渊的回信交给李建成。
李建成拆开书信,看父亲信中所言,似是已为自己的建议所动。
https://www.biqivge.cc/book/21220350/840817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