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小英和书墨成了亲,感觉没什么大的变化,头发挽了起梳了妇人妇式,衣裳样子也变了,除了这些以外,她还和过去一样,说话嗓门挺大,做事风风火火的。
嗯,还一个区别就是她嫁了人,和府里其他成了家的下人一样挪到府后头那里去住了。那里一片住的都是府里头的人,倒是正好和钱嫂子做了个邻居。小两口和府里另一对管事夫妇做了邻居,住在一个院儿里,五间房,那一家占了三间,他们两人占了两间。小英勤快,手脚麻利,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书墨一身上下也拾掇的利落齐整。书墨成了亲以后,变化是明显的,一是穿戴讲究整齐了,二是脸上总带着笑,看起来傻呵呵的,脸儿好象还有点儿发福。朱慕贤笑着问他:“娶了媳妇就这么好?”
“好!好着哪。”书墨跟自家主子是没什么客气的,一边拎起装文书的红竹箧箱,一边笑呵呵的答。
朱慕贤好笑地问:“那你说说,是哪儿好?”
“娶媳妇的好处多着哪,少爷您还不知道?”
朱慕贤一笑。
这各人媳妇的好,各人自己知道。
而且有许多好处,是只能自己知道,不能同别人去分享的。
天气不冷,朱慕贤就骑着马去翰林院。到了街口,看见一位有年纪的同僚过来了,朱慕贤连忙甩蹬下马,上前招呼。
书墨心说这也就是自家公子,待人从来都这么周到客气。这种钻了一辈子书堆的酸老头儿,两袖清风,连轿行车马行的脚力钱都出不起,天天只能走着来回。换着别人,有公子这样的家世,这样的才学,这样的前程,哪会对这样的人这么客气。这些人一辈子都钻营不出头只等混个告老。
那人也笑呵呵的回了个招呼,两人一块儿朝大门那儿走。
这会儿又林正准备出门,郡主下了贴子请她,因为只单请她一个,大太太自然不能厚着脸皮跟着去。不过她跟儿媳妇说话时,话里话外那意思都是朱家对杨重光有恩,他们夫妻应该敬着长辈才是。
对于大太太的这份儿虚荣,又林并不特别反感。人总有点癖好,有弱点,大太太的弱点就是好面子希望别人捧着她。
又林耐心地跟大太太把话掰开了说。朱家对杨重光有恩这是事实,可是郡主尽管嫁进了杨家,依旧是郡主,那身份排场不是吹出来的。大太太见了她,论长幼,郡主是晚辈。可是论身份,郡主是皇室宗亲,大太太能受郡主的礼吗?是不是还得倒过来给郡主行礼?不管是受她的礼还是给她行礼,都不合适,不如不见。倒不如小辈们来往倒自在些。
大太太被儿媳妇一点才明白过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她既不能受郡主的礼,也不愿意给郡主见礼这见面的确很尴尬。再加上小儿媳妇说得很宛转,意思是,郡主也隔三差五的打发人送东西来,大太太这份儿从来都是很丰厚的,这也足以体现心意了。比起二房,比起其他人,大太太这都是独一份。
大太太心里舒坦了不少,点头放行让又林去了还叮嘱:“郡主虽然年纪小,身份毕竟在那儿摆着你说话一定要当心些,不该说的可不要乱说。”
又林点头应道:“母亲说的是我一定留意着。”
大太太看小儿媳妇恭恭敬敬,这才心满意足。转过头来又发愁孙子的病。
良哥儿又高烧了一夜,天明时才刚退烧,丁大点儿的孩子,整天喝这些药汤补汤的,正经饭食一点儿都吃不下——这当然的,就算是个大人,一碗接一碗的灌药,那肚里也肯定没地方存饭食了。可不吃药,这病又好不了,大太太实在犯愁,刚才打发人过去看了一趟,说良哥儿吃了药又睡着了,瞅着小脸儿上好不容易养出一点肉又迅速的瘪下去,真让人心疼。
幸好良哥儿很壮健,活蹦乱跳的,大太太有了年纪,手臂也没力气,昨天又林带了原哥儿去大太太那里请安,大太太想抱抱孙子,竟然都没抱起来。
谁不喜欢那聪明伶俐又健康的孩子?更不要说原哥儿生得又可爱,两只眼睛乌溜溜的,瞅着人的时候真能把人的都看化了。
大太太一直觉得自己不偏心,她当然看重长孙。但其实人的心总会有些偏向,一点一点的,可能连自己都没察觉的时候,就已经有所偏重了。人来客往的,都夸赞原哥儿生得好,又机灵,将来指定是个有前程的。大太太听了当然欢喜。可人家怎么夸良哥儿呢?钟氏都不肯让他随便,整天不是这病就是那病,让人想夸也无从夸起。
象以前,大太太有什么好东西都先想着良哥,再然后,想着两个孙子一人一半。现在么,她自己都没发现,她头一个总想着,这东西原哥儿喜欢不喜欢吃?喜欢不喜欢玩?连带着对生了孙子的儿媳妇脸色也好看多了。
大儿媳妇自从管上家务,对婆婆就有些阳奉阴违了,时日一久,大太太自然会察觉。连请安都渐渐敷衍起来,其他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这几个月事儿赶事儿,府里两个姑娘出嫁,一位爷娶亲,又赶着锦珠的事儿,还有别的大小事情加一起,可是谁家当媳妇的不都是这么忙?也不见得就非得忙得连礼节都疏忽了吧?
大太太觉得,大儿媳妇是该敲打敲打了,不然时日长了,哪还会把婆婆放在眼里?
大老爷昨天又来了一回,还是提的朱明泽的亲事,大太太一推二六五给搪塞过去。
要是有可能,她真想立时三刻就把庶子给打发出门去,给他间屋住,饿不死他就行,省得成天在眼前晃着烦心,还惹得大老爷一直跟她这儿磨牙。可是这也只是想想,老爷子老太太还在,大太太可没有这个权利。
想一想这日子过得真是憋屈。都抱上孙子的人了,上头还婆婆压着。一堆姨娘通房庶子庶女,儿媳妇又不那么顺心,孙子到现在也只两个。
范妈妈病了一场,也清减了不少,更显老态。大太太看着这个从小相伴心腹,不由得想起来,范妈妈也只比自己大一岁半而已,岁月毕竟不饶人啊。
朱慕贤傍晚回家时,还特意绕道去了一家卖点心的老铺,各样新鲜点心都称了两斤。他时常来这儿,点心铺子的伙计都认得他了,十分殷勤的招呼,请他坐等着,点心称完包好,还额外多送了一斤用了新方子的桂花糕,说是请府上亲眷尝尝鲜,顺便也给挑挑毛病,看这口味儿是甜了还是淡了,桂花与蜜糖配的是不是合适。
朱慕贤是不大吃甜的,这些东西是买回去给家里人的。因为人多,所以买得也多。上上下下哪儿都不能漏了,连三太太那里都没落下。
桃缘居的丫鬟把点心送过去时,朱博南正好刚从书房回来。他现在正在长个头儿,半年里拔高了一截,后头跟着的小厮比他生生矮了一头,拎着书包一溜小跑才跟得上。
两拨人在院门口遇上,茯苓连忙见礼:“六少爷好。”
朱博南十分客气:“茯苓姐姐怎么来了?”
茯苓笑着说:“我们爷刚才回来时买了些点心,想着三太太和六少爷喜欢吃芋头酥和茶饼,特意打发我送来,都是才出笼的,还温着呢。”
朱博南忙说:“有劳姐姐跑这一趟,回去替我和四哥四嫂说费心。”
“不过一点儿小东西,六少爷不用这么客气。”
既然点心送到了,倒不用再进院子一趟。茯苓也不大想进去再和三太太回话。三太太这人孤僻古怪,不大好打交道。倒是六少爷人还不错,跟桃缘居的关系也好。自家爷常惦记着这个弟弟,不但捎带什么东西不忘了他,有空还替他看功课批文章。
兄弟和睦自然是好的,就是怕将来六少爷要娶个六少奶奶,就不知道如何了。兄弟关系有时候常常是让媳妇给挑唆坏的,比如大奶奶,那就不是个省油的灯。瞧人家二房,二奶奶和三奶奶时常说笑,一团和气,里外齐心,日子才能过得好嘛。
杨重光成了亲,虽然这主人姓杨,可是远近的人都管这儿叫郡主府。又林这边下车,早有管事妈妈殷勤的出来迎候。这倒不是玉林摆谱不出来接她,一来又林觉得这接不接的不过是个虚礼没有必要。再说,以玉林现在的身份,她也不适宜出来,落在别人眼里又是场是两姐妹见了面,拉着手有说不完的话。听说李光沛已经回于江去了,玉林显得有些怅然失落,到底还是没能见上一面。不过接着她又高兴起来,又林给她带了自家腌的小菜,这个最得玉林的心。
“到了京城以后,别的都还好,就是吃不惯。”玉林小声抱怨:“我特别馋咱们家以前腌的菜心和小鱼,想得都直流口水,府里的厨子怎么都做不出这个味儿来。”
儿子在幼儿园被小女生欺负都不会还手,太让人忧心了。
https://www.biqivge.com/book/15157/107325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