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最强小村长 > 第139章:眼红

第139章:眼红


第139章:眼红

        有人提出,余见海现在大棚挣钱了,他们也想跟着余见海学着种。他们想自己出资建大棚,然后让余见海帮着他们一把。

        吴菲只好来找余见海,问他能不能答应帮忙。余见海正在和谢若云说着什么,逗得谢若云哈哈大笑,伸手在他身上哈着痒痒,被吴菲看到了余见海赶紧正襟危坐,谢若云的脸却一下子红了。

        两个人打情骂俏无可厚非,只要不被别人看到就是滚床单都行。现在被比自己还小几个月的吴菲看到,谢若云还是有点不好意思。

        “吴助理,快进来,外面太冷了!”谢若云赶紧招呼吴菲进屋,给她倒了杯热水。

        吴菲趁着谢若云不注意,朝着余见海挤了挤眼,余见海只是傻笑,假装没有看到。

        “余见海,我是来找你商议事情的。”吴菲把村民的要求说了一遍,一脸期待的望着余见海,等待他的答复。

        余见海听了没有说话,细细考虑了很久,这才缓缓地抬起头:“吴菲姐,你想帮着村里的乡亲们发家致富我能理解,可是你也知道,现在人的心思都是很难琢磨的。要是你做好了也没有什么功劳,他们会认为你是干部,就应该为老百姓着想。要是失败了的话,他们就会把责任全部推到你的身上,到时候你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

        吴菲怔住了,她没有想到余见海会这样说。

        “吴菲,你们慢慢聊,我要去大棚了。”谢若云已经换上一身干活的衣裳,和吴菲打了个招呼,笑盈盈的走了。

        一直目送谢若云的身影消失,吴菲才回过头来。“那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余见海浅浅一笑,不慌不忙的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按照余见海的想法,建造大棚是可行的,还是十分可行。

        就从经济效益来说,现在余湾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以种植小麦水稻两季粮食为主,另外一部分灌溉比较困难的是以小麦玉米为主,按照现在粮食的价格,一亩地每年的产出也就在两千多块钱。

        其实这笔账很好算,以小麦高产量一千二百斤,也就是一千多一点的收入。水稻最高产量也不会超过一千五百斤,算起来也就是两千左右。加起来也就是三千出头,出去种子化肥农药收割人工,也就剩下两千块差不多。

        有些人家长期打零工挣钱,庄稼的长势不太理想,还达不到这个标准。仔细算起来,余湾平均一口人也就是二亩来地,土地的纯收入也就是四五千块。

        而现在建造大棚的话,每一个大棚的租金就是五千块,产出更是到了惊人的地步。按照人们保守的估算,余见海一个大棚的纯收入不会少于五万,三十来个大棚的收入就是一百多万。

        一百多万,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啊!

        在余湾,哪怕是最殷实的几户人家,估计也就是能有个几十万就不错了,能够达到这个数字的绝对是没有的事。除非是哪户人家中了彩票瞒着没人知道,要不然仅仅拼着这些年的积累,那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财富的。

        余见海刚刚回来的时候,家里还是欠下一屁股债务的特困户,现在才过了多久,他们家已经成了余湾最有钱的人家。这种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余见海发财了,这已经是余湾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像施志年他们这些种大棚的农户,知道得更多。他们也借着余见海的东风小赚了一笔,比起那些半道上退出的要幸运得多。也就是这些人,坚定了跟着余见海继续干下去的决心,坚决同意把自家的农田建成大棚。

        不建不行了啊,他们现在种植的大棚,大部分都是村里集资建造的,有些人家已经放话了,等到这一季完毕,就要把大棚收回来自己种植。毕竟余见海的收益在那儿,谁不眼红啊!

        建造大棚,已经是余湾人的共识,只是在如何建造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按照吴菲的设想,是想把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这样建造的大棚规格统一外观一样,远远的看起来也顺眼,起码说视觉上给人就是很舒服的感觉。

        统一建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建造的原材料省下一部分,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一个大棚省下的不多,一旦积累起来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

        当然吴菲心里还有一个小秘密,就是一旦大棚由村里统一负责,那她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要负责人,可以积累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本,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铺平道路。

        可是余见海知道,现在人心都深不可测,除了自己谁都不知道别人心里想的说什么。尤其是在余湾这个地方,余见海从父母口中,从三婶那儿,从谢若云的嘴里,基本上把各家的情况都搞得清清楚楚,知道很多人都不是善茬子,一旦稍有不如意就会胡搅蛮缠,还是事先预备好了才好。

        所以他心里早已有了打算,也是在和谢若云商议后得出的结论。那就是一切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不能拖泥带水的讲情面。如果按照亲情来衡量的话,村里大部分人都是他的本家,其余的外姓也和余家有着各种亲戚关系。

        比如说余家的姑娘嫁给了高家,高家的媳妇和施家的媳妇是姐妹,田家的某个人和余家的某个人是连襟,关系错综复杂,说也说不清楚。

        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这家那家的酒桌上遇见过的,有时候还喝得乱了辈分,闹出过不少笑话。想要在这里讲情面抹不开的话,那就办不成什么事儿。

        因为只要一牵扯起来,总能找到点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说也没法说。

        反倒是余见海家,因为几代人丁都不怎么兴旺,和余湾人反倒有点疏远。如果按照法律意义上的的说法,三代以内的人不能结婚的话,余见海可以娶余湾一多半的女孩子做媳妇,因为出了三代法律上就认同了嘛。

        当然这也就是说说罢了,实际上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来自各方的阻力太大,余见海也没有那个心思。

        所以余见海早有打算,一切以市场经济为准绳,不将任何情面。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私下里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第一,大棚的建造规格由我说了算。”余见海伸出一个手指,“长度宽度什么的都统一安排,用材用料也统一采购,施工队也由我来找,出了质量问题我负责。”


  https://www.biqivge.cc/book/14599/102206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