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天道酬勤 > 悠悠大公桥(127)

悠悠大公桥(127)


悠悠大公桥(127)

        ▲甘博1917年拍摄的码头上发竹筹的男孩

        宜昌码头的第一次兴旺是从“川盐济鄂”开始的。由于川盐走水路自长江顺流而下,运输便捷,同时川盐色白质干,深受宜昌和湖北民众的欢迎,所以川盐在市场上销售情况极好。史料记载,到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5年),湖北全境以及湖南岳州、常德、灃州皆食川盐,川盐仅在湖北省的年销量就已经超过1。2亿斤。

        由于川盐大量下运,并在宜昌转口,因此带来了宜昌码头业务的空前繁盛。宜昌县码头(土码头)就从上河街(三江桥边)一直排到大南门外河坡,帆樯林立、鳞次栉比,在此揽载的民船数以千计,船民船工常在万众以上。江面上,“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长江下游的棉花、布匹、绸缎和百货随船汇集宜昌,上游的川米、滇铜、黔铅、生丝、药材和麻布也通过宜昌转销各地及外商。

        陈廼康在《宜渝水运史略》一文中介绍:宜昌地处川江出三峡的峡口,出川之疋头、棉纱、海伟、百货等,出川之土特产、药材、盐巴等,均需汇集宜昌转运,宜昌因而成为川鄂水运枢纽。民国初年,蜀人李稷勋(又名瑶琴)等创办川汉铁路,计划先修宜夔段,耗时若干年,只完成从宜昌到小溪塔一小节,即告夭折。(原东山寺嵌有血泪碑,记川汉铁路停工始末。寺毁于兵燹,碑不知去向。)当时川鄂之间运输工具,还是全部依赖柏木船。

        柏木船之船户都为川鄂两帮人。大型木船能载一百余吨到两百吨左右者,称之为“麻雀尾”、“麻瓤子”。这类木船,可以直达重庆。较小者为“神驳子”、“敞口子”、“扒窝”等,能载三。五十吨,仅往返宜渝间各地。船到宜昌,分停于西坝、镇川门、中水门、大南门等处。为下次航行添置绳索牵缆、舵梢撸帆、锅棚碗盏之类。夏天洪水季节不利航行时,便就地维修,如洗刮、捻缝、抹油等。因此,在木船停靠的各处及其附近,船用工具的手工作坊及茶馆酒肆、零星小商,应时而生。

        由此就促使了宜昌沿江一带百业兴旺。那时的宜昌城区沿江一带,紫云宫以榨油作坊居多;板桥河街(外国语小学附近)设有青果行;镇江阁则为米市专用码头;镇川门、中水门江边停泊着运煤和运砖瓦的船;大南门外更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码头搬运和商品交易促使城内商铺接踵,坡上商贾交易,河下木船连片。每逢枯水季节,从岸边延伸到江心广阔的河滩沙坝上,临时搭盖的木屋、板屋、草屋、竹屋等形成河肆,茶坊酒馆,江湖杂耍,热闹非凡,而旧船板院、碳院、川橘堆场及竹、棕、麻业、打包和改包的店铺,则遍布河滩。

        有码头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帮派,有帮派就有纷争,有纷争就有义气,宜昌上联川渝,下接江汉,就有了“袍哥”也有了“汉留”,码头文化就在这江湖帮派和义气纷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https://www.biqivge.cc/book/14900247/252099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