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注释
经:儒家经典著作。
子:诸子百家的著作。
诸史:各种史书。
世系:帝王家族的世代相承关系。
终始:王朝的兴衰始末。
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就可以阅读史书了。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朝代兴衰交替的始末。
心解
读史
这四句话是本章的引子。《三字经》提出读懂了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的著作,人们就可以学习历史了。古人认为,读史必须在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著作的基础上,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形成自己判断是非、认识事物的标准,不至于在读史时迷失方向,或者只记住了具体的史实而未能从中吸取教训。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了解自己的历史,总是会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历史正可以填补人类这种内心对于时空的渴望以及对于生存环境的恐慌。学习和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在一个更为宽广的时空里获得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历史是出于人们自己的内心需要。
另外,人们学习历史还有一个比较实用的目的——为了现在。人类的发展在于不再盲目于任何事物,而是有理性地从事某种事情,也就是说,人们要问个为什么,并且首先思考事情的逻辑性、合理性,并估计事情可能的结果,然后才去行动。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的一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不知道被引用了多少次,而且这句话的含义甚至比得上一本专著。因为历史囊括了人类发展过程中一切成功的规则与失败的教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失败的重演。我们学习和认识历史,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这些平凡的小人物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去接纳和改造生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你就能看得更高、更远。如果用两句话来概括学习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性,那就是: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让历史告诉未来。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非常重视历史的教育作用。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前车之鉴”的说法。古时的明君唐太宗也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实上,唐太宗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也与他积极吸取历史教训,尤其是隋代两世而亡的教训是分不开的。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曾经说过:人们对历史感兴趣有三种原因:一是获得历史知识,二是获得智慧,三是认识人性。这三点都很重要。古人与今人最大的相通之处就是人性。人性的丰富,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善良,人性的丑陋,都可以从历史中看得清清楚楚。历史知识并不能直接让你致富,但是,它可以完善你的人生,增强你的文化品位。史书中充满了各种智慧,它成为今人的借鉴,因为历史常常有惊人的相似。古人成功的智慧可以使我们获得成功的启示,古人失败的教训可以使我们得到警示。
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CCTV-10)“百家讲坛”栏目开播。栏目以“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力求做到雅俗共赏。2005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登上百家讲坛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大众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带动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历史。在这种学习历史的滚滚浪潮里,一向特立独行的易中天教授又抛出了“历史无用论”,以提醒人们学习历史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的想法。在一次访谈中,他这样说道:“历史当然有用,以古鉴今,读史明智。我为什么反复说没用呢?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现在的功利性太强了。功能说得太多,难免庸俗化。我强调历史、艺术的大用无用:百无一用但又不可或缺,必有大用。”历史不是试卷上的选择填空,也不是炫耀自己学识渊博的工具,它对我们的作用不是体现在某一件事情上,而是渗透在人们的观念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历史这么厚重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敬畏和崇尚的态度。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注释
羲:伏羲,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农: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黄帝: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上世:远古时代。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心解
三皇
我们在谈到中国历史的时候,就会经常提到“三皇五帝”,并将之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只不过是实力较为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秦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把那三皇五帝的名称各取一字合成一词,自称为“皇帝”,以示其地位的崇高无比。
“三皇”的说法是在战国晚期才出现的。另外我国传统对“三皇”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说法认为“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有的则认为是:伏羲、神农、黄帝。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也被《三字经》的作者采用。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是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为中国医药鼻祖之一,也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外出,在雷泽中无意中看到一个特大的脚印,好奇的华胥用她的足迹丈量了这个足迹,不知不觉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伏羲降生了。他聪慧过人,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风的乐音,又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便画出干、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悬卦的符号,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间的种种事物。八卦也成为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罟,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伏羲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并经常与女娲一起出现。传说,上古时代曾发生过一场罕见的大洪水,世间只留下了伏羲和女娲兄妹两人,于是他们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再度使我们民族繁荣起来。
继伏羲以后,神农(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不是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此外,他还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的是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传说神农的样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五脏六腑清晰可见。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于是,神农决定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毒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什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影响就可以轻易地知道了。他把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作为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加以注意。后来,由于神农氏服了太多种毒药,积毒太深而身亡。
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其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在涿鹿之战中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在他的统治下,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数学、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都是他的后裔,他们的部落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因此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我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因此每年的三月三和清明节是今人祭祀黄帝的日子。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注释
唐: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尧。
有虞: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
揖逊:谦让有礼。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把帝位禅让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心解
二帝
除了“三皇”之外,我国古代传说中还有“五帝”。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三字经》的这四句话主要介绍“五帝”中的尧帝和舜帝。人们经常用“尧天舜日”来比喻太平盛世,以“尧舜之治”作为后世帝王德政的典范。生活于中唐时期,目睹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大诗人杜甫也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作为其一生的政治抱负和追求。可见,尧帝和舜帝是古时人们心中圣贤的典范。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是黄帝的后代,是帝喾的儿子,因封于唐地(今河北境内),故后人称为“唐尧”。唐尧即位后,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政绩卓著。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拥戴。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因此尧就祖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奠定了我国农历的基础。他还设立谤木,让平民可以对部落的管理和他本人发表意见。尧在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尧晚年的时候,想找一个贤能的接班人,他为此到处寻访,后来人们一致推举舜。尧听说舜很贤德,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经过一番考察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全部职权让给了舜。这就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史记》评价尧帝为“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他是颛顼帝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根据《尚书·尧典》的记载,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他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担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型,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警戒人们;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天下人心悦诚服。通过这样的整顿,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因为禹在治理洪水方面成就卓越,因此舜在晚年禅位于禹。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注释
文武:周代的开国君主周文王和周武王。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位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心解
三王
夏、商、周是我国上古时代的三个著名的时代,它们的开国之君大禹、成汤、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贤明的君主,后人称之为“三王”。
禹,通常尊称为大禹,是与尧、舜并称的传说中的古代圣王,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禹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以及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父亲是鲧(gǔn),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夏伯。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尧就让禹的父亲去治水。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用堤坝挡水的做法,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引到了大海中去。当时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他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因此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在治理水患的同时,大禹还积极指导人们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兴水上运输,重建家园。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他带领人们在田间修起条条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他为当时农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难怪孔子对大禹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孔子认为禹王的功德是无可非议的:禹自己饮食菲薄,然而祭祀的祭品却非常丰富,这是至孝;平常他只穿粗恶的衣服,然而朝衣则讲究华美,这是恭敬群臣;他不注重自己的宫室,所以宫室很简陋,却尽力来为农民修建沟渠,以利农田,这是厚爱百姓。孔子说了这些事实以后,再次夸赞“禹,吾无间然矣”。
公元前2070年,帝舜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禹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国号夏,改定历日称为夏历。禹把全国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他还到南方巡视,在涂山(今安徽蚌埠市西)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打破了禅让制度,开创了子继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
成汤,名履,又称武汤、大乙、天乙,是商朝的第一代君王,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商汤。商原为夏的属国之一,生活在黄河下游。他本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王室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君王荒淫无道。成汤则在国内布德施惠,轻赋薄敛,使百姓亲附,政令通行。汤看到夏桀的无道,决定推翻夏朝。于是开始实行灭夏的计划。他先灭掉了商附近的一个小国,后经过十一次出征,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国,剪其羽翼,之后一举灭夏,历史上称之为“鸣条之战”。鸣条之战是我国军事历史上一篇辉煌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通过“伐谋”、“伐交”、“伐兵”、“用间”的全面运用,最终达到战争速胜的最早的成功战例,对于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筑,都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公元前1600年,汤正式建了我国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商汤开以武力夺得天下的先例,打破了天子是不可变的定律,是中国政治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史称“商汤革命”。
周文王,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也称西伯昌。他继承先人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先人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部落。他对内奉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招贤纳士,对于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岐周在他的治理下,国力日渐强大。这引起商纣王的不安,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在囚禁期间他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即所谓“文王拘而演《周易》”。被释放后,他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就在这大功即将垂成之际,姬昌不幸死去。周文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明君圣人,被后世历代所称颂敬仰。周武王,姓姬,名发,是周文王姬昌次子。他即位后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他审时度势,将都城扩至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内),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8年,武王在孟津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两年后,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诸侯,挥师东向,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开启了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
夏、商、周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夏、商、周在当时只不过是一个众多小国中的一个,只是它们的实力比较强大,受到其他小国的拥护,担任主持公道的角色。儒家对这三个朝代有着独特的看法。儒家认为,尧、舜、禹的时代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而夏、商、周只能算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的“小康社会”。这也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小康社会”最早的历史渊源了。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注释
家天下:把天下作为一家的私有财产。
夏社:夏王朝。古人把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祭礼称为“社”,后来“社”与“稷”合称“社稷”,代表国家。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统治。
心解
夏朝
夏朝(约公元前2146—前1675年),始于大禹,终于桀,共有十七位统治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相揖逊”禅让制度的最后一位受益人,史书上记载,与大禹一起治水的皋陶之子伯益功勋卓著,理应是禹的继承人,但禹死后人们爱屋及乌,拥戴了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夏王朝建立以后,夏王朝内部的贵族有扈氏反对夏启即位,启动用军队镇压了有扈氏的叛乱,才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夏启在位十年后去世,其子太康继立。太康治国无方,追求奢侈淫乐的生活,由此发生太康兄弟五人争夺王位的斗争,在太康的孙子相统治期间,东夷的后羿趁夏朝内部王权之争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夏朝自此中断了四十年。相的儿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少康死后,其子予即位。予重视发展武装和制造兵甲,形成了夏代中兴的局面。夏王朝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中兴稳定后,到孔甲时,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逐渐走向崩溃。从孔甲经皋与发,到履癸(即夏桀)内乱不止,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国语》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日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一些正直的大臣向他进谏,他却厚颜无耻地将自己比作太阳。百姓得知后,纷纷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而这时,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夏朝人们努力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此外,畜牧业也有一定发展,马的饲养受到很大重视。
夏作为上古三代之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注释
纣:商朝最后一位统治者纣王。
成汤起兵灭掉夏王朝,建立了商朝。大约六百年之后,到了商纣王统治的时候,商朝灭亡了。
心解
商朝
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前后经历了31位统治者,延续了将近六百年的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
传说,商人的祖先是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契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地,开始兴起。关于契的出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成汤时,已经成为夏国东方的强大部落。公元前1600年,成汤在贤臣伊尹的辅助下,一举灭夏,正式建立商朝。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因此,商朝的实际统治范围要比夏朝大。
成汤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后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经仲壬至太甲几代执政时间都很短,商朝的大权实际掌握于伊尹手中。伊尹努力教太甲如何做一个好君王,但是太甲不遵汤规,横行无道,被伊尹放之于桐宫(今山西省万荣县),令其悔过和重新学习汤的法令。三年后,迎回太甲复位。商的统治又呈现出清明气象。伊尹为贯彻商汤的治国方略、使商王朝长治久安作出了不懈努力,伊尹因此也获得了“大仁”、“大义”的美名。太甲死后,传位于其子沃丁,其后历经太庚、小甲、雍已、太戊四代,商朝统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执政期间,商朝才再度兴盛起来,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因此商人称太戊为“中宗”。商朝中期,国力衰败,诸侯不朝,各种矛盾交错,危机四伏。盘庚为了挽救王朝的危机,于大约公元前1300年不顾当时权贵的反对,强行将都城迁至殷,并进行改革,推行成汤的政治,革除奢侈恶习,使局势得以安定,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迅速发展,史称“盘庚迁殷”。从此,直到商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间再未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殷朝。武丁即位后,大力选拔人才,任用傅说、甘盘等贤能志士,征服了周围各方国,大大地扩充了商朝的疆域。这段时间,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商朝后期的鼎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之后的商朝,开始逐渐走向了衰亡。至帝辛(商纣王)时,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帝辛于公元前1075年即位。他天资聪颖,不仅体格魁伟,而且能言善辩,但好酒色、喜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除此之外,商纣王非常残暴,制定了很多严刑峻法。纣王在危机日益加深时,还大规模地对周边部族用兵,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速了商王朝的灭亡。在现在看来,商纣王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可忽视。他开拓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使商朝疆域得以扩展,促进了中原文明的传播。公元前1046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
商王朝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了人工养殖淡水鱼。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商朝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除此之外,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上面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因此称为甲骨文。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现在还形成了专门研究甲骨文的学科“甲骨学”。
在商朝统治的同时代,古埃及王国的统治已进入鼎盛时期,古希腊的迈锡尼文明正在崛起,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帝国也在崛起。它们和商朝东西辉映,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注释
最长久:周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朝代,前后经历了三十七位统治者,八百多年。
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心解
西周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是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周朝共延续约800年的时间,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期最长的朝代,因此《三字经》说:“八百载,最长久。”
周族是西方一个古老的民族,灭商之前,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神农的“后稷”。后来经过公刘的贤明统治,周族开始兴旺起来。《史记·周本记》说:“周之兴自此始。”公刘下传九世,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姬昌(周文王)即位后,“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史记·殷本纪》),为灭商奠定了基础。其子姬发即位,称周武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于公元前1046年杀死商纣王,建立了商周。
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当国,成王的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不服,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周公旦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势力扩展至东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相传,周公还制礼作乐,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西周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形成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局面。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分地区。
成王死后,即位的康王继承先王的事业,勤于政事,平易近民,社会更加安定。武王、成王、康王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四代周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周昭王作为天子,竟然在南征楚国的回途中沉水而死。其子周穆王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但是难以改变西周逐渐衰微的大势。之后,经过周共王、周懿王、周孝王、周夷王四代,加上周围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位的周厉王,不仅不采取安抚民众、发展生产的措施,反而贪财好利,暴虐无道,压制民言,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和平民。他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制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对大臣提出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忠告听而不闻。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国人(平民或庶人)在都城镐京发动武装暴动。周厉王仓皇逃跑,死在外地。宗周无主,朝政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行政。同时这(共和元年)也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后来,周厉王的儿子宣王即位,整顿朝政,出现了短暂的“中兴”。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重。幽王在位期间,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为博取褒姒的一笑,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犬戎兵临城下,周幽王急忙命令点燃烽火,但是诸侯们之前上当的次数太多,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周幽王被杀。后来诸侯们拥立幽王的儿子继承王位,是为周平王。平王将国都迁至东都,这就是历史上的“平王东迁”。以此为标志,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中国文明在西周时期又有了发展。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周人从其始祖时起便非常重视农业,整个西周时期,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这一时期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农具,农作物种类较商代有所增加,而且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对土地肥力的保护,采用了休耕制。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除了在甲骨上契刻文字外,还有在铜器上铸刻的铭文,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件。周朝礼仪制度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由于儒家的推崇,周礼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注释
周辙东:指平王东迁。
王纲:王朝的统治。
坠:松弛、衰落。
干戈:泛指武器,这里指代战争。
游说:说客们来往于各诸侯国之间,说服君主接受他们的主张。
五霸:春秋时代的五位霸主。
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
自平王东迁后,周朝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希望通过游说有所作为的人蜂拥而起。东周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春秋时,先后有五位诸侯成为霸主。战国时,七个强大的诸侯国被称为“七雄”。
心解
春秋战国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与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两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变时期。
春秋时期,得名于孔子修订的《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平王东迁以后,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周天子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诸侯国之间经常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进行兼并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就出来充当仲裁者的角色,通过会盟的方式发号施令,这就是所谓的“霸主”。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不过以各自的实力来看,宋襄公和吴王阖闾是不能入选五霸的。
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其历代君主致力于整顿政治,发挥滨海鱼盐的优势,提倡家庭纺织业,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其国力逐渐发展起来。齐桓公,于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在位期间,他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迅速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他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联合中原各国攻楚的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是齐桓公称霸的标志。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管仲至关重要,正如孔子所说:“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在齐桓公去世晋文公崛起之前,宋襄公(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为号召,企图充当中原的霸主。但无论从国力还是从业绩来看,宋襄公都不能够称霸。
齐桓公死后,齐国出现争夺君权的内乱,力量削弱,晋国发展了起来。晋文公重耳,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在秦援助下于公元前636年回国即位。他在贤臣的辅佐下,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增强军队战斗力,国力大增。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公元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败楚军。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由此,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晋文公死后,西方的秦国和南方的楚国相继强盛起来。秦国原是地处西隅的小国,因为在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护卫有功,获得了王室的赏赐才逐渐强大起来,在秦穆公(公元前659—前621年在位)时期达到鼎盛。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获得了百里奚、蹇叔、由余、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击败晋国,俘晋惠公,又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地(今河南三门峡东南)一战,秦全军覆没,转而向西发展,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获得大片土地。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侯伯”,于是称霸西戎。
楚国原是南方的诸侯小国,春秋初期由于兼并了汉水流域的一些小国而逐渐强盛起来,开始雄心勃勃地争霸中原。楚国在城濮之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达今天的云南,北达黄河,同时,经济文化也有了极大的发展。楚国到了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时期具备了争霸的实力。楚庄王在即位初期,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之后,庄王亲理朝政,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在内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赏罚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为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发起,于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攻进楚都郢。公元前496年,又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阖闾战败,因伤逝世。其子夫差立志报仇,于次年打败越兵。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不断举兵伐吴。吴亡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与齐、晋诸侯会盟,后经周元王正式承认,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此后不久,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
战国早期,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其中晋国经过六卿之间的兼并,公元前453年,形成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局面,号称“三晋”。三晋在战国初期最强大,常常联合兵力进攻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策命三晋为诸侯。齐国自公元前481年,形成“田氏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的实力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向东方掠地扩展,但其北上与三晋争夺郑却遭受失败。越国灭吴后曾强盛一时,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于公元前306年,被楚国灭亡。战国中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
历经254年的战国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356年,是魏国最先强盛的时期。在这期间,魏国任用李悝实行变法,从而使其强大起来。但是,魏国的强大,引起了周围赵、韩等国的不安。他们邀集秦国和齐国介入斗争。公元前362年,魏国大败于秦国,丢失了战略要地西河,而且不得不迁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公元前353年)和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中两次败于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从公元前365年至公元前241年,是齐国和秦国东西对峙的时期。这时,东方的齐国与秦国旗鼓相当,双方在不断兼并周围弱国、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又进行着所谓“合纵”、“连横”的外交斗争。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人物在外交斗争中十分活跃。“合纵”就是指弱国联合起来,阻止强国进行兼并。“连横”就是强国迫使弱国帮助它进行兼并。实际上“合纵”和“连横”都是争取暂时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进一步兼并土地,扩张领土。秦在这一期间基本占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公元前241年,最后一次合纵攻秦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从公元前241年开始,秦国以绝对优势向东方六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春秋时期,铁农具较多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许多荒地被开垦为良田,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精耕细作,农业产量大增。私田增加,井田制崩溃,土地关系向私有化发展。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此外,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也发展起来。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互相促进,出现了一些著名城市。都江堰、郑国渠、鸿沟等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促进了当时农业的发展,而且造福后世。在文化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上,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辩家鹊起,创造了辉煌的先秦文化,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黄金时期。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注释
嬴:秦国君的姓氏。
楚:西楚霸王项羽。
汉:汉王刘邦。
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兼并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心解
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边缘部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才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才开始改变这种情况。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经过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后六代人的努力,秦国拥有了当时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最强大的军队。公元前246年,年幼的秦王嬴政登基。公元前238年,二十二岁的嬴政亲理朝政。八年之后,开始实施筹划已久的统一事业。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在统一之后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集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于一身;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采取“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措施;修建起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北方匈奴的进攻。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整长期生活在战乱和分裂状态下百姓的思想,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秦与原来六国的尖锐矛盾。而当时极为繁重的赋役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就是最为突出的表现)政策,更激化了这些矛盾。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去世,他的儿子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胡亥采用极为血腥的手段来巩固权位。终于,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率先敲响了秦朝的丧钟。此后,“天下云集响应”。
由前楚国贵族后裔项羽率领的楚军和由平民出生的刘邦率领的汉军,是众多起义队伍中实力最强的两支。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做皇帝而展开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相争”。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灭秦后在关中称王。12月,项羽挥军破函谷关,想消灭刘邦军队。刘邦自知不敌,亲赴鸿门谢罪。不久,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嬴子婴,并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分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领巴蜀及汉中地,并故意封秦降将领关中地,以扼制刘邦。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公元前205年4月年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表示再也无意出兵,以麻痹项羽。5月,齐国贵族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自立为齐王。刘邦乘乱重返关中,击败秦朝降将,并用计欺骗项羽,使其相信自己取得关中后就心满意足,不会东进。项羽放心东去,对西边没有加强防范。10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名为义帝发丧,暗中派人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经过彭城、成皋之战后,项羽屯兵于今河南荥阳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在潍水之战中歼灭齐楚联军,完成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9月,项羽引兵东归。楚、汉订盟后,刘邦本想退兵,在张良、陈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击楚军。同年10月两军战于固陵(今淮阳西北),项羽小胜。刘邦以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战重创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今安徽省和县),终于结束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
秦国以十年的时间横扫六合,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建立了全面的郡县制中央集权,为随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典范。但是这个被梁启超定义为“亚洲之中国”由此开端的朝代,仅仅经历了十五年的短暂经营就从中国的版图上永远地消失了。西汉初期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的道理。他认为秦兼并六国,用的是“诈力”;统一以后,仍然迷信法家重赏刑罚的统治方术,不了解“取与攻守不同术”,即不能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政策,结果“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注释
高祖:西汉高祖刘邦,西汉的开国之君。
业:基业。
孝平:孝平帝,西汉最后一位皇帝。
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之君。
献:汉献帝,东汉最后一位皇帝。
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二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光武帝建立了东汉,汉朝延续了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心解
两汉
汉代是由刘邦建立的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分为西汉(公元前206—8年)和东汉(25—220年)。
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第一个强盛、富饶的王朝。在西汉统治的近四百年的历史中,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国力强盛、人民安乐,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刘邦在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于公元前202年正式称帝,定都长安,国号汉,汉朝就此开始。虽然刘邦称帝的时间是公元前202年,但为了与秦朝灭亡时间相接,史学家们将汉朝的历史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王”算起。刘邦登基后,先分封功臣韩信、陈豨、彭越、英布等为王,等到政权稳固,为了防止反叛和巩固皇权稳定又以种种罪名取消他们的王爵,或贬或杀,并立下了“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誓言;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为汉朝盛世奠定了基础。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即位,但此时政权实际已掌握在汉高皇后吕雉的手中。吕后尊刘邦遗嘱用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沿用刘邦的“无为而治”的政策,达到了“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的效果,为史家所称道。公元前183年,刘恒即位,为文帝,他与景帝(文帝之子,于公元前156—前143年在位)都继续执行高祖所制定的“与民休息”的政策方针,减轻人民赋税,使汉帝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大大增强,史家称为“文景之治”。通过“文景之治”,汉朝国力逐渐强大起来。
景帝死后,其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武帝在位期间(公元前141—前87年),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锐意进取,使得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变得更为强大。在政治上,武帝加强皇权,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施行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变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将财政权集于中央。在文化上,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古中国的特殊地位铺平了道路。在外交上,武帝派张骞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开通了“丝绸之路”。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但是由于连年的战争,汉朝的国力逐渐衰弱。汉武帝在执政后期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于是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使得汉朝的经济继续发展。武帝之子昭帝继承其父的方针,继续实行无为政治,发展经济,使西汉达到了鼎盛时期。经过昭帝、宣帝两代三十八年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的国力增强,但与此同时地方势力也随之增强,严重地影响了皇权的统治。自元帝起,至成帝、哀帝、平帝在位年间,皇帝对政权的统治力量已大不如以前。至刘婴即位,朝权已尽落于外戚王莽之手。公元8年,王莽篡夺皇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因此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史称东汉。刘秀在位期间,以文治国,重视教育,兴办学校,他还亲自到太学讲论经学,对于东汉一朝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秀在政治上改革的重要一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提高皇权。他加强了对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监察,使中央更好地控制和监督地方行政系统。他精简官僚机构,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支出,间接地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为后世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经过光武帝、明帝、章帝三代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在章帝后期,外戚窦氏日益跋扈,为东汉的衰落埋下伏笔。
公元88年,三十一岁的汉章帝突然驾崩。年仅十岁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但是实际上都是窦太后操纵朝政,国家政治日益腐败。窦氏的跋扈引发和帝的不满,不久,十四岁的和帝成功抓捕外戚窦宪,外戚势力开始衰弱。但是之后和帝信用宦官,形成东汉王朝后期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名存实亡。后来,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
由于政治经济的稳定,东汉的手工业、商业、人文艺术以及自然科学都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冶金、纺织为主的西汉手工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手工业的发展促使商业繁荣起来,以长安为中心形成了许多商业城市,并通过丝绸之路开启了与西亚诸国的外交、商贸等方面的交流。东汉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人们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东汉在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汉高祖至汉文景时期,国家经济实力直线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帝国,是当时与西罗马并称的两大帝国。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使我国在此后一千多年都是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此外,汉代还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从此中华地区的各族就出现了统一的汉族。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华夏民族永远的名字。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注释
魏: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取代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又称曹魏。
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又称蜀汉。
吴: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今南京)称帝,国号吴,又称东吴或孙吴。
迄:至、到。
宋:公元420年,刘裕以禅让方式取代东晋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建都建康(今南京)。
齐:公元479年,萧道成以禅让方式取代刘宋称帝,国号齐,史称萧齐,建都建康。
梁:公元502年,萧衍以禅让方式取代萧齐称帝,国号梁,史称萧梁,建都建康。
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以禅让方式取代萧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
金陵:南京的古称。
北:北朝。
元魏: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因拓跋氏后来仿效汉族改姓元而得名。
东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宇文周:宇文氏后来取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又称宇文周。
高齐:高氏后来取代东魏称帝,国号齐,史称北齐,又称高齐。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国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均建在今天的南京。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氏取代,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氏取代,建立了北齐。
心解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220—589年),严格应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这个时期由公元220年曹丕强迫汉献帝禅位开始,到公元589年杨坚灭南朝陈重新统一而结束,共369年。其间,西晋皇朝曾短暂统一,但八王之乱后出现五胡乱华的局面,政局再度混乱。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与江南的南朝宋形成南北对峙,中国自此进入南北朝时期。581年,杨坚改北周国号为隋,并于589年灭南朝的陈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
曹魏的年代始于公元220年,终于公元265年,统治范围包括整个黄河流域、淮河流域,以及长江中游的江北及甘肃、陕西、辽宁的大部分地区。蜀汉是刘备建立的政权,统治区域有今四州、云南、贵州全部和陕西的一部分。公元263年为曹魏所灭。孙吴是孙权建立的政权,统治区域有今长江中下游、浙江、福建和两广地区。公元280年为晋朝所灭。在三国中,曹魏的势力最强,因此蜀吴两国经常采取联合的政策对抗曹魏,以达到均势。
晋朝分为西晋与东晋。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晋武帝),国号为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秦汉以来的分裂,至此再度统一。统治疆域南至南海,西至葱岭,西南至云南、广西,北至大漠,东至辽东。晋武帝死后不久,爆发“八王之乱”。公元311年,匈奴贵族趁机攻进洛阳,俘虏晋怀帝,并将洛阳洗劫一空。西晋王朝元气大伤。五年之后,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这时,曹魏以来迁居塞内的游牧民族也乘机起兵称帝,全国又陷入分裂混战的局面。除汉族之外,先后有五个少数民族(匈奴、鲜卑、氐、羌、羯)的十六七个割据者建立了政权,分裂的局面持续了一百三十多年,史称“五胡十六国”时代。公元316年,晋朝宗室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王朝,占有今长江、珠江及淮河流域,定都建康,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亡。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疆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黄河流域以南直到大海的一大片地区。北朝主要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魏乃鲜卑族拓跋部所建,其前身在十六国时代为代国,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重建代国,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元魏。公元399年改号称帝,逐步并吞十六国中的夏、北燕、北凉诸国。公元439年统一北方,统治区域北至蒙古高原,西至新疆东部,东北至辽西,南大致以淮河、秦岭为界,与南方的刘宋对峙。北魏国力颇为强盛,孝文帝拓跋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并进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但因种种因素,却造成汉化与反汉化两大阵营的对抗,公元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隔黄河而治,东魏后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
东汉末年,北方大规模的战乱连绵不断,经济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长安洛阳两大古都几经洗劫,黄河中下游的高度文明一再遭到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长江流域此时却获得了发展经济的一些便利条件:
社会相对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大批北方人口迁居南方,为南方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以及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江南的经济逐渐和北方趋于平衡,为以后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为国家实现政治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前提,也为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空前繁荣准备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治黑暗而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自我意识觉醒、人们思想活跃的时代。生活在这样动荡的社会中,人们经常感到生死无常,生命如海中孤舟,随时有覆灭的危险,因此人的个体生存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个体生命呈现为多姿多彩的美。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继承了前代的成就,在数学、农学、地理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冶炼技术、医学等许多方面又多有创新。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注释
土宇:天下。
再传:第三代。
统绪:皇位的传承。
杨坚重新统一了南北,建立了隋朝,是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心解
隋朝
这一节介绍的是隋朝(581—618年)的历史。因为杨坚原为随州刺史,但“随”字的“辶”有忽走忽停不稳定之意,于是他便弃了“辶”,创了“隋”这个新字作为王朝的名称。
北周宣帝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给杨坚为首的汉人将领夺取政权提供了良机。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即位的周静帝只有八岁,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的杨坚,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公元581年,杨坚在消灭北周残余势力后,以“受禅”为名,废周静帝自立为帝,是为隋文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隋朝的历史就从这一年开始。公元588年,隋文帝以其次子杨广和大臣杨素为统帅,率兵50余万,大举伐陈。次年,隋兵攻入建康,陈亡。于是从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至此结束。隋文帝实现了自秦汉以来的又一次长时间的统一,使北方民族进一步融合、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我国封建社会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隋文帝完成统一大业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鉴于东汉至隋南北分裂达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国库空虚的局面,杨坚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的同时,稳定民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一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经过隋文帝二十多年的刻苦经营,社会安定、人民富足,史称“开皇之治”。
隋文帝死后,其子杨广即位,年号大业,是为隋炀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期间,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他主持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但是,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滥用民力,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引发大规模的叛乱。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摇摇欲坠,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将缢杀,隋朝灭亡。
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所巩固和发展。首先在政治方面,隋朝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机构,确立了三省六部新制,增强了中央集权统治。通过制定《隋律》稳定了社会秩序。另外,开设了科举制度,为以后封建社会人才选拔方式提供了一个蓝本。在经济方面,文帝下令整顿户籍,清查人口,继而推行均田制,调整赋役。与此同时,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和加强漕运力量,开通了“广通渠”引渭水直达潼关。后炀帝又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自辉县至涿郡,长达两千余里,这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另外,隋朝统一发行合乎规格的“五铢钱”,严惩私铸钱币。同时,还规定了标准的铜斗铁尺,颁行全国。这样,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社会的稳定也带来了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长足进步,如隋文帝下令修建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所仿照原形)和东京洛阳城(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的赵州桥等,这都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
隋朝和秦朝都是二世而亡的朝代,因此人们经常对两者进行比较。首先,隋与秦都是凭借强大的武力结束了分裂多年的局面,而紧接着完成一系列改革,使经济得以发展。与此同时,又对人民大施徭役,致使民不聊生,终于使政权毁于一旦。然而,也正是凭借此时国家对物资财富丰盈的积累,为后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而带来了秦、隋之后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汉唐文化。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注释
国基:统治的基业。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唐朝统治了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时期,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
心解
唐朝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王朝二百九十年(《三字经》说“三百载”是为了取整数)的统治以公元755年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隋代末年,农民起义遍及各地,使隋朝的统治力量大为削弱,一些贵族和地方官吏也乘机起兵割据。驻守在军事重镇太原的李渊家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胸怀大志的李渊深知自己无力镇压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又恐遭到隋炀帝的猜忌,在其子李世民的建议下,于公元617年起兵反隋。他手下有很多能征善战、贤能多才的将领,加之部队纪律严明,因此很快壮大起来。半年之后,李渊起义军占领当时的都城长安,又进据关中为基地,于公元618年正式称帝,是为唐高祖,定国号为唐。之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统一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
公元626年,战功卓越的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是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年)。李世民即位后,注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贤用良,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加强汉藏交流,被当时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这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唐太宗晚年,因为太子的问题而烦恼,最后立宅心仁厚、性格软弱的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
唐太宗死后,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于公元690年,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武则天也成为了中国王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后掌权50余年。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在执政期间,她继续推行法治,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列武氏为一等;重视农业,抵抗吐蕃的攻扰,收复西安。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由于大修庙宇,人民负担有所加重。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公元705年,敬珲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拥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唐朝的政权。公元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中宗,韦皇后立温王李重茂为帝,是为少帝,并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儿子,当时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协助下发动政变,诛杀韦皇后、安乐公主及武氏残余势力,拥立李旦复位。
公元712年,睿宗让位于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时期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使得朝政败坏。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公元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叛乱,攻下洛阳。次年称帝,攻下长安。这场战乱前后历时近八年,始告平定,史称“安史之乱”。战乱虽平,但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藩对唐的侵扰也是日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虽有短暂的“元和中兴”(唐宪宗时期),但其全盛时代也就从此结束了。
唐宪宗(805—820年在位)末年,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大臣之间的朋党之争亦越演越烈,使宦官更加得势。牛党、李党相继执政,史称“牛李党争”。到唐僖宗(874—888年在位)统治期间,时局异常混乱,加之连年的天灾,矛盾爆发。公元875年,王仙芝、黄巢率领广大农民起义,起义军很快就横扫全国。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唐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名存实亡。在镇压农民起义过程中,军阀朱温的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并于公元907年,废黜唐帝,自称皇帝,以梁为国号,唐朝灭亡。
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光辉的时代。当时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富裕,有杜甫的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由于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今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盛唐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长安是当时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心,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唐王朝像一位雍容大度、不卑不亢的智者,欢迎四面八方的来客。
唐朝是一个我们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她的自信、开放、宽宏、博大、发达,让我们民族的声威撒播四海。自唐以来,欧洲的“老外”就是把我们叫做“唐人”。今天看来,唐朝的那种振奋人心、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气质,应该作为我们民族永久的精神脊梁,并不断传承下去。
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
注释
由:缘由。
梁:史称后梁,公元907年,唐朝藩镇梁王废掉唐帝,自立为帝,国号梁。公元923年,为后唐所灭。
唐:史称后唐,公元923年,沙陀族人李存勖灭梁,改国号为唐,建都洛阳。
晋:史称后晋,公元936年,沙陀族人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国号为晋。
汉:史称后汉,公元947年,沙陀族人刘知远灭掉入侵的契丹人后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为汉。
周:史称后周,公元951年,郭威灭后汉称帝,国号周,建都汴。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心解
五代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公元960年北宋建立。在这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吴越国、闽国、荆南国、楚国、吴国、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后蜀等十几个割据政权,这十几个政权统称“十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唐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这一时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所以前人把五代称为“五季”,也就是末代,最差的。所以欧阳修在他主编的《新五代史》里常用“呜呼”开头,这并不是他装腔作势,不说其他,单是后来的残酷刑罚“凌迟”(即千刀万剐)就是在这时出现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段乱世持续的时间只有五十多年,这表明随着封建统治的深入,统一的趋势越来越强,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五代时期的文化成就主要在于火药、印刷术的发展以及词的出现。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他诸国都在中国的南方,它们较少受到中原战乱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长,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五代时期,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契丹的崛起。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自北魏开始,契丹族逐步发展,至唐末强大。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北方地区,辽朝先与北宋交战,“澶渊之盟”后,双方长期维持平稳关系。辽中叶后,统治集团日益腐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民族起义风起云涌。当女真族展开强大攻势时,辽帝国迅速走向灭亡,1125年为金所灭。由于契丹的名声远杨,国外有些民族至今仍然把中国称作“契丹”。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他们与契丹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帝号纷,
迨灭辽,宋犹存。
注释
炎:原意指火光上冲,这里指火德。古代以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来解释历代王朝的更替,宋代被认为是以火德而兴起,所以《三字经》称北宋为“炎宋”。
纷:变化多端。
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位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形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契丹族和女真族分别建立了辽和金。后来辽朝灭亡,南宋建立。
心解
两宋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后的朝代,分为北宋(960—1127年)与南宋(1127—1279年)。
公元960年,后周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是为宋太祖,史称北宋。建立政权后,他用各个击破、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后攻灭后蜀、南汉、南唐等诸国,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加强对契丹的防御。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他“杯酒释兵权”,削弱禁军将领和藩镇兵权;派文臣代军人掌握地方行政,遣使臣掌握地方财政;分散宰相权力;兴修水利等。他的政治措施加强了专政主义集权的统治,基本上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了宋朝的统治,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他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方针,种下了宋代官僚机构臃肿、积贫积弱的祸根。公元976年10月,赵匡胤之弟赵光义在斧声烛影中登上皇位,即宋太宗。到公元979年,宋太宗消灭北汉,大部分地区得以统一。由于后来的两次北伐均告失败,因此统治者施政重点变为重内虚外。
公元998年,真宗赵恒即位,继续实行太宗末年的黄老政治,无所作为。1004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二十万大举南侵。兵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东京危急。宋真宗畏敌,准备迁都南逃,在宰相寇准等人的促使下亲临前线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士气大振;而辽初战不利,统帅阵亡,又有后顾之忧,但北宋统治者无心抵抗,屈辱妥协,同意与辽议和。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输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河沟为界,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缔结,是宋辽双方力量均势的产物,此后双方停止战争,和平往来100年之久,宋辽边境得以安定,双方生产都有恢复和发展。
1022年,真宗驾崩。太子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其母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负责在仁宗成年前代理军国大事。从此开始了刘太后十六年的垂帘听政时代。西夏李元昊于1038年称帝后,宋夏之间爆发了数次战争,宋军屡战屡败,只得议和,百姓负担加重。而后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能臣推行庆历新政,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宋朝进入建国以来最繁荣的阶段。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和阻挠。1045年,主持“新政”的主要官员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
1068年,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暴露出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夏又虎视眈眈。神宗任用王安石锐意改革。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认为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定了诸如青苗、免役、均输、市场、农田、水利等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对军事制度也进行了革新,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并改革教育制度。这些措施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要求,具有法家的革新精神,改善了国家财政,但由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新法被废。1085年,神宗立赵佣为太子。而神宗颁布的新法虽然曾短暂被其母高太后废止,但不久又陆续恢复,不少甚至沿用到南宋时期。
1101年,宋徽宗即位,他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却也是亡国之君。此时,原本在契丹统治下的女真人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并派人与宋朝约定共同夹击辽,订立了“海上盟约”。1125年,金军攻下了辽的最后堡垒,辽国灭亡。在与宋联合攻辽的过程中,金军逐渐认识到北宋腐败的实质。不久之后,就对北宋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1107年4月,金军俘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1127年,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即宋高宗,南宋建立。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南宋时期,当权者不思进取,长期执行求和政策,向金朝称臣纳贡,并压制军民抗金斗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就反映的是当时统治者得过且过的情况。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陆秀夫、文天祥等保护皇族后人逃到广东坚持抵抗,直到1279年,南宋政权最终灭亡。
两宋时期,在技术改进与租佃制的推动下,农业生产获得显著发展;手工业分工细密,工艺先进,产品闻名于世;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货币流通扩大,诞生了最早的纸币。宋代文化空前进步,理学、文学、史学、艺术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硕果累累,除了拥有可与唐诗比肩的宋词之外,还有与先秦两汉相媲美的新儒学;而活字印刷、指南针及火药的发明和应用,更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至元兴,金绪歇,
有宋世,一同灭,
并中国,兼戎翟。
注释
中国:中原地区。
戎翟:对少数民族的泛称。
元军灭掉了金和宋,统治了中原地区,又吞并了其他的一些少数民族,九十年后,元朝灭亡了。
心解
元朝
这一节介绍的是元朝的历史。元朝从1271年建立,到1368年灭亡,前后共九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朝代。这一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得到更大发展。元朝的地域异常辽阔,这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雏形。
蒙古族是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汉朝时期,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蒙古诸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嫡系后裔。宋朝时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东边的包括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1204年,蒙古族杰出领袖铁木真通过残酷战争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落。铁木真因此被各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意为“世界的统治者”,在漠北建立政权,国号“大蒙古国”,即大蒙古帝国。建国后,他不断发动征服战争扩张其疆域,1217年灭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进攻到伏尔加河流域。1227年又灭西夏,成吉思汗在远征西夏的途中病逝。
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即位,除了继续称雄中亚外,还把矛头对准了金朝。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宋朝的联合攻击下覆灭。次年,窝阔台派兵西征,蒙古的铁骑震惊整个欧洲。1251年,成吉思汗孙子蒙哥即位,他一方面继续西征,一方面对苟且偏安的南宋发动了进攻。1260年,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继承汉位,四年后将国迁到大都(今北京),并于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是为元世祖。这是蒙古帝国政权由世界性大一统帝国转为中原王朝的分水岭,蒙古政权之前对中原地区推行的是极具游牧性质的掠夺式统治,中原地区仅是其属地的一部分,到忽必烈时才转型为以中原和江南地区为主要占领地的王朝。1279年,元朝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南北。忽必烈在位期间,任用汉族官僚,注意吸收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建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的各项制度,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重视农业,设置司农司,劝课农桑,还设置河渠司,兴修水利,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其政权下的人民划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加上几乎每次的帝位更迭都伴随着的激烈的派系斗争,因此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一直很尖锐。
从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铁木耳是元代统治的初期,这期间,采用汉族法律,初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制度,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态势。从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这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元代开始走向衰落。其间的“英宗新政”也仅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败之势,后来新政失败,英宗也死于非命。从明宗到顺帝是元代的后期,红巾大起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走,元朝灭亡。
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的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从而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全的纸币流通制度,比欧洲早了400多年,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在元代,中国多民族文化并存的格局进一步得到肯定。文化艺术特别是元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多种词曲和技艺的发展成果,达到一个鼎盛的阶段,可与唐诗、宋词相媲美,成为人类戏剧和文学艺术的瑰宝。诗歌、书画也有了高水平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书画和诗歌大家。
元朝时期,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空前繁荣,使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双向交流加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的文明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及未来历史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
明太祖,久亲师,
传建文,方四祀。
迁北京,永乐嗣,
迨崇祯,煤山逝。
注释
亲师:亲自率领军队。
建文:明太祖的孙子朱允炆,于1398—1402年在位,年号建文。
祀:年。
永乐:明成祖朱棣,于1402—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
煤山:今北京景山,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时,崇祯皇帝在此自缢而死。
经过长期的斗争,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来他把帝位传给了他的孙子建文帝。建文帝在位时间只有四年,就被永乐帝取代了。永乐帝还把都城迁到北京。崇祯皇帝在农民起义军攻入京城的时候在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心解
明朝
这一节介绍的是明朝的历史。1368年,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时迁都北京。明朝初年国力比较强盛,后来逐渐衰落,尤其到了后期社会矛盾尖锐,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在全国的统治宣告结束。
朱元璋是继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平民皇帝。他自幼穷苦,曾为地主放牛,相传还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二十五岁时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郭子兴死后,这支队伍就由朱元璋率领。1356年,朱元璋接受部下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积极招揽人才,壮大实力。1368年于南京称帝,定国号为明。然后,派大兵分路北伐,与同年8月占领大都,在以后几年,又陆续扫平了各地的割据势力。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一方面惩治贪污腐败的官吏,即使是皇亲国戚、开国功臣也不手软,又分封皇子镇守各地。为了加强皇权,朱元璋还废除了沿袭近两千年的丞相制度。
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孙朱允炆嗣帝位后削藩,危及燕王朱棣。1399年7月,朱棣为夺帝位,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号称“靖难”之师。于1402年6月南渡长江,攻取京师,夺取皇位,是为明成祖。朱棣兴建了北京城,于1421年迁都北京。朱棣在位期间提出“为治之道在宽猛适中”的原则。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方式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成祖之后,又有仁宣之治。1435年,年幼的明英宗即位,崇信宦官王振。结果导致1449年的土木之变,皇帝被瓦剌俘虏。在于谦的率领下,另立明景帝,并发动全国军民抗战,终于打退了入侵的瓦剌军,明朝一度复兴。明孝宗年间是明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期,这位皇帝勤勉而不专制,信任大臣,内阁权力大为上升。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致使严嵩把持朝纲,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以至海瑞称“嘉靖嘉靖,家家皆尽”。
1573年,神宗即位,年号为万历。神宗得到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开始进行改革。内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权,课吏职,行赏罚,一号令”,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僚机构,同时决意任用支持改革的才俊人士。经济方面,清丈全国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减轻农民负担。军事方面,加强武备整顿,平定西南骚乱,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使边境安然。万历初年呈现出明代中叶以来最好的形势。张居正病卒后,除一条鞭法外,其他制度都被废止,明朝从此走上了衰败之路。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排除异己、镇压人民。加上连年的灾荒,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战争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3月,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至此灭亡。
明朝的农业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生产工具,都高于宋元时期。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区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展,促进了市场经济化和城市化。明朝在手工业上的领先优势持续了将近两个世纪。然而明朝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及严厉的海禁政策,使得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制。明朝的文化发展比较迅速,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在思想上,王阳明的新哲学“心学”在嘉靖以后盛行,形成一股反对传统束缚的思想浪潮。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较大的发展,直至16世纪,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这一时期出现的科学著作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徐霞客游记》等。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研究和借鉴古代技术的珍贵的文献资料。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出现的西学东渐浪潮,对我国的学术、文化思想、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至此,《三字经》讲史的部分就结束了。在这之后就是以女真族为主体的清政权统一了全国,成为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封建国家。
廿二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书,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注释
廿二史:记载古代历史的二十二部史书。
兹:此。
实录:原指每个朝代为皇帝编纂的编年大事记,此指真实的历史纪录。
通:融会贯通。
二十二个王朝的历史已经讲述完了,其中记载了治乱兴衰的道理。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深刻明白其中的道理。
心解
治乱兴亡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记载最丰富、史料最完整的国家。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就有了具体明确的记载。这和我国的史官制度是分不开的。唐朝著名历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记史是“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的大事。假如没有史官,就会善恶不分,是非不辨,功过不清。
在我国历史上,设立史官,记录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和传统。早在夏朝就设有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为记录和编纂两类。在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没有很大区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起居注的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则负责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官方历史。
由于史书是要传于后世的,因此历代帝王对于史官们载言记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计较。有了功绩,做了好事,当然要大书特书。就是没有功绩,没干好事,也要虚构一些载入史册;或者“假人之美,藉为私惠”;或者颠倒黑白,把坏事说成好事。总之,“自称我长,相谓彼短”,“略外别内,掩恶扬善”(出自刘知几的《史通》),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必书无疑;凡是对自己不利的事,万万不可见诸史册。
但是,史官们对于“君举必书”的态度却颇为认真。中国古代的史官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尤其是司马迁不畏权势、尊重事实的精神,成为后世史官竞相继承的史德。这样,帝王和史官就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可想而知,史官们屡遭厄难,原因也在于此。史官们汗水和生命的结晶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史书。到了北宋时代,已经有了十七部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称为“十七史”,到了清代乾隆初期,又加进了宋、辽、金、元、明五朝的史书,于是有了“二十二史”的说法。后来,人们又把失传已久的《旧五代史》、《新元史》、《清史稿》增加进去,由此形成了“二十五史”。
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种。正史: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如,通常所说的“二十五史”。别史: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带有掌故性的史书。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书,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
另外,史书的体例主要有四种。纪传体: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多以此为典范。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如《左传》、《资治通鉴》等。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国别体:创始于《国语》,分载多国历史。如《战国策》、《三国志》等。
古人认为,阅读不同的书籍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读过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都会对古朴又典雅的三味书屋记忆犹新。那么,“三味书屋”的名字从何而来呢?其实,“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ǎi,即醋和肉酱)”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史书味如喝美酒吃佳肴;读诸子百家之类的书,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享受到这份美味的大餐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本名为《万历十五年》的书震惊了史学界,同时人们记住了一个词:“大历史”。这本书以“截断众流”的气魄,从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截取了明末万历十五年这一历史瞬间,从各个角度深入细致地再现了明代的历史。作者黄仁宇先生希望通过这貌似平淡无奇的一年,来深刻揭示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而且认为连近代中国积贫积弱、落后于西方现代化国家,都已在那三百多年前的历史横切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大历史”是黄仁宇先生一贯推崇的一种学习、解读历史的方法。其特点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历史的全新视角。
从《万历十五年》、《天朝的崩溃》、《潜规则》、《帝国政界往事》再到《品三国》,历史热一直在缓缓升温。大众传媒特别是电视的崛起,对当下的历史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鲜明的例子是,在《百家讲坛》讲历史的阎崇年、易中天、王立群等,就推动了人们了解历史的兴趣。但同时,一些品位低俗、粗制滥造、选择一两个吸引人眼球的噱头、完全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历史剧业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不但不能让我们从历史中获得真正的养分,反而会对心理,尤其是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这时我们不妨沉静下来,摒弃娱乐、功利的想法,用一种严肃、理性的思想去看待历史。
https://www.biqivge.cc/book/20153663/548107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