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回到清朝做盐商 > 第四九二章 大华夏圈初成

第四九二章 大华夏圈初成


  实际上,南洋地区现在成了这样一个形势。

  跟英国人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英国人的发展思路就是典型的海洋政策。

  他们更加重视的是海权。

  董书恒知道英国人虽然是世界霸主,但是在对外政策上总是反应比较迟钝。

  这与英国国内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关系。

  英国人只能算是一个海洋霸主,他们一直想将陆地霸主地位也抢过来。

  所以他们一直压制欧洲大陆上的陆军强国。

  这个世界上的陆地霸主只能够出现在亚欧大陆上。

  就像后世毛熊和鹰酱就就是一个是海洋霸主,一个是陆地霸主。

  毛熊的经济已经都衰弱到了那样的地步,还被鹰酱视作他们的头号威胁。

  而我们哪怕是经济世界第二,依然只能算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鹰酱一直要打压毛熊。

  这跟毛熊地理位置有关。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国。

  历史上很多强国都想对沙俄动手,但是呢?

  拿破仑那么厉害,不还是在沙俄折戟沉沙了吗?

  还有后世的那个战争狂人。

  沙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失误都可以导致他们灭国。

  但是他们却都支撑下来了。

  这就是陆地霸主的优势所在。

  那是因为他的容错率很高。

  他们拥有广阔的国土,哪怕是丢失了大半的国土,他们依然能够屹立不倒。

  反观那些海洋霸主,他们就不能够失败。

  大航海世代以来先后出现了几个海洋霸主。

  从西班牙人到荷兰人,再到英国人。

  海洋上的霸主几易其主。

  像法国人这样既想做海洋霸主又想做陆地霸主的国家是最惨的。

  历史上,巴黎被攻破了多少次?

  所以英国只能做海洋霸主,而做不了陆地霸主。

  英国人体量太小了,他的主体民族盎格鲁萨克人的人数也不足以支撑他们成为一个陆地霸主。

  这就让他们在南洋与复兴军的博弈中处在被动的地位。因为复兴军不需要海军去维持全球的贸易路线。

  英国人想要在海上与复兴军决一胜负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海上失败了,复兴军的根本也不会动摇。

  复兴军当前的对外贸易大部分都是在家门口完成的。

  因为复兴军现在的出口产品很多都是独家的,不需要自己送出去,自有外国的商船来运输。

  英国人哪怕是要封锁复兴军的海陆,也不能够断绝复兴军的对外贸易。

  而且,董书恒现在建立的大华夏圈已经有了雏形。

  在东亚地区,复兴军自己就拥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大量的人口。

  因为不断地对偏远地区迁移人口,现在复兴军管理的区域内的内需很旺盛。

  因为移民到了一个新地方去,大部分都是白手起家。

  他们需要大量的生活资料。而这些东西为后方工厂提供订单。

  另外,华夏周边的藩属国基本上都是复兴军的市场。

  日本幕府现在依然在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华夏成为了唯一能够进入日本内部销售商。

  大量华夏商品的输入确实也在改善着幕府以及各家大名治下百姓的生活。

  所以现在的幕府百姓对华夏的商人充满感激。

  唯一受到打击的就是原本日本自己发展起来的手工业,还有日本的商人阶层。

  但是华夏这边也给予了这些人以补偿。

  那就是这些人现在可以从日本走出来,在华夏经济圈内发展。

  复兴军的海外移民政策也带上了日本人和朝鲜人。

  只要移民到了国外,这些日本和朝鲜都被安插进了华人社区一起生活。

  在华人占主体的情况下,这些人很快就会被同化,形成一个新的海外华人群体。

  这也是大华夏圈计划的一部分。

  琉球王国基本上已经在名义上保留国祚。

  那霸港不断地扩张,几乎占据了琉球主岛。

  琉球王国只保留了王城的所在。

  原本的那霸市长张文汉娶了琉球公主,在老国相隐退之后,兼任了琉球国相一职。

  琉球的政务全部交给了华夏政府。

  小国王尚泰王现在在华夏求学,没有什么束缚,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小尚泰王偶尔还会跑到董书恒这里玩。他最近迷上了电学,总是缠着董书恒带他去徐寿的电力实验室去。

  在西边,复兴军利用陆路交通的上的便利,发展与包括爱乌罕在内的中亚三国之间的贸易的关系。

  这种贸易完全是互利的。

  爱乌罕的坚果、布哈拉的地毯与羊毛沿着丝绸之路输入到华夏境内。

  不过这里的市场并不大,复兴军最看重的是通过这里连接波斯的商路。

  相对于中亚三国,波斯这里物产要更加丰富一些。

  而且波斯这里的贵族购买力非常的强,每年要从华夏购进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

  而且,董书恒一直希望能够从波斯修一条到土耳其的铁路,打通与欧洲之间的路上联系。

  这个设想显然是很难的,因为土耳其和波斯之间是世仇。

谷</span>  因为宗教的原因,他们的仇恨甚至是不可调和的。

  不过好在现在这两个国家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董书恒就可以在这方面拿捏他们了。

  与中亚以及西亚地区的贸易是英国人没办法阻断的。

  如果英国人想要阻断复兴军向西,那么他们就要投入大量的陆军。

  这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英国人只能够维持住自己的海洋霸权。

  没有办法成为一个陆地霸权国家。原因上面已经分析过了。

  再说南面,复兴军对英国人控制的印度地区实际上是掌握着进攻的主动权的。

  印度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与华夏之间隔着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

  但是在华夏一侧是面积巨大的高原地区。

  这里可以视为一个缓冲地带。只是这个缓冲地带掌握在了复兴军的手中。

  复兴军的想要进攻印度地区,可以通过拉达克、廓尔喀或者哲孟雄。

  这些点随时都可以对印度地区发动突然袭击。

  而且可以直接打到英属印度最为核心的殖民地带——恒河流域。

  而英国人要想从这里向北进攻,却不会对复兴军的根本造成影响,反而会受到高原气候的影响。

  不需要复兴军出动多少兵力就能够将这些英印军消灭在高原之上。

  满清时期对这里不够重视。

  要是满清能够武装起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这些藩属国。或者是在这里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

  那么当初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可以让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这支军队挥师南下。

  这样完全可以对英军做到反制。

  但是清庭如何能够有这样的战略眼光呢?

  董书恒却不会放过这样的地理优势。

  复兴军非常重视对这里的管控。

  喜马拉雅南麓的这些藩属国,复兴军采取了积极拉拢的态度。

  对于南麓的这几个国家都派遣了大型使团。

  其中就包括大量的教官,帮助他们建立新军,抵抗英印军的进攻。

  目前复兴军扶持最成功的廓尔喀人。

  原本廓尔喀就是南麓诸藩属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面积也最广。

  廓尔喀人也非常的英勇善战。现在复兴军已经帮他们建立了一个师的新军。

  这个师的廓尔喀人全部都装备上了火枪。这些廓尔喀战士作战英勇,他们有了火枪之后,远距离战力不比英印军差,近战他们的弯刀则更强一筹。

  以前他们跟英印军打仗胜少负多,主要就是因为装备上存在很大的差距。

  现在这些人从复兴军那里得到了武装之后,战力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但是这次对英国人发难。

  董书恒没有动用廓尔喀人。但是他们却牵制了大量英军的实力。

  正是廓尔喀人让拉姆齐不敢将恒河上游的兵力向下游调动。

  这算是一种震慑。

  为什么作为一个海上霸主,英国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对复兴军宣战?

  这种来自北方的震慑应该也算是一方面的原因。

  我们再顺着逆时针看这个大华夏圈。

  盘踞在印度东北部的太平圣国,虽然到现在复兴军都没有正式承认。

  但是圣国实际上还是纳入在大华夏圈中。

  石达开现在在经济上非常依赖复兴军。

  要是没有复兴军,石达开手下这么多的人,别说是打仗了,就连吃饭都成问题。

  而石达开与复兴军之间的贸易也确实推动了复兴军经济的发展。

  因为石达开这边付出的都是真金白银。

  对于缺少货币储备的复兴军来说,这些金银对复兴军建立起稳定的金融体系非常的重要。

  再往东就是缅甸王国。

  缅甸王国生产木材和矿产,对复兴军的经济也要很强的互补性。

  现在在复兴军的支持下赶走了英国人。

  他们更是只能够依赖复兴军。

  同样的,东边的暹罗虽然还跟西方人有联系,但是他们已经被复兴军夹在中间。

  更是必须要听复兴军的话的。

  况且,暹罗的经济本就是被华人所控制。

  现在随着华人在南洋地区的强势,这一点尤为明显。

  在东边的阮朝政权就更不用说了,本来他们就心虚。

  在被复兴军阉割了北圻之后,现在早就变老实了。

  阮福时现在每日里提心吊胆,生怕复兴军将澜沧江出海口的三角洲也给收了去。

  那里是南圻地区,是阮朝的最主要粮食产区。

  再往东就是南洋华人建立藩属国。

  通过这些藩属国,几乎整个南洋都纳入到了大华夏经济圈。

  哪怕是荷兰人也是在为这个经济圈服务。

  在董书恒的规划中一个更大的华夏圈正在勾画之中。

  这个大圈将囊括整个太平洋。

  ps:写的头晕脑胀,求月票、推荐票!

  


  https://www.biqivge.cc/book/14693446/6766809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