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拆一代
第701章 拆一代
回到燕京半个月了,林为民又恢复了以往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快到年底了,国文社的工作没什么大动作,整天文山会海,林为民和老程、老周三人互相推诿,把“老油条”这三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署里的会,让我去干什么?找老程,找老程去!”
“社长去部里开会了。”
“老周呢?”
“周书记请病假了,说高血压犯了。”
“这个老狐狸,抢功的时候比谁都积极。”
林为民无情的吐槽,丝毫不把面前的小年轻当外人。
“知道了,你先去忙吧。”
没让小年轻尴尬几秒,林总编还是非常识大体答应了去开会。
国文社的级别不低,按理说努努力当上领导的应该有很多,可现实就是这些年,真正走上高位的领导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太咸鱼。
不仅是心态咸鱼,连行动上也是如此。
不戳不动,戳了也不动。
更有甚者像林为民这样的,牵着不走,打着他还倒退。
去署里开会,主持会议的是宋署,开完了会,林为民去跟领导打招呼,领导看到他,脸色严肃,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突出一个不待见。
当领导的心眼儿咋都这么小呢?
又过了两天,元旦将至,国文社放假前也开了个总结会。
会上老程满面红光,春风得意。
别看去上级单位开会他推三阻四,那是因为台上讲话的不是他。
这会儿在自己家一亩三分地上开会,表现的那叫一个亢奋。
“同志们,1993年这一年,对于我们国文社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大踏步发展的一年。
在今年的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当中,我们发掘、推出了一大批广受读者欢迎的作品。
布老虎丛书就不说了,《千与千寻》《最后一个匈奴》《八里情仇》等等,每一部都是行销超过百万册,甚至是千万册的畅销书,为我们今年的图书发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作品,今年我们社的图书发行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3800余万册。刊物发行量在市场持续萎靡的情况下保持了稳中有升的态势,达到了3200余万份。
书刊总体发行量超过7000万册,这不仅创下了我们社的历史新高点,也赶超了绝大部分同行,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林为民觉得,这个“同行”大概率是指旁边的人民社。
同行是冤家,更何况是同一栋楼里的冤家。
程早春刚才提到了“千万册畅销书”,《千与千寻》自从1月份发行上市,直到11月末销量正式突破了一千万册,花了不到11个月的时间,同样创下了中国出版界有史以来最快突破千万册销量的记录。
国文社今年的书刊总发行量超过7000万册,销售码洋3.6亿,实际营收也达到了2.58亿。
除了国文社,独立运营的通文社今年也创下了历史佳绩。
今年通文社在多个通俗文学细分领域发力,销量稳中有升,图书销量达到了2900余万册。
《红豆》杂志经过五个月的发展,单期销量已经突破了200万份,再加上《九州英雄志》的稳定销量,通文社今年的刊物销量达到了5400余万份之巨。
销售码洋3.15亿,实际营收1.74亿。
算上通文社的收入,国文社今年的营收一举达到了4.32亿元,环比去年涨幅超过了35%。
作为一家传统行业的出版社,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堪称恐怖。
现在的国文社,在国内的出版行业已经称得上是庞然大物。
总结会结束,程早春仍有些意犹未尽,拉着林为民。
“署里的统计结果前两天刚刚出来,今年一整年,我们国家出版界的总印数达到了59.34亿册,比去年下降了约3亿册。
各家大型出版社的印数也多有下降,只有我们国文社一枝独秀,接连三年印数大幅上涨。
更可观的是我们的定价总金额占比,全国才136.74亿,我们一家就6.75亿,占了五个百分点。
整整五个百分点啊!”
程早春说到这话,脸上的褶子都藏不住了,一个巴掌伸出来,在林为民眼前晃来晃去。
林为民被程早春挡住了去路,他无奈道,“你有事没事?”
“又想早退是不是?”
程早春一眼就拆穿了林为民的心思。
林为民摆烂道:“没错!”
程早春:……
都不背人儿了!
程早春堵住了林为民,又叫上了老周,国文社三巨头再度聚首,开起了小会。
“开完大会开小会,这个月你开会没开够是不是?”林为民吐槽道。
“伱懂个锤子。开大会办小事,开小会办大事。”
老程一句话说完,老周眼睛立刻亮了。
“什么大事?”
“盖房子!”
老程只说了三个字,却如同有魔力一般,连林为民都被他吸引住了。
“盖家属楼?”老周不确定的问了一遍。
这几年,集资建房已经成了潮流。
程早春点了点头,“没错,盖家属楼。”
“钱够吗?”老周又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没问题。我们社里就这几百号人,我找人问过,有一两万足够用了。我们JZ建房,钱先由社里垫付,到时候房子按大家贡献高低和出钱多少分。”
老程有备而来连需要花多少钱和怎么分房子都研究好了。
“你没算地皮吧?”林为民问道。
“地皮还要钱?”老程问道。
“为什么不要?我们国文社又没地皮。”
“跟上面打个申请不行?”
“上面也没地啊,还是得协调,肯定要花钱买的,多少而已。”
林为民说完,程早春沉吟了一会儿,“现在地价应该不贵吧?”
老程之所以问这话,是因为今年海南那边房地产BL了,全国房地产价格应声而降。
“还说JZ建房,这事你都不了解?”林为民挖苦了一句。
“说正事,说正事。”老程咳嗽了一声,转移话题。
“要是按正规渠道买地,居住类地皮楼面熟地价,最贵的七千块。”
“一亩啊?”
“白给你得了呗?一平!”
老程和老周两人倒吸一口凉气,7000块一平,国文社裤衩当了都不够买地的。
这两年国文社虽说没少赚,但每年大头儿利润都是要上缴的,自己留块八毛过日子,紧紧巴巴的,老程也是攒了两年才敢动这心思的。
“今年公住房出售,不才四五百块钱一平米吗?”老周问道。
“商品房还两千块一平米呢,你咋不说?再说了,七千块是燕京最顶级的地段,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地安门西大街……基本都是内城地界。”林为民说道。
老周松了口气,问道:“那三环边儿上多少钱?”
“两三千一平吧。”
老程呲了呲牙,“那也不便宜啊!”
“不能这么算。拿了地皮可以往高了盖嘛,盖两栋六层的住宅楼,建筑面积就得奔着一万平米去了,都够安置我们国文社全体职工了,能用多少地皮?要是并排着盖楼,连三千平米都用不上。”
老程在心里默默算了一算,“还是太贵了。”
“抠死你得了!”
“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老程的口头语,林为民已经免疫了。
老周这时问道:“为民,地价这事你咋知道的这么清楚?”
老程也好奇的看向林为民,是啊,这种事正常人谁关心,你小子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那啥,今年西城刚拆了我两套房子。”林为民犹犹豫豫道。
周、程二人一听更好奇了,问道:“拆迁了?给多少钱?”
“拆迁”这个词对于燕京的老百姓来说还是个新鲜的词汇,尽管从五六十年代就有拆迁行为,但真正的市场化拆迁还是在九十年代初这几年才出现的。
“没多少钱。两套四合院,宅基地加在一起一共八百多平米的面积,总共就给了八万多块钱。”
老程摸了摸下巴,“那是不多啊!”
老周却问道:“我听说,不是还给房子吗?”
“给了,一平顶一平。”
“啥意思?”老程很傻很天真的问了一句。
老周的表情幽怨中带着点羡慕,“就是说,这小子不仅拿了八万多块钱,还得了八百多平的房产,住宅楼。”
老程瞪着眼睛望向林为民,有被调戏的愤怒,但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
“八百多平的房子,你住得了吗?”
林为民一摊手,“是啊,我也愁啊!这不让人租出去了嘛!”
老程:……
老周:……
“好了,好了,不说这个,还是说JZ建房的事。”老周受完了打击,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在这一点上,老程就不行,嘴上聊着JZ建房的事,心里想的全是林为民那八百平米的房产。
燕京城的地皮太贵,如果真要掏钱买,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三人商量了好半天,林为民最后出了个主意,国文社完全可以跟有地皮的单位合作建房嘛。
让对方出地皮,国文社出建设资金,这个想法获得了老程和老周的一致认可。
大的方向确定了,这事还不算完。
JZ建房这事事关重大社里要动用资金、职工们也要掏钱。
在岗的同志们都好说,关键是那些离退休的老同志们,国文社耆老众多,德高望重,还得跟这帮老头老太太阐明情况,省得闹误会。
要说摆平老头儿老太太的本事,国文社里林为民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所以,这件任务被他光(bei)荣(po)的接下这个任务。
找地皮的任务则落在了程早春头上,谁让他是社长呢?
至于老周,就跟他在社里的定位一样,动动嘴就可以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19424022/95264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