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3章
“恩?”
周后的笑声令朱慈烺心情一松,而在笑声之外,他竟然还听到了一个奶声奶气的孩童声音。
是小宝颜灵璧!
朱慈烺对声音的辨识度,一向有非常高的灵敏和准确性,他一下就听出,孩童乃是颜灵璧。
只是颜灵璧怎么会在这里?颜灵璧在,意味这颜灵素也在。
一时,朱慈烺惊讶无比。
暖阁前的小太监见太子驾到,急忙迎上来,小声说道:“殿下,娘娘令你稍等。”
朱慈烺就在外面等候,他竖着耳朵,仔细听。
终于,他听到了颜灵素的声音--周后问起河南和四川的风土人情,颜灵素
轻声细语的回答。听的出,她虽然有点紧张,但回答却非常得体。
而朱慈烺也想明白,颜灵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了,一定是颜灵素昨天第一个购买国债的事情,传到了周后的耳中,周后一打听,就知道了颜灵素乃是他从河南带回来的忠良之后,且安置在京师中,一个年轻女子,又恰在年纪,被太子特意安置,作为母亲,周后心中自然会有想法,也因此,她派人将颜灵素招进宫中,当面见一见,也就顺理成章了。
感觉周后对颜灵素很是欢喜,一直在笑,完全驱散了前几天的不快。
一会,门帘一挑,不施粉黛、素衣长裙的颜灵素牵着弟弟从暖阁里走了出来,见到门外的朱慈烺,急忙下跪行礼。
朱慈烺的脸,竟然有点红。
论起来,他和颜灵素已经有一年多没见了,虽然颜灵素的情况,他时时掌握,唐亮有事没事的就会在他面前念叨,老实说,他心中还真是想念,不过他脸皮薄,事情又比较多,太子的身份更是敏感,因此,他一直都没有机会去看颜灵素,今日一见,发现她更窈窕了,肌肤也更雪白了,幽香阵阵,长长地睫毛下,那一双美目满是羞涩。
颜灵素低着头,和太子见面,她脸上的红晕,都直漫到脖子根了。
“起来吧。”
朱慈烺镇定。
颜灵素和弟弟起身。
颜灵璧跟在姐姐身边,虎头虎头的,感觉一年没见,他结实了不少,一双眼睛黑白分明,冲着朱慈烺笑。
朱慈烺涌起欢喜,上前摸了摸他的头:“小宝,想我吗?”
“想。”颜灵璧拼命点头。
颜灵素悄悄拉了一下他的手。
颜灵璧这才重新回答:“回殿下,想。”
朱慈烺笑了,看来,颜灵素日常没少教导他。
颜灵素做了一个万福,引着弟弟去了,颜灵璧不住的回头,悄悄看太子。
朱慈烺整理衣冠,进暖阁向周后请安:“母后万安。”
周后脸上原本还有笑意,但见到朱慈烺,立刻就又寒了起来。
“这女子是不错,但也不能为了她,而废了祖宗家法。”
“我已经和你父皇说过了,礼部那边也准备妥当了,等过了年,就为你选妃。”
周后板着脸,不废话,直接和朱慈烺说主题。
朱慈烺原本还想要否认,但见周后对颜灵素并不抗拒,也没有想象中封建家长对儿子婚事的一味包办,甚至是棒打鸳鸯,心中暗暗松口气,于是也就默默认了。
“是。”朱慈烺答应。
“下去吧。”今日的周后,一点都没有往常的亲切柔语,显然,她肚里的气也还没有完全消,或者说,即便已经不生气了,她也觉得要给朱慈烺一个教训,以免朱慈烺再犯同样的错误。
等朱慈烺退出,周后轻轻叹口气,脸上的寒霜,瞬间就变成了柔和,嘴角也露出了笑,对身边的徐高说道:“这女子不错,得体大方,春哥儿对她有心,又是忠良之后,你一定要派人看好了。”
感觉因为有绿萝的前车之鉴,周后对儿女们的婚事,越发谨慎和关心起来。
“是。”徐高躬身。
周后站起来,轻声说道:“不过这女子能不能顺利入宫,成为皇后或者是侧妃,却不是他自己,也不是我能左右的,还要看礼部和内廷。”
徐高听出了周后的意思,小声道:“奴婢明白。”
……
颜灵素入宫觐见周后的消息,很快就在宫中传了开来,说皇后见了一个民女,乃是太子殿下喜欢的。
这件事,周后自然没有瞒崇祯帝,第一时间就向崇祯帝禀报了,崇祯帝听完:“你是国母,怎么做,你看着处理吧。”说完,就离开坤宁宫,往乾清殿继续批阅奏疏。
……
有嘉定伯的六万银子起头,英国公等人的跟进,越来越多的勋贵和百官,出现在正阳街的户部衙署,一辆辆载着银子的马车,在正阳门街道上行走,络绎不绝,和勋贵们最初的预想不同,他们最后拿出的银子,比预计的提高了很多,鲜有五百两,都是一千两起步。
勋贵外戚之后,百官群臣的认购银,也陆续交到了户部衙署。
首辅周延儒八百两,次辅陈演,三辅蒋德璟,四辅范景文五辅黄景坊皆是六百两,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都在五百两上下,下面的官员则是依次递减,不论是多是少,就像周延儒事先要求的那样,所有的官员,不管你家里有没有银子,都得购买国债。
随着勋贵外戚,百官群臣,大小商家的积极响应,原本看热闹的一般百姓也渐渐动了心思,勋贵官员都这么踊跃,莫非朝廷明年真的会兑现?如果能兑现,那可比放在窖子里实惠多了,五厘的利息,多多少少也能补偿一点家用。
尤其发行国债乃是太子在主持,太子英明神武,两次击退建虏,这样的人,岂会欺骗老百姓?
“官爷,我也要买国债,支持朝廷。”
“还有我,”
到后期,一些小富之家也开始试探着购买国债。
而在募集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朝廷已经开始迫不及待的使用刚刚募集而来,还热乎着的国债银了。
一辆辆的银车驶出京师,去往宣府大同蓟州辽东和山东,为抗击建虏入塞的有功将士,发放应有的奖赏,不出意外的话,他们都会在年前收到朝廷的赏银,这对将士们的士气,各地民生的缓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一辆辆地粮米车辆和棉布车,以及各种生活必须品,也都源源不断的进入京师……银子在手,朝廷终于可以赈济京畿难民,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了。
这其间,一个新官任命的消息,忽然传了出来,那就是崇祯帝忽然下旨,提拔兵科给事中张缙彦为兵部右侍郎。
消息一出,群臣都是惊异。
原来,兵部右侍郎乃是吴甡,但吴甡先是辅佐太子守卫运河,在运河失守,保定总督杨文岳殉国之后,又被朝廷火速任命为保定山东总督,总揽保定山东的军务,这一来,兵部右侍郎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不同于其他五部,在外有建虏,内有流贼,战事不断的情况下,兵部尚书和侍郎的位置都是火山口,稍不顺利,就有可能被烧了屁股,轻则罢免,重则丢了性命,因此,大部分的臣子都不愿意沾染这三个位置,但同时,这三个位置又非一般臣子所能但当,非有一定的能力不可。
也因此,这样的位置绝非张缙彦这样,崇祯四年中进士,阅历平平,只做过清涧知县,户部主事,编修,其间,其间并无明显功绩,尤其没有显现出军事才能的张缙彦所能承担。
三辅蒋德璟极力反对,认为张缙彦没有大的才能和功绩,从七品给事中,冒然拔擢为三品的兵部侍郎,难以服众。
https://www.biqivge.cc/book/21018921/29145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