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公桥(51)
悠悠大公桥(51)
▲盛宣怀葬礼
中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4月27日,盛宣怀在上海病逝,遗嘱决定将其家产的一半,捐赠为慈善基金,这也就是后是被说成“大慈善家”的由来。庄夫人耗资30万两白银,为他举办了极其盛大的葬礼,送葬队伍从斜桥弄(吴江路)一直排到外滩,为此租界当局派出警察进行了交通管制,也轰动了上海。
通过几十年苦心经营,善于损公肥私的盛宣怀为自己积累了巨额财产。据《盛宣怀家产及其结构》一文显示,在盛宣怀去世后的第二年,即1917年,盛氏家族成立了财产清理处,庄夫人聘请李鸿章大儿子李经方到庄家来替他们清算家底,经过两年多的清理,查明盛宣怀家产共为13493868。855两银子。这还不包括各种金银珠宝、文物古董、名人字画,合计约3000万两白银。稳居清末财富榜榜首,无疑是中国首富。
盛宣怀遗留下来的这样一大块肥肉自然会令人眼红。民国政府1933年将盛宣怀的“愚斋图书馆”6666种,169,900余卷;善本300余种,7,300余卷,先后拨给三所学校。1949年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盛氏藏书调至安徽大学图书馆;在圣约翰大学的部分,调至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其中医书在1958年调拨给上海中医学院;在山西太谷县铭贤学校的藏书归于今山西农业大学。
解放初,从盛氏祠堂中发现有旧藏书8100余册,其中善本45种和刊刻的图书18种2,700余册,另有文件、信函、档案等,现均藏于上海图书馆。现仅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盛档”就有一亿余字,178633件,笼统一算,每天保存6。8件档案。如果加上流散在海外的”盛档”,数字就更为惊人了。
盛宣怀生前决定将自己财产的一半拿出来捐给盛家的“愚斋义庄”。以所生孳息十分之四充作慈善事业,十分之六作本支子孙男女读书、婚嫁、经商及祭祀、扫墓、修理宗祠、置办田产、资助盛氏合族等。另一半财产,则拿出来让子孙直接继承。客观地说,盛宣怀的遗产分配方案考虑的还是相当周全的,既有以慈善之名维系盛家名声、守住盛家财富的良苦用心,也充分保证了子孙后代的富贵生活。但巨财不败的前提一是时局稳定,二是子孙有才。很不幸,盛宣怀死后的盛家不仅碰上了时局动荡,而且子孙一个赛一个的败家。
颇为讽刺的是,盛家败财恰恰是盛宣怀生前认为最不应该出问题的慈善捐助上。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盛宣怀去世11年后,世道早已不是当初的样子,北伐军势不可挡,全国上下都在大革命。江苏的南京国民革命政府在“达到土豪劣绅”的口号下,盯上了盛家的“愚斋义庄”。当然,这只是一句光鲜的口号,而实际上十分现实:那些手握兵权的新军阀早就盯上了这块既无背景,又唾手可得的这样一块早已放在案板上的肥肉。他们对盛家提出的条件是:义庄的资产必须拿出40充作军费,否则就不客气。
https://www.biqivge.cc/book/14900247/252100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