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47)

悠悠大公桥(47)


悠悠大公桥(47)

        ▲进攻汉口的清军渡过浮桥

        黄兴,是与孙中山并称“孙黄”的辛亥革命重要领袖人物,一位变卖豪宅闹革命的“八指将军”。武昌首义,身在香港的黄兴1911年10月28日乘轮船经上海抵达武汉,增援起义军反击清军反攻的战斗。黎元洪得知黄兴到汉的消息后,下令做了一面大旗,上书“黄兴到”三个大字,派人举着大旗,骑马在武昌城内和汉口跑一圈。前线官兵士气大涨。当晚,黄兴渡江,设总司令部于汉口满春茶园,与清军进行鏖战。11月3日,黎元洪在阅马场举行“登台拜将”仪式,特举黄兴为战时总司令。

        黄兴是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没有他,孙中山就不会在日本成立同盟会,他的同盟会总理的职位就会两次不保;因为他,孙中山多次“革命”才得以进行。还有一事值得一提。1911年12月2日南京光复,定为临时政府所在地。12月15日,各省代表通过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规定在临时大总统未选定以前,以大元帅暂行其职务。并选定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副之。

        两天以后,黄兴电辞大元帅之职,并推举黎元洪为大元帅。之后才有了孙中山匆忙回国,就任了那个临时大总统的故事。值得玩味的是,如果孙中山当时没有得到武昌首义成功的那个消息,没有在四处碰壁以后不得不赶回国,依然还是在欧洲吃他的面包、喝他的牛奶、向洋人推销他的《建国方略》的话,中国以后的历史进程会不会就没那个孙中山什么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如愿以偿地当上临时大总统,发表了《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没几天,又发表了《告友邦书》。宣告清政府在革命前与各国政府所缔结的一切条约、所借外债、所认赔款及让与权利继续有效。此举无非是为了争取各帝国势力对他上台的支持与认可。之后,孙中山一连串的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引起全国朝野一片哗然,宋教仁、章太炎等人劝说无用,便失望地退出同盟会,黄兴也与孙中山断交,义愤出走。

        上任不到四个月,四处求援无助,反而发现自己众叛亲离的孙中山就不得不下台,把大总统的宝座让给在北京的袁世凯。这就可以说明中华民国明明是1912年元旦成立的,为什么把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日子定为国庆日的原因。除了说明也觉得武昌起义的作用很重大,没有武昌起义就没有中华民国一样,还有当时的孙中山的确是有些想抢马吃车,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想想就知道,如果后来没有蒋先生开始北伐,中华民国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谁也不敢想。

        就和宋教仁指出的那样:“黄兴与中山先生同为吾党泰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黄兴出任陆军总长兼总参谋长。1916年10月逝世时,年仅42岁。章太炎给他题写的挽联说的最精辟:“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而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辛亥革命根本没孙中山什么事,而黄兴才是辛亥革命中永远的军魂,这才是历史的真实。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的演讲中,谈到辛亥革命时这样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的起一种大联合运动。武昌一声炮响,各省咨议局先后十日间,各自开一场会议,发一篇宣言,那二百多年霸占铺产的掌柜,便乖乖的把全盘交出,我们永远托命的中华民国,便头角峥嵘的诞生出来了。”

        不过有关辛亥革命的当时的实际情况,1919年,当时尚未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在《民众的大联合》中说的最为精辟不过了:“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新军和巡防营一些丘八的张弩拔剑所造成的,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

        这也是事实。


  https://www.biqivge.cc/book/14900247/252100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