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事关生死
李世民在河东自家花园中,静心研读兵法、谋略。
观音婢闲来无事,便让丁娘子教几个婢女读书、认字。
有爱侣相守,生活虽然平淡,两人却尽尝爱的滋味。
身处唐国公府李世庄园,李世民、观音婢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不与外面往来,好像这世上一片风平浪静。
却不知道在这数月时间里,外面已是血雨腥风,有万千人头落地。
------
九月,长孙无忌让人送来书信,传来了杨玄感兵败的消息。
杨玄感起兵举事的结局,基本上未出李世民所料。
六月起兵不久,杨广即接到急报,他立即停止征讨辽东。
隋朝大军由辽东回撤,命宇文述带兵回援东都洛阳。
杨玄感围困洛阳,却久攻不下。
------
八月,杨玄感探知宇文述带兵回援。
李密向杨玄感建议,放弃攻打洛阳,向西直取关中。
无奈之下,杨玄感只得接受李密的建议。
他命令叛军放弃围攻洛阳,带兵沿黄河向西急进。
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数路朝廷大军在后追赶。
------
杨玄感叛军,轻装急进,两日即从洛阳到达弘农城。
弘农太守王智积见叛军到来,对属下说,
“杨玄感闻援军将至,放弃围攻洛阳,向西欲图关中。”
“我等如不加以阻拦,让叛军顺利进入关中,必受朝廷严惩。”
“但如出城阻拦,城中兵力不足,无力御敌。”
“我等需得想办法,既能保存自己,又能破坏他的计划。”
------
当杨玄感的叛军到达弘农城下时,他们想越城而过,直奔潼关。
王智积站在城楼之上,让军士们大骂杨玄感。
杨玄感恼怒异常,让自己的军队停止西进,攻打弘农城。
李密见杨玄感一怒之下改变了既定计划,就苦谏杨玄感,
“我军西进抢关,兵贵神速,如果攻打弘农,将会失去战机。”
“等朝廷追兵到来,我军前面未占领潼关,后面无险可守,必败无疑。”
------
杨玄感不听李密所劝,执意攻打弘农城。
他让属下火烧弘农城门。
王智积也让人在城门里面点火。
城门内外,火势炎炎,热浪滚滚,城门虽破,叛军无法进城。
连攻三日,未能攻下弘农城,结果朝廷追兵赶到。
------
杨玄感延误了战机,再取潼关已无可能。
他只得命叛军,在荒野之上摆开阵势。
以乌合之众,迎战宇文述、卫文昇、来护儿、屈突通等数路大军。
叛军处在重重包围之中,倾刻之间土崩瓦解。
最终,杨玄感不得不落荒而逃,身边只剩弟弟杨积善一人。
他自知无法逃脱,就让杨积善将他杀死。
杨积善杀死杨玄感后,自杀未死,被隋军俘获。
------
隋军将杨玄感的尸体和杨积善一起带到洛阳。
到了洛阳,即将杨积善处死。
杨玄感兄弟二人的尸体被剁碎后,抛在街头示众,
三日后又被点火焚烧,焚尸扬灰。
杨玄感的弟弟杨玄奖、杨行仁也先后被杀。
杨素、杨约的后人被抄家灭族。
------
杨广对杨玄感叛乱极为恼怒,他叫骂,
“杨玄感一呼即有十万人响应,可见这世上人多了并没好处,只会聚众为盗。”
“不将谋反者杀尽,不足以吓阻其他人。”
他下诏,命大理卿郑善果、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长安留守樊子盖等人,捉拿杨玄感党羽。
樊子盖和裴蕴大肆搜捕,杀三万余人。
这些人家宅田产全部充公,妻儿老小没官为奴。
另外,受牵连流放者六千余人。
兵部尚书斛斯政,因与杨玄感暗中勾结,怕被治罪,逃往高丽。
观音婢的舅父高俭,与斛斯政有过交往,被贬往交趾郡朱鸢县做主薄。
------
高俭的母亲高老夫人年世已高,不能随他一起到交趾生活。
临行之时,高俭将母亲托付给妻子鲜于娘子侍奉。
他又和高秋娘商议,在崇仁里高府的东面,隔着一条路为长孙无忌购置了一处宅院。
这样两家隔路而居,高秋娘和鲜于娘子,可以共同照顾高老夫人。
一切安排停当,高俭才放心上路。
------
看到长孙无忌送来的书信,观音婢既为舅父被贬之事痛心,也更加记挂自己的母亲高秋娘。
她拿着书信到清心斋去见李世民。
两人并坐于院里的苇席之上,一起细读。
李世民看罢,心中不寒而栗。
他不禁感慨,杨玄感起兵举事的结局太过残忍。
当下,想起兵谋反者何止杨玄感一人?
再看全国烽烟遍地,各地盗贼聚众者已数不胜数。
但是,最后能取得天下者只有一人。
朝廷和反叛者相互绞杀,不知白白害死了多少人的性命?
想一想唐国公府筹划起兵之事,成败难料,实在是不可不慎。
------
观音婢见李世民眉头紧锁,她在旁边幽幽道,
“起兵举事,关系重大。”
“个人生死事小,一旦事败,恐将连累家中老幼和族人。”
“万千起事的追随者,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李世民拉住观音婢,让她坐到自己身边。
他若有所思,缓缓说道:
“这等涉及无数人生死的事,绝不能凭一时冲动。”
“必须经过周密筹划,有万全的把握之后方可行动。”
“从杨玄感所做所行来看,竟然将无数人的生死视同儿戏。”
“我当提醒父亲和兄长,必须引以为戒,以为前车之鉴。”
------
观音婢同样被朝廷对叛乱的血腥镇压所震惊。
她不愿看到,将来唐国公府也如杨玄感一样,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虽然观音婢不耻杨玄感所为,但在她心中,竟有兔死狐悲之感。
观音婢满怀心事,看着李世民,轻声提醒,
“世民阿兄应该牢记杨玄感起兵的过失。”
“以免将来出现同样的错误。”
李世民不想让观音婢担心,认真地点点头,
“这几日,我会将杨玄感叛乱的事,进行仔细思考。”
------
九月深秋,寒意渐浓。
树上的枯叶随风飘散。
有几片翻滚着落在李世民和观音婢的身侧。
观音婢捡起一片,拿在手中。
她突然意识到冬天就要到来,柔声向李世民交代,
“天冷了,世民阿兄以后不能再坐在庭院里,小心会着凉。”
李世民体会到观音婢的关心,笑了笑,
“不碍事,我身子结实。”
观音婢有些生气,“身子结实也不行。”
说着,她扶着李世民的肩膀站起,走到草棚前。
------
观音婢绕着草棚转了一圈。
前前后后,仔细看过之后,观音婢甚是担心,
“这草棚不行,四面漏风,如何抵御冬天的严寒。”
观音婢说得不错。
这草棚是天热时所建,当时只想着能遮一下风雨。
根本就不是按抵御风雪寒冬的标准搭建。
棚顶仅仅铺了一层麦草,只是不漏雨而已。
草棚两端也没有封好,哪里有防寒的能力?
------
观音婢在长孙将军府,见过长孙无逸守孝时搭的草棚,
她看上去很内行地向李世民介绍,
“我知道冬季防寒草棚的搭建方式。”
“先将框架建好,在外面铺上箔篱。”
“箔篱上面铺上草栅,草栅上再从下往上。”
“一层压一层用泥巴粘上麦草。”
“明日你让陆峥领几个人,按我说的方法将草棚重建一下。”
------
李世民见观音婢自顾自地说个没完,也不说话,看着她只是笑。
观音婢看到李世民不搭腔,愣了他一眼,生气地道:
“我说的你可曾听到?”
李世民抿嘴笑道:“我说话你可不准生气。”
观音婢又白了李世民一眼,催促道,
“不管好话赖话,你只管说。”
李世民取笑观音婢,
“看你说话的样子,像一个泥瓦匠。”
------
因为当时“泥瓦匠”社会地位很低。
除了是李世民,没有任何人敢这样说观音婢。
观音婢听后装作很生气的样子,跑过去追打李世民。
李世民看到她冲过来,一下把她搂在怀里。
观音婢使劲挣扎,李世民的双臂却越箍越紧。
她嘴上不依,却不得不停止挣扎。
观音婢安静下来,将头贴在李世民的胸口。
------
李世民将观音婢搂在怀里,感觉到她是如此的娇小柔弱,亦爱亦怜。
怀中这个稚气未脱的小阿妹,几年来经历太多的坎坷和变故。
本来想早点将她娶过来,给她更多的关爱与呵护。
没曾想新婚十几日,就将她一个人抛在家中。
如今母亲窦氏夫人病故。
这个娇小柔弱的女孩子,未受阿姑提携,却要担起家中重担。
而自己不但未给她带来安全,却整日想着谋取天下。
将她带到前途不定,暗流涌动的风头浪尖之上。
如果将来真正举兵起事,吉凶难测,也不知是坦途,还是绝路?
假如真有不测,这个娇弱的精灵,也会因而受到连累,生命竟会走到终点。
------
李世民紧拥着观音婢,用自己的脸贴着她的额头。
两人无声,心儿相依。
这样过了片刻,李世民柔声问观音婢,
“如果我将来举兵起事,你会害怕吗?”
观音婢仰脸看着李世民,她也知道前路艰险,但眼神坚定地说道:
“好男儿定当志在天下,但要谋定而后动,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李世民点头,“我会三思而后行。”
------
观音婢听李世民说完,想要挣脱他的怀抱。
李世民笑着问,“你这样急着要做何事?”
观音婢道:“天下之事离我们太远,不被冻着才是当务之急。”
“现在我要精心谋划,为你建一个遮风挡寒的草棚。”
https://www.biqivge.com/book/21220350/839303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