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书街(117)
戏说中书街(117)
一一七、宜昌的基督教
因为从宜昌西去的方向都是万仞高山、千山万壑的鄂西山区和险峻之极的长江三峡,被大雾阻隔了大半天的冬日阳光很快就被山峰遮住了,西陵峡口长江边上的宜昌天黑得很早,等到盖洛和他的那些随船的传道士们顺着高高的石阶登上宜昌码头的时候,天色已经变得昏暗,这个当时只有三万人口的小城开始被越来越深沉的夜色所笼罩。不过,盖洛和他的同行一点也不担心夜的黑,因为他们应邀将要到位于二马路附近的苏格兰传教士丁慰宁宽敞而舒适的私宅做客,并因此结识了很多在宜昌的外国人,其中当然有和他一样的基督教传教士。
据于金汉写的那篇《宜昌市基督教的梗概》介绍:随着《烟台条约》的签署,地处祖国内陆,长江腹地的宜昌被辟为通商商埠之后,各国各教会传教士接踵而至,基督教会先后在宜昌形成了“长老会、圣公会、行道会、福音道路德会、内地会和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等6大组织。他们各自划定范围,占地建堂,进行宗教活动。苏格兰长老会以滨江路为据点,瑞典行道会以北郊为基地,英国圣公会择城中闹市,美国路德会据桃花岭,英国内地会占大公桥码头,美国安息日会在环城北路西坝渡口,抗战前是这些教会组织极盛时期。
其中最有影响的长老会,又称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差会,1886年由武汉来宜昌的华籍传教土刘耀洲、冯春甫二人先后租璞宝街、南正街的民房开始布道,1887年在献福路购得一民房进行改建,成为“福音堂”,主管布道、识字、医药(笔者注:那间福音堂一直存在到近期,才在新一轮的城市拆迁中消失);1892年因为有了男女传教士大批涌来,便成立了男女宣教部。男传部1896年在滨江路(笔者注:沿江大道二马路到一马路)、怀远路(笔者注:红星路)购置大片土地,建起外国人和传教士的住宅,开办诊所,那所规模很大的诊所在盖洛来宜昌的那一年被正式命名为普济医院(笔者注:现在的华强大厦和宜昌电力处)。长老会男传部在开荒布道、宣讲福音的同时,除了注重兴办医院诊所、从事慈善活动之外,还很重视教育。1878年,在献福路开办识字班,形成育德小学;1885年购得南湖大片土地建起华英中学。
而女传部于1896年在仁济巷(解放路到湖堤街)购地建屋,成立女公会,设有学道班、识字班、针线班、寄孤院(孤儿院)。1915年前后建楼房一栋,名为“灵友堂”,楼上为女教士的宿舍,楼下的大礼堂为女校和医院,也作为开办英文学道班,吸引青年知识分子入教。女校分为成年的哥伦比亚女学堂,青年为哀欧拿女学堂,后来发展成哀欧拿女中及附小。女传部除了1912年在西坝内河街(西坝路)开办有一家普济诊所,还在1922年成立了仁济女医院,专重妇产科;1947年,位于滨江路的普济男医院因火灾被毁后与仁济女院合并为夷陵医院,解放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交由政府接管,这就是现在的第一人民医院。
长老会在宜昌的传道从璞宝街、南正街的民房开始,历经1887年献福路的福音堂,1906年由英籍牧师盖多马在南门后街修建的一所教堂过渡,到1930年,长老会在浙江路(环城南路与陶珠路之间)建起一座号称“可容千人,居全市各教堂之首”的灵生堂,也就是教会盛旺之至,历史资料显示,当时长老会拥有土地42。69亩,房屋14栋。可惜民国时期战乱频发,很多建筑和街道都毁于一旦,那座全市之冠的灵生堂大教堂也在抗战时期宜昌沦陷后被日军全部拆毁,片瓦无存,长老会在宜昌半个多世纪的上升势头从此而改变。
千万别说什么那些外国传教士布道有功,也千万别说什么洋人经营有方,更别说什么宗教感召,就和于金汉在那篇文章里所指出的那样:“苏格兰长老会在宜昌办有男女医院,中小学校及慈善事业,在社会上活动能力强,影响面广,而杜(辅世)、康(宜安)又兼任英国代理领事,为外国权益代理人,与外商侨民关系密切,与官僚来往频繁,得其庇护,同资本家上层也有联系,受其捐赠……在宜昌各教会中,独具优势。”
https://www.biqivge.cc/book/14900247/252104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