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扶公主上位那些年(百合) > 第8章 初露锋芒

第8章 初露锋芒


掀开帘子,一阵秋风随着顾玉的脚步溜了进来,她方抬头,便看到几个臣子齐刷刷转头看向她,不禁脚步一滞。

        顾玉注意到在勤政殿左侧,摆着一个绘制着千里江山的屏风,后面影影绰绰一个身影,她猜是随堂听政的婧和长公主,果如传闻所说,圣上对其爱重,朝堂大事任其参与。

        顾玉稳了稳心神,上前行了大礼:“卑下镇国公世子顾玉,拜见陛下,陛下万岁千秋。”

        圣上高坐在上堂,看到顾玉一袭惨绿大袖罗衣,暗沉的勤政殿为之气象一新。她脚步平稳,就那么走过那群臣子,跪下也如文竹般挺拔清修,不见丝毫慌乱,说话亦不觉其卑微谄媚。这才明了福海先前提到他时,说的俊雅是何等贴切。

        婧和也透过屏风的间隙清楚地看到顾玉,心里意外,似乎每次相见,这人都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感觉,第一次狼狈不堪,第二次只觉其书生意气,这次的顾玉则是沉稳有度。

        圣上长长吐出一口浊气,道:“顾玉,方才你在殿外说你有良策,不妨说说。”

        一旁的臣子们听了这话不免有些不悦,他们在这里讨论半天,挨了圣上训斥不说,反倒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来这里献良策。

        只听顾玉道:“卑下一点愚见,冀图有用。”青年的嗓音带着点沙哑,响在空旷的大殿上,还能听出点回音。

        圣上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

        顾玉抿了抿唇,言简意赅地将心中所想缓缓道来:“卑下以为,与其将上京学子赶回江南,不如命沿途驿站好生接待,护送进京。”

        此话一出,引起吏部一个官员反驳:“荒谬,让他们进京,要在京中学子间也掀起躁乱么?”

        秋日干燥,顾玉的嘴唇干裂,随着她说话渗出血来,她更加三缄其口,道:“方才在殿外,已听大人们说起,京中学子亦有互相举报之事,那么京中学子喧哗不过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见其又欲张口,顾玉赶忙截下他的话,继续道:“大人稍安,且再听小子一言。江南学子鸣冤暴动,竟一呼百应,聚集数百人入京,说明科场舞弊事件已是积久沉疴,一味镇压遣返,只会令天下学子寒心。尽管此事被一时压下来,往后若再有相似情况出现,只怕还要周而复始,重蹈覆辙。”

        官场谈论,并不像书中所载那般客气文雅,朝堂上因观点不合就大肆辱骂,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并不罕见,若真纠结于一处,你一言我一语互相攻讦,只怕到天黑也毫无进展。

        这也是方才圣上发怒的症结所在,议论老半天,一点儿有用的东西都未说出来,只会在舌头上动刀枪,半点儿不往实事上走。

        顾玉说话不骄不躁,就算是堵人话语也不见锋芒,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众人不禁安定下来,侧耳以听。

        顾玉继续道:“以小子所见,堵不如疏,将学子们聚集京城,效仿前朝清谈会,邀他们到御都山祭圣台清谈表态,一一道出所受不平,着笔吏记录下来,经由吏部、刑部、大理寺查实、整理、惩处,继而上达天听,挑选出其中恶劣典型,公示与众,可告慰蒙冤学子,可警诫妄图走邪门歪道入仕之人,亦可表陛下兼听圣明。此其一。”

        圣上听罢果然舒展了眉头,朗声道:“善。”微挑下巴,示意她继续。

        婧和在屏风后面垂着眼,这顾玉果真有点意思,一边想,一边呼吸有意放轻许多。一众大臣也都垂首,仔细听着。

        顾玉继续道:“其二,科举不正之风久矣,究其最大的三个病症,一为冒名顶考,二为考官徇私,三为试卷泄露。此次暴动源头便是江南富户以重金找人替考,又欲杀人灭口,掩盖真相。”

        “若要根治,一需以严刑峻法警告士子勿要投机取巧,比如让相熟的学子们三五成团,互相担保,若一人替考或舞弊,则其余人皆以同罪论处,轻则时代不能入仕,重则全族流放。”

        “二需严明考纪,杜绝出题与阅卷考官座下学子优先录用,当下的糊名制虽好,但仍有漏洞,阅卷官可从试卷字迹中窥到其人是谁,小子提议,在糊名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誊抄,让阅卷官以书吏同样的字迹试卷上进行批改,或可避免考官徇私。”

        “三需严守考题,当年考官座下学子不可参与同年科考,另外,需提前一个月将出题考官封禁一处,命其在考前出题,出题后密封送至各省,再由各省统一集聚一处,使用雕版印刷术誊抄,密封送至各考点,相关人员待考试结束方可解禁放出。”

        一长段话有条有理,一口气说完,圣上龙颜大悦,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尔父一腔孤勇,你有勇有谋,此法甚好,可与各部商榷细节,逐一推广。”

        顾玉听到这话,心下放松许多,剩下的想法也如落珠溅玉,倾泻道出。

        “其三,重开恩科。除了受检举者、有嫌疑者,其余已获功名的学子保留本次科举成绩。对名落孙山者,于明年再开恩科,正好可以实验方才小子所说的系列修正举措,看具体条款是否能落实。”

        “其四,许多寒门学子几乎举全族之力供养一人读书,一次赶考可耗尽家财,下次恩科,这些学子可由当地学堂举荐,朝廷着官吏查明情况,若有真困顿潦倒者,朝廷可资助他们科举赶考的路费,以彰显圣上爱才心切,仁厚恩德。”

        洋洋洒洒说了□□条后,顾玉又道:“以上是小子一点愚见,仅做引玉之抛砖,有不足之处,望众大人们指正,具体细节也需大人们耗时耗力,一一商榷。”

        圣上坐在上座,面色平和,显然对她所言再满意不过。除了方才那个急着要反驳顾玉的臣子脸上颇有些挂不住,其余人皆颔首赞许,认同她的想法。


  https://www.biqivge.cc/book/20660995/273219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