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三章求学之路(5)
h、出人预料的抉择
我的同桌名叫张忠勤,年龄比我大一岁,家是县搬运公司的。我俩不但是同桌,而且睡觉也在一块。当时学校宿舍住的是双人床,两个双人床并在一起,我俩睡上铺。由于高一离高考还有一年(那时农村高中是两年制),大家又刚经历了中考,紧张的神经有些放松,所以班里的学习气氛并不浓。
张忠勤年龄比我大,家又在城里,所以见多识广,经常给我讲一些趣闻、趣事和人生经历,使我感到他懂得真多,令我非常钦佩。
由于出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一样,再加上我两次复读的经历,致使我背负的包袱太重太重,所以我在学习上比他刻苦许多。总感觉不努力学习,对不起在家劳作的父母,还有只上过几天学就早早辍学在家帮衬父母的大妹祖荣。可是,令我奇怪的是,我上课聚精会神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有时夜里还偷偷起来加班加点,可学习成绩总赶不上他。更神奇的是有许多课程老师还没讲,他就都会了,包括高二的课程,真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有一次晚饭后,我俩出去散步就向他讨教学习上的“秘诀”。他看我非常虔诚就向我讲了实情。
原来,他是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重新从高一读起打牢基础准备再次考大学的。像他这种情况的与我俩关系比较好的刘春华(现在总参三部任职)也是,在我们整个班占到三分之一还多。听了他的话我一下傻了眼。心想,我是初中生考来的,对高中的课程还很陌生,就是再努力也很难赶上他们。更别说考大学,那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那个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我该怎么办?如果上两年高中考不上大学,这一切还不是白费。两年啊,700多个日日夜夜,父母的辛劳、弟妹的付出,我该怎么回报呢?如果不上的话复读了两年才考上,也非常可惜。
正在我思想激烈斗争的时候,一次我回家取干粮。那时我村有几个在那上初中的学生叫着我一块走。他们年龄小好多,个子也都比我矮。当时家里正忙着收地瓜,我提着母亲给我准备好的干粮出来。父亲见到我说:“你看你这么高的个子,也不能给家里减轻点负担,成天跟小孩们来来去去,也不嫌丢人!”
由于父亲对我打骂习惯了,也许他并不在意。可是这次却给我带来了深深地伤害!因为我已长大了,当时已17岁了。也许我确实感到两次的复读对家里确实亏欠很多,再加上我这么大了还不能在家干活,我一句话也没说,眼含泪水默默地走了。
一路上,由于我的泪水不停地在淌,影响的其他几个跟我一块走的学生陪我哭了一路。
也就在那时起,我下定了决心:吃完这次带的干粮,我就再也不去上学了。
高尔基说过,苦难是一所大学。不幸的人生往往孕育出成熟的理性。
在那个时候,一个农村青年要想离开那片土地;要想改变人生的轨迹,有美好的未来和前程,只有两条路:一是考上大学;二就是当兵。
考大学这条路对我来说已经行不通了,还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当兵去。
当兵!当兵!!当兵!!!
在当时,这是我唯一的希望,也是我唯一的出路。
决心下定后,我先找到当时在大队担任支部委员的二叔梁仁义,把我的想法给他说了,他很支持。我说,征兵时我万
一不在家您先给我报上名,并且一再强调保密,不要告诉我的父母。
虽然看似我贸然做的决定,其实当兵的念头已心存很久。在很小的时候,通过看了电影《英雄儿女》、《侦察兵》、《渡江侦察记》、《上甘岭》、《奇袭》等战斗影片,王成、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特别是1979年2月17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对我影响很大。当我从广播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就特别激动和兴奋。那时,我还在“尖子班”上学,有次回家就对母亲说:“我去当兵打仗吧。”母亲听了我的话很不高兴地说:“别想三想四的,好好念你的书。”那时我的想法倒不是特别高尚。我是想和平时期,仗打少了英雄出的也少了,“乱世出英雄”嘛!到炮火硝烟的战场上打几仗,弄个英雄当当,以后再也不会回来种地了。想法天真而可笑。
没想到当兵进展的很顺利。那次我们大队跟我一块验兵的有梁仁江(按辈叫叔)、王勇志(也叫叔)我们三人。出乎预料的是,经过“过五关斩六将”,我们三人全验上了。可等到武装部通知换服装时却成了我一个人(后来到部队后才知道,政审时我填写的是高中毕业,他们填写的是初中毕业,当然,部队选择“高学历”的我了)。
人的命运有时完全是偶然的,一个小小的因素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的一生就是这样改变的。假如,要不是我耍了个小聪明,把上高中三个月说成高中毕业,那样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等我换上服装后,帮陈庄二姑家盖房的父亲回来了。当父亲得知我要当兵的消息后,感到非常吃惊。同时也为我复读两年才考上的高中说不上就不上了,又感到非常遗憾。
在临走的那个晚上,我把在家所有穿过、用过的东西全都整理好、放好,包括一条内裤(内衣是可以带的)。我默默地下定决心,我要赤条条走出这个家,不干出一番成绩决不回来!
夜已经很深了,可父母还没有睡意。一是对儿子第一次出远门恋恋不舍;二是本想让我在走之前把婚事订下,因我坚决反对而未如愿,还在试图做我的思想工作。
事情是这样的:
父亲一位老战友的女儿跟我差不多大,两家早就有这个意思,可我却并不知道。我这当兵一走,人家提出来要把婚事订下,不然你这当兵一走三年,女孩不放心。父亲还说:“三年后,你二弟也到了找媳妇的时候了,你订下了我们当父母的也放心了。咱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人家比咱家条件好,不嫌咱家穷就不错了。”我说:“我年龄还小,到了部队还不知道是啥情况,订下了我就有了牵挂,还是等我好好干三年之后再说吧!”父亲又说:“人家可不等你,以后你复员回家找不到媳妇,可别怨我们。”我说:“爹,你放心吧!以后不管结果如何,我决不会怪你们!”
这也是我第一次公开、坚决、毫无商量余地的违背父母的意愿。
那一夜,我穿着舍不得脱下的军装,迷迷糊糊就睡着了。当我醒来时,屋内挤满了来给我送行的人。按山东风俗“抬腿饺子落地面”,母亲已下好了饺子,我勉强吃了几个就快到了集结的时间了。我拿起背包,眼含泪水向亲人们一一告别后,父亲用自行车就把我送到公社的集结地。
一路上我和父亲都没有说话。也许他真的舍不得我走;也许他心里还在怪我没答应把婚事订下。
这次在我们公社共征集了50名新兵。其中济南市下乡知青25人,我们农村的25人。我本来认为自己个头还行,可是到了集结地,一按大小个排队,这还没到部队我却成了“副班长”(部队副班长站最后)。
https://www.biqivge.cc/book/19156564/253788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