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书街(51)
戏说中书街(51)
五十一、张居正之死
《明史》神宗(万历)的本纪结尾称:“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据说这个“论者”就是清康熙皇帝(公元1654-1722年)。很多史学家都有同样的观点,对于这个在大明王朝享国时间最长、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帝,专家也有几乎同样的评论:“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执政后期荒于政事,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明神宗朱翊钧是一个人格极为矛盾的皇帝,上台亲政初始时兢兢业业、恪职尽守,万历十二年八月至十三年五月(公元1584-1565年),京师大旱,朱翊钧甚至步行十余里至天坛,不顾劳顿,拒乘龙辇,亲自祭天祈雨,所做所为让百官和百姓大为感动。可是到了万历十四年九月,也就是祈雨的第二年,他就以“头晕眼黑,力乏不兴”为由开始不上朝,到后来甚至连元旦朝贺、太庙祭祀也免了。以至于直到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朱翊钧再次出现在金銮殿,许多朝臣竟然是第一次见到皇帝,如此荒废朝政,和他爷爷嘉靖皇帝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有史学家却认为,明之亡,张居正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首先是教育失败,在上十年对明神宗朱翊钧的教育中,课程是自己选的,老师也是自己充当的,却没能教育出一个好皇帝;同时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专权跋扈、目中无人,导致满朝文武要么对他歌功颂德,要么敢怒而不敢言;更重要的是,虽然推行经济改革极大地丰富了国家钱库和粮仓,却由于上行下效,地方官员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民间连养只鸡也要缴税,所以怨声载道。
明代的张居正的改革,其声名可与宋代的王安石并列,而其取得的成功则又远在后者之上。王安石改革失败在当时便已众目共睹,民愤极大;而张居正的改革成功在当时却是世所共知,深受当代人的推崇,这是二者之间的差异。可是两者之间也有相似之处:王安石的改革在史学家的眼里公认是毁了北宋,成为半个世纪后靖康之难的始作俑者;而张居正的改革虽让明朝出现短时间的回光返照,其暗藏的隐性危害之大同样在半个世纪后也毁了大明王朝。在这种观点面前,王安石和张居正分别算得上是北宋和明朝的最大掘墓者。
不管明亡的罪魁祸首来自明神宗还是张居正,反正在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六月二十日,一代名相张居正病逝于北京,享年58岁。在病重期间,他曾写过一首《病怀》的七律诗:“白云黄鹤总悠悠,底事风尘老岁年?自信任公沧海客,敢希方朔汉庭仙?离居可奈淹三月,尺疏何因达九天?独坐书室不成寐,荒芜虚负北山田。”在病榻中,张居正依然信心满满,把自己比作庄子寓言中神力无穷的沧海客,汉武帝所器重的那位仙人东方朔,当然也想念自己的家乡。
张居正死后,明神宗赐给张家搭建丧棚用的孝布五百疋、接待赴吊的大米二百担;两宫皇太后也赐给孝布二百疋、大米二百担;皇上还和同母的弟弟弟璐王一起合赠银子2300两、香油1000斤、香烛1000炷、薪柴10000斤,皇亲国戚、同朝文武送的就更多了。朝廷还特许京城设祭坛九座,供官民吊唁,后来因赴吊的人实在太多,又紧急增设七座祭坛。
万历追封张居正为上柱国、谥文忠,下旨派在京的四品堂官、以及锦衣卫的人员参与护送张居正的灵柩归返故乡荆州江陵,并特委司礼太监陈政为整个护丧队伍的总管事:于是,我们就能想象到,在夏天的烈日下,张居正的灵车及辎重车前后七百余辆,在三千名军卒夫役的推拥下,浩浩荡荡地沿着官道向湖广方向缓缓行进,这支队伍前后近十余里延绵不绝,沿途路祭的各地官员和百姓更是看不到头……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张居正)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居正先以六载满,加特进中极殿大学士;以九载满,加赐坐蟒衣,进左柱国,廕一子尚宝丞;以大婚,加岁禄百石,录子锦衣千户为指挥佥事;以十二载满,加太傅;以辽东大捷,进太师,益岁禄二百石,子由指挥佥事进同知。至是,赠上柱国,谥文忠,命四品京卿、锦衣堂上官、司礼太监护丧归葬。于是四维始为政,而与居正所荐引王篆、曾省吾等交恶。”
https://www.biqivge.cc/book/14900247/252105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