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谢师宴何秀坤提亲 惜别离林月莺…
几个人因都考中举人,心中高兴,便在开封逗留了一日,趁机游遍开封景致。
过去,人们提起开封时有一句话说,开封“三山不显、五门不照”。
意思就是说曾经做过七朝古都三朝省城的开封,城里有三座山,但是,后来都被淤平而不显啦;五个城门之间都不对应。这是清朝时开封城的地图,可以看出来:东有宋门、曹门;南有大南门;西有西门(大梁门);北有北门。
现而今再来看开封城门,不仅这几个城门还在,而且有的还盖起了新的城门楼,如:大梁门、小南门、北门等等。据说现在开封这一圈城墙上足足有12个大小不等的“城门”。
开封最著名的地方,莫过于龙亭,大相国寺和铁塔了。
龙亭最早是唐德宗时期永平军节度使的衙署,五代时期被改建为皇宫。北宋时的皇城也在此处。明朝时再次兴建周藩永宁王府。
康熙三十一年,在原明周王府煤山上修建万寿亭,供奉皇帝牌位,每逢大典或皇帝诞辰,地方官员在此遥拜朝贺,于是改煤山为龙亭山,简称“龙亭”。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据载寺址原为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的故宅。
712年,唐睿宗李旦为纪念其由相王位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
北宋时,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东京最大的寺院。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
《水浒》中的鲁智深曾在大相国寺中修行,负责看守菜园子的时候,巧遇林冲的。
开封铁塔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因遍体通砌琉璃砖呈褐色,混似铁铸,故称铁塔。
从建成到现在近千年的历史中,历经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而屹立不倒,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
开封还曾是中国犹太人最多的地方。北宋徽宗年间,大量犹太人进入中国,他们先经商,后定居,与汉族人友好相处,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开封犹太人早已融入当地。
据记载,十六世纪的晚期,有十几户犹太人生活在开封;当时,他们已在此生活了五、六百年,在近千年的时间里,中国犹太人逐渐被同化,数量逐渐减少。
犹太人还专门立了一块石碑,用来记载中国犹太人的祖先和一赐乐业历史的石碑。
四人将开封游了个遍,少诚惦记母亲还在家中悬望,迫不及待想要回家,于是马永昌雇了个骡车,大家一起坐上,不出一日便各自到了家。
家中早就换然一新,一则是少捷娶亲时已经将房屋全都粉刷油漆过,而且大红喜联贴得喜气洋洋的,再则得知少诚高中,县里敲锣打鼓来报喜,整个村子都轰动了,一时间全村子甚至于邻村的全都聚集到李家,站立不下,只好开了祠堂,大家热闹了好几天。
不必说,五灵山的大姨大姨夫和表兄弟们,石湾的战豪一家,少捷和志航的媳妇家,甚至于四爷四奶奶的亲戚家都过来攀附,真是一时间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最值得提一提的,是少诚的三位启蒙老师,亲自上门道贺,还带来了林柏耀和他的女儿林月莺。
少诚不敢怠慢,专门另摆一桌谢师宴,席间跪谢三位老师的启蒙和魏知遇之恩。另拜谢林师伯的教导扶助之恩。
林柏华说道:“少诚,切不可妄自尊大,沾沾自喜,前面的路还长着呢!举人是考中了,但是我们不能止步不前,还要进京参加会试,朝考殿试,一定要考中进士才能不负你多年的苦学!老师相信你,你有这个能耐!”
林柏耀也说:“上京赶考不是光成绩好就行了,只怕还要结交一些权贵。虽然说这种风气不好,奈何朝廷就是这样。
若是你寂寂无名,恐怕是考不中的。想当年曾国藩李鸿章那样的人才,也是不能一次考中,都投靠了官府门下,第二次方才能中。
不要着急,明年春天先下场试一试,到了京城,慢慢再结交权贵不迟。”
少诚皱起眉头:“如何去结交权贵?我们也没有门路,再说,我也不情愿。”
林柏华知道少诚不擅交往,不喜应酬,但是也不能不劝说:“少诚啊,你如今不是小孩子了,你是我们县里的举人老爷了,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是整个家族,甚至整个县里!
若是你能考中进士,将来能造福一方百姓,家乡父老也能跟着沾光,你的肩上要承担着国家兴亡,百姓疾苦的重任!
你必须要学着入官场,当官僚,学着做人做官,学着交往应酬,如果你有个行差踏错,可不是你自己的事情,整个家族都会跟着遭殃啊!”
少诚听见这番话,倒如醍醐灌顶一般,方知自己不能只是想着自己的小性子,还要顾及这么多,一下子觉得肩头沉重似山,他举起酒杯向着四位老师和师伯轮流敬上:“少诚懂了。少诚一定不负重望,学成归来!”
林柏耀一饮而尽:“也不能只难为你,你进京时,我也随你一起走一趟,到京城去寻寻门路,或者能有所帮助也未可知。另外,进京前必须要到县里拜访一下如今的父母官严方敬,此人端正廉洁,倒是个清官。
听说那严方敬乃是安徽合肥人,今年不满四十,也是少年得志,当年曾与李鸿章的六弟李昭庆是同窗好友,同为监生出仕的。若得他提携一下,也是有好处的。”
少诚听说师伯要带自己一同进京,心中感激不已,举杯再敬:“师伯大恩,少诚无以为报,请满饮此杯,略表寸心!”
此时林月莺却从少诚手中抢过酒杯说道:“爹已喝过三杯,今日不能再喝了,若是少诚哥哥觉得此杯非饮不可,就让我代替爹爹喝了吧!”
说罢用手帕遮挡,一饮而尽,再将空杯展示给大家。
三位老师禁不住鼓起掌来:“月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月莺将眉毛一挑,展颜一笑,向着少诚点了点头,就坐下了。
少诚不禁一怔,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
正巧此时,母亲坤娘进来此间,向大家举起酒杯:“感谢各位老师的大驾光临!犬子蒙各位老师教导启蒙,又多方帮助成人,我真是感激不尽,千言万语,不能尽述,都在酒里了!”
月莺见长辈之间敬酒,知自己不便替代,也就端起酒杯,大家一起饮尽。
坤娘便坐下向着林柏耀说:“他师伯啊,论理此刻提亲,不像个话,这是少诚的谢师宴,庆功宴。可是呢,说话少诚就要进京,这赶考的事情啊,可是说不准,一年两年,还是三年五年,不知道多久才能考中回家。
少诚和月莺这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可不能给耽误了,要是我放着这么现成的机会,这么好的亲家,这么好的儿媳不要,可到哪里再去找?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喝了几杯酒,也壮壮胆,请林老师给做个大媒怎么样?改日咱们正式上门求亲,一应聘礼一样不少,您看如何?”
林柏耀尚未答话,林柏华先自站了起来,开心大笑道:“如今您是太太了,你这开了金口,我林柏华自然是不胜荣幸之至啊!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了!”
林柏耀也将酒杯再次举起:“承蒙您看得上这闺女,我也是很高兴啊!若能得少诚为婿,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哪!”
月莺怪父亲当面答应,也有些太不顾自己脸面,脸颊通红地推了父亲一把:“爹!”说完就跑了出去。
大家都笑了。少诚也觉不好意思起来,坤娘拉起少诚的手说:“亲家,那咱这事就算是定了,改日咱所有礼节一样不少,只是少诚在家日子不多,这就给您磕个头认个亲,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啊!”
说完按着少诚就跪下了,少诚向着林柏耀磕了三个头,口中叫道:“岳父在上,受小婿一拜!”
林柏耀真是不知道多开心,眼泪都下来了,他赶紧扶起少诚:“孩子,你有出息,我也高兴,高兴啊!”
一桌子都按位置坐下,就重新添了酒菜,开始边吃边聊起婚事来了。
坤娘见少诚坐着有些拘谨,就悄悄对他说:“你也去看看,月莺上哪里去了,女孩子家害羞,你多关心关心。”
少诚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外面各房各屋,前院后院,还有祠堂各席全都找遍了,没有月莺的影子。
忽而想到她既是害羞,必不会到人多的地方去,且去窑顶岭上看看吧!
顺着一条上坡岭的小道,少诚就上到了窑顶上面的一片坡地上。这说是坡地,其实很平缓,一直延伸到八梁的田野里,这片坡地的顶头便是李家窑洞所在的位置,这一片早已修葺得平平整整,素日都是用来晒粮食用的,李家管这里叫场院。
场院的边上有一架石磨,上面的石辗子旁边坐着一个姑娘,身穿着月白色斜襟棉绸的夹袄,下面是一条靛蓝色印着青樱的百褶裙,此刻双手放在裙间揉搓着手中一条藕合色的手帕,低着头,也看不清脸色。
她满头乌发,如缎子般闪着光泽,鬓边只插了一只玉钗,其他首饰一应皆无。玉钗上的翠滴正随着她的手势一摇一晃,煞是可爱。
似是听见有人走来,她迅速抬头看了一眼,慌忙又低下了头,脸颊上的红云越发地深了。
少诚慢慢走到她跟前,这还是他二人头一回单独在一起,他还从未与一个女孩子这样面对,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少诚望着她渐渐红起来的耳根,觉得自己的耳根也开始发烧,想了想,也在磨盘上坐下,就坐在月莺身边。
“嗯,过两天我就进京了。”
“嗯。我知道。”
“你没有给我做鞋子吗?”
“做了两双单的,一双棉的。还有两双袜子。”
“那你,拿来了没有?”
“没有。”
“那我明日去你家找你,你给我吧,我走的时候也好带走。”
“行。”
“我娘说了,聘礼她都准备好了,我也不知道是啥,你还想要啥,你说。”
“我不要啥,我啥也不要。”
“我明天再上趟县城给你买,你要啥?首饰给你买些吧?还是布匹衣裳?”
“我都不要,别花那个钱。有那个钱你带去京里,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你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别为我花钱,我都不要。”
“那哪行。我出门再想出门的法子,也不能叫你受委屈。”
月莺听见这话,心里一暖,眼泪险些掉下来。不意少诚还这样体贴,心中直感谢父亲为她寻了一门好亲,这么一个好郎君,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https://www.biqivge.cc/book/21050831/268338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