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准备
“唉,当年我们家住在西北铜县,正是因为那边打仗,有蛮人打进来,所以才拖家带口的出来逃荒。”
“这一走就走到了这里,可谁知道咱们这边有一天也会打仗!”
江大海叹了一口气,遥想起了当年逃荒的场景。
当初逃荒可不仅仅只因为战事,而是他所在的那个地方大地开裂,已经三个月没有降雨了,庄稼全部干死。
百姓们本来就过得艰难,靠着山上那少有的草根树皮艰难求生,等待着雨水和朝廷的补给到来。
可最后,既没有等到雨水也没有到等到朝廷的补给,却先等来了蛮子的入侵。
他们本来就饿得奄奄一息,以那样的情况下逃亡,可想而知,都不用蛮人打过来,这路上就消耗了一半体弱之人。
剩下的一半也在蛮人后来的追杀中又死了三成。
而这最后的两成,虽然逃出来了,却流落在了大梁国四面八方各个村子里。
他跟淑琴这一支,算是走得最远的,实在是前面的县城已经安排过一些逃荒的村民,不愿意再接纳他们。
这一逃便逃到了另外一处边境的附近县城。
没有办法,能在哪里落户,不是他们这些难民能说的算的。
为了在这个李家村扎下根,他们两口子这么些年可没少吃亏。
就为了这安稳的生活,两人都觉得吃一些小亏没什么,直到大儿子考上秀才,情况才有好转。
可这没过几年呢,又来了兵祸。
好在近年来风调雨顺,想来不必像之前那次般慌忙逃走。
只不过,今年地里的收成估计七成都得上交作为军饷了。
唉!
兴百姓难,亡百姓难。
“这件事情我跟你娘都有数了,这几天我会去山里找个隐蔽的地方,要是兵乱真的来咱们这边,咱们先去山里躲着!”
“这几年粮食足够,缴纳的税收也不少,想必国库没有之前那般空虚,咱们不一定需要去逃亡。”
“淑琴,你跟成安每天都去附近的镇子买点粮食存着,我找机会送到山里去,要是真打起来咱们也不怕没有粮食吃!”
因为有过逃荒的经历,所以江大海去山里打柴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观察那些隐蔽不易被发觉,而且能够藏身的地方。
这些年,倒是真被他找到几处适合隐蔽的地点。
只不过,更深入的地方他没去,因为山上有猛兽,以他手里那三脚猫的功夫,真的遇上大型猛兽还不一定是人家的对手。
如果只是躲避个十天半个月,那他们能藏身的地方还真不少。
虽然知道危机有可能来临,但是江家两口子却一点都不慌。
当然,这是二人表现出来的态度,但私下里两口子是怎么想的,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江暮云在得知有可能会发生战乱以后,她就加快了种植的速度。
反正江家放粮食的地方她也知道,找机会在里面将每个种子都取了一些,然后种到了自家院子里。
而且经过几天的观察,她发现明明已经采摘过的向日葵,只要不把根拔出来,第二天还会结出花盘。
所以江暮云将那三颗向日葵全部拔掉,又在固定的地方种了几颗。
将每个区域都划分好,每种作物都种上一小块。
只可惜,这个地方还没有出现土豆,不过有红薯也不错了。
江暮云知道红薯这种东西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产量很高。
所以她在墙根的位置留了一大长条的位置,全部用来种植红薯。
每天都会进到空间的院子里,将泥土里的红薯抠出来,却从来没有去动红薯的根部。
这样,她就不用重新种植,每天过来挖红薯就行。
虽然江家两口子好像没事人一样,但两人每天都很忙。
江大海借着砍柴的借口,每天都跑到山上,等到晚上才会回来。
刘淑琴和江成安则是隔一天就去一趟镇里,周边的几个镇子他们挨个的逛。
每次都会背回来,小半背篓的粮食。
因为这个年代一次性想买很多粮食,是需要证明自己商人的身份。
大户人家则是要报出人口数,按照家里的人头数买粮。
普通老百姓,每次也是按照家里的人头数拿着户籍买粮。
要是有人买上千斤的粮食,则有可能被人告到官府里去。
买的少的像是一斤半斤,这种则是不用出示户籍,城里有不少人就会每天都去买上一斤粮食存着。
江暮云因为腿脚不便,则是被留在了家里,不过江家人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把院门锁上。
这样就不担心,有人会冲进来对暮云丫头不利。
时间缓缓而过,这种紧张的日子过了十来天,但是打仗的消息一直没有传来。
就算一些有钱人家,本来已经打算好举家搬离的,这时候也放松了下来。
毕竟战事真的严重到了要逃亡的时候,那肯定会打的十分激烈,不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而李家村的村民们,对那一场有可能出现的危机,却是毫无所察,每天都按部就班的生活着。
江家夫妻也以为是自家大儿子的消息有误,渐渐的放松了下来,开始该干嘛干嘛。
当然,已经存在山里的东西并没有着急弄回来。
就算要搬回来,也得等到边关那边的捷报正式传过来再说。
“咯咯哒,咯咯哒……”
刘淑琴养的老母鸡发出了一连串的叫声,应该是它又开始在鸡圈里下蛋了。
这声音,是在提醒主人赶紧去收鸡蛋呢!
而吃了这么长时间药,江暮云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动,只不过时间长了还是会比常人更加容易累。
根据刘医生的说法,是因为她的身体被那毒素折腾的太过虚弱。
多吃点好的补一补,等恢复正常以后再开始锻炼就能恢复如初。
江暮云也不敢太过心急,在身体没有完全养好之前,她不敢随意练武。
可不能着急享受古代女侠的生活,就将自己的身子骨骼搞垮。
要知道,她是没有办法去医院治疗的,而这古代的大夫她还真信不过。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硬扛的年代。
普通的小病小灾都靠一口气硬扛着,条件好的多吃点好的补补,条件不好的就只能躺着休息。
倒也不是说古代的大夫医术差,而是真正吃得起好药的根本就没有多少。
像是大户人家,人家自己家就养得起一个医术不错的大夫作为府医。
而普通老百姓,就比如李家村的村民,这十里八乡,也就只有那一个老大夫。
医疗条件的艰难可见一斑!
https://www.biqivge.cc/book/16093889/303030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