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6)

悠悠大公桥(6)


悠悠大公桥(6)

        ▲《宜昌府志溪》

        笔者在寻找史料翻阅同是清同治版的《宜昌府志》和《东湖县志》时发现一个新大陆,宜昌地方史学界常说的“常家溪”在清同治年间叫“天官桥溪”。与此同时,还发当年青草铺不仅有天官桥溪和太平桥溪,还有一条百子桥溪。

        按照《东湖县志》介绍:天官桥溪在青草铺,去城南五里,发源于东山寺左青龙嘴,经江家塝、石垸子,会南湖水,出天官桥入江。天官桥在南关外五里,旧名常家桥。乡官王篆重修,改名天官桥,有碑记。百子桥溪在青草铺,去城南十里。发源于东山寺后鸟梢尾,由大梁子、二梁子中流入百子桥出口入江。百子桥在青草铺,去城十里。邑人文光先建,汉景帝庙僧晓明复建,有碑记。

        太平桥溪在青草铺,去城南十五里。一发源于盘石铺十八蹬左右二冲,过杨家桥至王家堰;一源发于李家冲,经周家坪至王家堰,二水会于晓厂出太平桥入江。万善桥在青草铺去城十(五)里,明知州童世彦建,名童公桥;国朝(清朝)总镇张忠孝修,名太平桥;后知州宗思圣复修,名万善桥,有碑记。

        从笔者好友李明义老师传给我的1915年版的《拟修宜昌商埠缩图原图》的这张截图可以看出,左下角是常家溪,也就是现在天官桥位置;中间那条就是百子溪,位置当在九码头到十三码头之间,右边那条就是太平桥溪,也叫大溪,现在的万寿桥。把截图放大看,可见青草铺当年的那三条溪都有桥。现在的天官桥还在,不过天官桥溪因为变成排水沟而已经全部封闭。太平桥溪还在,变成了宜昌运河的入江处,而万善桥解放后首次复建时改名为万寿桥了。

        李老师在其所著的《宜昌开埠》“宜昌商埠新区与万国租界”一节中介绍说:民国四年(公元1916年)按照规划扩建商埠界址范围,即东至铁路为界(今夷陵大道),西至江岸为界,南至天官桥沟为界(今大公桥),北至东门外正街为界(今西陵一路),先行修筑了一马路、怀远路(今红星路)、二马路、通惠路(今解放路)作为扩建宜昌商埠的示范工程。

        李老师指出:“扩建商埠,成为宜昌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和空间演变的节点。一马路、怀远路、二马路和通惠路的兴建,不仅改变和拓展了宜昌的城市空间布局,而且促使一些洋行、银行、教堂、学校、客栈、店铺等开始在新建的四条马路上落户,正在兴起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开始在这四条马路上选址建业,从而对繁荣商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号荟萃,一个多元贸易并存的空间格局正在形成”。

        只是笔者翻遍了手头上所有的资料,却沮丧地发现那条因为太平溪被称为“大溪”而被称为“小溪”的百子溪的相关介绍很少。记不清在哪里看过,说现在的江海路就是原来的百子溪,后被淤塞,修建汉宜公路时被填平。

        罗洪波老师对笔者的道听途说表示有些质疑:他认为百子溪的入口应在十码头。因为此处是该段最低处。这里的原十码头粮库每有讯情总是先漫水,他必去那里江边熬夜守水位,等待通知用沙袋封堵粮库大门的口子。而这个岸线地块漫水时形态呈喇叭状,就怀疑过此处是百子溪入江口。


  https://www.biqivge.cc/book/14900247/252100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