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空间望远镜
联邦科学院,宇宙观测工程第一研究所。
这里是负责此次太空观测计划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隶属于宇宙观测局和科学院的共同管辖。
古修拿到天启的优盘之后,直接来到了这里,找到研究所的所长晋阳。
晋阳很年轻,实际年龄不过四十多岁。
“院长,你怎么有空到我们这里来了?”
古修虽然是研究天体物理的,但望远镜这东西,他既不会造也不会用。
所以,天启给的东西好还是不好,他说的可不算,得这里专业的人点头才行。
古修把天启的优盘给拿出来,交给晋阳,说道:“我想让你看看这里边的东西,最好是找几个人一起。”
晋阳有些疑惑,打量了几眼优盘,问道:“这里边装的是什么东西?”
“是天启给的几台太空望远镜的设计方案和部署方案,他说这几台望远镜的性能,会超过你们目前正在研究的两台望远镜,而且造价还要低很多。”
听到这句话,晋阳直接笑道:“院长,这怎么可能呢?”
“好不夸张的说,我们研究所里的研究是目前拥有最完善的望远镜研发和制造技术,如果这里边装的东西,比我们几千人的团队经过几年时间研发出来的东西还要先进,那是不是说我们这个研究所的人全都是在吃干饭的?”
古修说道:“他设计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开始投入建造了,况且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宇宙观测局和宇航局的意思,从零开始设计个研发,再到制造,你们已经耗费太长时间了。”
晋阳脸色一沉,说起这事,他觉得脸上无光:“我承认,那个射电望远镜是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技术,可现在咱们的主要工作是天空光学望远镜,这不仅是对望远镜的性能有要求,而且对体积、大小、形状……这些都是很讲究的,如果形状不对,那这个望远镜就上不了太空。”
“再说了,哪个工程项目不需要从零开始的,你可别忘了,我们的第一台太空望远镜,从立项设计到发射成功,用了八十多年,我们这才几年?”
晋阳明显感觉到不高兴了,天启现在已经是全球知名的天体物理学领头人物了,现在还要来抢他们这些搞技术研发的风头,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但话说回来,这次宇宙观测局给的时间实在太急促了,要求在今年之内完成研发和制造,明年发射上天。
还要求性能要超过目前在轨使用的几台望远镜要好。
“宇宙观测局,科学院,还有宇航局的这些人,越来越异想天开了。”
这怎么可能嘛?
“院长,虽然你是院长,但是在这个研究所里,是我说的算,这里边的东西我是不会看的,你就算不顾及我,我也得顾忌下面的人,你请回吧!”
古修知道晋阳的性格,拿着优盘心里有些不悦地说:“如果你现在不看,那我就只能给别的研究所了,如果在最后论证的时候,这里边的东西要超越你们现在研发的,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知道吗?”
晋阳直接回答:“我不认为他的设计的东西会比我们的好,你想给谁看随意,但请别干扰我们的研究工作。”
“那我现在去二所……”
古修带着优盘,坐上车离开了。
他把优盘插到笔记本电脑上,读取出里边的数据,然后打开看了起来。
详细的图纸信息他是看不懂的,只能看些相关的参数。
空间红外望远镜。
该望远镜发射质量为九百五十千克,口径为0.85米,长4.45米,直径2米,搭配3台最先进的红外相机和光谱仪,可同时在3.6、4.5、5.8和8.0微米波段拍摄照片。
它的多波段成像光度计作为红外照相机的补充,可在24、70、160微米波长上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红外摄谱仪的超高光谱分辨率可被用来识别分子氢、水、二氧化碳以及各种有机分子产生的发射线和吸收线。
携载的红外相机必须浸入液态氦中,而且温度仅比绝对零度多几度。
因此,将携带的360升液态氦,足够维持大约5年。
采用了最先进的低温技术,它的灵敏度极高,可观测到一些目前在轨的光学望远镜视而不见的星体。
如超行星和褐矮星,还能穿越气团和尘埃观看恒星的诞生和死亡;通过观测红移现象,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宇宙早期的模样,能在宇宙最昏暗的区域发现最古老最模糊的天体。”
这台空间红外望远镜的科学目标是,绕过恒星可见光的屏障,去寻找观察褐矮星与河外行星;穿透尘埃的阻挡,去揭示行星的形成;研究陌生的本星系外星系;观测那些光线已经红移到红外波段的天体系统,揭示早期宇宙图景......
从这些参数上来看,这台望远镜的性能确实很好,只不过在技术上有没有什么可行性,他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
他继续看下一台望远镜的参数数据。
空间干涉望远镜,是一个在空间释放的由7架30厘米口径镜面排列而成长达9米的望远镜阵。
运用光学干涉技术,其最终的空间分辨率可比普通的光学望远镜胜强近千倍。
它将采用日心轨道,不是一颗绕蓝星转的卫星,而是在位于蓝星公转方向之后随蓝星绕恒星运动,升空之初距蓝星将近1000万公里,并以每年约1500万公里的速率远离蓝星。
在极低温的条件下工作,彻底避开了来自地球的红外辐射之干扰,特别有利于对极年轻天体的探测。
可测宇宙大爆炸之后1亿年之内形成的第一代恒星,捕捉到本恒星系外行星的图像,拍摄到超新星遗迹和本星系中心区的密集星场,拥有自动分辨遥远恒星的能力......
建造这台望远镜的技术要求极高,但有清晰的设计图解之后,这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
射线天文卫星。
伽玛射线的波长短于0.001纳米,只有在大气层外才能探测到。鉴于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短,射线天文卫星观测主要用于认识高温天体和宇宙中发生的高能物理过程。
可用于观测恒星和系外天体的伽玛射线辐射,观测伞状星云脉冲星的吸积盘和喷流,取得超新星遗迹和星系团X射线辐射的细节图像......
......
古修把页面翻到最后,这台红外线观测的太空望远镜被天启标注了备选,并不是因为不好,而且因为设计太复杂,而且造价昂贵,很难在短时间内制造完成并且发射升空。
这台望远镜的质量为6.2吨,主反射镜由铍制成,口径达到6.5米,它能在近红外波段工作、能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中运行。
配备了高敏度红外线传感器、光谱器等。
为便于观测,这台望远镜的机体要能承受极限低温,也要避开本恒星和蓝星的光。因此,将携带可折叠的遮光板,以屏蔽会成为干扰的光源。
部署位置处于平动点,蓝星和本恒星系恒星在望远镜的视界总处于一样的相对位置,不用频繁的修正位置也能让遮光板确实的发挥功效。
主要的任务是调查作为大爆炸理论的残余红外线证据,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即观测今天可见宇宙的初期状态。
古修看到这里后,对望远镜的感觉没多少,但是却被这个部署的位置给吸引了。
“平动点...?”
关于平动点,天启也在这里做出了很详细的解释。
在天体力学中是限制性三体问题的五个特解。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中的一点,在该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
在每个由两大天体构成的系统中,按推论有五个平动点,但只有两个是稳定的,即小物体在该点处即使受外界引力的摄扰,仍然有保持在原来位置处的倾向。
每个稳定点同两大物体所在的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
古修把所有的资料拷贝下来,然后将优盘给了身边的助理:“马上把里边的内容发但第二研究院,让他们进行可行性论证。”
助理接过优盘:“好的,不过院长,天启博士的这些设计,真的能超越我们目前在研发的几台望远吗?”
古修摇了摇头:“我不确定,但应该是些样的。”
助理略有所思,如果这里边的东西真的更先进,那天启就太可怕了。
他把几台望远镜的设计理论和用途都写得很详细,对于一个把宇宙研究深透的人来说,这事并不难。
可天启除了这些书面上的设计理论之外,还把没台望远镜的设计细节都标识得很清楚,几乎精确到每个零件的大小和所用的材料,完全可以直接投产制造。
“天启这也太逆天了,几乎是个全能型的科技人才啊!”
助理暗叹了一声:“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吗?”
“连院长和科学院的这些科学泰斗们都对他敬重有加,这种高度自己是永远都不可能达到了。”
......
https://www.biqivge.cc/book/12762739/7061239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