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挟私愤怒报私仇 废公法失却公心
然而由于翁同龢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导致了清朝末期国运的重大变化。
那么这二人之间,到底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是是非非,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作为曾国藩之后的汉臣之首,李鸿章曾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剿灭太平天国运动的功臣。
他还直接创建了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的实际推动者,被慈禧太后称为“可以再造玄黄之人”,更与俾斯麦和格兰特,被后世并称为“十九世纪的世界伟人”。
而翁同龢不仅是咸丰朝的状元,历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官至军机大臣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还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更是同治和光绪两代帝师。
这两位晚清的重臣之间,却历来都是水火不容之势,一生为敌。
基本上,只要是李鸿章所赞成的,比如废除科举、引入西学、编练新军等方面,翁同龢必定反对。
据《清史稿》记载:
李公困疆畿二十年,疑谤纷纷,终不获行其志。
翁同龢和李鸿章的恩怨,要从私人的家仇开始算起。
虽然,在清末时李鸿章的地位和功绩要远远高于翁同龢,但在之前,李家的确根本无法和翁家相提并论。
翁氏家族最早显赫于祖上翁咸封时,此人虽然没有中过进士,在官场上也没有太大的作为和政绩。
但是,由他开始完全改变了翁家的门风,成为了饱读诗书的官宦人家。
翁咸封的儿子翁心存很早就考取了进士,从此正式步入官场,历任广东学政、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而翁心存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翁同书、次子翁同爵和幼子翁同龢。
翁同书进士出身,在担任安徽巡抚期间,面对农民起义平叛不利,甚至还弃城而逃,再加上他包庇叛将苗沛霖,被曾国藩所弹劾而被流放新疆伊犁。
其中,当时曾国藩的《参翁同书片》,就是由李鸿章亲自执笔的:
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清廷当即就准奏了,判处翁同书斩监候。
翁心存当时已经七十多岁,听闻儿子被判死刑,当即就气绝身亡了。
有鉴于此,慈禧太后为了体恤老臣,改判翁同书的斩监候为充军新疆。
几年后,翁同书就病死在了西北地区。
1861年,为了应对日益频繁的外交事务,满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为总理衙门,由恭亲王奕訢负责。
推动洋务运动的自然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奕訢、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而阻挠洋务运动的顽固派,自然以倭仁为首。
但是,除了倭仁外,翁同龢也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坚决的阻挠。
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增加急需的外交和翻译人才,清政府在1862年设立了京师同文馆。
之后,经与李鸿章等人商议后,奕訢奏请在京师同文馆中增设天文学,由科甲正途之外的洋人负责教习。
甚至于,伴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还出现了要求改革传统教育和封建文官体制的呼声。
此举,严重触动了顽固派势力的切身利益。
清流派历来就对西学存有鄙视和排斥,因而始终追随顽固派的脚步,对于洋务运动阴奉阳违。
清流派在政治上基本没有具体和明确的主张,无非就是长期标榜的忠君爱国和针砭时弊罢了。
作为清流的领袖,翁同龢不断在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面前进言,有意贬低和抹黑洋务运动,演变成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绊脚石。
如果非要将李鸿章和翁同龢进行明确的区分。
基本上,站着说话的是翁同龢,弯腰办事的是李鸿章。
洋务运动期间,恭亲王奕訢向朝廷请旨,提出练兵、强器、造船、筹饷、用人和持久的六条紧急奏议,获得了支持洋务运动的慈禧太后首肯。
1875年,清廷发出上谕,据《清史稿》记载:
海防紧要,实为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
此后,慈禧太后下旨开始筹办新式海军。不过,迫于国库的窘境,没有全面推行,决定先由李鸿章督办北洋的海防事宜,看实际成效再行推广。
自此开始,中国海军踏上了近代化之路,北洋水师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起初,得益于慈禧太后的支持,北洋水师的发展迅猛,李鸿章先后从英国和德国等国购置了多艘战舰。
没几年功夫,北洋水师就拥有了各类作战军舰20多艘,运输舰30多艘,辅助舰50多艘,官兵合计4000多人,号称亚洲第一海军。
不过,在翁同龢担任军机大臣并主理户部事务后,北洋水师的发展进入到瓶颈。
翁同龢以国库空虚为由,对于北洋水师开始处处刁难和掣肘。
李鸿章多次请求拨款购置军舰和弹药,虽获得了光绪帝的准许,但却都被翁同龢以种种理由进行推诿和搪塞,拒不拨付军费。
1886年后,北洋水师就再没有增添过一艘新式军舰,甚至就连基本的弹药也严重缺乏,极大地降低了战斗力。
而与此同时,翁同龢对于慈禧太后兴建颐和园之事却极为上心,户部的银两进行全力的供应。
不仅如此,翁同龢还多次上疏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要求清廷提防李鸿章的势力太过庞大,危及到大清朝的统治。
甚至于,在中日关系持续交恶后,眼见双方的战势已经一触即发,李鸿章从欧洲订购了军舰以扩充北洋水师。
但是,因为翁同龢的一再作梗而迟迟无法付款,使得军舰被日本抢先购得,成为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利器。
甲午战败的原因有很多,但翁同龢对北洋水师的有意刁难和战前的盲目极力主战,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甲午战争虽然是由日本主动挑起的,但却与满清政府在战前的积极介入脱不了干系。
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后,朝鲜政府向宗主国大清朝求救,日本也借机向朝鲜出兵。
虽然,出于道义和宗主关系,清廷应该出兵朝鲜,帮助其平定叛乱。
但是,当时的满清已经成为了一具空壳,自保的实力尚且不足。
偏偏,军机大臣翁同龢却不断鼓动年轻气盛的光绪帝,让他在朝鲜对日本采取强硬的手段,甚至不惜与日本直接开战。
结果,听不进李鸿章的一再劝阻,光绪皇帝下令准备不足的北洋水师仓促上阵,打输了甲午战争。
事后,只会耍嘴皮功夫的翁同龢,竟然将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李鸿章的身上。
可是,纵观整个大清朝廷,又没有可以替代李鸿章之人,还得继续依仗善于外交的李鸿章远赴日本马关,进行战败后的和谈。
李鸿章的此次马关之行,事前就知道进退维谷。
果然,李鸿章在日本期间,不仅自己身负重伤,而且还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使得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更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使得中国近代化之路充满坎坷和阻力。
从日本归国后的李鸿章,面对朝野和社会各阶层的纷纷指责,可谓是心力憔悴。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翁同龢的落井下石。
为了缓解各方的压力,也为了寻找替罪羊,清廷下令收回李鸿章的黄马褂和三眼花翎,免去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只留下了一个大学士的虚衔。
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得闲居在北京的贤良寺,过起了半隐退的生活。
不过,此刻的李鸿章虽然下野,但还是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翁同龢也不敢太过造次。
之前,李鸿章的权力来源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
(一)、北洋军权
(二)、洋务企业
(三)、国家外交
甲午战败虽然损失了北洋水师,相当于丢掉了李鸿章的军权。
但是,他的洋务企业和外交权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而且,还有最主要的一点,慈禧太后深知李鸿章是为自己和光绪皇帝背锅,而且对于他的能力也非常认可,因此还是一如既往的器重和信任。
甲午战争的惨败及其《马关条约》的签订,对国内的时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引发了之后的戊戌变法。
李鸿章因故赋闲后,翁同龢为了进一步区分自己和李鸿章的优劣,开始向光绪帝大力举荐康有为等人进行变法。
不仅如此,他还拟定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被维新派誉为是中国的“维新第一导师”。
很多人认为,因为翁同龢锐意改革,严重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才被慈禧太后罢职后归乡。
事实上,将翁同龢罢职的人并不是慈禧太后,而是当时尚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据史料记载,在戊戌变法前的一个月,光绪帝曾专程前往恭亲王府视疾,病榻之上的恭亲王向光绪帝推荐李鸿章和张之洞。
而对于翁同龢,恭亲王则当着光绪帝直言,据《清史稿》记载:
若用此人,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甚至,恭亲王在过世前还就翁同龢颤颤巍巍地写下了“居心叵测,并及怙权”这八个大字,算是对翁同龢做出了最终的人格评价,留给了光绪帝御览。
据《国朝事略》记载:
二十四年夏,今上严责中外诸臣实行新政,革翁同龢职,逐回原籍。
戊戌变法的失败在光绪二十四年秋才最终尘埃落定,而翁同龢被罢官是在当年的夏天,彼时光绪皇帝还没有被囚禁。
可见,对于甲午战败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光绪皇帝对于翁同龢还是颇有芥蒂的。
而且,一向被光绪皇帝敬重的恭亲王奕訢多次弹劾翁同龢,也对光绪帝影响甚多。
事实上,身为帝师和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已经养成了日益骄横的习惯,据《四朝佚闻》记载:
光绪朝局系翁一言,同僚议事,偶有不合,翁辄拂然,常入报帝必伸己意。
可见,倚老卖老的翁同龢已经逐渐引起了光绪皇帝的不满。
因此,他在戊戌变法期间被罢职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人说,李鸿章是治世之能臣,翁同龢是乱世之弄臣。文史不假对此评价不敢完全苟同,因为李鸿章没有那么英明,而翁同龢也没有那么昏庸。
而反观翁同龢,他虽然廉洁自律,文学造诣和书法文章一流,是当之无愧的“状元”和“帝师”。
但是,在治国理政和匡扶大清上,他的胸怀和能力的确有待提升。
因为家仇私怨而与李鸿章长期为敌,最终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也使自己成为了被历史唾弃的人物。
【作者题外话】:本章主要是简单介绍一下光绪帝师翁同龢的生平,因为后面要有他的一些做法难以让人理解,所以交待一下背景和原因。
前面几章写到慈禧太后,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的内容也是由于背景的特别需要,后面的故事就在这些背景下慢慢铺开,并非是时间已经进行到了百日维新和光绪末期了,请各位明了,谢谢!
https://www.biqivge.cc/book/21050831/268338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