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黄河决堤
第四百零二章 黄河决堤
江南。
昔日大夏国中,江南之地,被誉为“人间仙境”。
乃天地间一方绝妙福祉。
历经数次人口南迁之潮,此地愈发繁华,不仅成为帝国经济血脉,亦是文化心脏。
文人墨客多聚于此,挥毫泼墨。
江南四季如春。
更有水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乡风光旖 旎动人。
东眺无垠碧海,波澜壮阔;西倚崇山峻岭,云雾缭绕。
北接平原广袤,沃野千里;南临曲水蜿蜒,柔情万种。
更有黄河长江两条大龙脉穿境而过,水源丰沛,滋养万物。
各方原因使得此地土壤膏腴,气候温润,生机勃勃。
稻田如茵,望之无垠;茶园翠色 欲滴,茶香四溢。
桑林茂密,蚕声细语话丰年;竹海茫茫,竹影婆娑舞翠烟。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素与中原相竞“帝国粮仓”之美誉。
中原与江南,皆为帝国之膏腴之地,财富汇聚选甚于他处。
然而百姓之苦,亦甚于他处。
实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之真谛。
中原之事暂且不提,先论江南。
谈及江南之困,其由有三,皆令人唏嘘不已。
其一者,天灾无常。
黄河之怒,如猛兽出笼,一旦决堤,或暴雨倾盆,江河横溢,洪水肆虐。
田园成泽国,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此乃天意弄人,人力难抗。
其二者,历史之殇。
当年,太 祖皇帝龙兴之地,与对手张江篱逐鹿中原。
江南之地,乃张氏之基,百姓多归心焉。
两雄相争,数年不决,若非苏武先祖得天眷顾,这天下,说不定就姓了张了。
若是张江篱得了天下,那还好说。
但让苏家得了天下,岂可能轻易放过江南百姓?
果不其然,太 祖既得天下,对江南百姓心生芥蒂。
故赋税之重,几倍于其他地方。
且立铁律,永不宽贷!
更禁江南之民迁入中原,从根本上,就没把江南百姓当做自己人。
此举寒了江南士民之心,世代难忘。
至苏武即位,他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仁政布施,废前朝苛政,还江南以公道。
为此,苏武亲赴帝陵,长跪一日一夜。
然而赋税可减,心中芥蒂,怕是永世难消。
其三者,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
人为之祸。
江南赋税既重,加之张江篱余孽未除干净,民间多有不满之声。
而地方官吏,则是又往这烈火上添了一把柴。
因为太 祖皇帝一开始就没拿江南当自己人,所以对此地的管理也比较随意。
只要能保证税收,其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在本地官吏们眼里,若是不贪上一笔,简直愧对于皇恩浩荡。
因此,官员全部贪墨成风,个个将赋税加码,多余出来的以饱私囊。
朝廷虽知此情,然初建之国,百事待兴,太 祖无暇细究,遂致此风日盛。
官吏豪绅,横行乡里,百姓苦不堪言,民怨沸腾。
建国第三年,江南就起了民变。
但在太 祖皇帝看来,简直是正合他意。
“你看看!朕说什么来着!朕就说他们是天生的篡逆之辈吧!”
“还敢造反?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逆贼了,出車!”
贪官污吏,见朝廷不管,贪婪之心更甚。
甚至竟有奇才异士,创出“预缴赋税”之诡谲手段。
只为了更迅速敛财,其行径令人发指。
此风愈演愈烈,直至先皇苏洛在位,方有心整顿江南之弊。
然先皇之策,非以雷霆手段严惩贪腐。
反行温和之道,意欲以恩泽化人心。
先皇苏洛,乃夏朝数百载间,最为仁厚之君,其心之善,近乎无我之境。
甚至曾经做出向北元献城,希望两国交好的壮举。
韩诗韵老家就是被苏洛给拱手送出的。
难怪古人都说,慈不掌兵义不做贾。
更何况是皇帝呢。
苏武继位后,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一收拾苏洛留下的烂摊子。
先皇之思,原也纯真。
他认为官吏贪墨,是因囊中羞涩。
故欲以厚禄养廉。
于是,苏洛独增江南官吏之俸,冀望其能洁身自好,不蹈贪腐之途。
事实证明,先皇之策,适得其反。
江南官吏俸禄既丰,反成众矢之的。
全国贪墨之徒,皆闻风而动,视江南为膏腴之地,竞相奔赴,以求分一杯羹。
贪官们的思路也很简单:“这地方俸禄这么高,说明这里有油水可以榨啊!”
朝中官员,更有甚者,不惜远调江南,只为那高薪厚禄。
心中所念,自然是非为民请命,实为私利所驱。
一时间,江南之地,官吏云集,贪风更炽,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这帮人来了之后才意识到——
妈的!晚了!
江南的税都被收到九十年以后了!
百姓们成穷鬼了,没油水可以榨了!
但是来一趟不能空手而归啊!
正当这群花了官员们思考着要不要挣富人的钱时。
此刻,本地的士族与吏员们纷纷前来谏言。
“大人,油水虽竭,然尚有血肉可售!”
此言一出,众人相视一笑,一拍即合。
此后,官员纵许本地地主豪强,肆意兼并田亩。
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官府则以欠税之名,行抓捕之实,一时间,人间惨象,触目惊心。
而这些人被抓之后,还只是开始。
官员将人口视为商品出售,女子沦为玩物。
男子则或入黑矿为奴,或随南洋商船远渡重洋,成为异国他乡的苦力。
一时间甚至搞起了人口贸易!
贫富差距,也随之扩大,犹如天堑。
穷人度日如年,生计无着,其悲惨境地,竟不如富贵之家犬马之属。
先皇在位数十载,此等景象,未尝稍减。
直至苏武登基,意识到了江南的问题已不可再拖。
苏武刚上位时,脾气远比现在火爆的多。
直接让虎贲军去给本地官员整个狠活。
通过苏武的铁腕治贪,江南之地,始得片刻安宁。
然而,数百年积弊,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根除?
苏武陛下虽雷霆万钧,然其政令,多有难以触及基层之弊。
官商勾结、官匪勾结、互相包庇……宛若一张盘根错节的大网。
百姓生活依旧困顿不堪。
而江南子民对大夏之恨,已如江河之水,即将到达一个爆发的临界点。
这时,黄河又决堤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14734961/303026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